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培训测试通过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培训测试答案•单选题:1. 以下哪点不属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A.有病原体
B.有传染性
C.能引起大流行
D.有感染后免疫
•单选题:2. 关于传染病,以下哪个描述是不准确的?
A.传染力大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危害也大
B.致病力指病原体侵入宿主后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
C.毒力指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引起严重病变的能力
D.传染力指病原体引起易感宿主发生感染的能力
•单选题:3. 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

目前认为能导致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是:
A.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B.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发病人数增加
C.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隐性感染人数增加
D.以上三种说法都可导致人群易感性降低
•单选题:4. 100万人口的地区,共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5000例,死亡400人。

该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死亡率为多少?
A.500/10万
B.40/10万
C.0.08
D.0.92
•单选题:5. 传染病之所以能传播、流行,三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新冠肺炎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环节:
A.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
B.人群分布、时间分布、空间分布
C.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单选题:6. 穿脱个人防护装备,尤其是脱卸个人防护装备时,必须在场指导或协助的人员是:
A.经过培训,掌握穿脱技术的人员
B.疾控人员
C.技术人员
D.参与疫情处置人员
•单选题:7. 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行按压闭合时需:
A.单手拇指和食指同时按压
B.双手食指同时按压
C.单手食指和中指同时按压
D.随意按压闭合即可
•单选题:8. 手套和口罩佩戴时均需进行的检查是:
A.防水性检查
B.接口完好性检查
C.材质检查
D.气密性检查
•单选题:9. 脱卸防护服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污染面对人身和环境的污染,需要遵守的原则:
A.内裹外
B.折叠
C.清洁
D.快速脱卸
•单选题:10. 在脱卸个人防护装备的过程中,每一步完成后均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A.手卫生
B.更换手套
C.更换口罩
D.没有必须执行的操作
•单选题:11. 判定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时,活动及接触调查应开始的时间:
A.出现症状前2天
B.出现症状当天
C.就诊当天
D.确诊当天
•单选题:12. 县(区)级疾控机构接到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新冠肺炎病例后,应完成初次流行病学调查的时限是:
A.48小时
B.24小时
C.12小时
D.6小时
•单选题:13. 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应于出院后多长时间接受随访复诊?
A.第3、7天
B.第5、10天
C.第2、4周
D.第3、6周
•单选题:14. 目前我国大多数新冠肺炎病例的转归是怎样的?
A.均为轻症,完全治愈
B.均为重症,预后不好
C.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
D.轻症和重症各占比50%
•单选题:15. 新冠肺炎病例的潜伏期是:
A.2-4天,多为3天
B.1-14天,多为3-7天
C.5-25天,多为10-15天
D.15-30天,多为18-21天
•单选题:16. 分析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信息,以下哪个变量最可能发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
A.报告医院
B.年龄
C.性别
D.现住址
•单选题:17.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发病前多少天有境外旅居史,可认为存在境外输入病例的可能?
A.发病前2天至隔离前
B.发病前14天
C.发病前1-14天
D.发病前3-4天
•单选题:18. 聚集性疫情主要通过哪种方法开展病例搜索?
A.病毒全基因测序
B.排查密切接触者
C.统计模型估算
D.分析性流行病学
•单选题:19. 以下哪种方法不可能发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
A.病例对照研究
B.医疗机构医生报告
C.病例个案调查
D.重点场所、单位和人群健康监测
•单选题:20. 以下哪种方法不用于调查新冠肺炎病例感染来源?
A.病例访谈
B.抽样调查
C.大数据调查活动轨迹
D.病毒基因测序
•单选题:21. 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是指:
A.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阳性标本采样当天开
始,未采取有效防护与其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B.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阳性标本采样
前2天开始,未采取有效防护与其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C.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14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阳性标本采
样前14天开始,未采取有效防护与其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D.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后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阳性标本采样
后2天开始,未采取有效防护与其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单选题:22. 以下不属于密切接触情形的是:
A.直接照顾患者或提供诊疗、护理服务者
B.密闭环境下共餐、共同娱乐以及提供餐饮和娱乐服务的人员
C.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1 米内)接触人员
D.非全封闭的普通列车中,不同间软卧包厢内的乘客
•单选题:23. 以下关于密切接触者管理方式正确的是:
A.密切接触者在低风险区可采取居家隔离
B.14岁以下的儿童密接要视同成人单独隔离
C.半自理及无自理力人群原则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D.必须设陪护人员时,要求无基础性疾病,非老年人
•单选题:24. 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管理期限:
A.7天
B.10天
C.14天
D.21天
•单选题:25. 关于密切接触者管理流程,错误的是:
A.书面或口头告知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的缘由、期限、法律依据、注意事项和
疾病相关知识。

B.每天早晚对密切接触者各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并询问其健康状况,给予必要
指导和帮助。

C.医学观察期限为进入隔离点开始算起14天。

D.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时需立即报告、诊治,采
集标本、实验室检测、排查。

•单选题:26. 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实验室检测部分必须要写的内容?
A.发病过程
B.入院查体情况
C.采样时间、采样单位、标本类型、送检单位、检测结果
D.病例的密接人员
•单选题:27. 新冠肺炎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病例的活动史一般从发病前多少天开始写起?
A.14天
B.4天
C.2天
D.当天
•单选题:28. 聚集性疫情流调报告中的背景部分,下列中的哪项必须要交代?
A.本次疫情被发现的具体情形
B.所有病例的发病情况
C.本次疫情的传播链
D.病例潜伏期
•单选题:29. 聚集性疫情流调报告中的临床特征和三间分布描述部分,发病时间特征通常使用什么形式展示?
A.散点图
B.流行曲线
C.地图
D.表格
•单选题:30. 下列哪项能描述聚集性疫情中病例之间的传播关系
A.病例地点分布图
B.病例时序图
C.病例传播关系链图
D.代间隔图
•单选题:31. 推动信息化进程的因素有:
A.建立部门合作,数据共享的工作机制
B.搭建集约化平台,承载多源数据,开展综合治理和分析
C.推广应用,提高政府、机构、企业、民众参与率
D.以上都是
•单选题:32. 以下哪类人通过传统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难以甄别
A.确诊病例
B.疑似病例
C.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D.与确诊病例有过间接接触者
•单选题:33. 以下哪项不属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局限性?
. .
.
.
v . .
A. 静态调查,难以掌握信息动态变化情况
B. 调查手段单一,一旦调查对象不配合将束手无策
C. 无法通过调用外部数据对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进行复核验证
D. 验证病因假设的效能不足
• 单选题:34. 关于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作用,
以下哪项说法不正确?
A. 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采集和应用过程需要依法依规
B. 大数据技术在判断病因方面起决定性作用
C. 数据采集、传输、储存、应用全流程均需要确保数据安全
D. 打破数据壁垒的最佳方法是建立数据共享机制
• 单选题:35. 以下哪项不是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方
向?
A. 以健康为中心,实现对全过程动态信息管理
B. 以数据全面分析为导向,向基层采集尽可能多的数据
C. 打通最后“一公里”网络瓶颈,实现联防联控数据交互
D. 建立常态化人群健康大数据共享服务生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