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虚词用法精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现代汉语虚词用法精讲
一、[把bǎ]
(一)介词
(1)有“将”的意思:“把”带的名词一般是后面动词的宾语,用“把”提到动词前面,表示怎样处置它。
例:
①我终于把这门技术学到手了。
②管理员把图书馆收拾得整整齐齐。
(2)有“使”的意思。
后面多半是表情态的动词,而且带有表示结果的补语。
句子末了往往带语气助词“了”。
例:
①功课极多,几乎把孩子累坏了。
②他怎么还不来,真把我急死了。
③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把大家高兴得跳起来。
(3)有“对”、“拿”的意思,引进动作的对象。
例:
①这小淘气,妈妈把她没办法。
②他能把你怎么样?
注意
(1)用“把”提前宾语,必须是确定的。
比如可以说“把那本书拿来”,不能说“把一本书拿来”。
(2)“把”后面一般不用否定式。
比如只说“还把功课做完”,不能说“把功课还没做完”。
(二)助词。
用在量词“个”或者数词“百”、“千”、“万”后面,表示这个数量是个概数,同所
说之数略有上下。
例:
专业资料
.
①到办货,来回花了个把月时间。
②②这条船可以装万把斤粮食。
③工厂只有百把个工人。
二、[按照àn zhào]介词。
有“根据”、“按照”的意思,用来提出一种标准,表示动作的依据。
例:
①简化字要按照颁布的形体书写。
②按照计划规定,我们下一阶段去工厂实习。
同义词“按”也是“按照”的意思,可以换用;“按”后面还可以带单音词,如“按劳分配”;“按照”后面只能带双音词。
三、[并bìng]
(一)连词。
有“连同”的意思,表示意思进一层。
连接词,词组或者分句。
连接分句只能用前一分句的主语。
例:
①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这个提案。
②老工人下乡修理机器,并帮助青年社员学会使用法。
(二)副词。
(1)用在“不”、“无”、“非”、“未”、“没有”等否定词前面,表示确实不是这样,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例:
①这套丛书缺了几本,并不完整。
②他是谦虚,并非真的不懂。
③工作并没有结束,咱们要继续干。
专业资料
.
(2)用在单音动词前面,表示所说的几件事物同时进行或者同时存在,全部概括在。
例:
①这两件事性质不同,不能相提并论。
②开辟财源和节约开支两个面正在齐头并进。
③双都言之成理,可以两说并存。
注意
作为副词的“并”,不能换用“并且”。
四、[并且bìngqiě]见前“并(一)”
五、[不bù] 副词。
(1)表示否定。
比如“不去”、“不知道”、“不好”等;“不”也用来重复它前后的词,表示反问,如“去不去”、“知道不知道”、“好不好”等等。
如果重复的双音词的前一个音节能够表示词的意思,如“知—知道”、“可—可以”,可以简说成“知不知道”、“可不可以”。
(2)“不……不……”连用,表示并列的两种情况,同“既不……又不……”用法一样。
例:
①秋季天气最好,不冷不热。
②他不抽烟不喝酒。
(3)“不……不”连用,前“不……”表示假定,后“不”表示结果,如同:“如果不……就不……”
的用法差不多。
例:
①无论做什么事情,不学不会,肯学就会。
②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4)单用。
多用于回答问话,表示同问话意思相反。
也用于更正自己前后的话。
例:
专业资料
.
①咱们晚上去文化宫看演出怎么样?——不,我今晚有事儿。
②星期三,不,星期四,我到医院看过他。
六、[不但bùdàn]连词
(1)同“而且”、“还”、“也”等虚词配合着用,表示意思进一层。
重点在后一分句。
例:
①这种钢笔,不但式样美观,而且书写流畅。
②在这次竞赛中,不但先进的更先进,后进的也跟上来了。
(2)同“连……也……”、“即使……也……”、“甚至……也……”配合着用,强调程度。
例:
①老师批改作文很认真,不但指出了全篇的优缺点,连一个错别字也不放过。
②这种设备不但在国,即使在国际上也是第一流的。
③对于我们的成就,不但我们的朋友高兴,甚至我们的敌人也无法否认。
(3)同“反而”、“反倒”配合着用,表示前后分句意思相反,例:
①我们不但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②慢跑不但对心脏病无害,反倒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同义词“不仅”、“不单”、“不光”、“不特”、“不只”、“不独”、“非但”意思同“不但”意思一样,一般可以换用,但都不及“不但”常用。
七、[除非chúfēi] 连词
(1)有“除了这个都不是”的意思。
当“只有”用,表示唯一的条件。
常常同副词“才”配合着用。
例:
①除非下大雨,我们才不出操。
专业资料
.
②除非你去请他,他才会来。
注意
“除非”的这两种用法是相对的,哪一种都可以用,但不能混用。
说成“除非你去请他,他才不会来”。
(3)可以同“否则”、“不然”、“要不”等连词配合着用。
这时可以当“只有”讲。
例:除非大家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否则就分不清唯物论和唯心论。
(4)可以用有后一分句,表示追加说明。
例:
①他工作从不迟到早退,除非病得实在支持不住了。
②我每天坚持锻炼身体,除非天下大雨。
③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5)有“要么”的意思。
引起的话题只起提示作用。
同副词“不”连用,从反说到正。
例:
①他除非不开口,一开口就说个没完没了。
②这里除非不刮风,刮起风来总是满天黄沙。
提示:这里前一句从“不开口”说到“开口”,后一句从“不刮风”说到“刮风”。
都是一正一反。
八、[除了chúle]介词
有“除开……不算”的意思,表示排除。
常常同“还、也、只”等副词配合着用。
例:
①班里除了新转来的同学,他个个都熟悉。
②除了政治、语文,我们也学外语和自然科学。
同义词“除”、“除开”、“除去”和“除了”意思一样,可以换用。
专业资料
.
九、[从cóng]
(一)介词。
(1)表示行动的起点。
常常同“到、向、往、来”等位词配合,说明处所或者向。
例:
①从家里到学校只要走五分钟。
②汽车正在从武原镇往南行驶。
③他刚从北京来上海。
(2)表示时间的开始。
常常同“以来,以后”等位词配合着用。
例:
①从前天起雨下个不停。
②从一九九七年以来,生产效率提高120%。
③从此以后,他一直没有迟到早退。
(3)表示事物的来源。
常常同“中、上、里”等位词配合着用。
例:
①我们应当从中吸取教训。
②从本质上看,这是件好事。
(4)表示经过的路线或者场所。
常常同助词“过”配合着用。
例:
①从公路上走,这里到县城只有三十里路。
②小火轮每天从这里驶过。
(5)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者凭借。
例:
①制订计划,要从实际出发。
②从检查的情况看,他的身体一切正常。
③从外表看,他不过四十多岁。
(二)副词。
有“一向,一直”的意思,常常同助词“过”配合,用在“不、没、来”等否定副词前面,强调确实不是这样。
例:
专业资料
.
①这个厂从不生产次品。
②我生长在北,从没到过江南。
③这东西从来没见过。
十、[从此cóngcǐ]副词。
表示从所说的那个时候开始。
例:
①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②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取得成就,从此名震国外。
十一、[从而cóng'ér]连词。
有“从这几个面而”的意思,表示根据前面所说的条件或者原因作进一步的行动。
用于书面。
例:中国人民打垮了反动派,赶走了帝国主义,从而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国。
十二、[但是dànshì]连词。
(1)表示转折。
一般连接分句或者句子。
前面先肯定一个事实,后面再引出意思相反的另一个事实,重点在后一句。
常常前面同“虽然”、“尽管”等连词配合,后面同“也”、“还”、“却”等副词呼应。
例:
①我的老家在,但是我从来没有去过。
②他试验十次都失败了,但是一点也不灰心。
③文章尽管很短,但是读起来却十分有味。
(2)连接词或词组,表示意思转折后又统一,相当于连词“而”的用法。
例:①我喜欢这个调皮但是诚实的孩子。
专业资料
.
②人物众多但是各具典型,是这个戏的特点。
同义词“但”和“但是”意思一样,可以换用。
十三、[当dāng] 介词
(1)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
常常与“时”、“的时候”配合着用。
例:当球队凯旋时,大家到车站热烈欢迎。
(2)前面可以加“正”,例:
①正当黄昏时分,天忽然下起雨来。
②正当春暖花开之时,他们来到西子湖边。
(3)表示事情就发生在眼前。
常常同“而”配合着用。
例:
①有意见你可以当堂提嘛。
②昨天我已经当大家的面汇报了调查的重点。
(4 )表示事情发生的位置和场所。
例:
①太阳当头照。
②他当场回答了老师的提问。
十四、[到dào]介词。
(1)有“直到”(或“等到”)的意思,组成介词结构,表示动作行为达到的时间。
例:
①会议到下午四时结束。
②到下月底她才能回来。
(2)有“往”和“去到”的意思,组成介词结构,表示动作或者行为达到的处所。
例:①孩子们都到图书馆借书去了。
专业资料
.
②请你到黑板上演算这道题。
(3)用“到”组成的介词结构,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面,表示达到的程度。
例:
①他每天工作到深夜。
②城市和乡村到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③节日的街头,到处是欢乐的人群。
同义词“处处”同“到处”意思一样。
十五、[到处dàochù]
副词。
有“各处”、“任地”的意思指所有动作行为涉及的围或者情态的场所。
例:
①这种新人新事,到处可以见到。
②城市和乡村到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③节日的街头,到处是欢乐的人群。
十六、[的de] 助词
(1)用在名词前面,表示它前面的词或者词组是定语,在句子里起结构作用。
例:
①我的爸爸是老师。
②喝的水都要消毒。
③他是个聪明的孩子。
(2)用在词或者词组后面,组成名词性的字结构,可以不说出后面的中心词。
例:
①猪肉供应充足,瘦的肥的都。
②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劳动创造的。
③卖鞋的从乡下来,演戏的到农村去。
(3)“的”字结构还可以直接作谓语,这类句子也可以在谓语前面补出个判断词“是”。
专业资料
.
例:
①电视机是新买的。
②冬天的太阳(是)暖暖的。
③那产品(是)上海的,质量很好。
(4)表示加强肯定的语气,有“的确是这样”的意思。
有时候同判断词“是”配合着用。
例:①这道题我懂的。
②别急,他就会回来的。
③我是五十年代就认识他的。
十七、[而ér]连词
(1)连接意思一致的形容词,相当于“又……又……”的用法,表示并列关系。
例:
①长而空的文章没人愿看。
②江南的黄梅天潮湿而闷热。
③侦察员机智而勇敢,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2)有“却”、“但是”、“可是”的意思,连接意思相对或者相反的词、词组、或者分句,表示转折关系。
例:
①与其多而溢,不如少而精。
②订了制度而不执行,等于没订。
(3)同别的词配合或者单独用,表示因果、目的、承接关系。
例:
①因失败而灰心,因成功而骄傲,都是不应该的。
②全国人民正在为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
专业资料
.
③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④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科学文化知识不是一下可以学到手的,必须刻苦钻研,才能取得成果。
提示:这里①“而”同“因为”配合说明原因和结果;②“而”同“为”呼应,联系行为目的;
③“而”表示动作的式,还有进一层的意思;
④“则”用在后一分句的头上,承接上文,起前后照应和说明的作用。
十八、[而后érhòu]连词。
有“然后”的意思,表示紧接着上面的动作去做。
用于书面。
例:
①积累丰富的素材而后才能写作。
②碰到困难而后去学习,更能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
十九、[而且érqiě]连词。
(1)表示意思进一层。
常常用“不但”、“不仅”等连词配合着用。
例:
①产品产量超了计划,而且质量比过去提高了。
②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要及时解决问题。
③迅不但是文学家,而且是思想家、革命家。
④这种产品不仅行销全国,而且远销欧美。
(2)可以同“而”一样,连接两个形容词。
这两个形容词必须是同一向、顺意的,而不是反意的。
这样的时候,“而且”一般在句子的谓语部分。
例:
①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改革是伟大而且艰巨的。
②他对工作总是那样肃而且认真。
专业资料
.
二十、[反而fǎnér] 副词。
表示同上面所说的意思相反或者出于常情之外。
同“不但”、“不仅”等词配合着用,转折的语气更加明显。
例:
①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坏事反而成了好事。
②他自作聪明,反而弄巧成拙。
③施肥过多,对作物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④感情用事,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复杂化。
同义词“反倒”、“反”和“反而”意思一样:“反倒”多用于口语,比如:“这是你的错,反倒怪我”,“反”带有文言味,多用于书面,比如“身体反不如前”,口语里总是说“身体反而不如从前”。
二十一、[刚gāng] 副词。
(1)有“正好”的意思,表示时间、空间、数量等恰好在那一点上。
例;
①这件上衣你穿刚好。
②他刚好十八岁,有了选举权。
(2)有“才”的意思。
表示事情发生在不久之前。
例:
①他刚下火车。
②他刚开始学外语。
③天刚亮就走了。
(3)有“仅仅”的意思,表示勉强够得上。
例:
①他平时学习不用心,考试刚及格。
②弄了半天,文章才刚起头。
专业资料
.
同义词“刚刚”和“刚”意思一样。
二十二、[刚才gāngcái] 副词
表示动作或者情况发生在说话以前不久。
可以用在主语前面(例③④)例:
①你刚才提的建议很好,咱们再研究一下。
②天刚才还很好,怎么一下下起雨了。
③刚才小打来,请你回话。
④刚才他还在这里,不会跑远的。
同义词“刚刚”也有“刚才”的意思,一般可以换用。
多用于口语。
二十三、[刚好gānghǎo] 副词。
有“恰好”、“正好”的意思,强调就在那一点上,恰到好处,一点不差。
可以用在主语前面(例④⑤)。
例:
①走到车站,电车刚好停下。
②他穿这双鞋不大不小,刚好合适。
③小星到今年七月四日刚好十岁。
④下班回家,刚好他来找我。
⑤小建出生那年,刚好中华人民国成立。
二十四、[关于guānyú] 介词。
(1)有“在……面”的意思,表示关联的人或者事物,指涉及的围。
例:
①我们早听说关于雷锋的故事了。
专业资料
.
②关于下一阶段的学习,领导已经作出安排。
③关于对于加强思想教育,党委正在研究。
注意
(1)用“关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可以作定语或者状语。
作状语时只能用在主语前面。
有时与“对于”可对换,而“对于”则不受限制。
(2)有提示作用。
用“关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可以单独作文章标题,如《关于如打乒乓球》、《关于小品文》。
用“对于”则必须有相应的名词。
《对于改进语文教学的意见》、《对于农村工作的一些看法》。
二十五、[过guo]助词。
(1)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者情况曾经发生,但是并没有沿续至今。
例:
①我读过这本书。
②我今年到过北京。
③早几天冷过,这几天暖和多了。
④开学忙过一阵子,最近轻松多了。
提示:前三例“过”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曾经发生;后两例用在形容词后面,表示情况曾经发生。
在这种句子里可以用表示时间的副词“曾”、“曾经”配合着用。
如“他曾经读过这本书”“早几天曾经冷过”。
(2)表示动作变化完毕。
例:
①这本书你看过之后提点意见。
②我没有去过。
③今年冬天冷过了,不会再冷了。
专业资料
.
提示:例①表示动作有待完成。
例②是否定式。
例③表示动作变化已经过去。
二十六、[过guò] 副词。
有“太”的意思,表示程度超过必要的限度。
后面只带单音形容词。
例:
①作业过多,会影响孩子休息。
②他刚刚参加工作,我们对他要求不能过高。
③这本词典过深。
同义词“过于”、“过分”也是“过”的意思。
后面一般带双音词。
例:
①过于急躁固然不好,但拖拖拉拉也不行。
②由于过于紧,他连话也说不出来。
③要服从大局,不能过分强调个人困难。
④谦虚是应该的,但过分谦虚就没有必要了。
二十七、[和hé]
(一)连词
(1)连接并列的词或者词组。
例:
①“把”和“被”都是介词。
②我们学习科学和文化。
③学习理论和调查研究都很重要。
注意
在一个有多重并列关系的句子里,为了分清层次,要用不同的连词区分。
例:
①详和略与长和短要根据文章的容决定。
专业资料
.
②校园的东北角和西南角临湖的东端和西端,都有一个小小的凉亭。
(2)有“或者”、“还是”的意思,表示在并列的几项中选择一项,有时同“无论”、“不论”等连词配合着用。
例:
①去和不去,由你自己决定。
②两本书容差不多,买这一本书和那一本书都可以。
③无论写信和写稿,都应该用好标点符号。
④无论刮风、下雨和下雪,他天天准时到校。
注意
“和”作为“或者”用的时候,供选择的几项中必须是可以并存的,在统括围以的,否则只能用“或”或者“或者”,不能用“和”。
如:“进校门必须出示工作证或学生证”“我明天或者后天动身”
(二)介词。
用法跟“同”一样,表示相关或者连同的人和事。
例:
①这件事和他毫无关系。
②老师经常和我们一起谈人生问题。
③师傅昨天和小英去修理机器。
提示:“和”作为介词用的时候,前后的词语不是并列的。
②前用“经常”③前用“昨天”,
较容易看出是介词。
二十八、[必hébì] 副词。
有“为什么一定要”的意思,用反问语气表示那样做没有必要。
句子来了一般用问号。
例:
①天又不会下雨,必带伞?
专业资料
.
②咱们是老朋友,必客气?
③为一点小事生气,必呢?
二十九、[不hébù]副词。
有“为什么不”的意思,用反问语气表示应该怎么样。
带有劝说之意。
句末用问号。
例:
①他是行家,不向他请教?
②担心发言没条理,不先写个提纲?
③事情这样急,你不早说?
三十、[曾hécéng]副词。
有“什么时候曾经”的意思,用反问语气表示事情未曾发生。
强调否定。
一般用助词“过”配合着用。
用于书面。
例:
①我曾说过这样的话,你大概听错了。
②他工作非常累,又曾叫过一声苦。
三十一、[很hěn]副词。
(1)多用于状语,表示程度相当高,但没有达到最高点,例:
①我家离学校很近。
②他很聪明。
③奶奶很爱我们。
④老师对同学的情况很了解。
⑤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
专业资料
.
说明
“很”的前面或者后面都可以用否定副词“不”,但是作用不同:“不”用在“很”前面,表示程度减低;“不”用在“很”后面,表示同原意恰好相反。
例:
①我近来身体不很好(有点坏)。
②我近来身体很不好(很坏)。
③他对这件事不很了解(有点隔膜)。
④他对这件事很不了解(很隔膜)。
比较
“非常”、“十分”表示程度比“很”高,语气也比较重。
三十二、[或者huòzhě]
(一)连词。
(1)表示在连接的几个句子成分中选择一个。
例:
①我明天或者后天去北京。
②这个会或者他去参加,或者你去参加。
③你或者今天,或者后天,反正得去一趟。
(2)同“无论”、“不论”、“不管”等词配合着用,表示不受所说条件限制。
例:
①无论唱歌或者跳舞,她样样都行。
②不论大事或者小事,大家都愿意找他商量。
③不管刮风或者下雨,他都准时到校。
(3)有“有的”的意思,连用在并列的各项前面,表示同时存在。
这样用的时候,可以写作“或则”。
例:
专业资料
.
①同学们都参加了活动,或者打球,或者下棋,或者跳绳。
②或者学外语,或者锻炼身体,大家都充分利用业余时间。
同义词“或”和“或者”意思一样,可以换用。
(二)副词
有“也”的意思,表示可能。
例;
①天空多云,或者要下雨。
②他明天下午或者可以到达。
③他的这个建议对于改进工作或者有点好处。
三十三、[只有zhǐyǒu] 连词。
(1)表示唯一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下面的话就不能成立。
常同副词“才”配合着用,有时
也同“还”配合,例:
我们只有这样处理,才符合政策。
(2)有“除非”的意思,表示离开某一条件就不可能取得结果。
例:
只有你去,他才会来。
(3)可以用在后一分句,表示追加说明这个唯一的条件。
例:
要学会游泳,只有自己下水。
三十四、[即jí]
(一)副词。
有“就”、“立刻”、“马上”的意思,表示时间短促,事情发生快。
用于书面。
例:
①时间过得真快,国庆节即在眼前。
专业资料
.
②他五岁即开始画画。
③我有空即来,请你等候。
④信已到,请即送至收信人。
(二)连词。
(1)有“就是”、“等于”的意思,表示插说关系,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和说明。
例:
①短语即词组,是两个以上词的结合。
②我们使用的是民主的即说服的法,不是强迫的。
(2 )有“即使”、“就算是”的意思,表示假设和让步,后面一般带单音词。
常常用副词“亦”、“也”配合着用。
例:
①即遇困难,亦应想办法完成任务。
②近年农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即如山区乡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可以同“非”配合着用,构成“非……即……”的格式,有“不是……就是……”之意,表示选择关系。
比如“非此即彼”、“非亲即友”、“非打即骂”、“非死即伤”等。
三十五、[即使jíshǐ]连词。
(1)有“就算是”的意思,表示假设和让步。
先承认假定的情况,再转入正意。
常常同“也”、“还”等副词配合着用。
例:
①即使得了冠军,你们也不该骄傲自满。
②语文成绩即使不满分,也是九十九。
③即使试验指令性了,我们还要继续搞下去。
(2)用“即使”的分句,也可以放在后面,表示退一步的要求,有补充说明的作用。
用于专业资料
.
书面。
例:
①我一定要去看一下这个展览会,即使只能看半个小时。
②我想要一盆兰花,即使是极普通的品种。
同义词“即便”、“即或”、“即令”也是“即使”的意思,只是语气比较轻些,多用于书面。
例:
①即便是一点小事情,他也从来不随便放过。
②你可以大胆工作,即或是走点弯路也不要紧。
③邮电局已改变办法,即令超过规定期限,还可接受订户。
三十六、[既jì]
(一)副词。
同“且”、“也”、“又”等虚词配合着用,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例:
①他字写得既快且好。
②我们的队长工作既积极,学习也努力。
③这双鞋既经济、又美观。
提示
“既”同“且”配合,后面只带单音形容词,多用于书面:“既”同“也”配合,后一部分表示补充说明:“既”同“又”配合,表示较强的并列关系,相当于“又……又……”的用法。
(二)连词。
提出前提,用法同“既然”一样,只是不能用在主语前面。
常常同“就”、“也”、“还”等配合着用,表示推论关系。
用于书面。
例:
①你既来了,就住下吧。
专业资料
.
②人既已走,说也来不及了。
③他既自愿,你还说什么!
④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
三十七、[既而jì'ér]副词
有“不久之后”、“接着”的意思,用句子头上或者后一分句之前,表示时间。
用于书面。
例:
①既而,一轮红日喷薄而出。
②饭后因大雨在家休息,既而雨止,即搭车前往参观。
三十八、[既然jìrán]连词。
有“已经这么着”的意思,提出前提条件。
常常同“就”、“也”、“还”等副词配合着用。
表示根据这个条件推出结论或者提出疑问。
例:
①你既然知道学习很重要,就应该坚持下去。
②既然他已经回去,说也来不及了。
③你既然不懂,为什么还不赶紧学?
④既然他自己愿意,我们还能阻止吗?
三十九、[就jiù]
(一)副词。
(1)有“立刻”、“马上”的意思,表示立即进行或者接连发生。
同副词“一”配合着用,强调时间短,行动快。
例:
专业资料
.
①你先走,我就来。
②他们总是见困难就上。
③他一有时间就抓紧学习。
④你一讲我就明白了。
(2)有“一定”的意思,表示肯定的语气。
可以同“只要”、“既然”、“如果”等连词配合着用,但不一定要说出,例:
①只要大家一起想办法,就一定会解决问题。
②既然不了解情况,就不要随便发表意见。
③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就没有我今天的学习成绩。
(3)用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强调事情早已存在。
例:
①他上小学时就入了团。
②我早就知道他是北人。
③解放以前他就在中学教书。
④他的外语一直就很好。
(4)有“只”、“只有”、“仅仅”的意思,表示围。
一般可以换用“就是”,语气比较重些。
例:
①全班就他一个人没来。
②就这么一点活,不用那么多人。
③我们这个小组就那么几个人。
(二)介词。
引进动作的对象或者围例:
教研组就如改进语文教学展开讨论。
②就工作经验来说,他比我们丰富。
专业资料
.
(三)连词。
有“即使”、“就是”的意思,表示假设和让步。
常常同副词‘也“配合着用。
只用在主语后面,例:
①你就再说我也不会同意。
②他就不说我也知道。
③你就自己去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