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港城护岸工程水下结构检测与评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水下结构采用水下结构三维声纳检测等现代先进检测方法,对港池护岸工程进行了外观调查检测,在此基础上
结合检测结果对护岸的安全性进行了复合验算,为掌握护岸工程性状提供了依据。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相关防波堤、
护岸水下结构检测与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护岸工程;水下结构;评估验算
中图分类号:E99
文献标识码:A
第 19 卷 第 8 期 2019 年 8 月
中国水运 China Water Transport
Vol.19 August
No.8 2019
某港城护岸工程水下结构检测与评估
刘剑欢
(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4)
摘 要:抛石、桩等水下结构部位的检测是护岸工程检测与评估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某港池护岸检测评估工程为
表 1 扶壁后方桩基单桩承载力及轴力验算
PHC 桩桩力设计值(kN) 单桩垂直极限承载力设计值(KN)
616.8
818.5
表 2 前板桩内力计算成果表
评估等级 A
组合
位移(mm) 弯矩(kN.m) 剪力(kN)
弯矩承载能力 (kN.m)
评估等级
承载能力
/
385.82
/
423
A
正常使用
8.78
278.87
图 1 FB7-6 与 B7-5 之间(扶壁式护岸)
图 2 U450 型板桩护岸 3.斜坡式护岸检测 本次检测对象选择与 U600 型板桩护岸搭接处斜坡式护 岸。测点范围内斜坡式护岸坡面平整,无明显局部冲淤现象, 测点范围内水下无明显碍航物。
收稿日期:2019-02-18 作者简介:刘剑欢(1985-),男,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
第8期
刘剑欢:某港城护岸工程水下结构检测与评估
161
图 3 斜坡式护岸 4.变形变位检测 整个港池在施工过程中,监测数据显示深层土体位移相 对较小,8 个深层土体位移监测孔位移量累计值均未超过报 警值,其中位移量最大的是 CX1 为 16.62mm,深度 3m; 位移量最小的是 CX5 为 12.93mm 深度 0.5m。护岸水平 位移监测点累计位移量均较小,其中护岸水平累计位移量△ X 最大的是 S1、S4、S63、S102、S111 号点均为 16mm, △Y 最大的是 S39 号点为 15mm。 5.水下泥面高程检测 港池水下泥面高程与设计水下泥面高程整体相符,局部 存在两处浅点,浅点位置均为于斜坡护岸附近的 GC21 和 GC22 断面,最浅处水下泥面高程仅为-2.18m;GC23 断面 局部水下泥面高程较低,最深处达-4.67m。 6.评估验算 依据《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147-1-2010,以扶壁式 和斜坡式护岸为例,圆弧滑动采用土坡分析软件 Slide 计算, 稳定分法采用瑞典条分法计算。持久状况土层指标采用固快 指标。源自178.98385
表 3 护岸稳定抗力分项系数复核计算成果表
计算工况
复核
控制安全系数
评估等级
低水期
1.169
1.1
A
图 4 扶壁式护岸稳定性计算示意图
图 5 斜坡式护岸稳定性计算示意图 7.结论 结合该工程现状检测结果,本次主要对板桩式护岸踢脚 稳定及内力,扶壁式护岸的内力及桩基承载力、斜坡式护岸 整体稳定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护岸结构安全性综合评 估等级为 A 级,使用性综合评估等级为 A 级。 三、小结 本次护岸水下结构检测是采用水下结构三维声纳检测, 以高精度的三维声学成像技术构建水下三维场景,分析水下 结构外观整体完整性情况,再结合其余变形变位检测、水上 结构外观检测、水下泥面高程检测等以及对各类型护岸结构 内力和整体稳定性进行验算评估,安全性和使用性等级为 A 级。通过本次检测评估工作确定了港池护岸结构整体稳定性 能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 JTJ 302-2006,港口水工建筑物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27-28. [2]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港口码头结构安全性检测 与评估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文章编号:1006-7973(2019)08-0160-02
一、工程实例 本工程港池护岸总长度约 1,179m,其中除东北角有一 段长度约 140.3m 的斜坡护岸外,其余均为直立式港池岸壁。 直立式护岸面设计标高为+2.05~+3.25m,斜坡式护岸面设 计标高为+3.25m,前沿设计泥面标高为-3.5m。直立式护岸 分为卸荷式板桩护岸与桩基扶壁护岸两大部分。其中卸荷板 桩式护岸总长约 268.2m,包含前 U600 板桩+后管桩+“L” 型卸荷板式板桩护岸和前 U450 板桩+后管桩+“L”型卸荷 板式板桩护岸两种结构形式;桩基扶壁护岸护岸总长约 789.1m。 检测评估方案内容包括对护岸工程环境调查、变形与变 位检测、结构构件破损检测、水下泥面高程检测以及复核验 算。本文重点介绍使用水下三维场景构建技术对该护岸结构 水下抛石、桩等水下结构部位检测与评估。 水下三维场景构建技术以高精度的三维声学成像技术为 核心,融入了定位定向技术、姿态补偿技术、声学图像的数 字处理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实现了水下隐蔽工程及周边地形 的可视化构建。该项技术工作效率高,可搭载在交通船上进 行动态扫测,并且扫测受环境因素影响小,能在含沙量大、 能见度低、水下地形复杂的水域中工作。 二、水下结构部位检测及结果分析 1.扶壁式护岸检测 本次检测对象选择 FB7-6 与 FB7-5 之间扶壁式护岸。 测点范围内扶壁式护岸结构无明显破损,相邻段无明显错台, 水下无明显碍航物。
2.U450 型板桩护岸检测 本次检测对象选择 BZb1-1(U450 型板桩护岸)与 YXBZa1(U450 型板桩护岸)板桩护岸。测点范围内板桩 护岸结构无明显破损,BZb1-1 段前沿局部淤积(浮箱下方, 淤积高度约 1.1m),YXBZa1 前沿局部淤积(淤积高度约 2.1m)水下无明显碍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