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南京市秦淮四校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26分)
1.用诗文原句或文学常识填空。
(10分)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
(《野望》王绩)(2)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
(《黄鹤楼》崔颢)(3)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__。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4)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龟虽寿》曹操)(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________。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6)岂不罹凝寒?________________。
(《赠从弟》刘桢)(7)香菱说:“《使至塞上》颈联中‘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似的。
”她说的是哪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秋天,既有秋高气爽的舒畅也有悲悲戚戚的愁思,请写出两句“秋”相关的古诗词。
(出处不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溃.退()yǎo()无消息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人的一生,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
....的风景。
B.小王同学在学校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
....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C.他们两人的爱好、处事方法迥然不同
....,谁也没法理解谁,谁也没法改变谁。
D.我市掀起“创卫”高潮,经过外墙粉刷、路面平整等系列改造,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反腐不仅要惩治于后、更应预防于先;不仅需达到“不敢腐”“不能腐”的效果,更需
激发“不想腐”“不愿腐”的自觉。
B.中央电视台5月1日推出的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起到了鼓舞士气的宣传作用,传
递出中国人民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劳动情怀。
C.NBA总决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球迷们都在纷纷竞猜骑士队和勇士队谁能夺得总冠军?
D.当下新媒体以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了众多的引人注目的明星——歌星、舞星、体坛明
星、政坛风云人物……
请你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回答问题。
(4分)
2012年11月2日,江苏省扬州市某中学的一位同学,在放学骑车回家途中,不慎撞
坏了一辆停在路边的轿车。
他没有逃走,而是在原处等了约半个小时,后来给车主留下一张纸条,这才骑车离去。
不久后,车主发现了这张纸条,上面写道:“尊敬的苏XXX(车牌号)车主:我是XX附中的一名学生,在今天中午放学途中不小心弄坏了您的车。
主要是有一道划痕及左后视镜损坏,我无法及时赔偿。
联系方式:XXXX。
A._______________!”
车主看到纸条后深受感动,联系到这位同学,表示接受他的道歉,但不需要赔偿。
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件事经过网络传播,引起网友热议。
这位同学也被称赞为“诚信少年”。
在参加新华社主办的“中国网事·感动2012年度网络人物”颁奖典礼时,这位年龄最小的获奖者说:“我们90后是一个正直向上的群体,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坚守一生!”
5.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句子。
(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是新华社想将这件事写成新闻报道,我们来帮忙拟个新闻标题。
(2分)
学生无意损车,留纸条认错;
车主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语句,按要求作答。
(4分)
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摘自《红星照中国》第十篇“战争与和平”)上面语句中的“他们”被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_____________”。
孔子云:“勇者无惧。
”请你结合书中“他们”的事迹,谈谈对“勇者”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4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8-13题。
(20分)
【古诗阅读】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颔联的“随”“入”二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和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B.颈联承接上联,变换视角,用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来展现令人陶醉的江上美景。
C.尾联“送”字用得妙,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诗人送别友人不辞劳苦的深情。
D.全诗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写出诗人离开故乡后新鲜、欣喜的体验。
送人之荆门
[明]浦源
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
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此去郢中应有赋,千秋白雪待君赓。
(选自《明清诗赏析》)9.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表现荆门的特点。
(2分)
【古文阅读】
《三峡》对比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节选自《三峡》)【乙】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
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①分明。
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
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洄,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
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言水路纤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水经注》)【注释】①成就:轮廓。
②信宿:两三日。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
(1)沿.溯阻绝( ) (2)不以疾.也( )
(3)迳.黄牛山( ) (4)犹.望见此物( )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B绝.巘多生怪柏既人迹所绝.
C虽.乘奔御风虽.途迳信宿
D故.渔者歌曰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色如人负刀牵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甲】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_(特点);【乙】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___(特点)。
这在写法上都属于_______描写。
【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7题。
(10分)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蔡年迟蒲海洋
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
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
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
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作最后一次检查。
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键时刻。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
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
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
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
在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
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歼-15飞机552号已于XXXX起飞,预计XXXX临空!”
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
“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一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航向XX,航速XX节…”口令声中,辽宁舰宫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X时XX分,远方的天空中传来舰载机的低吼声。
循声望去,记者看到,湛蓝的天幕上,一架歼-15舰载机正向辽宁舰飞来。
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塔台起降指挥监控台,不时传来着舰指挥员和飞行员的对话声——
飞行员:“请示下降高度!”
着舰指挥员:“可以下降高度至XXX!”着舰指挥员:“航向XX,航速XX……”
飞行员:“明白!”
……
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得非常默契。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
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
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成功了!”掌声瞬间激活了所有人紧绷的神经,每个人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带着泪花的笑容:“太让人激动了!”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
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能不激动吗?“快点!快点”有人向飞行甲板冲去。
几分钟前还空空荡荡的飞行甲板,一下跑来了一大群人。
歼-15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
(摘编自《人民海军报》,略有删改)
1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一着”“惊海天”对比鲜明,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飞行员与舰载指挥员之间时断时续的简单对话流露出他们内心的紧张畏惧心理。
C.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表现了作者对舰载机成功着舰时的喜悦和自豪之情。
D.“刀尖上的舞蹈”“凌波海燕”等语言使作品具有更强的阅读美感和震撼力。
15.看下面的选段,揣摩作者是如何获得新闻素材的?在语言的表达上有何特点?(3分)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能不激动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引用某大国上将的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7-20题。
(14分)
“笨人”贾平凹
张达明
在中国文坛,贾平凹有“鬼才”之称。
而这个称号,却是汪曾祺先生送的。
1987年,在桂林参加漓江出版社组织的一次笔会时,汪曾祺先生曾对贾平凹评价说:“他是一个很平易淡泊的人,却是一个难得的‘鬼才’。
鬼才者,非凡才能之人也。
”贾平凹听说后十分感动,随即作诗一首予以回赠:“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愿得沾狐气,林中共营生。
”
1988年,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汪曾祺先生得知后,格外开心,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瞭望》杂志上,评价道:“平凹确实是一个很平易淡泊的人。
从我和他的接触中,他全无‘作家气’,在稠人广众之中,他总是把自己缩小到最小。
他很寡言,但在闲谈中极富机智,极富幽默感。
”
一次,贾平凹与汪曾祺先生在南京一起讲演。
贾平凹慢条斯理、极为投入地讲了一个多小时,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问听众:“我说的陕西话你们听得懂吗?”会场上几百张嘴巴一齐喊:“听不懂!”这时的贾平凹并不显得尴尬,而是幽默地说:“毛主席他老人家都不说普通话,普通话是普通人说的,我就不用说了吧。
”坐在一旁的汪曾祺先生立即接茬道:“不会说普通话不要紧,我来做翻译。
”于是,他便当起了临时翻译,贾平凹讲一句,汪曾祺翻译一句。
熟悉贾平凹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句口头禅:“我是个笨人,不会说普通话,不会用电脑写作,总之,就是笨。
”
有段时间,贾平凹在朋友劝说下,决心要用电脑写作。
可当电脑买回来后,却怎么也学不会。
用拼音打字吧,又不会说普通话;那就用“五笔”吧,把字根贴在墙上后说什么也记不住;后来改试手写板,但还是不行,因为电脑不认他的字。
贾平凹还不信这个邪,他钻进房里苦学了一天,“吭哧吭哧”总算打出了不到二百字,结果,弄得头昏脑涨,从此,决定再也不用电脑写作。
对此他说:“我是很笨的那种人,就好像一条狗,你给它开了再大的门,它还是从小洞里钻;就好像一只鸡,你把它放在粮堆上,它还是扒着吃。
”
有趣的是,贾平凹也用手机,对于他来说,除了会接打电话外,手机的其他功能都是摆设。
有一次,有位朋友到他家做客,贾平凹问:“怪得很,别人手机都有来电存储的功能,我的手机怎么没有啊?是不是卖手机的骗了我?”
朋友拿过他的手机一看,说:“怎么没有?什么功能都全全的呀。
”于是,对他进行现场指导,可贾平凹就是搞不明白。
无奈,朋友只好让他找张纸来,然后,用最明白浅显的语言,将手机来电存储功能的操作方法一一写下。
他照着做了几次,总算勉强明白了,不好意思地说:“连几岁孩子都能做到的事,一到我这里就变麻烦了,我这人,就是笨嘛。
”
那么,贾平凹先生真像自己说的那么笨吗?当然不是!谁听说过有哪个笨人能像他那样,写出几十本散文和近十部长篇小说,还以长篇小说《秦腔》夺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对于他自嘲的“笨”,也许叫“拙”更精当些。
用《美文》执行主编穆涛先生的话说:
“平凹是‘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拙和讷是他给人的外在印象,而巧与辩,才是真实的他。
”
穆涛先生又举了一个例子“一次,我和平凹坐火车同行,当车过陕西秦岭时,我顺口和他开玩笑说:‘你们陕西人真谦虚,那么大一个山,怎么叫个岭?’话音刚落,他就立即反唇:‘你们河北人更谦虚,那么大一个省会,怎么就叫个庄?’后来,他把这段对话写到了文章里。
他说自己‘笨’,其实,正地地道道说明了他的大智若愚。
”
(选自2017年5月19日《河北日报》)17.选文一共写了贾平凹的几件“笨事”,请完成填空。
(2分)
A不会说普通话;
B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选文第二段写汪曾祺先生对贾平凹的评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在前文用大量篇幅写贾平凹的“笨”,采用的是什么写法?用意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贾平凹是个怎样的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30分)
21.作文(30分)
请以“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出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019-2020八上期中语文秦淮区(四校联考)原卷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答案】
(1)山山唯落晖(2)烟波江上使人愁(3)绿叶发华滋(4)老骥伏枥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6)松柏有本性(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8)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每空1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内要求必背的古诗文及文章的背诵熟练程度,在注重背诵熟练度的同时也要着重记忆一些易写错的字,如“唯、晖、华、骥、枥”等。
2.【答案】kuì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课标出现的重难点字词的掌握情况,对于课下注释出现的注音解释字词、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字词必须牢固掌握,另外注意拼
音音调的书写准确,汉字的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等,书写一定要正确、工
整、美观。
3.【答案】B
【解析】A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
有时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
正确。
B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
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用在这里,色彩不当,错误。
C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一点儿也不相同。
正确。
D焕然一新:指改变陈旧的面貌,呈现出崭新的样子。
正确。
4.【答案】C
【解析】本句式陈述句,没有疑问语气,句末问号改为句号。
5.【答案】A:对不起/真的非常抱歉(取得联系后,一定照价赔偿)
B:我们的下一代若都如此,社会必有希望
【解析】结合具体语境,不出合适的话即可。
这里面A处主要是这名中学生因为刮坏车子对于车主的歉意;而B处主要是车主对于这名中学生的做法的赞扬和感慨。
6.【答案】深受感动发微博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本学期第一单元的重点——概括新闻内容,常见考查题型有用一句话概括新闻、为新闻拟标题等,作答时要抓住“对象+事件”两大要素,同时尽量结合新闻中的导语、结束
语等具有总括性的语句,最后就是要注意字数的限制,在限制范围内,尽可能涵盖到
新闻的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故、为何、如何。
这里模仿给出来的学生部分进行作答即可。
7.【答案】红小鬼示例:我认为“勇者”是信念坚定、乐观坚强的人。
“红小鬼”们
相信红军,相信革命,在长征途中,历经艰难困苦,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他们就是真正的“勇者”。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及名著内容。
解答此题,要审好题干,结合材料判断出处,然后结合原著分析作答。
埃德加•斯诺将少年先锋队队员亲切地称为“红小鬼”。
他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机警地躲过野兽的袭击,顽强地战胜了病痛的折磨,克服了种种因难,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勇者。
二、阅读理解(43分)
8.【答案】C
【解析】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个“送”字,写出了故乡水不辞辛苦、不远万里送我离开,表达的是我对家乡的眷恋和不舍之情,并不是送别友人。
9.【答案】历史兴亡(人文遗迹);自然风光(山水奇丽)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诗句含义的把握,颔联中的“三国”、“旧垒”可体现出荆门浓重的历史人文氛围,而颈联中所描绘的则是荆门奇丽的自然山水风光。
本题需要注意用简练的词语来概括。
10.【答案】(1)顺流而下(2)快(3)经过(4)仍,还
【解析】四个字词解释,两个出自课内,另外两个课外字词一个是课内迁移课外,另一个根据句意也能进行解释。
11.【答案】C(难题)
【解析】A:在/如果B:极(高)/断绝C:即使D:所以,因此/原来。
12.【答案】(1)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2)形状/外表(颜色)就像人背着刀牵着牛。
【解析】注意字字落实,文从字顺,重点字词“良、色、负”等,另外第一句是省略句,省略的部分注意补充出来。
13.【答案】湍急纡回/纡深侧面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解析】前两个空是对文章内容的考查,较好分析。
第三个空是对写作手法的考查,涉及的是侧面描写的手法。
[甲]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乙]文则主要突出了黄牛山之高,凸显其“重岭叠起”之美。
由此可见,两文都在表达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14.【答案】B
【解析】从文中“不急不缓”可以看出飞行员和舰载指挥员们并没有紧张畏惧。
15.【答案】实地采访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多个角度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中
国人为实现舰载战斗机上舰这一目标付出的巨大努力。
排比手法使句子气势强烈,富有节奏感,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心中的激动与自豪感,表达对他们的高度赞扬,赞美他们的钻研、无私奉献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解析】第(1)问可以结合副标题: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可知新闻素材是由作者实地采访获得的。
第(2)问主要考查语言赏析,点析评三步走,先点出修辞手法:排比,然后分析排比的表达效果,增强气势,最后一定不要忘记表达情感。
16.【答案】这句话显示出先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歧视,从侧面暗示当时我国航母舰载机着
舰面对的困难之大,同时也更加激发我国科研人员顽强不屈、为国争光的斗志,直至取得成功,结构上与后面我国取得巨大成功形成鲜明对比,表达自豪之情,也抒发对科研人员精神的赞美讴歌。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于关键句段的理解,答题时注意理解句子包含的表层和深层含义以及用到的一些手法。
17.【答案】B.不会用电脑写作 C.不会操作手机来电存储功能(不会灵活使用手机)
【解析】本题考查事件概括,在做这种题型的时候,注意之前讲到的方法:人物+事件+结果。
文章写贾平凹的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不会说普通话,不会用电脑,不会灵活用手机。
参照对第一件事的概括,作答时可以省略人物和结果。
18.【答案】汪曾祺先生称其为“鬼才”,通过汪曾祺先生对他的评价,引出贾平凹的机智
回答,从侧面塑造了贾平凹极富机智才能,体现出他是一个有着非凡才能的人;同时与标题形成反差,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为下文写他的“笨”“拙”铺垫。
【解析】本题属于人物形象塑造,这里从侧面塑造出贾平凹的人物形象。
在做题的时候,建议学生在材料旁边进行简单批注,可以提高做题效率。
另外,可以结合原文中的作者的评价词汇进行总结。
19.【答案】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前文大量篇幅写贾平凹的“笨”,是抑笔,后文写到
贾平凹先生的文学成就和穆涛先生对他的评价,是扬笔。
前后对比,更能凸显出贾平凹先生的大智若愚,使人物形象丰满立体,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塑造的手法,常见的人物塑造手法有正面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包括通过他人的评价以及环境描写;对比衬托;欲扬先抑等等,作答的时候一定注意结合相关的内容进行作答。
20.【答案】①他是一个机智幽默的人,通过汪老对他的评价,称其为“鬼才”,说他闲谈
中极富机智和幽默感可以看出;②他是一个平易淡泊的人,通过别人和他接触,发现他全无“作家气”可以看出;③他是一个真实谦虚的人,通过他的口头禅:“我是个笨人,
不会说普通话,不会电脑写作,总之,就是笨”可以看出他的真实和谦虚;④他是一个知识渊博、极具才华的人,通过他写出了几十本散文和近十部长篇小说,获得很大的文学成就可以看出;⑤他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通过穆涛先生对他的评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拙和讷是他的外在印象,巧和辩才是真实的他”可以看出。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物形象分析,分析过程中注意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可以按照答题范式来作答“通过……能看出xx是个……的人”,文章中有大量的他人评价,可以结合别人看法进行归纳总结。
三、写作(30分)
21.作文:《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出游》
【解析】
(1)审题: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基于题目中提到的“出游”,确定是一篇“游记”类作文,但写作中对于出游要有选择,选择“印象最深”一次进行写作。
(2)把握特征,写出个性
不同的景观会有不同的特征,而不同的人去游览同一景观也会有不同的感受。
写游记时,我们要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写出景点的个性来,想做到这一点,就要学会全身心地调动自己的眼、鼻、口、手、耳,去看,去闻,去尝,去摸,去听,把美景融入心中,留意旅游过程中的一山一水、一楼一物、一人一事,这样景点的具体特征才会清晰地展现在你面前,写出的景点才会有特征、有个性。
(3)确定游踪,安排顺序
游踪,就是旅行的踪迹。
怎样将游踪写得清楚呢?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移步换景,即随着游览者的脚步移动,不断变换景物;二是定点观察,就是确定一两个地点,然后以此为原点,描绘四周所见景物,人不动,景不断变化;三是分类摹写,就是依照不同的景致分类展现自然风景。
只有线索明确,文章的结构才会更清晰。
写作前,要根据所记游览景物的特征,先画出当时的游览路线图,然后根据自己要展现的内容确定游踪。
(4)取舍详略,突出重点
写作时,应选取令你感受最深刻的美景来入手,切不可面面俱到。
比如游览前的准备、怎样去的,路上看到了什么等一笔带过即可,不必用墨太多。
有特色的景物,有文化的景点,让你感受最深的场景才是你要描绘的重点,最应该去详写。
另外,关于景物的人文风貌、传奇故事也可以适当详写,让读者不仅能够从中了解景物的美妙,还能获得相关的知识。
(5)情景交融,表情达意
一篇好的游记,如果仅仅满足于写景、叙事是不够的,还必须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样的文章才会让景点更有深度,让读者读后余味无穷。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