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唐太宗李世民的生平经历,包括其出生背景、早年经历、登基过程等。

2、掌握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举措和成就。

3、分析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和领导才能,探讨其对大唐盛世形成的重要作用。

4、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从唐太宗的事迹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
(1)唐太宗的治国策略,如虚心纳谏、任用贤能、轻徭薄赋等。

(2)贞观之治的表现和影响。

2、难点
(1)理解唐太宗治国理念的内涵和历史意义。

(2)对唐太宗的评价要客观、全面,避免片面和绝对化。

三、知识梳理
(一)唐太宗李世民的生平
1、出生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出生于贵族家庭,父亲李渊是隋朝的官员。

2、早年经历
李世民自幼聪慧,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在隋末乱世中,他跟随父亲李渊起兵反隋,为建立唐朝立下赫赫战功。

3、登基过程
通过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逼迫李渊立自己为太子,不久后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称帝,是为唐太宗。

(二)唐太宗的政治举措
1、虚心纳谏
唐太宗以虚怀若谷的态度接纳群臣的谏言,其中以魏征最为著名。

魏征敢于直言进谏,唐太宗能够容忍并采纳其合理建议,从而避免了许多决策失误。

2、任用贤能
唐太宗广纳人才,不拘一格选拔官员。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名臣皆为其所用,他们共同辅佐唐太宗治理国家。

3、完善三省六部制
进一步明确三省的职权,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三)经济方面
1、轻徭薄赋
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减轻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重视水利
兴修水利工程,保障农业灌溉,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繁荣。

(四)军事方面
1、平定边患
多次对外用兵,先后平定东突厥、薛延陀等,加强了唐朝的边疆防御,拓展了疆域。

2、民族政策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促进了民族融合和交流。

(五)文化方面
1、重视教育
大力兴办学校,培养人才,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尊崇儒学
以儒家思想为正统,倡导礼义道德,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善。

四、贞观之治
1、表现
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民族和睦、文化昌盛。

2、影响
(1)为唐朝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对后世的治国理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对唐太宗的评价
1、功绩
(1)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治国方略为唐朝
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2)开创了贞观之治,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水
平提高。

(3)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4)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使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2、局限性
(1)玄武门之变中手足相残,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权力斗争
的残酷性。

(2)其统治后期也出现了一些骄奢之风。

六、思考与探究
1、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对当今社会有何启示?
2、比较唐太宗与其他历史上著名帝王的治国策略,有哪些异同之处?
七、巩固练习
1、选择题
(1)贞观之治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唐太宗虚心纳谏
B 轻徭薄赋
C 完善三省六部制
D 唐太宗统治时期人民的辛勤劳动
(2)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2、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材料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
(2)材料二中唐太宗的话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八、拓展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贞观政要》等相关书籍,加深对唐太宗及其时代的了解。

九、总结
通过对唐太宗李世民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他的生平事迹、治国方略以及贞观之治的伟大成就。

同时,我们也要以客观、全面的态度评价唐太宗,从他的成功与不足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