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2262芯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62/1.2M=2272/200K 组合的,少量产品用2262/4.7M=2272/820K
2262 IR是2262系列用于红外遥控的专用芯片,可以按照下面的图纸进行接线,可以通过调整发射端Rosc电阻的大小使接收距离最远,发射端电阻的调整范围390~420K。

PT2262-IR 和PT2272-M6 做红外发射和接收芯片谁能给我一张可行的电路图
红外可以试试这个,要注意两个芯片的震荡电阻的选用,频率要匹配,还有编码脚的匹配,不是很必要可以都悬空
提问者评价
其实我第一个就是这个只不过没有按下按键时,数据口被悬空了问题就在这里,,,
PT2262/2272是一对带地址、数据编码功能的红外遥控发射/接收芯片。

其中发射芯片PT2262-IR将载波振荡器、编码器和发射单元集成于一身,使发射电路变得非常简洁。

接收芯片PT2272的数据输出位根据其后缀不同而不同,数据输出具有“暂存”和“锁存”两种方式,方便用户使用。

后缀为“M”为“暂存型”,后缀为“L”为“锁存型”,其数据输出又分为0、2、4、6不同的输出,例如:PT2272-M4则表示数据输出为4位的暂存型红外遥控接收芯片。

线接收头就是将PT2262的1-8脚和10-13脚都是地址编码脚,他们都可以设置三种状态,高,低,高阻(悬空),也就是是说可以接地,接电源,以及悬空。

PT2262地址码的修改是要和PT2272同步进行的,即pt2262和pt2272(它的地址码设定脚同pt2262的一样是1-8脚和10-13脚)的地址编码脚对应的管脚的状态要一样,比如的PT2262的1脚接地,2脚接电源,其他地址码管教悬空,那么PT2272的1脚也必须接地,2脚接电源,其他地址码管脚悬空,这样才能实现解码
光敏二极管和放大电路组合到一起的元件,这些元件完成接收、放大、解调等功能所有红外线遥控器的输出都是用编码后的串行数据对30~56kHz的方波进行脉冲幅度调制而产生的。

如果直接对已调波进行测量,由于单芯片系统的指令周期是微秒(μs),而已调波的脉宽只有20多μs,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因此先要对已调波进行解调,对解调后的波形进行测量。

红外线接收头结构及原理:
红外线接收头一般是接收、放大、解调一体头,一般红外信号经接收头解调后,数据“0”和“1”的区别通常体现在高低电平的时间长短或信号周期上,单片机解码时,通常将接收头输出脚连接到单片机的外部中断,结合定时器判断外部中断间隔的时间从而获取数据。

重点是找到数据“0”与“1”间的波形差别。

输出端可与CMOS、TTL电路相连,这种接收头广泛用在空调,电视,VCD等电器中。

早期的红外一体化接收头一般由集成电路与接收二极管焊接在一块电路板上完成的,这种接收头具有体积大的缺点,现在的接收头是集成电路与接收二极管封装在一起的,不可拆,不可修,体积很小。

大多数接收头供电为5V,有极少数早期的接收头为12V供电。

下面的是采用索尼CX20106接收芯片组合的接收头电路
红外线遥控接收芯片CX20106可以完成对摇控信号的前置放大、限幅放大、带通滤波、峰值检波和波形整形,只需加上简单的外围电路即可完成对已调波的解调。

红外接收头好坏判断:
接收头接上5V电压,输出端接万用表,按遥控器任意键,对准接收器,万用表指针应在3-4.5V之间任意一电压点摆动为好的。

方法/步骤作为接收头的制造商,给大家一些
1、接收距离,接收距离是一个硬指标,达不到要求再便宜也不行,先向供应商提出距离要求。

2、接收角度,一般圆点形的接收头接收角度会大一些,而且小圆点的角度比大圆点的角度更大。

如果角度要求不高,建议选择鼻梁形的,减少成本。

3、抗干扰能力,接收头在设计的时候已经充分考虑了抗干扰的能力,但是干扰不能完全避免,只能尽量减少,而且提高抗干扰能一般会降低接收距离,所以权衡好遥控距离和抗干扰之间的关系很重要。

4、兼容性,兼容性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是一般市售接收头的兼容性差不多,基本不会有很大出入,但是如果你在测试的时候发现,要了很多家的样品,但是始终达不到要求,这是要注意看下是不是兼容性出了问题。

下图是万州光电接收头的一个兼容图标,圆代表兼容,X代表不兼容,可以参考一下。

红外接收头的种类很多,引脚定义也不相同,一般都有三个引脚,包括供电脚,接地和信号输出脚。

根据发射端调制载波的不同应选用相应解调频率的接收头
工具/原料
红外线接收头
步骤/方法
1
1.)外形尺寸、引脚位置、封装工艺:下面是客户常用的一些产品,请注意他们的引脚差别,和制作工艺,一般情况下压模工艺的产品抗干扰能力上更强,另外这些产品也有对应的铁壳,也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来定制,铁壳的作用是进一步提升抗干扰能力。

2.)电压:红外线接收头的电压有宽电压和单电压之分,一般情况下单电压有5V、
3.5V。

3.)电流:0.5mA、0.8mA、1mA、1.2mA、2mA、3mA ,台湾亿光的接收头目前可以做到电流只有0.2mA。

4.)接收频率:38KHz、36KHz、40KHz、32.7KHz、56KHz、20KHZ
通常遥控上使用的是38KHZ的,3D眼镜上使用的是20KHZ的,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频率也很重要。

5.)引脚长度和角度:16mm、21mm、25.5mm 角度30、45、60 ,一般情况下接收角度对产品的影响不大,所以现在大多数产品都是45°接收。

6.)距离:5m 8m 10m 12m 16m 20m 25m 28m 35m 70m ,一般情况下距离越短价格越低。

7.)焊接温度与时间:260℃(240℃)≤5sec ,焊接温度和时间过高、过长会对原件产生严重后果。

8.)工作温度:-30℃-85℃
END
注意事项
9.)灵敏度高低:很多客户问我灵敏度高低的问题,同一款产品,在不同的设备上,不同的环境下可能测量出来的实际数据也会不同,关于灵敏度,我们要注意以下问题:
1、我们接收头标准脉宽一般都在600US,如果你所用的接收头在接收信号时不能准确同步
有超前或迟滞,都会产生不灵敏。

2、周围环境的干扰,光的干扰,不同的光强,对其灵敏度有影响。

红外线接收头要有滤光片,将白光滤除。

在以下环境条件下红外接收头会影响接收,甚至很严重:
1、强光直射接红外收头,导致光敏管饱和。

白光中红外成分也很强。

2、有强的红外热源。

3、有频闪的光源,比如日光灯。

4、强的电磁干扰,比如日光灯启动、马达启动等。

38K信号最好用1/3占空比,这个是最常用的,据测试1/10占空比灵敏度更好。

实际调制时间要少于50%。

最好有间歇。

电平型的红外接收头只要接收到38K红外线就输出持续低电平,用起来非常爽,以前的老式红外接收头多半是这种类型,但其有个致命弱点:抗干扰性太差,传输距离短(小于1m)。

而脉冲型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头必须接受一定频率38K的载波的基带信号才有正常输出,如发送500HZ的38K载波,脉冲型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头输出500HZ 方波,而如果发送连续的38K载波就会出项有瞬间低电平其后为高电平的现象。

这种脉冲型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头克服了传统电平型接收头的不足:传输距离相对更远,稳定性大大增加,抗干扰性更强。

因此已经完全取代了老式的电平型红外接收头,在电子市场如不说明店主给你的绝对是脉冲型的红外接收头。

摘要:BL9148是目前市场上颇为流行的红外线遥控发射芯片,它具有功能强、
电压低、功耗小等特点。

因此在音响、空调、玩具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本文
主要介绍其原理、特点和实际应用电路。

关键词:红外线;CMOS;遥控发射器;BL91481. 概述
BL9148是一种CMOS大规模集成电路,它利用红外线进行发射,从而能远距离控制,是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典型发射芯片。

BL9148能与接收芯片BL9149联合使用,可完成10个控制功能;如果与另一种接收芯片BL9150联合使用,则能完成18种功能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该芯片
能发射75个指令,其中63个是连续指令,利用它可组成多键操作;另外12个是单
发指令,利用它可组成单键操作。

2. 芯片简介
2.1 引脚图和引脚功能
BL9148引脚图如图1所示。

BL9148引脚功能如表1所列。

2.2 推荐参数
●电源电压:3.0V
●工作电流:1.0mA(max)
●静态电流:10μA(max)
●振荡频率:455kHz
●振荡器反馈电阻:500kΩ
使用芯片时,要求使用推荐参数,否则易损坏或使芯片性能遭到破坏。

3. 工作原理
BL9148内部功能结构图如图2所示。

从图中看出,它由多种电路和模块组成,现将主要功能说明如下:
3.1 发送指令
该芯片的发送指令由12位码组成,如表2所列。

其中C1~C3是用户码,可用来确定不同的模式。

C1和C2组合,可与接收电路芯片BL9148/BL9150相匹配,C2和C3组合,可与接收芯BL9148/BL9149相匹配。

上述每种组合均有三种状态:00、01和11,其中00状态不用。

用户码设定是以列线内接入二极管为界线,当T1~T3与CODE之间分别接入二极管时,用户码(C1~C3)为“1”;当T1~T3引脚不接二极管时,用户码为“0”。

如果该芯片与BL9150相结合,则C3引脚必须接入二极管;如果该芯片与BL9149相结合,则C2必须接二极管,H、S1和S2是代表连续发送或单次发送的码,且分别与T1、T2和T3列的键对应。

D4~D6是发送的数据码(也是键输入码)
键与码的关系如表3所列。

3.2 发送波形
a. “0”与“1”码的识别
当正脉冲的占空比为1/4时,脉冲的码位为“0”;当正脉冲的占空比为3/4时,脉冲的码位为“1”。

“0”与“1”码位识别的波形图如图3所示。

b. 载波信号
无论是“0”还是“1”码位的脉冲,它们均要被发送。

发送时,正脉冲是被调制在38kHz的载波上,而载波的占空比为1/3,这样有利于减少电路中的功耗。

发送波形如图4所示。

c.发送的基本波形
每个发送码的周期均按C1、C2、C3、H、S1、S3、D1、D2、D3、D4、D5、D6的次序串行发送,总长度为48a,其中a等于每个码周期的1/4,即a=(1/fosc)×192秒。

基本波形如图5所示。

d. 单发和连续信号
当按下单发键时,输出码只发送两个周期,当按下连续键时,输出码将连续发送。

每两组信号之间停顿时间为208a。

发送波形如图6所示。

BL9148是一种性能较好的大规模集成芯片,功能强,应用电路多,这里主要
介绍以BL9148设计红外线遥控器的典型应用电路。

由BL9148和少量外围元件组成的红外遥控发射电路如图7所示。

图中3V电源电压一方面为芯片提供推荐工作电压并加到引脚16,另一方面作为信号输出指示
复合管的工作电压。

为了使振荡频率为455kHz,特采用外接晶振CSB455E,并
外接两个电容100pF旁路到地。

图7中三列T1、T2、T3和CODE分别接一个二
极管,目的是为了使用户码(C1、C2、C3)为“1”。

评论|00
6
三、电路设计
1、红外编码发射电路设计
1.1、元器件选择
红外编码发射电路由键盘,TC9012F微控制器,红外发射管SE303,NPN管,3V直流电源,晶体整荡器等其他相关电阻电容构成。

1.2、集成芯片资料
1.2.1、TC9012F芯片
1)、TC9012F芯片引脚图,如图6所示。

图6TC9012F芯片引脚图
2)、内部结构,如图7所示
图7TC9012F内部结构示图 1.3、单元电路设计
1.3.1、TC9012F编码发射电路
TC9012F为4位专用微控制器,其内部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f osc典型值为455kHz。

当不按下操作键时,其内部455kHz的时钟振荡器停止工作,以减少电池消耗。

内部分频电路将振荡频率f osc进行12分频后,变成频率f c=38kHz,占空比为1/3的脉冲载波信号。

红外遥控信号发送器电路由集成电路TC9012F、键盘矩阵电路、驱动器和红外发光二极管
SE303组成,如图8所示,遥控信号为38kHz的脉冲载波被遥控编码脉冲调制的已调波,如图9所示。

图8TC9012F组成的发射器电路
图9遥控器发射信号时序
遥控编码脉冲由引导码、用户码、功能码和功能码的相反码组成,用户码是同一组码发送两次,如图10所示。

用户码为8位,所以整个脉冲码为32位。

引导码作为接收数据的准备脉冲,他由8TCP(415ms)的高电平和8TCP(415ms)的低电平组成。

用户码和功能码采用脉冲位置调制(PPM)方式编码,根据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来区分码值的“0”或“1”。

对应于二进制数字信号的“0”或“1”,脉冲时间间隔分别为2TCP(11125ms)和4TCP(2125
ms),而每一脉冲的宽度仍不变,均为TCP(015626ms)。

由于用户码发送两次,功能码与其相反码一起发送,因此系统的误动作很少。

图10遥控编码脉冲
本遥控器采用第一次发送的遥控信号的编码脉冲(图11所示)和第二、第三次连续发送的遥控信号的编码脉冲(图12所示)不同的工作方式。

这样,当按键一直按着的时候,从第二次连续发送开始,只发送引导码和用户码第一位SO的相反码SO,因此可减少接收处理时间和红外发光二极管功耗,遥控编码脉冲经脉冲载波调制后由TC9021F的第⑤脚输出,再经激励器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送出波长为940nm的脉冲红外光。

假设用户码为十六进制的76H,则第一次发送的遥控信号的编码脉冲如图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