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7届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命题:李文惠
一、单选题(25个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距今七八千年前后,中华远古先民在生产生活中成功“驯化”了粟、黍、大豆、稻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逐渐变为生产者。

远古先民成功“驯化”农作物,意味着()
①人类以打制石器作为农作工具②人类面对自然走出了被动的局面
③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④农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活进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24年2月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龙肇新元——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上,把有着“中华第一龙”美誉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从“古代中国”陈列中“请”到本次展览“C位”亮相。

通过该文物可以推断出这一历史时期()
①人们从简单的采集变为主动生产
②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③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④在氏族制度中,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国家事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南阳市博物馆推出“渠首遗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段文物保护成
果展,展出器物有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铁器、瓷器等,下列对文物所处时代的社会生产关系解读正确的是()
①黄山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汉代的画像砖石——青铜器广泛使用
③宋朝的四系青瓷罐——地主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④战国早期兽钮铜鼎——奴隶占有一小部分生产资料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敦煌文书《天宝六载(747)敦煌郡敦煌县龙勒乡都乡里籍》登记了一户要交纳租税的“课户”。

这户人家实际占有土地101亩,包括依《田令》拥有的土地87亩,买来的土地12亩,园宅地2亩。

以下符合该时代生产关系的是()
①地主占有全部土地及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②农户的劳动成果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③农户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并且能够自主劳动④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耕作技术显著进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缫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唐代诗人王建的这首《田家行》反映了封建社会()
①农民受到的残酷剥削②农民一无所有的处境
③农民承受沉重的赋税④等级森严的制度体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迅速让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蔓延。

许多国家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推翻封建统治阶级,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社会与封建社会相比较,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①阶级剥削被民主制度所取代②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逐渐增多③等级思想被平等思想所取代④专制制度被民主制度所取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工人的消费能力一方面受工资规律的限制,另一方面受以下事实的限制,就是他们只有在他们能够为资本家阶级带来利润的时候才能被雇用。

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相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是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
②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绝对过剩,社会成员消费不了太多的商品
③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④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是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之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资本积累实质上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它加剧了社会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扩大了贫富差距,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根源。

上述观点()
①揭示了资本家发展生产经营的真实目的②说明资本家占据了社会的全部财富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中的特殊规律④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问题根源在剩余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因延长工作日并被削减福利,澳大利亚必和必拓旗下全球最大铜矿埃斯康迪达的工人拒绝了一项新的集体谈判协议,共有2371名工人(约占工会成员的99.75%)投票赞成罢工。

工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提议“没有在实现工人目标方面取得合法进展”,工会重申了将1%的股息平均分配给工人的要求。

上述罢工( )
①表明无产阶级通过罢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决心
②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存在阶级对立
③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
④证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缓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2024年2月1日,美国劳工统计局报告称:美国辞职人数创历史新高。

“工人们是对通过努力工作过上充实生活的‘美国梦’失去了信心,比起陷入企业剥削的恶性循环,他们宁肯躺在家里领高额的失业救济金。

”对上述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①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无法克服的痼疾
②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
③资本家们无偿且隐蔽地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
④高福利制度并不能掩盖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列宁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化》中指出,“工人在财富迅速增长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比重愈来愈小,因为百万富翁的财富增加得愈来愈快了”。

这反映了()
①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越来越不可避免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工人阶级越来越贫困
③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相对资产阶级来说越来越贫困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命运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12.1824年,一位欧洲思想家自费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新和谐公社”。

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权利平等,民主管理,共享劳动成果等原则。

这位思想家的行为()①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②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了方向
③对理想社会进行了新的探索④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3.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认为,资产阶级政府是掠夺、暴虐和欺骗的集合体,它使用暴力和欺骗手段掠夺和折磨生产阶级,并为他们制造低劣、有害和罪恶的条件;它经常宣称“保证人民得到持久的福利”,实际上是空话。

这说明空想社会主义()
①表达了对无产阶级的同情,饱含对正义的追求
②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剥削和阶级压迫
③主张通过阶级斗争改变资本主义的福利制度
④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4.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英、德等国无产阶级开展了独立的政治运动。

其中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两次武装起义,被称为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到1848年,英国工人发起了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运动,这场运动被称为宪章运动;1844年6月,普鲁士王国所属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发动的以提高工资为目标的起义,史称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这三大工人运动说明()
①经济斗争是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
②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在西方率先开展
③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日益尖锐并不可调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剩余价值学说作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揭示了()
①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②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④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这表明,《共产党宣言》()
①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主要任务②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③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进行了描述④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7.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它“一经问世就震动了全世界” “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共产党宣言》以其真理之光,穿越历史,照亮今天,是因为它()
①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②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和道路,使工人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③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
④是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结晶,照亮了入类寻求自由、解放的道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8.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成为中国先进分子改造中国的锐利思想武器。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大多是在阅读了这本书后思想发生变化,确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继而走上革命道路的。

《共产党宣言》()
①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一般规律
③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出生证”
④指明了无产阶级的斗争方向,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9.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新时代中国青年担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需要读懂马克思的深邃理论、革命实践和人生追求,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下列属于马克思著作中的内容的是()
①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
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④共产党除了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真理之光,永放光芒。

下列对经典论断的理解对应正确的是()

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
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

——
《资本论》
表明资产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
统治,虽然采取了一些缓和阶
级矛盾的措施,但剥削关系没
有改变

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
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
动的对抗上。

——《哲学的贫困》
说明了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
的运动。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
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共产党宣言》
说明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
命的阶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
是人民的理论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
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
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难以
治愈的根本原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生产力主要表现为一种“物质生产力”,它与生产关系构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包括物质性和社会性两方面的“社会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培育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

由此可见()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B.生产力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发展
C.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D.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运行规律22.马克思曾在其著作中写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与此同时,“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就越贫穷……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

在马克思的描述中()
①肯定了资本主义为社会发展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②描述了雇佣工人的价值被资本家无情压榨
③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④指出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3.列宁在《论两个政权》一文中指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俄国无产阶级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的胜利()
①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②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重要思想理论滋养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飞跃
④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4.马克思和他的伟大战友恩格斯一起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各国共产党人高举科学社会主义旗帜,结合实际不断为其增添新的光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伟大飞跃。

当今世界,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②《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③俄国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④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5.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入低谷时,不少人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必然走向苏东国家的结局,唱衰中国的声音不绝于耳。

进入新时代,中国成功地在世界上举稳了社会主义旗帜,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

这告诉我们()
①科学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发展的
②中国为解决社会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③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④马克思主义能够回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挑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二、主观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慕有能捕之者,多其租入。

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悍吏之来吾多,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根据材料情境,推断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一社会形态?这个社会的生产关系特点是什么?(12分)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恩格斯指出,“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即为希腊文化创造了条件。

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

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他充分肯定奴隶制这种残酷的剥削制度的历史作用,甚至认为在一定意义上,“没有古代的奴隶制,就没有现代的社会主义。


相比较原始社会,奴隶制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制度,这是否意味着是历史的倒退?为什么说没有古代的奴隶制,就没有现代的社会主义?请结合材料,运用“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知识加以
分析。

(13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过渡,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加剧,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剥削的斗争也更加激烈。

空想社会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

1848年2月,马克思、恩
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指出:“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分析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诞生的。

(13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作出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


下面是《共产党宣言》的部分论述:
◆正像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它最终必定被更高的社会形态所取代一样,资本主义社会自身发展中也必然产生出能够创造更高社会形态的新的社会力量,那就是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12分)
而奋斗,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3分)2027届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 B A C B D B B C D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 B A D B B D B C B
题号2122232425
答案C A C D A
26.封建社会。

(2分)封建制生产关系特点:①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
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5分)②农民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
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5分)
27.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文
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9分)②由此可见,一种社会形态替代另一种社会形态,
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志,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4
分)
28.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3分)
②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
成了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4分)
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
学的伟大飞跃。

(3分)
④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3分)
29.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3分)
②《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
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3分)
③《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3分)
④《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