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错误的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语言错误的分析
现代语言学研究成果给外语教学和学习提供了理论指导,使我们对于语言学习者的语误现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自从乔姆斯基( Chomsky)提出转换生成语法以及心理语言学的迁移理论诞生后, 人们便渐渐意识到外语教学中如何对待错误及纠正错误的策略。

一、关于语言错误
在20世纪70年代前很多人把错误看作是语言学习失败的表现, 而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应该正视所犯的错误以及这些错误的成因, 从而来减少错误。

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了研究学习者语言错误的热潮, 错误分析也应运而生。

对错误的研究对教师、研究者以及学习者都有一定的重要性。

因为1.错误能使教师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2.错误能使研究者了解学习者是如何学习语言的;3.错误是学习者的赖以发现目标语规则的工具。

由此可见对学习者的错误进行分析研究意义重大。

传统的错误分析法依据语言形式, 对语言错误作了以下分类:
1.记忆性错误
记忆性错误即非理解性错误。

英语中单词的拼读、单词的变化形式、字母的组合规律以及人称和动词数的变化等都是约定俗成、不可更改的, 这些知识在学习的时候只能领先记忆, 无捷径可寻。

记忆性错误一般包括:
①拼写错误: 如: Chrismas is a very important festival.
② 读音错误: 如: 学生常会把work读成[wO:k]
②单词( 动词、形容词等) 变化形式拼写错误: 如She is cleanning the door.
④ 人称和动词数不一致: 如: Mr. green have gone to NewYork.
2.理解性错误
理解性错误主要是学生对一些语言知识不能理解或理解不透而产生的错误, 既包括时态、语态误用等语法错误, 也包括学生在使用语言时出现的用词不当、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等语用错误。

纠正此类错误仅靠记忆是难以奏效的。

这类错误可占全部语言错误的80%左右。

常见的理解性错误有:
①时态错误: 如: If it will rain tomorrow, I’ll stay.
② 语态错误: 如: She told about her aunt’ s death.
③ 用词不当: 如: Lucy’ s in trouble now. Let’ s go and help she.
③搭配不当: 如:We all must thank his help.
⑤ 语序不当: 如: Can you tell me when will you come back?除上述分类外, 还可
更详细地划分为: 各种词类错误、句错误、惯用法错误等。

二、错误产生的原因
1.语际的干扰
语际的干扰又称为母语的干扰, 是学习外语时已有母语知识或经验对外语学习产生的影响。

当一个人在学习掌握第二语言(外语)时, 他的母语的发音、词汇和语法的特点都会产生负迁移, 即干扰。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 易犯“中国式英语” 的错误。

所谓的中式英语是指受汉语思维影响而产生讲英语民族的人并不那么说的英语。

这是语际干扰的结果。

例如:a. I see the magazine.应为: I read the magazine.b. He is opening the light.应为: He is turning on the light.近二十年来, 对比分析理论在语言教学界曾盛行一时。

对比分析的理论认为: 学习语言的主要障碍是母语的干扰。

学习者的大量错误来自己有的习惯或经验。

解决的最好办法是进行语言的对比分析, 即将所学的外语和母语这两个语言体系作出系统的对比分析, 找出他们的异同, 预测学生的困难, 并据此设计相应的句型练习,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以克服母语的干扰, 避免错误的产生。

2.语内干扰学习者根据已获得的有限、不完整的目标语( target lan-guage)的经验或知识, 对该语言做出不正确的假设或过度概括, 从而类推出偏离规则的结构。

这类错误可视为发展中的错误, 他们并不反映母语的特点, 而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内化规律本身产生的。

这些错误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 过度概括学生根据外语规则进行类推, 由于类推过度产生错误。

如:a. He can sings.应为: He can sing.b. He did not asks me.应为: He did not ask me.
② 忽略规则的限制学生掌握了一些外语规则系统, 但忽略了规则的限制, 类推产生错误。

如:a. He showed me the book.类推出: He explained me the book.b. He said to me.类推出: He asked to me. ③ 应用规则不完全学生不知道全面运用语言规则而产生的错误。

如:Whereis he?类推出: I don’ t knowwhere is he?应为: I don’ t knowwhere he is.
④ 形成性错误的概念学生对外语的特点形成错误理解后产生的错误。

如:a. I want to do some recording.应为: I want to make some recording.b. I amtoo tired that
I cannot work.应为: I amso tired that I cannot work.
3.非语言因素的干扰
人们在运用语言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有时是心理因素和客观环境所造成的。

例如: 精神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紧张、环境嘈杂等都会抑制人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造成语言表达失误。

4.文化迁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东西方在文化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导致汉英两种语言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也不相同。

中国学生在初学英语时常常会将本国的文化照般到英语中去, 交际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错误:A: Your dress is very beautiful.B: Don’ t say so./ No, not at all.(误)B: Thank you.(正)
5.教学失误
值得重视的是, 造成学生语言错误的一条不可忽视的原因是教师教学不当, 主要表现为教学诱导错误。

如: ① 错误归纳: 如有些教师在解释some的用法时, 归纳为肯定陈述句中用some, 而否定句和疑问句中some则要改用成any, 并且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强化训练, 结果忽略了在表示希望得到对方肯定回答的问句中用some而不用any的情况。

从而导致学生产生“Would you like any milk?” 之类的错误。

② 过分强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一语言现象过分强调, 则可能导致学生将这种语言现象迁移到新的语言材料中去。

如: 教师过分多强调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肯定句中,谓语动作要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那么, 学生就可能对此过于留心, 犯这样的
错误: She is only six, but she can swims.
三、对策
1.正确看待语言错误 Daries指出:“富有独创性的突破之一是调整了我们对错误的认识, 从认为错误是反面的、消极的, 是表示学生懒惰、学习动力不足, 到认识到错误是正常现象, 是学习进行的重要因素, 是探知学习者内在语法的窗口, 是一种学习策略。

” Cook也认为,“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反映他的暂时语言系统, 而不是反映他对目标语掌握不够完全。

如果学生在输出中出现错误, 这不是教师过错, 也不是教材的过错, 甚至也不是学生的过错,而是学习过程中的必然和自然现象的一部分。

” 由此可见, 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语言错误是极为正常的, 甚至可以说是必需的, 因为它是“用来检测关于所学语言性质假设的一种方法, 是学习语言不可或缺的手段和策略。


2.掌握纠错原则
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现象, 与之相对应的语言学习也是一种复杂的活动, 诸多因素影响学习的成败, 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学习者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任务的信心。

作为教师, 要从保护学生积极性的角度出发, 善待错误, 掌握好纠错原则:
①激励性: 有些教师在学生出错后, 对其讽刺挖苦或粗暴惩罚, 以为这样就能有效遏制学生犯错, 其实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应采取激励的方法, 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

② 适时性: 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及错误性质选准时机、恰当纠错。

对于有些错误则须及时纠正, 延迟纠错可能难以消除学生脑中错误的痕迹。

③ 具体性: 当学生出现语言错误时, 有些教师不作具体分析, 仅告之以正确答案, 为何出错不予说明。

这样纠错太过笼统, 不够具体、清楚, 学生很难据此来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④ 启发性: 纠错不是教学目的, 只是完善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

教师不能一味为纠错而纠错, 应特别注重纠错的启发性,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 分析错误, 纠正错误。

这样不仅加深学生对正确语言知识的印象, 而且促使他们学习更加细心, 思考更加深刻、全面,从而通过纠错达到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3.讲究技巧, 科学纠错
为了更有效地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 通过纠错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

教师在纠错的方法技巧上应有所讲究、科学安排。

① 直接纠错, 强化记忆。

直接纠错较适用于纠正初期机械训练阶段错误和一些习惯性的口、笔头错误。

学生接触新的语言材料, 由于未掌握完整的语言规则, 常犯一些比较低级的语言错误 (如句型练习时的语法错误、语言操练时的语音错误)。

对此教师可直接予以纠正, 及时告诉正确形式, 并通过强化训练加以巩固, 以帮助学生形成准确的记忆, 领会完整的语言概念, 培养正确的言语习惯。

② 间接纠错, 促进理解。

与机械训练不同, 交际性操练或有意义操练是在一定语境下进行的, 它强调的是内容、信息,而不仅仅是语法, 对于其中出现的语言错误, 教师一般不要直接纠正, 可侧面提醒, 让学生自己纠正, 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又加深了其对语言内容的了解。

③ 集体纠错。

对于那些学生常犯并且难以自我纠正的错误, 为引起学生充分注意, 教师在给出正确答案前, 可发动全班学生集体纠正。

集体纠错促使全体学生在个别学生答题时都能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并且通过相互纠错, 让学生知道语言学习也是一个合作性的活动。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应用语言学,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
[2]黄冰.第二语言习得入门,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0.
[4]RodEllis.第二语言习得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5. /thread-570353-1-1.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