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古代文 明遗迹 外 国 近代文 化遗产
卫城 佛罗伦萨
世界文 化遗产 中 国 非物质文 化遗产
长城 中国
重难探究 | 素养初培
探究点 保护文化遗产 材料一 保护不论属于哪国人民的这类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对 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考虑到部分文化或自然遗产具有突出的重要性, 因而需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考虑到鉴于威胁这类遗 产的新危险的规模和严重性,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 来参与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这种援助尽管不能 代替有关国家采取的行动,但将成为它的有效补充。
2.掌握世界各国采取种种措施,以保护全人类的共同财 富,认识文化遗产对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 的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培育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的核心素养。
3.通过了解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丰富的文化遗产, 培育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时空坐标·历史脉络】
知识归纳 | 识记理解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的认识,表明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
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意义
1985
中国 推动 世界 遗产 保护
2004年8月,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006年审议通过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强调“ 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 措 施 强管理的方针,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原则:真实性和完整性。 [问题3] 综合上述材料,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概括保护世界文化遗 产的意义。(培育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答案】意义: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
【要点总结】 《世界遗产公约》的主要分类
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
文物 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
国教 以重点保护。自1979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将存在严
科文

重威胁的遗产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
组织 制定 公约
容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 化遗产”这一概念。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 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完善了对文化遗产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长城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 化遗产法》《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说明我国在文物保护方面 进行了立法规范,故选A项。
6.1987年,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主
要是因为长城
——摘编自《世界遗产公约》
[问题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遗产面临的威 胁,并概括指出应如何保护世界遗产。(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 心素养)
【答案】威胁:战争、自然灾害、对资源的过度消耗。 如何保护:国家采取行动;国际社会提供集体性援助。
材料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就提出 应将文化多样性视为“发展的因素”之一,而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稀缺的 不可替代的资源,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构成,它不仅是人类以往文明的 见证和产物,也是促进人类文化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也被视为 “文化创作的源泉”。因此,促进人类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 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而且要保护文化遗产,这是促进文 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历史的
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1906年,清政府颁布《保存古物推广办法》
近 立法 中
现 保护 国

古物保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特别提示】 《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又称为《威尼斯宪 章》,分为定义、宗旨、保护、修复、发掘和出版6部分,共16条。宪 章明确了历史古迹的概念,同时要求,必须利用一切科学技术保护与修 复古迹,强调修复是一种高度专门化的技术,必须尊重原始资料和确凿 的文献,决不能有丝毫臆测。宪章还强调对历史古迹的一切保护、修复 和发掘工作都要有准确的记录、插图和照片。
在欧洲各国的皇室、贵族和教会中,收藏艺术珍品和宗教遗 物之风颇为盛行 古 文物 中国历代帝王、达官贵人和民间收藏家十分重视收藏各种器 代 收藏 物、字画、书籍等,针对古代器物进行分类、著录的金石学 发展成为专门之学
希腊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保护文物古迹的
立法 西 高潮

代 保护 方 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
通过年份
文件名称
1982年 2003年 2006年 2011年 202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长城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A.完善了相关法制建设
B.构建了完善的管理机制
C.发挥了舆论的监督作用 D.加强了与各国的合作
史论要语 4.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的《世界遗产公约》确 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1998年,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 5.1985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2004年,中国加入《保 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中国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方法》;2011年,中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6.外国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有雅典卫城、古罗马城、阿 布辛拜勒神庙、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佛罗伦萨等;中国具有代表性 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有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泰山等。
3.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保护埃及阿布辛拜勒神殿和菲莱
神殿等古迹,共耗资8 000万美元,其中有4 000万美元是由以美国为首
的50多个国家集资的。这说明,文化遗产的保护
()
A.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协调
B.得到《世界遗产公约》的法律支持
C.应减少行动所需经济成本
D.强调“文化与自然协调一致”原则
——摘编自李玉雪《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进路 思考——以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为重心的分析》
[问题2] 根据材料二,指出文化遗产具有怎样的价值。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应坚持怎样的原则。(培育史料实证、历史 解释的核心素养)
【答案】价值:是不可替代的资源,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构成,是 人类文明的见证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者认为这种“古为今用”的做法
()
A.提升了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可度
B.保护了文化遗产的民族性多样性
C.忽视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经济效益
D.背离了设立世界文化遗产的初衷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当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更多是 为了实现文化遗产的货币化,是为了经济利益,而非保护文化遗产,这 就背离了设立世界文化遗产的初衷,故选D项。
【答案】A
【解析】材料“由以美国为首的50多个国家集资”体现出国际合作
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故A项正确。
4.“缔约国均承认……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确定、保
护、保存、展出和遗传后代,主要是有关国家的责任。……必要时利用
所能获得的国际援助和合作,特别是财政、艺术、技术方面的援助和合
作。”上述规定出自
【解析】根据材料“必须尊重原始资料和确凿的文献,绝不能有丝
毫臆测”可知,《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
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故B项正确。
2.有学者评述:“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和管理中,自然延伸出一
种‘古为今用’的三段论:不遗余力地包装文化遗产,兢兢业业地将文
化遗产申报为‘世界级’,迅雷不及掩耳地将文化遗产货币化。”该学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课标导航·明晰目标】
课程标准
学科素养
通过万里长 城、故宫、京 剧等,认识文 化遗产保护对 传承民族文 化、维护文化 多样性和创造 性的重要意 义。
1.掌握自然灾害、战争,以及工业化、现代化对资源的 过度消耗,使世界各国文化遗产不断遭受破坏,明确世界 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必须珍惜和保护,培育历 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以及联合体

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
遗 建筑群 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


从历史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物质和生 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景观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地文 自然遗产 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到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 从科学、保存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 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文化与自然 又名“复合遗产”或“混合遗产”,同时具备文化遗产 双重遗产 与自然遗产两种条件
随堂小练 | 素养达成
1.《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明确了历史古迹的概念,强调修
复是一种高度专门化的技术,必须尊重原始资料和确凿的文献,绝不能
有丝毫臆测。此材料反映了文物保护应注意
()
A.制定保护古迹的法律
B.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C.建立专业化文物保护体系 D.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
【答案】B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 产法
保护遗产、传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
中国推动 影 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世界遗产 保护

中国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一个文
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
【易错易混】 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 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 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 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 流变。
()
A.是世界上最长的墙
B.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C.风光优美雄伟壮丽
D.保障了中华民族的安全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
最高等级,具有世界性的意义,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主要因为
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故B项正确。
《世界遗产公约》
联合 国教
世界遗产公约
科文 过
组织 程
制定 公约
截至2017年1月,共有193个国家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这 是目前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
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
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
联合 对于一部分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
课堂小结 | 史论提升
知识导图
史论要语 1.古代欧洲各国的皇室、贵族和教会收藏艺术珍品和宗教遗物之风颇 为盛行;中国历代帝王、达官贵人和民间收藏家十分重视收藏各种器 物、字画、书籍等,金石学发展成为专门之学。 2.1834年,希腊针对古迹保护制定了法律;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 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的 保护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3.1906年,清政府颁布《保存古物推广办法》;1930年,南京国民政 府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1982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
A.《世界遗产公约》
B.《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C.《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预备清单》
D.《世界遗产名录》
【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各缔约国要承担起保护本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责 任,必要时可以利用国际援助和合作,这是《世界遗产公约》中的规 定,故选A项。
5.依据下表可以说明,在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利用方面,我国(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