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教学中50米运动成绩的提高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体育教学中50米运动成绩的提高方法
【摘要】50米跑对学生身心发展大有好处,它是中考体育的必考项目之一。
教师在教学中,分析50米跑的结构,有利于学生掌握50米跑的技术;教学手段多样化,有利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行心理疏导,有利于学生克服困难;加强力量练习,有利于获得好成绩。
【Abstract】The 50-meter race help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body and heart and is one of the items which should be examined in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for senior high school. In the teaching, PE teachers should analyze the structure of the 50-meter race, which helps students to master the skill, should make the teaching means diversified, which helps students to get interested in PE, should enlighten students’mind, which helps students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y and should strengthen the strength practice, which helps students to get a good grade.
【Keywords】PE teaching 50-meter race Improving grade
50米跑是一项强度较大且时间又短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是人体运动系统和内脏器官在缺氧条件下,用最短时间跑完较短距离的一项快速运动;它能有效地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能提高自己快速跑的能力;能培养自己刻苦耐劳,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还能从奔跑中享受到无限乐趣。
50米跑也是中考体育的必考项目之一,而且是最容易拉开分数的项目。
它对学生身心发展大有好处而且对中考也是十分重要,那么如何提高50米跑的运动成绩呢?
1.首先在教学中分析50米跑的结构,有利于学生掌握50米跑的技术。
从理论上让学生明白50米跑由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跑四个部分组成:
1.1 起跑——讲究“急”。
在起跑教学中要注意下列几个问题:①让学生体会后蹬力量。
方法:采用对抗性练习。
②如何集中注意力。
方法:深吸一口气后屏住呼吸。
③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
可在每节课的准备部分进行。
④“预备”时的重心位置。
过高,过低,过前或过后都不好,老师应根据学生的身高和运动水平而定,在实践中观察,因材施教。
1.2 加速跑——讲究“快”。
步频逐渐加快,前几步要小步,保持身体向前倾斜,让身体重心慢慢地升高,千万不要一下子抬起身体重心。
在加速跑教学中要注意:①掌握好第一步的落地点。
②掌握好步幅,逐渐加大。
③掌握好重心高低和上体的抬起速度。
④掌握好步长与步频,随跑速增大而增大。
⑤注意后蹬角度和前摆高度。
后蹬角度小,蹬地动作幅度大,则加速快。
前摆稍低,加快动作周期的速度。
1.3 途中跑——讲究“稳”。
上肢放松、合理摆臂、后蹬有力。
途中跑是50米跑的重要的部分。
要注意:①眼看前方,不要昂头或低头。
昂头,看不见前方路易出现抢道、造成碰撞摔倒和自己失重跌倒的危险;低头,没有方向感。
无论昂头和
低头都不利于维持身体平衡,易产生分力阻碍向前运动。
要看准目标,保持斗志,一鼓作气,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要半途而废,或减速跑,特别最后10米左右,最易减速。
②正确的摆臂能为向前运动提供动力和维持身体平衡。
若左右或其它摆臂都会产生分力,阻碍向前跑进。
摆臂应以肩关节为轴,两手半握拳头,快速有力做前后摆动,前摆时手一般不超过身体中线和下颌水平位置,后摆时肘稍向外。
③前脚掌先着地后屈膝缓冲,然后迅速用力后蹬。
不要整个脚掌同时着地,没有缓冲,蹬伸也不充分,又易震伤脚和内脏器官。
用前脚掌先着地,重力作用下,把鞋钉充分压进地面,后蹬时反作用力也大。
④跑自己的跑道,以免因抢道而发生危险事故。
⑤不要说话、发笑、东张西望,这样易分散注意力。
⑥心理不断暗示自己。
努力,追上去!我是“行的”;后面有危险,老虎追来,快跑。
在途中跑教学中要注意:①注意不要后仰,保持躯干稍前倾斜,利用人体重力惯性作用。
②要注意身体重心的垂直位置。
超前会造成摆动腿前摆不足;滞后会造成“坐着跑”,后蹬不充分。
③减少身体重心的上下、左右波动差。
④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指导学生调整步长与步频的比例关系。
1.4 终点冲刺——讲究躯干前倾、与胸部撞线。
终点冲刺跑方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采用冲刺技术,在接近终点线的几步,身体逐渐前倾,最后一步加大前倾,用胸部或肩部加速鞭打终点线做冲刺动作;太远或太近冲刺都不好。
恰到好处时会有意外收获,那就是容易引起裁判紧张而按表动作加速,有利提高成绩。
第二种方法是直接跑过去。
把终点定远5-7米,保持高速跑过终点,避免减速冲刺。
此外,终点冲刺跑还要注意安全,那就是冲刺后要在自己的跑道上继续跑,等到同组队员都慢下来了,才横过跑道去听成绩,这样做可避免同组队员迟冲刺出现碰撞现象,特别穿上钉鞋时,更要注意。
在终点冲刺跑教学中要注意:①意志的培养;②减速现象;③注意冲线后的缓冲。
2.教学手段的多种化有利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2.1 激发兴趣方面。
在每节课中,对能达到老师要求的学生,完成任务后就让他们去做自己有兴趣的活动,例如:打篮球、踢足球等。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2.2 追逐法。
男追女法男女学生相隔一定距离打赌斗快。
例如:先让女生跑出一段距离或者一定时间,然后让男生追,如果女生被男生追上的话,该女生就要表演节目,男生没有追上也要表演,具体情形具体调控。
这也符合学生争强好胜心理。
2.3 专门性练习让学生有当运动员的自豪感。
①小步跑。
作用:体会脚趾的“扒地”感觉。
(后蹬模式)②高抬腿。
作用:提高动作频率和增大步幅。
③后蹬跑。
作用:提高后蹬力量。
④定点跑。
作用:培养理想的跑的方式。
(步幅与步频的搭配关系)⑤拉车跑。
作用:增加负荷进行超强练习。
⑥变速跑。
作用:发展速度耐力。
⑦变向跑。
作用:提高反应速度。
⑧10米距离的起跑与加速跑结合练习。
作用:提高
起跑加速能力。
⑨30米距离的加速跑。
作用:提高加速能力,改善ATP——CP供能能力。
⑩扶墙后蹬练习。
作用:提高步频。
它是提高步频最有效的方法,提高50米跑成绩最有效的练习方法之一。
○11斜坡跑。
跑20-30米,提高快速跑的能力。
距离太长,消耗体能大,不利于提高50米跑的成绩。
○12摆臂练习。
徒手与负重相结合。
○13反应练习。
○14冲线练习。
○15行进间加速跑。
○16单足跳。
○17跨步走等等。
2.4 发展绝对速度:必须注重步长和步频的最佳组合。
训练方法:①20-40米行进间快跑练习;②4*25-50米接力跑,加速跑,追赶跑练习;③下坡跑练习;④顺风跑练习;⑤各种短段落的变速跑练习;⑥行进间跑;⑦短距离接力跑;⑧让距离追赶跑;
⑨短距离组合跑;⑩顺风跑或下坡跑;○11短距离变速跑;○12胶带牵引跑;○13反复跑;○14绑沙袋训练。
3.心理疏导有利于克服困难。
首先要做好吃苦的准备,长期坚持锻炼才是真谛!
其次,心理素质方面:①让学生互相领做准备运动,锻炼他们的胆量,避免出现怯场的现象。
②采用各种测试法。
在适应不同环境中消除心理压力,培养越测越勇的品质。
③教育学生:如果起跑慢了,就要马上平衡自己的心理,暗示自己:“加油!我能行,努力跑下去。
”④同学之间互相鼓励,会使同学间充满斗志昂扬的信心,“鼓掌声”、“加油声”是鼓动同学间信心增强,勇创佳绩的动力。
⑤努力争分。
把评分标准告诉学生,并且经常测试,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绩,努力进取;在练习中,要找出不足之处,不断努力改进。
不要轻易放弃每一分。
力争考多一分,为自己为班为校争光。
4.加强力量练习是50米跑获得好成绩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
4.1 发展上肢力量练习:①哑铃上举(快速);②哑铃弯举;③手握哑铃摆臂,提高摆臂的力量;④男同学做俯卧撑,女同学可做斜卧撑。
要求:从慢到快。
4.2 发展腰背腹肌力量练习:①负重仰卧起坐:手握哑铃或实心球置于脑后;②负重俯卧起:手握哑铃置于脑后。
要求:尽量抬高上体。
4.3 发展腿部力量练习:①后蹬跑。
要求:体会前摆送髋和后蹬的技术动作;②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蛙跳;③斜上坡加速跑,要求:抬腿送髋、后蹬;④橡皮带练习:a、俯卧垫上,脚系橡皮带做屈伸小腿动作。
要求:屈快伸慢;b、手扶助木,斜支撑,一脚系橡皮带做下压后摆练习。
要求:抬腿送髋,支撑腿充分蹬地;⑤原地蹲起(深蹲),要求:蹲慢起快;⑥肩负杠铃做半蹲、深蹲跳,发展下肢力量。
总之,要想提高学生50米跑的成绩,必须让学生掌握50米跑的方法和技巧;必须激发学生跑的兴趣;必须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排除一切不利因素的影响,发挥一切有利因素的作用。
让学生在取得好成绩的同时造就一个强健的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