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正定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家庄市正定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共8题;共33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朗润(rùn)稀疏(shū)水涨(zhàng)船高
B . 抖擞(sǒu)黄晕(yùn)捉迷藏(cáng)
C . 应和(hé)蓑(suō)衣戴着笠(lì)
D . 撑(zhǎng)伞酝酿(niàng)欣(xīn)欣然
2. (2分) (2017七下·丹江口期末) 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摇蓝蕴含九曲连环经久不息
B . 一旦竖立一代天骄一抹余辉
C . 翌日斑斓兼容并蓄憨态可掬
D . 演练蛰伏弃荤食蔬锐不可当
3. (2分)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那位警察面不改色,镇定自若,真是本色当行啊。
B . 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如蛟龙,在沂河上劈波斩浪,盛气凌人。
C .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D . 沂蒙老区的山山水水,到处都是荒草萋萋,景色格外秀美。
4. (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B . 日本军国主义能不能复活,“二战”之后的国际秩序会不会被打破?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C .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
”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
D . 扬州博物馆馆藏文物3万余件,按质地可分为18大类,主要有陶瓷、玉石、漆器、石刻砖雕……等。
5.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在“4·20”芦山地震灾后过渡安置工作中,雅安市各级工会采取多种措施引导职工充分发扬工人阶级主力军的作用。
B . 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C .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无锡城市的名片。
D . 中央电视台开展的“最美乡村医生”、“最美乡村教师”、“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弘扬了社会正气,倡导了社会新风。
6. (6分)(2019·岳阳) 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博学而笃志,________,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2)会当凌绝顶,________。
(杜甫《望岳》)
(3)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
(4)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5)《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7. (12分) (2017八下·汽开区月考)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却说曹兵十七万,日费粮食浩大,诸郡又荒旱,接济不及;操催军速战,李丰等闭门不出。
操军相拒月余,粮食将尽,致书于孙策,借得粮米十万斛,不敷支散。
管粮官任峻部下仓官王垕入禀操曰:“兵多粮少,当如之何?”操曰:“可将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
”垕曰:“兵士倘怨,如何?”操曰:“吾自有策。
”垕依命,以小斛分散。
操暗使人各寨探听,无不嗟怨,皆言丞相欺众。
操乃密召王垕入曰:“吾欲问汝借一物,以压众心,汝必勿吝。
”垕曰:“丞相欲用何物?”操曰:“欲借汝头以示众耳。
”垕大惊曰:“某实无罪。
”操曰:“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
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
”垕再欲言时,操早呼刀斧手推出门外一刀斩讫,悬头高竿,出榜晓示曰:“王垕故行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
”于是众怨始解。
(1)选文出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作者是明代文学家________。
(2)曹操远征袁绍,却遭遇荒旱,粮草不济,在军心即将动摇之际,他是如何解决军队缺粮的问题的?
(3)自古以来,人们对曹操这个人物形象褒贬不一,请结合选文谈谈你对曹操的评价。
8. (5分)(2020·贵州模拟) 小作文
诺基亚被微软收购的时候,有句话广为流传:“我们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是的,马车也没做错什么,最终被汽车取代;恐龙也没做错什么,最后惨遭灭绝。
你从以上材料中悟出了什么道理?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
9. (18分) (2016九上·东丽期末) 阅读的下文,回答下面小题。
养一片春光在心中
梅寒
①某次到南方小城出差,路边招手,一女出租车司机笑嘻嘻地停下来。
上得车来,满身的羁旅之苦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从内到外的舒爽感。
车子打理得很干净,车头上放着两尊可爱的笑佛,阳光透过车玻璃洒进来,笑佛的脸上便被镀了一层金光。
有淡淡的茉莉花的芬芳,在车内氤氲。
女司机手边上,放着那一幅绣了一半的十字绣,洁白的棉布底子上,绣着大朵的牡丹,红的花,绿的叶儿,嫩黄的花蕊,两只小蜜蜂飞绕其间……那个小小的空间,因了那幅小小的十字绣一下子春意盎然起来。
②人声噪杂的都市车流里,浊浪滚滚,一个开着出租车的中年女人,像一尾鱼,在那个城市的大街小巷穿行,那样的日子,不能不说是辛苦的。
可辛苦的日子里,她却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儿。
她开着车子养家,却用一幅小小的十字绣养心。
③养心,有时比养家更难。
④另有一位喜欢养花的朋友,她家的花案上,也无甚名贵之花,不过一些寻常的花花草草,可再普通的花草,到她的手里都是那样的别致,那样的生机盎然。
有次去她家,看她案上摆了一盆小小的金钱草,细细的油绿的茎干,圆而肥厚的叶片,疏疏朗朗三两枝,却是开在一只小小的粗陶小浅盘里,那花盘很特别,浅浅的,圆圆的,有一个细细的底座,粗朴笨拙,似曾相识的感觉,又说不出在哪里见过。
见我满脸疑惑,朋友笑着解释,那“花盆”,是一个煲汤罐的盖子,罐坏掉了,被主人扔了,她从小区的垃圾筒里将这个盖子拾回来,划线水,丢进去两枝金钱草,她就欢欢实实地活下来。
⑤那碟养在朋友案头的金钱草,是她案上最让人心仪的一道风景。
⑥林曾是一位严重的失眠症患者,近年来痴迷上茶道。
周末或者假日,电话约上两三好友,带上茶具,找一山间小亭,净手,焚香,泡上一壶热茶,边品边聊。
聊风月,说古今,说得都是与当下无关紧要的话题。
茶喝透了,人也被润透了。
站起身,下山,整个人都神清气爽起来。
曾经的抑郁,失眠,都随着那缕缕茶香而淡去了。
⑦采山间流岚,沐明月朝露,茶集天地日月之精华,喝茶养生,古已有之。
茶养人,除了茶本身天然的营养元素之外,更在一份喝茶人的心境。
其实,真正的养人也来自那份悠然慢品的心境。
⑧“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菜根谭》里如是说。
想来,性躁心粗的人,是没有耐心等待一朵茶与一泓泉的相逢,等待她在热腾腾的沸水中重生与绽放的,也没有心思在一只废弃的瓦罐里种上一株细细的金钱草的。
⑨曾有位长者这样问他的学生:你心目中的人生美事为何?学生略一沉思列出如下一张“清单”——健康,才能,美丽,爱情,荣誉,财富,谁料长者看完清单,不以为然地说:你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项——心灵的宁静,没有它,上述种种都可能会给你带来可怕的痛苦。
养房养车养一份好生活,养神养身养一份幸福感,还是从养心起,快乐的代价其实远没有那么昂贵。
⑩裁一片流云入茗,摘一朵山花下酒,烟火浓浓的红尘日子里,一片春光,灿烂在心中,沉甸甸的生活,便多几份自在轻盈。
(1)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文中三个事例。
(2)下面的句子调动了哪两种感官进行环境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车子打理得很干净,车头上放着两尊可爱的笑佛,阳光透过车玻璃洒进来,笑佛的脸上便被镀了一层金光。
有淡淡的茉莉花的芬芳,在车内氤氲。
(3)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选文第⑩段的作用。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准确的两项是()
A . 本文先写经历,再写回忆,最后写感悟,三部分层次清晰,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
B . 本文有平实的记叙,有细腻的描写,还有富于哲理的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相辅相成,使文章韵味无穷。
C . 本文以散句为主,偶尔使用一两个骈句,使文章有了变换之美;全文以现代汉语为主,偶尔引用一两句古
文,使文章有了典雅之美。
D . 本文使用了借物抒情的写法,表面看来是写十字绣、金钱草、茶道,其实是借之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
E . 本文告诉我们:只要有了坚定的人生目标,即使生活平凡,也可以拥有快乐;即使身受病痛折磨,也最终一定能够战胜。
10. (12分) (2020八上·吉林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谁将成为新的杀手?
①就在我们不断攻克现有的疾病时,将在21世纪时刻陪伴我们左右的一颗颗新定时炸弹已经悄然准备就绪,它们就是天然或者人造的新型病菌。
②我们面临的21世纪无疑将是一场血腥的捉虫大赛。
可以肯定的是,各种古怪恐怖的新传染病将此起彼伏,针对这些新病魔的战斗将令我们今日与艾滋病所作的艰难斗争显得微不足道。
届时,我们手中早已有了艾滋病疫苗,人们只需花几美元或者根本不用付钱就可以得到疫苗。
③今天,新病毒正走出大自然,“发现”人类。
在医院和丛林诊所里,异常强大的变异细菌不断出现,人类根本来不及找出对付它们的抗生素。
仅从1994年以来,已有30多种新病毒现身,它们之中像艾博拉出血热、F和G 型肝炎、安第斯病毒、法基病毒、比利多病毒、白水旱谷病毒等等已经令医学界一筹莫展。
而2003年春季出现的SARS冠状病毒,由于易于传播,严重的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和生活。
④病毒越来越易于侵入人体的原因之一便是人口膨胀。
在病毒看来,我们人类无异于一顿越来越丰盛的午餐。
在自然界,当某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过高、并且过于集中时,由病菌引发的疾病势必爆发,有效地减少该种群的数量。
没有理由认为,我们人类就可以逃过这条自然法则。
⑤推动大自然着手实施这项法则的因素之一便是我们正在兴建的超级城市,它们通常都建立在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
联合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到公元2015年,地球上将有26个这样的超级城市,其中的22个将出现在并不发达的地域。
到2030年,世界上60%的人口都将住进城市,届时,一些巨型城市的固定人口将超过3000万。
可以设想一下,把所有这些人都塞入一座城市,撤走绝大部分医生,只留下几座医院,而且连最基本的卫生设施也不复存在。
这样你得到的就是一颗随时都可能发作的生物炸弹。
现在你要复制8到10枚这样的炸弹,然后把它们分别安放在世界各地。
⑥更糟糕的是,这些炸弹之间是有导火索相连的。
人们乘坐飞机四处旅行,把病毒迅速有效地带往世界各地。
人类已经结成了一个高速严密的生物互联网,下个世纪,这个生物互联网的运行速度只会更快。
越来越多的人口日益频繁地外出旅行,结果自然加快了疾病的传播。
⑦除此之外,令人心悸的还有生物武器。
20世纪80年代,原苏联曾运用最基本的基因工程技术制造了可以抵抗一切传统药物的黑死病系列病毒,并将这种病毒装入导弹弹头。
随着生物技术日臻完善,人类将解开越来越多的生物基因密码,生物学家们也将学会怎样混合不同病毒的基因,从而制造出致命的、非天然的病毒系列,最终用于弹无虚发的新式武器。
(1)第⑥段中的“人类已经结成了一个高速严密的生物互联网”一句中的“生物互联网”指什么?
(2)文中第②③段分别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以此来说明哪方面的内容?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第④段是从“病毒越来越易于侵人人体的原因之一便是人口膨胀”的角度进行说明的。
B . 第⑤段是从“人口的集中也会导致病毒的大量侵人”的角度进行说明的。
C . 第⑥段是从“人类的交往来说明人类易于新病菌的传播”的角度进行说明的。
D . 第⑦段是“从生物学家们怎样混合不同病毒的基因”的角度进行说明的。
三、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11. (19分) (2017八上·义乌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夏翁,江阴巨族。
尝舟行过市桥,一人担粪,倾入其舟,溅及翁衣。
其人旧识也,僮辈怒,欲殴之。
翁曰:“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因好语遣之。
及归,阅债籍,此人乃负三十金无偿,欲因以求死。
翁为之折券①。
长洲尤翁开钱典②。
岁底,闻外哄声,出视,则邻人也。
司典者前诉曰:“某将衣质钱,今空手来取,反出詈语③,有是理乎!”其人悍然不逊,翁徐谕之曰:“我知汝意,不过为过新年计耳。
此小事,何以争为?”命检原质,得衣帷四五事④,翁指絮衣曰:“此御寒不可少。
”又指道袍曰:“与汝为拜年用,他物非所急,自可留也。
”其人得二件,默然而去。
是夜竟死于他家,涉讼经年。
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或问尤翁:“何以预知而忍之?”翁曰:“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
”人服其识。
(冯梦龙《智囊·知微》)
【注释】①折券:撕毁债券,不再索取,即免债的意思。
②钱典:当铺。
③詈(lì)语:骂人的话。
④事:量词。
件,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尝舟行过市桥________ ②因好语遣之________
③某将衣质钱________ ④其中必有所恃________
(2)给下列句子断句。
(标四处)
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
(4)夏翁、尤翁各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12. (10分)阅读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秋词天净沙·秋思
刘禹锡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枯藤老树昏鸦
我言秋日胜春朝。
小桥流水人家,
晴空一鹤排云上,古道西风瘦马。
便引诗情到碧霄。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中修饰性的词语用得极为传神,试从“瘦”或“昏”字中任选一字加以赏析。
(2)这两部作品都是写秋的名作,请你从思想情感上分析他们的不同之处。
四、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 (2020七下·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小人物”,他们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人性的光辉,让人感动。
请选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一个“小人物”,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题目自拟。
②不少于5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写作提示:
①这个“小人物”可以是你熟悉的人,比如父母、老师、同学,也可以是陌生的人,比如社区志愿者、微信朋友圈或新闻报道中的人物。
②想一想这个“小人物”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呈现出怎样的弱点与闪光点,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感受。
③选择这个“小人物”的典型细节,运用恰当的文学手法突出他的性格特征与精神品质。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共8题;共33分)
1-1、
2-1、
3-1、
4-1、
5-1、
6-1、
6-2、
6-3、
6-4、
6-5、
7-1、
7-2、
7-3、
8-1、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
9-1、
9-2、
9-3、
9-4、
10-1、
10-2、
10-3、
三、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11-1、
11-2、
11-3、
11-4、
12-1、
12-2、
四、作文 (共1题;共5分)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