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旅游资源评价鲁教选修讲课文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页,共45页。
2.旅游资源的价值 (1)美学价值:包括_自__然___美和__人__文__美。 (2)_科__学___价值。 (3)历史文化价值__历__文__史__化__考艺____古术____继___价承__值_价值 (4)__经__济__价值。 (5)_健__身__娱__乐___价值。
第五页,共45页。
第二十五页,共45页。
请思考下列问题: 我国西藏墨脱县的旅游资源独特,但游人稀少,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西藏墨脱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非常差,对外联系不便,制 约了其旅游开发。
第二十六页,共45页。
第 2 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
第二十七页,共45页。
2.客源市场条件 旅游地的旅游经济价值大小,有时并不一定与其游览价值成正比,而在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源市场。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 前提。 (1)客源市场评价的主要指标
第十六页,共45页。
2.旅游资源的等级与特色
第十七页,共45页。
3.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功能
第十八页,共45页。
第 3 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为我国著名的庐山,分析其游览价值。 (2)图中 B 是著名的井冈山红色旅游景区,说明其旅游资源的价值。
第十九页,共45页。
第九页,共45页。
三、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评价 方法
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
概念
评价者在对旅游地资源进行详细
按照一定的标准,运用数学或其他
考察后,凭借经验和学识,对旅
方法对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条件进行
游地资源所做的总体印象式的 __结_论__性__描__述___
__量__化_评__定___
第十页,共45页。
优点
第三十页,共45页。
3.区域环境背景
(1)自然环境背景
要素
影响
水文、生物
影响旅游资源的质量和品位
气候的季节性 变化和舒适程度
影响旅游的淡旺季
自然灾害发生率 影响旅游安全和旅游开发效益
(2)社会文化环境背景主要包括政治局势、政策法规、社会治安、政府及当
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卫生保健状况、地方开放程度及风俗习惯等。
旅游资 在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的物质和空间规模能够容纳的旅游活
源容量 动量
旅游经 济容量
现代旅游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同时各国和国 内各地区的旅游接待能力也受到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的限制。这种限度就是旅游的经济容量
第三十三页,共45页。
由于每个旅游接待地区的人口构成、宗教信仰、民情风俗和社 旅游社 会开放程度不同,每个旅游地的居民与之相容的旅游者数量和 会容量 行为方式也不相同,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个最大的容忍上限,
第四十一页,共45页。
【解析】 本题实质是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重点从当地旅游资 源质量、市场距离、交通等方面回答,此外要注意材料中提到的“每年夏季以 举办‘香榧节’为契机,吸引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的游客”这一信息,考 虑夏季该地与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相比所具有的优势。
第十四页,共45页。
请思考下列问题: 周庄的旅游资源具有哪些价值? 【提示】 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等。
第十五页,共45页。
第 2 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不只看旅游资源本身,还要考虑到旅游资源 与所在区域内其他旅游资源之间的组合状况。 1.旅游资源的规模与组合状况
第三十一页,共45页。
4.经济背景 主要是指旅游资源所在区域的经济状况,例如资金、劳动力、物产和物资
供应、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等条件。
旅游资源所在地的 社会经济越发达
→
开发能 力越强
→
对旅游者的 吸引力越大
第三十二页,共45页。
5.旅游容量
内容
含义
生态环 境容量
在一定时间内,旅游接待地区的自然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 的旅游活动量。这种限度一旦被突破,旅游资源所处的自然环 境就会被破坏
这个限度则被称为旅游社会容量 旅游心 游客的数量应限制在不破坏游客兴致的范围之内,否则就达不 理容量 到旅游的目的
第三十四页,共45页。
第 3 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沙湖,南距银川市 56 公里,总面积 8.2 平方公里,沙漠面积 12.7 平方公里。是一处融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为一体的著名景区,是国家 35 个旅游 王牌景点之一,2001 年 1 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 4A 级景区。 材料二 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在以西湖为中心 的 60 平方千米的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要风景名胜 40 多处,重点文物古迹 30 多处。1982 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1985 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 名胜”之一。
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 佛教艺术画廊和文化艺术宝库
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结构最奇特、蕴藏最丰富的帝王陵园。为 秦始皇陵及
深入研究秦朝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等提供 兵马俑坑
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第二十四页,共45页。
学生分组探究二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深化理解) 第 1 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墨脱又名白马岗,是西藏最具神秘性的地方之一。西藏著名的宗教经典称: “佛之净土白马岗,圣地之中最殊地。”这些受到信徒顶礼膜拜的圣地,给众 多西藏人的心灵播下无限的诱惑,墨脱的门巴人、珞巴人说他们居住的地方叫 “白隅欠布白马岗”,意思是“隐藏着的像莲花那样的圣地”。在佛教的观念 里,莲花是吉祥的象征。
1.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价值方面有何差异? 【提示】 自然旅游资源侧重于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康体娱乐价值等; 人文旅游资源侧重于历史文化价值,它们都具有经济价值。
第六页,共45页。
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1.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 (1)旅游资源的规模与__组__合_状__况___。 (2)旅游资源的等级与_特__色___。 (3)旅游资源的__价_值___与功能。
高中地理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旅游资源评价课件鲁教选修
第一页,共45页。
第一节 旅游资源评价
第二页,共45页。
[学习目标] 1.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 2.理解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基 本内容。(重点) 3.掌握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重难点) 4.了解旅游资源的 评价方法。
第三页,共45页。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 1.评价的意义 (1)了解旅游资源__价__值__。 (2)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3)科学制定旅游__开__发__规__划__。 (4)促进__旅_游__业___的发展。
【解析】 第(1)题,旅游旺季游客人数多,说明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第(2)题,对于沙湖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低于杭州西湖的原因分析,要从区位条 件和可进入性、客源市场条件、区域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背景、经济背景、旅 游容量等方面来分析。
第三十七页,共45页。
【答案】 (1)季节 (2)旅游资源的品质和知名度低于西湖,对游客吸引力小;旅游资源的数量 单一,集群状况低于西湖;周边地区经济落后、人口密度低;客源市场量小; 交通通达度低,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差;气候干旱,环境容量小。
【解析】 第(1)题,从旅游资源的规模与组合状况来看,庐山本身规模较 大,景观丰富,靠近鄱阳湖,与周边景观组合状况好;是我国名山,等级高, 特色突出;具有观光、休闲娱乐、疗养度假等功能,所以游览价值非常高。第(2) 题,井冈山旅游资源既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同时还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自然 景观突出的是美学价值,人文景观主要是红军革命遗迹与遗址,突出的是历史 文化价值,同时还具有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和健身娱乐价值。
与定性评价方法相比,定量评价方 评价结果直接可得,几乎不需要 法更__客_观___、__准__确__。它能较好地 经过数学方法或计算机的处理。 能从_宏__观___上把握旅游地的特色 克服定性评价的弱点,并且评价的
结果多是具有可比性的数量值
缺少__量__化__,主观色彩较浓厚, 缺点
且随意性大
计算_繁__琐___
泰山
泰山碑刻众多,有“碑碣如林,石刻成群”之说。泰山还具有 重要的地质学价值,是我国东部变质岩系的一个重要研究地段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宫殿,是中国古代
北京故宫 建筑史上的杰作。整个建筑群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布局完整,
完美地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成就
第二十三页,共45页。
莫高窟
第三十五页,共45页。
材料三 下图是以杭州为中心 300 千米范围示意图。
(1)据统计,每年 5~10 月到沙湖旅游的人数较多,这说明旅游具有明显的 ______性。
(2)沙湖旅游区经过二十年的开发,每年旅游人数大增,但每年到沙湖旅游 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远低于杭州西湖。试分析原因。
第三十六页,共45页。
第十一页,共45页。
3.旅游资源定性评价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提示】 “六字标准”法和“三三六”评价法。
第十二页,共45页。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 1 问题 2 问题 3 问题 4
第十三页,共45页。
学生分组探究一 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深化理解) 第 1 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周庄是我国江南著名的古镇,位于苏州城东南 38 千米,著名画家吴冠中曾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 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海外报刊则称周庄为“中 国第一水乡”。周庄有着近 900 年的历史,有丰富的 文化底蕴。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河流呈井字形从镇中穿过,“咫尺 往来,皆须舟楫”,小小的周庄共有十座 400~800 年历史的古桥,“小桥流水 人家”是水乡的特色,在周庄几乎家家都有自家的码头。
第四十页,共45页。
——[再演练应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香榧是一种名贵干果,因其原产区和主产区在浙江诸暨东北部的枫桥地区 (位置见图 10),又称枫桥香榧。这里打造香榧森林公园,每年夏季以举办“香榧 节”为契机,吸引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的游客。
图 10 分析枫桥地区借香榧发展旅游业,把客源地定位在周边城市的主要原因。
第二十页,共45页。
【答案】 (1)庐山本身规模较大,景观丰富,靠近鄱阳湖,与周边景观组 合状况好;是我国名山,等级高,特色突出;具有观光、休闲娱乐、疗养度假 等功能,游览价值非常高。
(2)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红军革命遗迹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各种旅游资源 的经济价值和健身娱乐价值。
第二十一页,共45页。
第七页,共45页。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区位条件和__可__进__入_性___。 (2)__客__源__市__场__条件。 (3)区域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背景。 (4)__经__济__背景。 (5)_旅__游__容__量___。
第八页,共45页。
2.你认为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提示】 自然、人文资源组合,资源要素的组合,景观的集聚程度等。
举例法记忆旅游资源的价值
不同的旅游资源游览价值有所不同,如我国的几种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如下
表:
旅游资源
价值(美学价值或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
中国古代的一项雄伟的军事防御工程,是研究我国古代军事防
万里长城 御建筑演变的重要线索和遗迹。长城以其雄伟、宏大、粗犷的
阳刚之美而形成不可估量的美学价值
第二十二页,共45页。
第三十八页,共45页。
教材 P67 图 3-1-3 上海浦东新貌
第三十九页,共45页。
——[先读图识表]——————————————— 1.上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可进入性强。 2.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旅游者消费水平高,客源丰富、市场稳定。 3.气候适宜、自然灾害很少,环境好。 4.上海经济高度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旅游容量大,增强了 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第二十八页,共45页。
(2)经济距离与最优吸引半径 ①经济距离 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地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称为经济距离。 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地的需求也越低,也就是说经济距离影响旅游地 对游客的吸引力。
第二十九页,共45页。
②最优吸引半径 在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时还得考虑客源市 场,其中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 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 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 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 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如图为最优吸引半径示 意图。
2.旅游资源的价值 (1)美学价值:包括_自__然___美和__人__文__美。 (2)_科__学___价值。 (3)历史文化价值__历__文__史__化__考艺____古术____继___价承__值_价值 (4)__经__济__价值。 (5)_健__身__娱__乐___价值。
第五页,共45页。
第二十五页,共45页。
请思考下列问题: 我国西藏墨脱县的旅游资源独特,但游人稀少,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西藏墨脱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非常差,对外联系不便,制 约了其旅游开发。
第二十六页,共45页。
第 2 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
第二十七页,共45页。
2.客源市场条件 旅游地的旅游经济价值大小,有时并不一定与其游览价值成正比,而在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源市场。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 前提。 (1)客源市场评价的主要指标
第十六页,共45页。
2.旅游资源的等级与特色
第十七页,共45页。
3.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功能
第十八页,共45页。
第 3 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为我国著名的庐山,分析其游览价值。 (2)图中 B 是著名的井冈山红色旅游景区,说明其旅游资源的价值。
第十九页,共45页。
第九页,共45页。
三、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评价 方法
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
概念
评价者在对旅游地资源进行详细
按照一定的标准,运用数学或其他
考察后,凭借经验和学识,对旅
方法对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条件进行
游地资源所做的总体印象式的 __结_论__性__描__述___
__量__化_评__定___
第十页,共45页。
优点
第三十页,共45页。
3.区域环境背景
(1)自然环境背景
要素
影响
水文、生物
影响旅游资源的质量和品位
气候的季节性 变化和舒适程度
影响旅游的淡旺季
自然灾害发生率 影响旅游安全和旅游开发效益
(2)社会文化环境背景主要包括政治局势、政策法规、社会治安、政府及当
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卫生保健状况、地方开放程度及风俗习惯等。
旅游资 在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的物质和空间规模能够容纳的旅游活
源容量 动量
旅游经 济容量
现代旅游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同时各国和国 内各地区的旅游接待能力也受到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的限制。这种限度就是旅游的经济容量
第三十三页,共45页。
由于每个旅游接待地区的人口构成、宗教信仰、民情风俗和社 旅游社 会开放程度不同,每个旅游地的居民与之相容的旅游者数量和 会容量 行为方式也不相同,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个最大的容忍上限,
第四十一页,共45页。
【解析】 本题实质是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重点从当地旅游资 源质量、市场距离、交通等方面回答,此外要注意材料中提到的“每年夏季以 举办‘香榧节’为契机,吸引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的游客”这一信息,考 虑夏季该地与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相比所具有的优势。
第十四页,共45页。
请思考下列问题: 周庄的旅游资源具有哪些价值? 【提示】 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等。
第十五页,共45页。
第 2 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不只看旅游资源本身,还要考虑到旅游资源 与所在区域内其他旅游资源之间的组合状况。 1.旅游资源的规模与组合状况
第三十一页,共45页。
4.经济背景 主要是指旅游资源所在区域的经济状况,例如资金、劳动力、物产和物资
供应、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等条件。
旅游资源所在地的 社会经济越发达
→
开发能 力越强
→
对旅游者的 吸引力越大
第三十二页,共45页。
5.旅游容量
内容
含义
生态环 境容量
在一定时间内,旅游接待地区的自然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 的旅游活动量。这种限度一旦被突破,旅游资源所处的自然环 境就会被破坏
这个限度则被称为旅游社会容量 旅游心 游客的数量应限制在不破坏游客兴致的范围之内,否则就达不 理容量 到旅游的目的
第三十四页,共45页。
第 3 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沙湖,南距银川市 56 公里,总面积 8.2 平方公里,沙漠面积 12.7 平方公里。是一处融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为一体的著名景区,是国家 35 个旅游 王牌景点之一,2001 年 1 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 4A 级景区。 材料二 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在以西湖为中心 的 60 平方千米的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要风景名胜 40 多处,重点文物古迹 30 多处。1982 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1985 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 名胜”之一。
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 佛教艺术画廊和文化艺术宝库
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结构最奇特、蕴藏最丰富的帝王陵园。为 秦始皇陵及
深入研究秦朝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等提供 兵马俑坑
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第二十四页,共45页。
学生分组探究二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深化理解) 第 1 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墨脱又名白马岗,是西藏最具神秘性的地方之一。西藏著名的宗教经典称: “佛之净土白马岗,圣地之中最殊地。”这些受到信徒顶礼膜拜的圣地,给众 多西藏人的心灵播下无限的诱惑,墨脱的门巴人、珞巴人说他们居住的地方叫 “白隅欠布白马岗”,意思是“隐藏着的像莲花那样的圣地”。在佛教的观念 里,莲花是吉祥的象征。
1.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价值方面有何差异? 【提示】 自然旅游资源侧重于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康体娱乐价值等; 人文旅游资源侧重于历史文化价值,它们都具有经济价值。
第六页,共45页。
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1.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 (1)旅游资源的规模与__组__合_状__况___。 (2)旅游资源的等级与_特__色___。 (3)旅游资源的__价_值___与功能。
高中地理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旅游资源评价课件鲁教选修
第一页,共45页。
第一节 旅游资源评价
第二页,共45页。
[学习目标] 1.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 2.理解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基 本内容。(重点) 3.掌握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重难点) 4.了解旅游资源的 评价方法。
第三页,共45页。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 1.评价的意义 (1)了解旅游资源__价__值__。 (2)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3)科学制定旅游__开__发__规__划__。 (4)促进__旅_游__业___的发展。
【解析】 第(1)题,旅游旺季游客人数多,说明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第(2)题,对于沙湖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低于杭州西湖的原因分析,要从区位条 件和可进入性、客源市场条件、区域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背景、经济背景、旅 游容量等方面来分析。
第三十七页,共45页。
【答案】 (1)季节 (2)旅游资源的品质和知名度低于西湖,对游客吸引力小;旅游资源的数量 单一,集群状况低于西湖;周边地区经济落后、人口密度低;客源市场量小; 交通通达度低,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差;气候干旱,环境容量小。
【解析】 第(1)题,从旅游资源的规模与组合状况来看,庐山本身规模较 大,景观丰富,靠近鄱阳湖,与周边景观组合状况好;是我国名山,等级高, 特色突出;具有观光、休闲娱乐、疗养度假等功能,所以游览价值非常高。第(2) 题,井冈山旅游资源既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同时还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自然 景观突出的是美学价值,人文景观主要是红军革命遗迹与遗址,突出的是历史 文化价值,同时还具有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和健身娱乐价值。
与定性评价方法相比,定量评价方 评价结果直接可得,几乎不需要 法更__客_观___、__准__确__。它能较好地 经过数学方法或计算机的处理。 能从_宏__观___上把握旅游地的特色 克服定性评价的弱点,并且评价的
结果多是具有可比性的数量值
缺少__量__化__,主观色彩较浓厚, 缺点
且随意性大
计算_繁__琐___
泰山
泰山碑刻众多,有“碑碣如林,石刻成群”之说。泰山还具有 重要的地质学价值,是我国东部变质岩系的一个重要研究地段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宫殿,是中国古代
北京故宫 建筑史上的杰作。整个建筑群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布局完整,
完美地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成就
第二十三页,共45页。
莫高窟
第三十五页,共45页。
材料三 下图是以杭州为中心 300 千米范围示意图。
(1)据统计,每年 5~10 月到沙湖旅游的人数较多,这说明旅游具有明显的 ______性。
(2)沙湖旅游区经过二十年的开发,每年旅游人数大增,但每年到沙湖旅游 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远低于杭州西湖。试分析原因。
第三十六页,共45页。
第十一页,共45页。
3.旅游资源定性评价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提示】 “六字标准”法和“三三六”评价法。
第十二页,共45页。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 1 问题 2 问题 3 问题 4
第十三页,共45页。
学生分组探究一 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深化理解) 第 1 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周庄是我国江南著名的古镇,位于苏州城东南 38 千米,著名画家吴冠中曾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 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海外报刊则称周庄为“中 国第一水乡”。周庄有着近 900 年的历史,有丰富的 文化底蕴。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河流呈井字形从镇中穿过,“咫尺 往来,皆须舟楫”,小小的周庄共有十座 400~800 年历史的古桥,“小桥流水 人家”是水乡的特色,在周庄几乎家家都有自家的码头。
第四十页,共45页。
——[再演练应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香榧是一种名贵干果,因其原产区和主产区在浙江诸暨东北部的枫桥地区 (位置见图 10),又称枫桥香榧。这里打造香榧森林公园,每年夏季以举办“香榧 节”为契机,吸引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的游客。
图 10 分析枫桥地区借香榧发展旅游业,把客源地定位在周边城市的主要原因。
第二十页,共45页。
【答案】 (1)庐山本身规模较大,景观丰富,靠近鄱阳湖,与周边景观组 合状况好;是我国名山,等级高,特色突出;具有观光、休闲娱乐、疗养度假 等功能,游览价值非常高。
(2)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红军革命遗迹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各种旅游资源 的经济价值和健身娱乐价值。
第二十一页,共45页。
第七页,共45页。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区位条件和__可__进__入_性___。 (2)__客__源__市__场__条件。 (3)区域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背景。 (4)__经__济__背景。 (5)_旅__游__容__量___。
第八页,共45页。
2.你认为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提示】 自然、人文资源组合,资源要素的组合,景观的集聚程度等。
举例法记忆旅游资源的价值
不同的旅游资源游览价值有所不同,如我国的几种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如下
表:
旅游资源
价值(美学价值或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
中国古代的一项雄伟的军事防御工程,是研究我国古代军事防
万里长城 御建筑演变的重要线索和遗迹。长城以其雄伟、宏大、粗犷的
阳刚之美而形成不可估量的美学价值
第二十二页,共45页。
第三十八页,共45页。
教材 P67 图 3-1-3 上海浦东新貌
第三十九页,共45页。
——[先读图识表]——————————————— 1.上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可进入性强。 2.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旅游者消费水平高,客源丰富、市场稳定。 3.气候适宜、自然灾害很少,环境好。 4.上海经济高度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旅游容量大,增强了 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第二十八页,共45页。
(2)经济距离与最优吸引半径 ①经济距离 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地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称为经济距离。 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地的需求也越低,也就是说经济距离影响旅游地 对游客的吸引力。
第二十九页,共45页。
②最优吸引半径 在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时还得考虑客源市 场,其中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 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 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 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 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如图为最优吸引半径示 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