浅析生态城镇的发展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7 –
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带动了经济增长,推进了社会进步,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城镇应成为城镇化导向。

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有53%的城市已经启动了生态城镇建设,有28%的城市制订了生态城镇相关规划,另外19%的城市也有对生态城镇的初步设想[1]。

可见,对于生态城镇发展问题的研究顺应了时代潮流,提出生态工程对策是推进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 生态城镇概念
Richard Register认为生态城镇是一类充满活力、资源节约、生态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聚居地;O.Yanitsky认为生态城镇是一种“物质、能量、信息”三者被高效利用并实现良性循环的理想居住模式;宋永昌等认为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由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协调度构成;马世俊、王如松认为生态城镇是社会-经济-自然循环的复合生态系统[2]。

可以概括为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实现物质资源高效利用、产业布局科学合理、文化发展繁荣昌盛、城镇化与生态良性循环、人民幸福感极大提高,最终建设成的社会、经济、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宜居城镇。

其实质是实现城镇与周边关系整体化,形成命运共同体,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城镇发展的生态问题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全国各地建设了大量工业区、商贸开发区、旅游度假区等开发区,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但有许多城镇不顾当地经济现状,盲目扩张,以建设开发区为由大肆圈地,出现了招商引资不力、基础配套设施无法跟进、项目难以落实等问题,导致被占用的土地大量闲置,土地资源浪费严重[3]。

环境污染严重。

城镇化引领下蓬勃发展的小城镇企业造成了日益加剧的污染问题,极大地破坏了城镇生态环境。

其主要表现为由于相关部门的监督力度不够,一些技术力量薄弱的企业盲目发展,对工业废物处理不当,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相悖,造成了空气污染、水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城镇绿化生态功能实现程度低。

表现为对植物的生态学特性考虑较少,绿化种类单一,景观单调,生物多样性贫乏,群落功能不够完善,且乡土植物应用较少,导致城镇生态系统脆弱,绿化生态功能易受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因素影响,生态系统运行状态不佳[4]。

城镇绿地结构单一,缺乏特色,缺乏生态学指导,多应用稀疏乔木配置大面积草坪的植物配置方式,致使群落垂直结构层次简单,植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不强,系统稳定性、可持续发
展性较差,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城镇绿化生态功能。

3 对策
土地整理。

树立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生态城镇化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核算环境容量、划定生态红线和城市发展边界,根据区域内土地的敏感性与稳定性,对土地利用进行总体上的空间布局,使之与土地生态特性的空间布局相适应,促进对土地的生态保护。

对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的建设用地,及时制订处理意见和整改方案,着力构建集约用地长效机制,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达到建设用地有效整合的目的。

对于土壤污染较轻的工业用地,可以通过生态修复技术与复垦技术,改变其原来的土地利用类型,恢复污染前的生产能力,整治为生态用地,从而防止水土流失、恢复生态平衡。

发展生态工业。

根据各城镇资源情况,发展生态工业,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按照绿色发展理念的新要求,建立“工业食物链”,让产业进园,采用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等新技术将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形成闭路循环圈,节约资源[5]。

提高城镇绿地生态功能。

树种选择时遵循植物生态学原理,以植物生态习性为首要参考要素,适地适树,多用乡土植物,营造科学完善的植物群落。

绿地设计时注重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复杂性的提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丰富植物种类,以乔、灌、草组成的植物群落作为城镇绿化基本单元,按一定比例配置混交林,将食物链复杂化,使不同功能种群之间相互影响制约[6]。

在创造季相丰富、色彩自然、层次分明的景观效果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将绿地系统生态功能融入其中,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于立.中国生态城镇发展现状问题的批判性分析[J].国际城市规划,2012(03):93-101.
[2]丁元.生态城镇建设问题研究——以白山市生态城镇化建设为例[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3.
[3]刘晓圆.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4.
[4]刘晓玲,周青.城镇环境绿化的若干生态学问题思考[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4):12-14.
[5]刘建红.生态城镇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5.
[6]赵英顺.浅谈小城镇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6,39(1):71-73.
廖敏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摘 要: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生态城镇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行的物质保障。

如何更好地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城镇的建设,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生态城镇的概念为出发点,指出生态城镇发展中存在的土地利用、环境污染、绿化效果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以此展开探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生态城镇;生态工程;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