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评价在城市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设计·理论2021年11月第18卷总第408期
绿色施工评价在城市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董文峰
(成都双流新产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299)
摘要:本文通过对绿色施工评价的目标、原则和指标的分析,梳理出各个精细化指标,将指标值细化分解,分为六大类,并将指标具体化和数据化,体现精细化操作。
笔者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分析如何把这些指标落地,并从实践中提炼出具体措施。
从环境保护措施、节约绿色措施、节水和节能绿色措施、节约用地措施以及职业健康保障措施方面,对相关类型的项目开展更多的绿色施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公共利用效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绿色施工评价;指标;城市建筑工程
[中图分类号]TU7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92/ki.csjz.2021.31.34
The Application of Green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in Urb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s
Dong Wenfeng
(Chengdu Shuangliu New Industrial City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Chengdu Sichuan 610299,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objectives, principles and indicators of green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various refined indicators are sorted out, and the index values are refined and decomposed into six categories. The indicators are concretized and digitized, showing a refined ope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o implement these indicator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extracts specific measures from practice. Fro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green measures for saving water, green measures for saving water and energy, land saving measures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guarantee measures, some beneficial explorations and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carry out more green constru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lated types of projects and to achieve better socio-economic and public utilization benefits.
Key words: green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index; urb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绿色施工过程作为整个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中的重要时期,是实现整个建筑行业资源节约和节能低碳减排的关键环节。
绿色施工评价主要是在项目建设中,通过科学策划和管理,对其各项施工过程和活动实行精细化管理,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如何把绿色施工评价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中,已成为很多建筑项目的重要工作,针对如何有效开展绿色施工,本文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1绿色施工目标和原则
绿色建筑施工过程评估质量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绿色施工过程质量监督管理、环境保护、水电资源的节约、各功能区占地利用的节约、各种建材资料的节约等5个组成部分。
本工程项目的大型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应能够满足所有的大型绿色建筑施工现场的节能要求。
施工期间要特别注意尽量节约资源(主要包括集约节能、省电、节约占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以及尽量减少空气污染,与大自然和谐健康相处,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1]。
绿色施工的原则必须做到“四节”:节省能源;节省土地;节省用水;节省材料和资源。
百分之百:施工场地主干道硬化,裸露场地覆盖率或场地绿化率100 %;建筑物拆除后的工程空气除尘率为100 %;砂体100 %被涂层覆盖;清洗剂清洗100 %进出车辆的车轮;100 %噪声及光污染控制。
职业健康安全的主要目标:所有人员的工作状况和环境安全;职业健康;健康防疫。
2绿色施工评价指标的建立
2.1绿色施工管理目标
根据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将管理目标进行细化分类,确定目标值,如表1所示。
2.2绿色施工实施目标
依照我国建设工程绿色施工技术中对绿色施工评价标准进行技术评价的项目,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各种情况,符合本次建设工地的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的要求,确定目标值,如表2所示。
作者简介:董文峰(1986-),男,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项目管理、进度优化和绿色施工等。
建筑设计·理论2021年11月第18卷总第408期
3绿色施工评价的应用指导
3.1环境保护措施
3.1.1扬尘控制
施工现场的进出口处设置一个洗车槽,开挖过程中采取抑尘措施,以控制扬尘。
土方工程的荷载范围应低于沟槽15 cm,并采取有效措施密封。
商业混凝土和其他商业砂浆用大型塑料罐车密封运输。
对裸露地面和集中商品混凝土采取抑尘措施,如临时绿化、防尘布或覆盖、喷涂等措施,并拍照记录存档。
对于易产生粉尘的物料,应采取封闭、密网覆盖、密封等措施,对粉状等细粒物料进行密封储存[4]。
3.1.2废气排放控制措施
进入维修工地的报废汽车、车用机器设备以及报废后的车用空气质量净化器的碳排放量数据均应及时满足年检。
对于已经进入现场的电动汽车和其他机械传动装置都需要同时进行年审,并且需要同时建立一套相关的现场车辆质量档案。
所有不符合标准的电动汽车均不适用。
焊接时室内烟气综合排放的平均值应确保完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焊接采用环保节能焊条系统,收集环保焊条焊接环境的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报告[5]。
3.1.3建筑垃圾处置措施
建筑物的垃圾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集中清运后再进行处理,然后将其收集运送到工地的垃圾站,集中清运。
混凝土、砂浆、砌体材料的残渣和剩余材料以及在建筑物拆除后产生的废弃物合理分类和加工为不同的建筑材料,如低强度的混凝土骨料、基础替代填料和各种砖。
碎石及土质的建筑垃圾主要可以作为地基及路面的回填物。
3.1.4污水排放控制措施
现场的道路与建筑物的垃圾堆放场内均设有一条排水沟,厕所内则设有化粪池,雨水与污水应该分开进行排放。
本工程必须按照有关要求施工,并由项目部进行施工验收。
工程中的污水和实验室的维修饮用水必须经过沉淀池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3.1.5光污染控制措施
避免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
大型电焊机的操作技术人员需要严格采用弧光遮挡和安全保护措施,避免电焊造成大量电焊光和弧光的直接外泄。
夜间或在进行安全焊接保护操作时,要严格采用安全挡风灯光保护措施。
夜间室外灯光照明灯具还增加了一个白色灯罩,透光面朝着高层建筑物内部围挡。
工地需要设置为数较多的室外照明光源和灯具时,要防止较多的强辐射光线外泄。
3.1.6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和特殊的低噪声机械设备技术,确保正常施工。
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大修和例行维护,有效减少各种机械设备在正常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发出的机械设备噪声。
表1 绿色施工管理目标值
目标分类主要指标目标值
环境保护目标
建筑垃圾
产量≤200 t,有毒有害废物分类率实现100 %,建筑垃圾回用回收率≥30 %,破碎土建筑垃圾回用
率大
噪声控制
现场噪声排放满足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的规定,昼间
≤70 dB、夜间≤55 dB[2]
水污染控制施工现场污水排放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要求,6<pH<8
扬尘控制土方作业阶段,扬尘高度≤1.5 m;非作业区目测无扬尘
光源控制达到环保部门规定,做到夜间施工不扰民,无周边单位或居民投诉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钢材绿色合格,废弃料≤1 %商品混凝土绿色合格,废弃料≤2 %其他材料绿色合格,废弃料小
周转设备(材料)可重复使用率≥70 %施工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为≥30 %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土方开挖目标耗水量(m3/ m2)≤0.25主体阶段目标耗水量(m3/ m2)≤1.00整体阶段目标耗水量(m3/ m2)≤1.40
节能与能源利用基础阶段目标用电量(kW•h/ m2)≤4.0主体阶段目标用电量(kW•h/ m2)≤5.0装修阶段目标用电量(kW•h/ m2)≤5.0
整体阶段
节能照明灯具使用率≥80 %
节能设备(设施)配置率≥20 %
节地与土地资源利用
办公面积办公面积占比≤5 %
绿化面积绿化面积占比≤20 %
道路和管线按设计规划设置(永临结合)道路与管线场地布置车道宽度4~8 m,转弯半径≤12 m
建筑设计·理论2021年11月第18卷总第408期
3.2节约绿色措施
3.2.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措施
材料分类及选用设计措施:根据现场选材的设计原则,对现场建筑材料进行分类的利用设计,在施工现场500 km范围内生产销售的现场建材产品的数量,应占现场使用的全部建材产品总重量的50 %以上。
项目部专业采购人员应选择质量合格、信誉良好的产品供应商。
优先考虑选择绿色、环保、低能耗的优质环保建筑材料[6]。
3.2.2结构材料节约措施
全部采用为优质商品的钢筋混凝土,施工前可用软件精密地计算,获得工程所需的材料采购量、所需资金数量、供给需求频率、施工持续时间以及施工进度,并且在工程施工期间进行工程动态质量管理。
优化了钢筋线材的批量下料管理方案,钢筋在开始制作前要先对线材下料单和所有样品下料进行严格检查,准确无误后才能正式开始批量下料。
使用各种高强度的优质钢筋与其他高性能的钢筋混凝土,以降低建筑材料消耗。
3.2.3围护材料节约措施
门窗、屋面、外墙等各种建筑围护结构。
建筑物应尽量选择具有较高的保温耐候性和具有较长使用耐久期的环保材质,施工中注意密封、防水、隔热。
门窗玻璃一般使用密封、保温、隔热、透气性好、有较高阻热隔音效果的玻璃型材和钢化玻璃。
增加了保温层的隔热围护系统和保温围护结构及其中的保温节点隔热处理,减少了与隔热桥接的效果[7]。
3.3节水与节能利用措施
3.3.1水循环利用系统
利用施工区域内水资源循环系统收集浅表水源,
表2 绿色施工实施目标值
实施内容实施情况
环保类1.土方施工阶段,施工挖掘机应在合适的位置安装喷水降尘设备,并对开挖土中粉尘污染较重的部位及时喷水
环保类实施项目对
照目标,逐项落实
2.在施工现场设置喷水降尘设施,并采取喷水降尘措施
3.泥土运出时,应进行密闭处理,并在施工现场出口设置洗车槽
4.采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机械设备,对施工现场的隔声隔振措施和噪声进行实时监测
5.机械作业采用屏蔽、隐蔽、淋水等防护措施,减少粉尘污染
6.如果非施工作业表面或临时存放土堆上的裸露土壤闲置超过3个月,要用密实的网或彩布覆盖,压实,并喷
水以减少灰尘
7.裸地、临时堆存的土丘闲置3个月以上的,应当临时绿化、铺筑裸泥地
8.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到现场垃圾点,集体运输出去
节水类1.生活区的生活污水(雨水、厨房洗涤水、卫生间洗涤水)经过浓缩处理后,用于生活区绿化浇灌、道路冲洗、
厕所冲水
节水类实施项目对
照目标,逐项落实
2.用于现场除尘作业的喷淋和抑尘处理的再生水资源(包括现场清洁和道路清洁)
3.回收水资源用于清洗地板外格栅,采用喷雾抑尘系统,减少粉尘污染
4.再生水用于清洗现场的器具、设备和运输车辆
5.施工现场办公区域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
6.建筑工地办公室及生活区的生活用水均采用节水型水龙头,并100 %配备节水器具。
建筑生产区、生活区采
用两套给水系统,均采用节水产品,分别安装计量装置,对生活区域和建筑生产区采取有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节材类1.可拆式防护栏杆用于基坑侧护
节材类实施项目对
照目标,逐项落实
2.使用可移动的、可回收的工艺模型室
3.办公区和生活区采用可重复使用的旋转或整体提升板房,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
4.采用多转可拆式环保墙
5.将剩余的钢管、钢筋加工成脚手架脚板外排、开口防护罩及可旋转预制件,将模板废料加工成脚手架脚板
外排
节地类1.临时占用工地以外的土地,利用荒地,少占用耕地和可耕地
节地类实施项目对
照目标,逐项落实
2.施工完成后,及时恢复绿色植被
3.对于建设周期较长的场地,按照建筑物永久绿化的要求新建绿化
4.施工现场采用永久道路与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减少临时道路的铺筑
5.生活区和办公区采用双排双层活动板房,基本满足现场高峰时段员工住宿需求
节能类1.在办公区、生活区、建筑工地使用LED节能灯
节能类实施项目对
照目标,逐项落实2.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现场临时供电方案,使施工现场的供电网络按耗电量进行设计和布
置,采用合理的电缆直径和简单的线路,有效减少线路和电缆的浪费
3.照明设计符合最小照度原则,照度不超过最小照度的20 %。
满足照明要求,同时降低功耗。
生活区的照明由
专人控制。
白天8点以后关闭电源,晚上根据季节和天气关闭电源
4.施工现场办公区域应规定严格的用电制度,人员外出时应关灯,下班后应及时关闭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
办公用品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使用节能灯,办公区域使用节能灯。
办公室和生活区的室外夜间照明采用节能灯。
生活区
楼内走廊照明由光敏语音控制系统自动控制[3]
建筑设计·理论2021年11月第18卷总第408期
收集基坑内的地表水、基坑底部和降水井内的储存水等。
3.3.2日常节水管理措施
根据建设工程的特点,根据生活饮用水和建设工程用水指标,确定各种用水测量方法。
不同的单项建设项目、生活区和所有有用水量要求的场所,都应在规定的时间用水。
特别规划施工场地和排水系统,根据用水量进行布局设计,管径合理,管路简单方便,保证经济实用。
管网和其他用水器具不应漏水,项目部专人负责每天检查一次管网及其他用水器具的漏水情况,发现漏水后立即进行维修或更换。
3.3.3节能与能源利用措施
临时用电的节能措施。
对在生产、生活、工作和建筑工地主要使用的能耗较高的工程机械设备,配置节能控制措施,设立并执行临时用电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确定生产、生活、办公等施工设备的电气质量控制指标,每月进行一次测量比较,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现场照明设计应符合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
线路应根据功耗合理设置,应尽可能简单,以保证经济适用性。
在各种施工设备的总体组织规划设计中,对设备的施工时间顺序和机器作业区域的范围进行合理正确的安排,使各机床作业区域内各种机器作业的数量最小化,作业区域应能充分利用共享的各种设备作业资源[8]。
3.3.4临时设施节能措施
施工临时住宿设备充分利用当地天气、日照、风向等特殊的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天气供应、通风、室内外窗户遮阳。
临时建筑施工采用符合标准的热工性能的复合建筑墙体和屋面板,天花板应尽量悬挂。
照明设计应以满足最小照度为依据和原则,照度不高于最小照度的20 %。
合理配置空调、风机数量,采用限电器控制大功率电器,实现分时段使用,节约用电。
3.3.5材料运输节能措施
合理、科学地规划各种建材的运输堆场,调整运输过程,合理、有序地确定各种建材的正常运输路线和时间,缩短各种建材的运输时间和运输距离,减少二次材料的搬运,减少建筑能源的大量消耗。
采用低能耗阶段施工技术,合理安排施工技术各阶段的具体施工时间顺序和作业进度,大大减少夜间重复作业的施工时间。
3.4节地与土地资源利用措施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整体布局要相对紧凑,同时尽量减少建筑面积。
在充分满足建筑施工安全、生态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和文明施工四大技术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废弃的施工场所和施工死角,临时设施有效利用率达到90 %以上。
建筑的总平面布置应能充分利用和保护原有建筑、构筑物、道路、管道等。
施工现场的交通道路设计按照现行的永久施工道路与临时施工道路有机结合的设计原则进行规划安排。
场地内双向四、六车道交通环路的转弯半径不得超过8 m,单向四、六车道交通环路的转弯半径不得超过4 m,双向行驶的转弯半径不得超过15 m。
施工现场必须在内部形成双向环,交通道路的形状减少了环路的建筑面积。
建设现场的货仓、加工厂、作业场地及温室、原料仓库、堆场的路线布局,应尽量靠近已设计好的轨道交通路线或即将建设的临时货物运输路线,减少现场物流和道路交通所需距离。
施工现场的通道围护结构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活动通道围护结构,减少周边建筑环境中的废弃物,保护土地[9]。
3.5职业健康保障措施
现场高温作业工人的劳动强度和现场工作安排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
在极端高温的工作季节,应及时制定合理的手工劳动,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操作和高温影响操作。
对从事各种工程施工的从业人员和有毒、无害异味、强刺激性、强噪声、弱光、高空危险环境作业的操作人员,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及相应的员工劳动保险补贴[10]。
充分考虑相关的安全问题,同时,为了有效地保证现场清洁、文明,环保清洁厕所必须设置在建筑工地间和不同工作区域的办公室内,特殊的清洗必须及时安排现场。
安排人员负责现场环境的及时清理。
密闭和有限的室内空间、屋顶装饰防水等建筑装饰房间防水施工工程,均应采用自然密闭通风或临时密闭通风的安全通风排水设施。
对含有危险物质的危险生产设备、场所、有毒或副产物及易燃、易爆物品,必须严格设置醒目的安全卫生警示标识和标志,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采取有效的安全和防病毒、防污染、防尘、预热、通风等防护措施,应及时加强对施工人员健康安全的监督、检查和管理。
对于各类危险品,要严格保证每六个月进行一次质量检查。
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阴暗潮湿的排水区域必须定期进行消毒灭菌,防止各种有害传染病的传播和迅速传播[11]。
场地内专门设置医药箱,箱内需要准备的各种医疗药品,以保证一旦现场发生事故或因自然事件造成人员伤害的重大事件,能够及时有效地协助抢救和救援。
在扩建项目的“职业健康与安全计划”中,建立完整的城市职业安全技术人员健康与安全事故应急指挥计划。
应急预案的主要预防内容具体包括:火灾、爆炸、有人从高处坠落、物体被击中或击中、触电、机械设备损坏、坍塌、中暑、传染病等情况。
一旦现场发生上述情况,现场应尽可能果断和及时地处理,以避免意外事件的逐步扩大和继续蔓延[12]。
4结语
本文通过对绿色施工评价精细化指标的建立,系统梳理了绿色施工应该达到的具体标准,对建筑施工项目进行
建筑设计·理论2021年11月第18卷总第408期
了有效的绿色施工管理,促进项目节本增效,同时提高了社会效益,解决了项目管理中涉及绿色施工难以进行、不易精细实施、难以常态保持的难点,方法便于指导施工现场实践。
绿色施工的精细化管理,离不开对绿色施工的有效策划和组织。
对评价指标的有效制定和组织,能够帮助实现施工中的各项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地改善和提高绿色施工的效率,提升绿色施工的效能,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13]。
由于受经验和技术的局限,未能提出精细化指标之上的动态指标评价体系的应用,期待不久的将来能在这方面突破和取得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祥禹,关力罡.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探索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5):158.
[2] 申琪玉,李惠强.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J].科学技术与工
程,2005(21):1634-1638.
[3] 刘泉维.青岛地铁车站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山东工业技术,2017(16):114-115.
[4] 赵桂云,安百平,张成,等.一种施工现场组装用物料垂
直运输装置:CN212356312U[P].2021-01-15.
[5] 刘国忠.绿色施工技术与管理[J].居舍,2020(14):113-
114.
[6] 高志勇.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的思考[J].建材发
展导向,2020,18(06):271.
[7] 申晓明.施工企业绿色施工的持续发展[J].建材与装饰,
2020(12):146-147.
[8] 杨邵.绿色施工管理及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科
技创新与应用,2020(26):193-194.
[9] 陈清贤.研究绿色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建
材与装饰,2020(07):4-5.
[10] 陈长德.一种绿色施工工地防尘装置:CN212283322U[P] .
2021-01-05.
[11] 郑娇铃.刍议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J].四
川建材,2019,45(01):184-185.
[12] 王想.绿色理念下的建筑绿色施工技术分析[J].农家参
谋,2020(05):150.
[13] 姜洋.关于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几点思考[J].绿色
环保建材,2019(01):166.
[7] 曹伟,傅宏杰.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护理单元设计探析[J].
建筑学报,2014(12):61-65.
[8] 理查德•L•科布斯,罗纳德•L•斯卡格斯,迈克尔•博布
罗,等.医疗建筑[M].魏飞,奚凌晨,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9] 林世华.大型医院住院楼综合效率评价研究[D].重庆大
学,2010.
[10] 赵志勋.医院护理单元设计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
2007.
[11] 何柏川.基于护理效率研究的护理单元平面设计[D].重
庆大学,2008.
[12] 盖轶静,孟冲,韩沐辰,等.我国健康建筑的评价实践与
思考[J].科学通报,2020,65(04):239-245.
[13] 姚美康.三甲医院室内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与应用[D].
华南理工大学,2014.
参考文献
[1] 文进,曾锐,徐才刚,等.华西医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
炎疫情的十大管理举措[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0,20(03):365-368.
[2] Wang Dawei, Hu Bo, Hu Chang,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38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nia in Wuhan, China.[J]. JAMA, 2020, 323(11).
[3] 姚宏武,索继江,杜明梅,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
间医院感染防控难点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06):806-810.
[4] 王清勤,孟冲,李国柱,等.我国健康建筑发展理念、现
状与趋势[J].建筑科学,2018,34(09):12-17.
[5] 王河.岭南建筑学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6] 黄锡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医院及应急医疗设
施设计[J].新建筑,2004(04):5-8.
(上接第1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