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60110材料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材料工程基础课程代码:MTE101学分:3课程类型:必修课先修课程:无课程教师:XXX1.课程简介本课程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材料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材料的种类、性质、组成、加工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材料的认识和掌握,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2.教学目标2.1理论掌握: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掌握材料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包括材料的结构与性质、相图与相变、合金与非晶态材料、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2.2实践应用:通过实验教学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分析材料问题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3专业素养: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工程伦理道德素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材料工程专业人才。
3.教学内容3.1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2材料的晶体结构与性质3.3材料的非晶态结构与性质3.4材料的相图与相变3.5金属材料与合金3.6陶瓷材料3.7高分子材料3.8复合材料3.9材料的加工与应用4.教学方法4.1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材料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4.2实验教学:开展相关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4.3讨论和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5.考核方式5.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等。
5.2期中考试:对前半学期的知识进行考核。
5.3期末考试:对全年知识进行综合考核。
5.4实验考核:对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进行考核。
6.参考书目6.1《材料工程基础》(第三版),材料工程系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6.2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第四版),William D. Callister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7.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第3-4周:材料的晶体结构与性质第5-6周:材料的非晶态结构与性质第7-8周:材料的相图与相变第9-10周:金属材料与合金第11-12周:陶瓷材料第13-14周:高分子材料第15-16周:复合材料第17-18周:材料的加工与应用注:以上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具体教学内容和进度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由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详细说明和解释。
工程材料课程 教学大纲
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机械类和材料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职业能力课程。
课程内容是根据装备制造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所设,其教学内容源于行业岗位所需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是一门讲授工程材料结构、性能、种类、应用及热处理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理实相结合的课程。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可为以后其他职业能力课程的学习以及专业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比较全面和系统地掌握工程材料相关基础知识,了解材料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从而了解材料强化的各种手段及其基本原理,掌握正确选择材料及合理使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掌握正确设计热处理工艺方案的基本知识,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可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专业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并为今后从事装备制造领域机械制造、材料工程等工作岗位培养一定的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
三、教学任务1.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对典型机械零件、模具和刀具等能够进行合理分析、选材并具备一定的热处理工艺方案选择能力,具备拉伸、冲击、硬度、金相等基本检测能力,具备常规热处理工艺方案的制定和操作的基本能力;2.提高学生的方法能力提高独立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决策能力及制定、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能力;3.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提高交流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劳动组织能力、集体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社会责任心。
四、教学内容2.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任务绪论:(1学时)了解课程地位、意义、作用和课程整体学习内容;了解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模块1:材料的结构和性能(13学时)(一)理论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与任务1.工程材料的性能。
掌握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工艺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的相关知识。
2.材料结构基础掌握材料结构和组织的基本概念、材料结构和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07360160材料制备综合性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材料制备综合性课程设计Comprehensive Course Design of Materials Preparation课程编号:07360160学时:2 周学分:2先修课程:粉体工程、测试技术、无机材料工艺学、无机材料综合实验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一、目的与任务材料制备综合性课程设计目的在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深对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本任务:通过无机材料制备工艺过程的设计,掌握材料制备的基本工艺原理和方法步骤,训练查阅与应用文献资料的能力,掌握在成分设计、原料处理、工艺流程选择、工艺参数确定和制备效果评价等方面相关的计算方法,培养数据处理、综合分析的能力。
二、要求、内容与进度安排1.要求以无机材料工艺学课程为基础,结合先修课程,掌握一种结构材料或功能材料制备的基本工艺原理和方法步骤,学会查阅与应用文献资料,掌握在成分设计、原料处理、工艺流程选择、工艺参数确定和制备效果评价等方面相关的计算方法,学会数据处理的原则和方法,锻炼综合分析及撰写设计说明书或报告的能力。
2、内容指定一种材料(功能陶瓷或结构陶瓷材料)为设计对象,主要进行以下内容的设计。
(1)对指定材料进行组成设计(2)原料的选择、计算及加工处理(3)工艺原理运用、工艺流程选择与工艺方法确定(4)工艺参数确定(5)制备效果评价(6)所定材料的成分—工艺—结构—性能之间关系的分析与与讨论3.进度安排(1)资料检索与阅读理解12 学时2)组成设计和原料的选择、计算及加工处理3)工艺流程选择与工艺方法、工艺参数确定 4)制备效果评价与分析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完成的课程设计说明书或课程设计报告的质量和设计阶段的表现综合 评定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
四、大纲的说明 设计说明书或报告的题目和内容侧重点可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定。
五、参考数目及学习资料制定人:孟献丰 审定人:刘 军 批准人:杨 娟2013年4月 10日20 学时 24 学时 8 学时 5)撰写设计说明书或报告 16 学时课程简介课程编07360160课程名称:材料制备综合性课程设计英文名称:Comprehensive Course Design of Materials Preparation学分: 2学时: 2 周(其中:讲课学时:0 设计学时:80 上机学时:0 )课程内容:材料制备综合性课程设计目的在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深对无机材料工艺学等课程课堂教学中传输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材料工程基础课程编号:16118623学时/学分:40/2.5开课学期:5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类型:学科与专业基础必修课一、课程说明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与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主要面向金属及功能材与建筑材料两个方向。
侧重介绍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合成、制备及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注重把传统材料、传统技术与新材料、新技术相结合,以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材料工程的发展概貌。
二、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具有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材料专业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本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1.5:掌握材料制备、生产、应用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并结合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用于解决本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4研究:掌握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分析方法、实验设计和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工艺,具备设计和开展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有效分析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指标点4.1:掌握材料制备与加工的方法和相关设备,能够根据材料研究的需求选择不同设备、工艺条件、操作过程,并能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1.掌握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合成、制备及加工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
2.能够根据所确定材料的性能、结构与应用要求,提出材料制备加工的方案与方法。
四、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安排第二章常用金属材料及其制备(4学时)知识点:钢铁材料介绍与制备,有色金属材料介绍与制备,其他特种用途材料。
重点:铸钢和铸铁的熔炼技术,铝合金、镁合金和铜合金的性能特点及其熔炼技术。
难点:铸铁中石墨的形成,其他特种用途材料。
第三章铸造成型及其工艺控制(10学时)知识点:铸造合金的工艺性能,砂型铸造,特种铸造,铸造工艺技术的新发展。
重点: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凝固与收缩,铸造应力、变形与裂纹,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铸型分型面的选择原则,熔模铸造、压力铸造的特点、工艺过程及应用范围。
材料工程培训课程设计方案
材料工程培训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名称:材料工程基础培训二、课程目标:1. 帮助学员系统地了解材料工程的基础知识,包括材料的分类、性能、加工等方面;2. 提升学员在材料工程领域的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3. 培养学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安排:1. 第一阶段(1~2周):材料基础知识目标:让学员了解各种材料的基本分类、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内容:- 材料分类:金属材料、陶瓷材料、聚合物材料、复合材料等;- 材料性能:强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耐磨性等;- 材料加工:锻造、铸造、轧制、注塑等。
2. 第二阶段(1~2周):金属材料和工程塑料目标:深入学习金属材料和工程塑料的性能和加工工艺内容:- 金属材料的种类和应用领域;- 金属材料的性能测试和评价;- 工程塑料的种类和特性;- 工程塑料的应用和加工工艺。
3. 第三阶段(1周):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目标:了解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特性和应用内容:- 陶瓷材料的种类和性能;- 陶瓷材料的加工和应用;- 复合材料的组成和特性;- 复合材料的加工和应用。
4. 第四阶段(1周):功能材料与纳米材料目标:介绍功能材料和纳米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内容:- 功能材料的种类和功能;- 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纳米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工艺。
5. 第五阶段(1周):材料分析和测试目标:培养学员分析材料性能和质量的能力内容:- 材料分析的常用方法和仪器;- 材料性能测试的方法和标准;- 材料质量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6. 第六阶段(1周):材料工程案例分析与实践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加强学员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 材料工程案例分析;- 材料工程实践操作;- 团队合作和沟通演练。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理论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和案例分析,讲解材料工程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2. 实验操作:组织学员进行材料实验操作,加深对材料性能的理解;3. 讨论交流: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实地考察:组织学员进行企业实地考察和交流,了解材料工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5. 作业和考核:布置作业和进行考核,评估学员的学习效果。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设计》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设计》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2024804课程名称:材料工程基础课程设计/Course Design for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学分:2学时:2周(实验:0 上机:0 课外实践:0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建议修读学期:第5学期先修课程:材料工程基础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根据平时表现、设计说明书和所绘图纸的质量综合评定成绩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1]严生,常捷,程麟.新型干法水泥厂工艺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2]白礼懋.水泥厂工艺设计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3]胡道和.水泥工业热工设备[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4]曾令可,李萍,刘艳春.陶瓷窑炉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0.[5]宋帝.现代陶瓷窑炉[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内容概述:本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属于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该课程的水泥或陶瓷热工设备或工艺的设计计算以及图纸绘制,使学生加深对《材料工程基础》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了解和初步掌握陶瓷热工窑炉结构设计或水泥热工设备工艺设计的方法、内容和步骤,培养学生运用技术资料和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图纸绘制和编写说明书的能力;通过该课程设计还能培养学生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Course Design for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is a required practice course for the specialty of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The students can deepen the theory knowledge of the course of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based on the design calculation and drawing plot of cement or ceramics hot working equipment or technology. Moreover, though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can know the design method, content and procedure of ceramics furnace structure or cement hot working system, and the ability of using the technical information and reference books to design/calculate, plot drawing and write the design calculation manual can be trained. In addition, this course can enhance the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to combin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o analyze/solve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problems.《材料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24804课程名称:材料工程基础课程设计/Course Design for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学分:2学时:2周(实验:0 上机:0 课外实践:0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建议修读学期:第5学期先修课程:材料工程基础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属于实践性教学环节。
《材料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涉及流体力学基础、传热学基础、燃料及其燃烧等内容方面的介绍。
本课程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较好地适应现代材料科学工程技术的发展,融会贯通工程数理基本知识和材料科学工程专业知识,能对复杂工程项目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并围绕材料前沿技术,熟练运用现代工具从事本领域相关的产品设计、开发及生产,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流体力学、传热学、燃料燃烧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运算技能,并能将相关原理应用到材料工程领域内解决相关问题;能识别和判断工程实践中复杂的材料工程问题,考虑到材料与环境、经济、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利用三传现象(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解决材料制备和加工过程中的问题;能够针对材料在应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分析材料应用的特定需求,确定设计目标和解决方案,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意识。
课程目标1:能够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存在的问题,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复杂问题。
1.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运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恰当表述之中。
1.2具备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欠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求解的能力。
课程目标2:能够基于材料科学原理及材料科学方法对材料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材料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产生的原因,能够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
2.1能够根据材料特性,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材料和使用相应的成型方法与设备。
2.2能对基于专业理论,根据相关材料特征,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课程目标3:能够针对材料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并基于材料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材料工程实践以及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材料工程基础 教学大纲
“材料工程基础”教学大纲一. 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
围绕材料生产过程主要涉及到的工程理论,本课程主要介绍与之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研究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1. 工程研究基础2. 流体力学基础3.传热学基础4. 传质与干燥5. 燃料及燃烧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材料生产过程中相关的工程理论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工程研究能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工程研究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三. 模块及单元的教学目标与任务:1. 工程研究方法基本概念及原理:物理量单位,量纲基本概念,单值条件,量纲独立条件,π定理,量纲分析方法:量纲和谐性,量纲分析的指数法(瑞利分析法、柏金汉姆法),量纲分析的矩阵法。
相似理论:物理量相似,现象相似,相似准数(相似准则),相似三定理,相似准数及其导出,准数方程的建立。
模化研究法:模型的设计原则,近似模型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模化研究方法的应用。
2. 流体力学基础流体的基本物理属性:流体的连续性,流体的流动性,流体的密度和重度,流体的粘滞性,牛顿内摩擦定律。
流体静力学: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流体的静压强及两个重要特性,流体平衡微分方程,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压强的计算基准和量度单位,静力学方程的工程应用。
流体动力学: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一元流动模型的建立,连续性方程,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理想流体微小流束的运动方程(Bernoulli-伯努利方程),实际流体微小流束的能量方程,实际流体总流的能量方程,能量方程的工程应用,能量方程在气体流动中的应用。
流体流动及流动阻力:流体流动的状态,园管中流体的层流流动,紊流的基本特征,沿程阻力损失,局部阻力损失,流动阻力损失,管路计算,流体的输送设备:烟囱的工作原理,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实际性能曲线,离心式泵的安装高度和气蚀现象。
《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设计基本信息环节代码:课程设计环节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设计英文名称:CourseDesignofFundamenta1sofMateria1sScience&Engineering课程设计周数:1学分:1适用对象:材料化学先修课程与环节: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等二、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综合应用本门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所学知识,完成以材料合成与性能设计为主的一次设计实践。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具体内容,制备和研究方法,并在查阅技术资料、用简洁文字和图表表达工艺流程设计结果,在材料结构设计和制备等能力方面得到一次基本训练。
三、课程设计方式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教学的一个实践环节,安排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课之后进行,一周时间集中安排,对各步工作一般不作硬性要求。
四、课程设计教学(或指导)方法与要求在教师指导下,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完善设计方案、设计结果汇总、撰写设计论文/说明书等环节的训练,在设计材料结构、加工工艺流程等方面具备初步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以及毕业论文(设计)奠定基础。
五、课程设计基本内容和时间安排(一)讲课、布置任务(0.5天)讲解设计要求,布置设计任务,地点课室(二)阅读指导书和查阅资料(1.5天)(≡)整理汇总设计思路、提纲(1.0天)(四)设计验证与结果(0.5天)(五)撰写设计论文/说明书(1.5天)六、课程设计基本要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具体内容,进一步理解材料组成结构、制备、性质、效能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研究方法,在查阅技术资料、用简洁文字和图表表达工艺流程设计结果、以及在材料结构设计和制备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一次基本训练。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课程设计考核方式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实验报告等。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标准成绩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
《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J16390002 )实验学时:2周实验个数: 8 实验学分:2.0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材料化学教材及参考书:1、刘建平,宋霞,郑玉斌主编,《高分子科学与材料工程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版,2017年9月。
2、《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刘芙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大纲执笔人:王毅大纲审定人:欧光川一、课程的地位、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课程地位:《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设计》是材料化学专业集中实践环节课程,以材料科学基础为核心,包括材料测试方法、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等课程,为整个课程群配套的综合性课程设计,以材料微观结构为核心,着重于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建立,为材料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目标:本课程总体应该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性质,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本制备方法,为毕业论文的开展打下良好技能,以及高分子材料产品结构与性能设计及产品设计的创新意识;基本要求:材料化学综合实验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学生课前预习→老师上课讲解→学生上课模仿实验→完成实验报告”为主。
这一方案已不能满足当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实验课的实验项目以开放式题目为主—实施实验方案小组化,实验全程以学生为主—师生互动,构建实验教学课程网站平台—引入“答疑”与结果“展示”环节。
为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我们的实验项目都以开放式的题目为主。
二、实验(实训)课程目的与要求1.实验目的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性质,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本制备方法,为毕业论文的开展打下良好技能,以及高分子材料产品结构与性能设计及产品设计的创新意识。
2.实验要求以往实验项目的设计和讲解全部由老师来完成,是一种“老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的形式。
而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设计了自己的方案,在通过网络平台互动修改的基础上,教师对所有学生的实验方案做到“心中有数”;实验课开始时,抽有代表性的实验小组学生来讲解自己设计实验的基本原理、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老师进行指导和点评,以改变过去“以老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互动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工程技术课程设计
材料工程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材料工程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使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质、特点及应用领域;3. 引导学生了解材料工程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材料工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和评价材料性能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进行材料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材料工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 培养学生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面对和解决复杂问题;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材料工程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和作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全面掌握材料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在课程结束后能够清晰地了解预期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达到以上所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材料工程技术概述:介绍材料工程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使学生对该领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常用工程材料性质及分类:分析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等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质、特点和应用,使学生掌握各类材料的基本知识。
3. 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讲解材料制备与加工的原理、方法及设备,包括铸造、焊接、热处理、塑性成形等工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4. 材料性能测试与评价:介绍材料力学、物理、化学等性能测试方法,使学生了解性能测试原理,学会分析评价材料性能。
5. 材料工程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典型工程案例,分析材料选择、设计及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材料工程新技术与发展趋势:介绍新型材料、先进加工技术及发展趋势,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创新意识。
材料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材料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材料工程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 理解材料制备、加工及性能评价等方面的知识;3. 了解材料工程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材料制备与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2. 能够独立设计简单的材料制备和加工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3. 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和分析材料工程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材料工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材料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材料工程原理的基本知识,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材料工程原理基础理论- 材料结构、缺陷及性能关系- 相图与相变原理- 材料制备与加工方法2. 材料工程应用技术- 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的应用- 材料表面处理与改性技术- 材料性能评价方法3. 材料工程案例分析- 分析典型材料制备与加工过程- 探讨实际工程问题解决方案- 了解材料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材料工程原理概述与基本概念第二周:材料结构、缺陷及性能关系第三周:相图与相变原理第四周:材料制备与加工方法(一)第五周:材料制备与加工方法(二)第六周:材料工程应用技术(一)第七周:材料工程应用技术(二)第八周:材料性能评价方法第九周:材料工程案例分析及讨论第十周:课程总结与复习教材章节及内容列举: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材料结构、缺陷及性能第三章:相图与相变第四章:材料制备方法第五章:材料加工技术第六章:材料性能评价第七章:材料工程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以系统的理论讲解为主,结合多媒体课件和板书,阐述材料工程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材料与工艺》教学大纲
《材料与工艺》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说明一、教学目的、任务从自然形状中猎取形状表象和生命机体之中的洞悉力,从而超越仿照,达到主动性的认识与制造,并把基础训练有机地同专业设计联系起来,是设计素描关于设计形状研究的差不多思路。
二、教学的具体要求〔一〕在素描涵养基础上对第二自然物——人工形状,具备变体解析并制造意象形状的能力。
〔二〕依照物象,具备在数理基础上解析与自然相关抽象形状的潜想、审美能力。
〔三〕强调对物象描画过程中用脑画画的思维训练,探究用制造性设计思维表现造型要素的各种可能性。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对结构形状的界定,注重形式美法那么的规范,如节奏的、韵律的、或意念符号的。
〔二〕脱离传统绘画素描对物象的如实描摹干扰,结合三大构成,以及广泛而自由的语言选择,表达自身的审美情感和富于个性的原创设计。
〔三〕注意把握设计素描的三大步骤,写生、分析、变体在创作过程中的比重份量。
四、教学成效检查本课程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共100学时,课程终止通过考试方式,成绩分平常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评定该课程成绩。
五、教学时数分配第二部分讲授大纲第一章概述〝过渡〞一、目的要求〔一〕明确设计素描的意义作用。
〔二〕了解设计素描的差不多理论知识。
二、讲授内容〔一〕〝过渡〞的真实含义〔二〕设计素描与绘画素描的异同〔三〕观看、分析与演变〔四〕过渡中的感性与理性分析第二章自然形状写生一、目的要求〔一〕由主动的选择与综合处理,涉及个人化的审美与表现。
〔二〕确立并发觉周围曾经忽略的形状美感的认识,提高对自然物象的敏捷感受力。
〔三〕对自然物象的描画能够是自然形状本身,扭曲的、人为的形状,并仿照它物形状或手势化形状、综合的形状。
二、讲授内容〔一〕反对熟视无睹——查找写实中其它物象的感受。
〔二〕抽象的浪漫写实主义〔三〕形状的概念〔四〕形状之间的关系〔五〕关于写实概念的讨论〔六〕意象三、作业手套写生。
第三章自然形状结构一、目的要求〔一〕从自然形状的外表描画,向主动的结构认识进展。
07360150材料科学课程设计大纲
材料科学综合性课程设计Integrated course project of materials science课程编号:07360150学时:2周学分:2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无机材料学、信息功能陶瓷材料综合实验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一、目的与任务材料科学综合性课程设计目的在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深对课堂教学中传输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本任务:材料科学基础、无机材料学的课程学习和信息功能陶瓷材料综合实验的训练,学生已经掌握了无机材料(特别是陶瓷材料)制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材料科学综合性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材料的基本结构和热力学、动力学原理的基础上,能够融会贯通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材料制备中的现象、内部结构变化和性能作出理论分析和解释,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查阅与应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和撰写论文的能力。
二、要求、内容与进度安排1.要求(含工作量要求)按每天8小时计,总工作量不少于80小时。
结合材料科学基础、无机材料学的基本理论和信息功能陶瓷材料综合实验的实践性知识,掌握PZT陶瓷的晶体结构、掺杂的作用和缺陷反应,熟悉PZT制备过程中的固相反应原理、相变原理和烧结原理。
在此基础上撰写关于PZT材料制备原理的论文。
2.内容(1)掌握PZT材料的晶体结构及其特点(2)掌握PZT材料中离子掺杂的作用、方法及缺陷反应方程式;掌握掺杂对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3)掌握PZT系统相图特点,配方的选择依据,材料制备过程中的相变原理及相变前后材料晶体结构的变化(4)熟悉PZT材料固相反应的方法和原理(5)熟悉PZT材料的烧结机理(6)熟悉PZT材料的结构—工艺—性能之间的关系(7)根据上述内容撰写关于PZT材料制备原理的论文3.进度安排学时(1)资料检索和阅读28(2)PZT材料的分析讨论及论文提纲的确定10(3)PZT材料制备原理的分析和论文初稿撰写30(4)论文的修改与完成8(5)总结与答辩 4三、考核与成绩评定根据学生完成的课程设计说明书或课程设计报告的质量和设计阶段的表现综合评定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
材料工程课程设计简介
材料工程课程设计简介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材料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材料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材料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掌握材料的性质和测试方法,了解材料工程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材料工程问题,能够进行材料工程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材料工程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材料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具体来说,包括材料的分类和性质,材料的制备和加工方法,材料的测试和分析技术,材料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教学大纲将按照教材的章节进行安排,每个章节都会有具体的内容和知识点,以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材料工程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讲授法主要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讲解和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讨论法主要用于探讨和分析材料工程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案例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材料工程的实际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实验法主要用于材料的测试和分析,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将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我们将选择一本权威和实用的教材,以保证学生能够获得准确和全面的知识。
参考书也将作为辅助教学资源,以便学生能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多媒体资料将用于辅助教学,如PPT、视频和动画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实验设备将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我们将准备适当的实验设备,以支持实验教学法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工程课程设计
Course Exercise for Material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07360110
学分: 2
学时:2周(其中:讲课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2周)
先修课程:材料工程基础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
教材:
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材料工程课程设计》目的在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通过设计各种型号的窑炉,加深对专业课《材料热工工程》的全面理解,掌握无机材料工业的重要设备-窑炉的工作原理,设计与计算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1.课程的基本内容
(1)掌握窑炉的工作原理
(2)掌握窑体的主要尺寸计算
(3)掌握窑炉的热工计算
(4)掌握窑体材料的选择
(5)熟练应用CAD软件制图
(6)撰写设计说明书
2.课程要求:
要求通过给定设计内容及原始数据,结合专业课《热工工程》的教学内容,掌握窑炉的工作原理,掌握窑炉的设计与计算的方法,并能熟练应用CAD软件制图,完成设计说明书和结构简图一份。
四、大纲说明
1、根据学生完成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和图纸的质量和设计阶段的表现综合评定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
2、按每天8小时计,总工作量不少于80小时。
五、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
1、《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孙晋源主编;武汉工业出版社,1992年
2、《陶瓷工业热工设备》,刘根群主编;武汉工业出版社,1989年
3、《玻璃工业热工设备》,孙承绪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
4、《玻璃窑炉设计与计算》,孙承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年
制定人:陈彩凤审定人:刘军批准人:杨娟
2013 年4 月10 日
材料工程课程设计简介
课程编码:07360110
课程名称:材料工程课程设计
英文名称:Course Exercise for Material Engineering
学分:2
学时:2周(其中:讲课学时: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2周)课程内容:《材料工程课程设计》主要内容为在学生掌握各种窑炉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窑炉尺寸和热工计算,并设计出各种型号的窑炉,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的能力。
选课对象:无机非金属材料本科四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材料工程基础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