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实验基本操作教案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案
课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第1课时:常用仪器和药品的取用) 初三化学教学案第二周星期三执笔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认识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
2、了解取用药品的注意事项, 学会正确取用药品的基本操作.重点:1、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 2、固体药品与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3、滴管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为题,导入新课。
二、授新课:1、结合课本P146内容,讲解、强调化学学生实验的要求。
2、结合实物和讲义,讲述一些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注意事项:(1)试管(2)烧杯(3)酒精灯(4)试管夹(5)量筒(6)胶头滴管与滴瓶(7)铁架台(8)集气瓶(9)蒸发皿(10)锥形瓶(11)漏斗(12)长颈漏斗(13)玻璃棒(14)导气管(15)其它仪器3、药品的取用:(1)、药品的存放: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试剂放在细口瓶中;气体放在集气瓶中或随用随制。
(2)、讲解要注意的事项;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不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应用招气入鼻法)。
)节约药品原则:(药品没有具体说明取用量时,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用剩药品的处理方法:(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3)、操作(教师边讲解边演示):a取用粉末状固体的正确方法;c取用液体药品的正确方法;小结:液体药品的取用:瓶塞倒放,试剂瓶的标签向手心(防止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瓶靠试管口,倒完后盖紧瓶塞,将剂瓶放回原处。
d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正确方法;小结:定量取用液体操作: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数(若仰视会使读数偏小,俯视会使读数偏大)。
e滴管的使用方法;小结: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用滴管:胶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胶头),滴管不要接触反应容器内壁或放在实验台上,以免沾污滴管或造成试剂污染。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教案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教案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教案三篇篇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习目标】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2.通过粗盐提纯实验,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练习蒸馏、萃取等分离方法。
3.通过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的讨论,加深对提纯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重点: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难点: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的操作,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化学实验安全(一)、避免实验事故,进行实验应注意的问题1.遵守______________。
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认真阅读并牢记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2.了解____________。
了解危险化学药品在存放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着火、烫伤和化学灼伤的处理、如何防止中毒、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以及灭火器材、煤气、电闸、报警电话等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等。
3.掌握________________。
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答案:1.实验室规则2.安全措施3.正确的操作方法(二)、基本实验操作及应注意问题1.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用________取用;块状药品:用________取用。
(2)液体药品少量液体:用____________吸取;一定量液体:用________量取;较多量液体:可____________。
2.加热(1)给液体加热时,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固体加热时,可使用________或________。
(3)加热时,容器外壁不能有水,底部不能与灯芯接触。
烧得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或直接放在冷桌上以防止骤冷炸裂。
3.收集气体的方法根据被收集气体的性质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的收集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 教学内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过程]一.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名称仪器示意图主要用途使用时注意事项试管 1. 少量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容器2. 盛放溶液1. 盛放溶液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加热时不超过1/32. 加热液体时应使试管受热均匀,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试管口不要对着有人的地方烧杯 1. 溶解物质,配制溶液2. 反应容器1. 用于溶解时,所加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并用玻璃棒不断轻轻搅拌2. 加热前外壁要干燥,加热时要垫石棉网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1. 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不能加热2. 量液时应竖直放置,使视线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取凹液面最低点刻度(带铁夹铁圈)铁架台1. 固定各种反应器和其它仪器2. 铁圈可代1. 装置要稳,要使铁圈、铁夹与铁架台底盘位于同一侧方向2. 夹持玻璃仪器不能太紧,应在铁夹内侧衬石棉绳替漏斗架使用酒精灯实验室常用热源1. 酒精量不超过容积2/3,不少于容积1/42. 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使用外焰3. 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使用完毕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蒸发皿用于液体的蒸发、浓缩和物质的结晶1. 盛放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可直接加热2. 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3. 高温下不宜骤冷漏斗 1. 过滤液体2. 倾注液体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接收容器的器壁集气瓶 1. 收集气体,贮存少量气体2. 进行气体与其它物质间的反应3. 用于组装少量气体发生装置1. 不能用来加热2. 固体和气体反应剧烈时(如铁和氧气的反应),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3. 收集气体时,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燃烧匙用于固体物质在气体中燃烧一般为铁或铜制品,遇有能够与铁、铜反应的物质时,应在燃烧匙底部放一层细沙或垫石棉绒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药品1. 使用前先捏紧胶头,再放入液体中吸收液体2. 滴加药品时,滴管不要插入或接触容器口及内壁锥形瓶用作反应容器易使反应物摇匀;常用于中和滴定、接收蒸馏液体等1. 盛液体不要太多2. 加热时应垫石棉网平底烧瓶1. 保存溶液2. 用于组装简易气体发生装置1. 加热时需垫石棉网2. 一般应固定在铁架台上使用圆底烧瓶1. 用于蒸馏煮沸或在加热情况下的反应2. 组装简易气体发生装置1. 加热时需垫石棉网2. 使用时要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夹用来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1. 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2. 加热时,用手握住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3. 防止锈蚀和烧损药匙用于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药匙的两端分别为大小两个匙)1. 取粉末状固体量较多时用大匙,较小时用小匙2. 药匙用过后要立即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教案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掌握实验操作要领。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遵守实验纪律,注重实验安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要领的掌握和实验安全。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烧杯、量筒、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NaOH、HCl、NaCl等。
3. 实验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操作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试管加热、液体取用、试剂称量等,并进行示范操作。
3.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实验总结:学生分享实验操作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
2. 学生对实验操作要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仪器识别和使用方法。
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3.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要领。
2. 使用演示法,展示实验操作过程。
3. 利用练习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实验技能。
八、教学步骤1. 介绍实验仪器:讲解各种实验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2. 演示实验操作:示范实验操作步骤,强调操作要领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学生实验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九、教学活动与学生互动1. 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和困惑。
2. 教师解答: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讨论: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实验心得和经验。
十、教学评价与反馈1. 学生实验操作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性和正确性。
3. 学生反馈意见: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
实验名称:溶解度的测定
实验目的:
1. 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 了解溶解度的概念;
3. 掌握测定溶解度的方法。
实验原理: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质量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量,常用单位为克/100g 水。
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压强等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
1. 三种不同晶体状物质;
2. 试管;
3. 压力计;
4. 温度计。
实验步骤:
1. 取三个试管,分别装入等量水;
2. 将三种不同物质的晶体状物质分别加入到三个试管中,并摇匀;
3. 观察观察各试管内溶解度的差异;
4. 利用压力计和温度计测定水的溶解度的变化;
实验注意事项:
1. 切勿直接将试管热放入火焰中加热,应使用水浴进行加热;
2. 温度计的读数要准确;
3. 操作前认真阅读实验步骤,了解每一步操作的注意事项。
实验结果分析:
1. 观察实验结果,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差异;
2. 分析压力和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的操作,我们学到了测定溶解度的方法,了解了溶解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验中,我们要继续加强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教案设计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概念和原理;(2)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巧;(3)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2)学会运用化学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概述(1)化学实验方法的作用和意义;(2)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概念和分类。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仪器的认识和使用;(2)溶液的配制;(3)物质的称量;(4)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3. 化学实验安全与防护(1)实验室安全知识;(2)实验事故的处理;(3)环保意识与实验废弃物处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化学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2)介绍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与演示:(1)讲解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内容和原理;(2)演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步骤。
3. 学生实验操作:(1)分组进行实验,每人完成一个实验操作;(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
4. 实验结果分析:(1)学生汇报实验结果;(2)教师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规律。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评价:(1)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性;(2)评价学生的实验数据记录准确性。
2. 学生实验报告的评价:(1)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完整性;(2)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逻辑性。
3.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1)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2)评价学生的提问与回答。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材;2.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量筒、天平等;3. 实验试剂:酸、碱、盐等常见化学试剂;4. 教学多媒体:PPT、实验视频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相关内容,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教师准备实验仪器和试剂,布置实验室。
九年级化学教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全3课时)
新沂市第六中学备课纸课时总编号:备课组别化学上课日期第1课时课型主备教师课题:专题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教学目标熟悉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熟悉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使用方法熟悉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操作注意事项熟悉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和要求重点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使用方法难点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使用方法教法教具教学基本环节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活动目标和要求指导自学一、试管(可直接加热)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1:用作少量试剂反应容器。
2:用于少量气体发生器。
3:收集少量气体。
二、蒸发皿(可直接加热)用作蒸发液体,浓缩溶液,干燥固体。
【注意】1:可以加热,加热时用试管夹,夹持中上部2: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
3:加热时,能有外部不能有水,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4:液上固下。
5: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注意】1:瓷质仪器。
外部要擦干。
2:加热液体时,不超容积的2/3,便于搅拌。
3:固定铁架台上,均匀受热,不断搅拌,当液体量少或粘稠时,下加石棉网。
4:当出现固体较多时,停止加热。
5:耐高温,不易骤冷,莫用手取,坩埚钳夹取。
指导自学三、烧杯(不可直接加热)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配制溶液、大量试剂反应容器。
【注意】1:只能给液体加热。
2:加热时下面放石棉网,使之均匀受热。
3:用作反应时液体不超过2/3;加热时液体不超过1/2。
交流展示四、广口瓶细口瓶1: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2:细口瓶用于盛放液体。
五、集气瓶六、天平【注意】1:使用前,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零刻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称量使用称量纸,左物右码。
3:用镊子取砝码,先大后小。
取下时,先小后大。
七、量筒用于称量液体的体积。
八、漏斗用于过滤和向小口径容器内注入液体的仪器。
【注意】不能加热,使用时应与滤纸相匹配。
九、长颈漏斗用于装置反应器的漏斗。
具有添加液体方便,能防止气体逸出。
【注意】使用时末端应插入液面以下。
【注意】1:避光保存的用棕色瓶。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篇1)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教材分析: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化学方程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理解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为什么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H的“+”与“-”以及为什么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可以用分数等,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重视对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以及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技能的训练,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规范化。
二、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三、教学重点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四、学情分析:热化学方程式是学习热化学的重要工具,教材从化学方程式只能表明反应物分子转化为生成物分子时原子重新组合的情况,而不能表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这个局限入手,说明介绍热化学方程式的必要性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定义,重点介绍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化学方程式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化学键知识联系紧密,通过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能。
五、教学方法: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上相关的知识,完成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物投影仪,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困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是教学具有针对性。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_教案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合物加热,使其中的某一组分变成蒸汽再冷凝成液体,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蒸馏一般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例如蒸馏含有Fe3+的水提纯其中水分,蒸馏石油提纯不同沸点的有机成分)(2)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胶塞.牛角管(尾接管).锥形瓶.胶管[实验演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3)蒸馏时的注意事项:A.烧瓶内液体的容积不超过2/3,烧瓶要垫上石棉网加热,烧瓶中还要加入沸石(碎瓷片)防止爆沸。
B.温度计下端水银泡应置于烧瓶支管处,测量逸出气体的温度。
C.冷凝水下口进,上口出。
D.实验开始时,先开冷凝水,后加热。
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关冷凝水。
溶液不可蒸干。
[讲]锥形瓶中的液体就是蒸馏水,我们再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是否含有氯离子。
[实验演示]蒸馏水加入硝酸银溶液[投影小结实验]实验1-3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实验现象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硝酸银溶液。
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沉淀不溶解2.在100 mL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如图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
加热烧瓶,弃去开始蒸馏出的总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 mL 液体,停止加热。
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到100℃沸腾,在锥形瓶中收集蒸馏水。
3.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硝酸银溶液加硝酸银溶液于蒸馏水中,无沉淀。
[思考]1.为什么冷却水通入方向与被冷凝蒸汽流向相反?(为了使蒸馏出的蒸汽与冷却水长时间充分接触,带走尽可能多的热量) 思考与讨论研究,强化蒸馏的操作2.为什么温度计水银球的顶端要与圆底烧瓶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对于蒸馏来说,只有精确控制蒸馏的温度才能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而蒸馏烧瓶支管口的温度正是被蒸馏变为气体某组分的温度,故温度计水银球顶端要与圆底烧瓶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或制造3.无水酒精。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教案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素养。
2. 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包括仪器的使用、试剂的取用、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等。
3. 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设备,安全地进行化学实验。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概念与重要性。
2. 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 试剂的取用原则及方法。
4.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方法。
5. 化学实验安全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试剂的取用原则及方法,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实验室仪器的正确操作,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实验室仪器的使用和试剂的取用。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试剂的取用原则及方法、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方法。
3. 演示:展示实验室仪器的使用和试剂的取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方法。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操作。
5.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7.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学生对实验室仪器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对试剂取用原则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数据的记录与处理能力。
4. 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安全意识和规范性。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实验室专业人员为学生进行实地讲解和演示,加深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了解实验室的布局和各类仪器设备。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5篇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5篇学校化学试验基本操作教案5篇化学是以试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在讨论元素化合物的有关化学性质,进行物质的分别与提纯、鉴别与鉴定等定性定量分析,但是化学试验操作考察的是同学对化学学问点的把握,然而却总有许多同学在简洁的学问点上“摔跟头”。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化学试验基本操作教案5篇,盼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学校化学试验基本操作教案1学习目标:1、把握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铁架台等常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留意事项2、初步学会物质的称量、过滤等基本操作学习重点、难点:1、把握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铁架台等常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留意事项2、初步学会物质的称量、过滤等基本操作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托盘天平只能粗略称量固体物质的质量,能称准到___________克。
〈1〉称量方法:① 称量前先把___________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___________。
若指针偏右,可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调。
①称量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用镊子夹取砝码,先加___________,再加___________,最终移动________,直至天平平衡为止,读取砝码和游码的质量。
物质的质量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称量完毕,应将砝码放回_____________,把游码移回_________________处。
〈2〉留意事项:为防止天平受到污染和损坏,应特殊留意:① 称量干燥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______________,然后把药品放在其上称量。
①易潮解的药品,必需放在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里称量。
2、量筒的使用:量筒用来量取肯定体积的液体。
〈1〉选择的依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教案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会使用常用的化学仪器和工具。
(3)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2)学会使用常用的化学仪器和工具。
2. 教学难点:(1)理解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2)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讲解法,讲解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采用演示法,演示实验操作的过程。
(3)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实验技能。
2. 教学手段:(1)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操作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2)使用实验室仪器和工具,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化学实验基本概念。
(2)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 讲解与演示:(1)讲解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演示实验操作的过程,包括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步骤。
3. 学生动手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互相交流实验操作的心得和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2)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学会使用常用的化学仪器和工具,并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解答,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严谨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内容:(1)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初中化学实际操作教案人教版
初中化学实际操作教案人教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氢气的性质,学习氢气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实验材料:氢气气囊、氢气气球、氢气发生器、点火装置、燃尽器。
实验步骤:
1. 将氢气气囊或气球连接至氢气发生器的出气口,打开氢气发生器,使氢气充满气囊或气球。
2. 用点火装置点燃氢气气囊或气球上的氢气,观察氢气燃烧的现象。
3. 将氢气燃烧的气球放在燃尽器内,观察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水的现象。
4. 可以用放大镜观察氢气的性质,比如氢气是无色、无味的,能够燃烧等。
实验注意事项:
1. 在操作氢气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氢气泄漏引发安全事故。
2. 燃烧氢气时,要确保周围环境通风良好,避免发生火灾。
3. 操作时要注意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切勿擅自更改操作步骤。
实验结果:经过观察实验,可以得出氢气是可燃气体,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结论。
实验拓展:可以设计其他与氢气有关的实验,比如氢气的密度测定实验、氢气的制备实验等。
实验设计者:XXX老师
备注:本实验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切勿擅自操作。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1《实验基本操作》教案(新版)湘教版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掌握实验基本操作的技能,包括仪器的认识与使用、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
(2)学生能够理解实验原理,并能够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3)学生能够正确收集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实验操作的精准性和效率。
内容逻辑关系
①实验基本操作的掌握:包括仪器的认识与使用、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
-学生能够认识不同仪器,了解它们的名称、用途和操作方法。
-学生能够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如取用药品、加热、搅拌等。
-学生能够了解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如避免交叉污染、正确使用实验器材等。
②化学实验原理的理解: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理解实验原理。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实验基本操作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基本操作的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等内容,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2)实验法: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验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数据处理等问题,促进合作交流和思维碰撞。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实验基本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一课时教案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3.掌握物质过滤、蒸发操作的方法,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除杂质方案。
4. 知道液体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蒸馏和萃取,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二)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会对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操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2.能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教学重点难点1. 过滤、蒸发操作的掌握及应用2. 蒸馏和萃取的掌握和应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实验准备:(4人一组)烧杯(15)、玻璃棒(15)、过滤装置(15)、蒸发装置(15)、试管4×15、稀硝酸、氯化钡。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将P2及P3化学家做实验及实验室投影到教室前面,引导学生从思想意识中进入化学世界。
[讲述]故事:1774年,拉瓦锡在发现氧的著名实验中,经过科学分析得出了反映事物本质的结论:空气是由两种气体组成的。
拉瓦锡通过严谨的化学实验拭净了蒙在氮元素上的尘土,人们终于科学地认识了空气的基本组成。
[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科学规律的发现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反复观察、探究和验证逐步形成的。
化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方法,所以,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掌握实验方法以及完成实验所必须的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板书]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问题]回顾初中我们所学习的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固体和液体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以及基本仪器的使用。
[问题]一般情况下,当未说明用量时,固体、液体的取用量是多少[学生回答] 固体盖住试管底、液体1~2mL。
[讲解]为了完成更多的实验,我们还需进一步学习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精选5篇)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精选5篇)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篇1】教学目标⒈知识与技能: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及注意环保问题。
教学重难点⒈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引入课题播放生活中的图片,设问:1、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2、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3、炼钢厂、热点厂等常使用什么燃料?(配以多媒体播放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边看边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思考:柴、煤、煤气。
汽油、柴油。
煤阅读教材,观看录像,回答问题。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使学生联系生活,关心生活从已有的经验入手,引出新知识,强调在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让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知道燃料的`种类、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用途。
知识拓展1、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2、煤分解的产物有哪些?3、煤分解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播放录像:煤的用途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1、混合物2、焦碳、煤焦油、煤气3、化学变化,因为反应前是碳,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焦碳、煤焦油、煤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1、石油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吗?为什么不把石油直接用作燃料?2、石油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3、石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炼制的?播放录像:石油的用途介绍石油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1、不可以,因为这样会浪费资源,不经济,不科学,应该综合利用。
化学基本操作实验教案
化学基本操作实验教案教案标题:化学基本操作实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2. 掌握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和试剂的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观察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教学内容: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a. 熟悉实验操作手册,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
b. 检查实验室设备和试剂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c. 制定实验计划,安排实验步骤和时间。
2. 实验操作步骤:a. 穿戴实验室服装和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b. 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
c. 按照实验手册的要求,依次进行实验步骤。
d. 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如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有毒气体等。
e. 注意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3. 实验结果的处理:a. 整理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图表绘制。
b.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实验现象的解释和结论的得出。
c.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和结论等。
4.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a. 熟悉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b. 注意实验室设备和试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c. 避免接触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
d.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现场和归还实验设备。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化学实验的步骤和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
3. 实验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观察能力。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的处理方法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要点,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写作能力。
评估方法:1. 实验操作评估:根据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的遵守情况进行评估。
2. 实验报告评估:评估学生的实验报告撰写质量,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和结论等方面。
3. 实验结果评估:评估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的理解程度。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教案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教案(共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教案关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教案实验目的1、认识滴定管和容量瓶,了解其规格、构造和用途。
2、熟练掌握滴定管和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3、通过动手练习,训练操作技能。
4、在实验中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方法和精神。
实验重点练习滴定管和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实验难点滴定操作技能的形成。
实验用品量筒、滴定管、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滴定管夹、锥形瓶。
实验形式单人单组实验过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练习两种新仪器的使用方法。
之前,复习一下量筒的知识。
量筒的用途是什么使用量筒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仔细观察,注意其刻度。
量筒:用于粗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最小刻度为,不估读,使用时应注意:1、使用时,应选合适的规格,观察刻度时量筒要放平,使视线、刻度及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同一水平。
2、不能在量筒中配制溶液和进行化学反应,不能加热。
3、量筒内残留的液体为“自然残留液”,不应洗涤后再转移。
4、量筒刻度由下而上,无“0”刻度。
实验时,有时要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这时量筒不能满足需要,那么用什么仪器呢?现在给大家介绍一种。
一、滴定管的使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酸、碱式滴定管的结构、规格、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滴定管是内径均匀、带有刻度的细长玻璃管,下部有用于控制液体流量的'玻璃活塞(酸式滴定管)或由橡皮管、玻璃球组成的阀(碱式滴定管)。
规格有25mL、和50mL。
滴定管主要用于精确地放出一定体积的溶液,可估读到。
使用滴定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1、使用前应检验滴定管是否堵塞或漏水。
检验滴定管是否堵漏,方法是:用自来水充满,夹在滴定台架上,静止约2分钟,观察有无水滴渗出。
将活塞旋转180度,再检查一次,若前后两次均无水渗出,活塞转动也灵活,即可使用。
漏水应重新涂凡士林,条件好的学校可更换;还要检验是否堵塞,堵塞应擦净凡士林并把小孔中的凡士林用滤纸和细丝除掉,涂凡士林的方法是:将活塞取出,用滤纸及干净布将活塞及活塞槽内的水擦干净。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教案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教案一、实验目的:介绍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溶液制备、颗粒物质的称量、试剂的配制、玻璃仪器的使用、操作技巧等。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1. 实验仪器:烧杯、量筒、滴定管、试管、试剂瓶等;2. 试剂:稀硫酸、盐酸、硝酸等。
三、实验内容:1. 溶液制备:a. 取一定量的溶质,用天平称取并记录其质量;b. 将溶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溶剂;c. 用玻璃杯棒或玻璃棒搅拌均匀,直至完全溶解;d. 根据实验需要,可通过加热、冷却等方式加快反应速度或控制溶液温度。
2. 颗粒物质的称量:a. 将称量容器(瓶盖或化学药品瓶盖)置于平罩上;b. 请天平回零,然后盖上称量容器,记录质量;c. 取出称量容器,用玻璃杯棒清空余药,使得质量尽量准确。
3. 试剂的配制:a. 根据实验需求和给定的配比,计算所需试剂的质量或体积;b. 按照计算结果,将试剂加入适量的溶剂中,搅拌均匀;c. 根据实验需求,可调整溶剂的用量,稀释或浓缩试剂。
4. 玻璃仪器的使用:a. 使用试管时,用试管夹或卡子夹住试管,保持手部远离试管底部,防止受热时烫伤;b. 使用量筒时,将量筒放在眼平线上,视角垂直,以读取液面高度;c. 使用滴定管时,吸取试剂时轻轻插入试剂瓶中,避免瓶口挤压,吸取溶液会稍微过量,再略放出一些试剂,并使溶液不残留在滴定管壁上。
5. 操作技巧:a. 实验前要熟悉实验操作流程,并准备好所需试剂、仪器和装置;b. 操作时要注意安全,佩戴实验眼镜、实验手套,并避免接触皮肤、吸入气溶胶等;c.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溶液的热量变化,避免烫伤;d. 操作完毕后,要将废弃物分类处理,清洗实验仪器、试剂瓶等。
四、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时要穿戴好实验服,带好实验眼镜,戴好实验手套;2. 不要随意尝试未知的试剂,防止误伤;3. 当配制浓盐酸等强腐蚀性试剂时,应穿戴好口罩和防护镜,操作在通风橱下进行。
五、实验思考题:1. 为什么要将试剂加入适量的溶剂中搅拌均匀?2. 如何正确使用烧杯、量筒和滴定管?3. 描述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九年级化学教案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9篇
九年级化学教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9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认识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
2.激发学生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重点: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难点: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讲述、演示。
实验准备:各种常用化学仪器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自然学科为题,导入新课。
二.授新课:1.结合课本P191内容,讲解、强调化学学生实验的要求。
2.结合实物,讲述一些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注意事项:⑴试管⑵试管夹⑶玻璃棒⑷酒精灯⑸胶头滴管与滴瓶⑹铁架台⑺烧杯⑻量筒⑼集气瓶⑽漏斗⑾长颈漏斗⑿锥形瓶⒀蒸发皿⒁导气管⒂其它仪器三、简要进行课堂小结。
四、巩固练习:对照课本图3、图4,说出这两个实验中所用到的各种仪器的名称。
第二课时课题:药品的取用教学目标:1.了解取用药品的注意事项, 学会正确取用药品的基本操作.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重点:固体药品与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难点:滴管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实验实验准备:固体药品、液体药品、药匙、镊子、小纸槽、滴瓶、胶头滴管、教学过程:一.教师授新:(一)药品的取用:1. 讲解要注意的事项;三不原则;节约药品原则;用剩药品的处理方法。
2. 操作原理(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取用粉末状固体的正确方法;取用块状固体的正确方法;取用液体药品的正确方法;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正确方法;[1][2][3][4]下一页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认识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
2.激发学生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重点: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难点: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讲述、演示。
实验准备:各种常用化学仪器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自然学科为题,导入新课。
二.授新课:1.结合课本P191内容,讲解、强调化学学生实验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将白纸折叠成纸槽,从试剂瓶中取半药匙铜绿放到纸槽上,
将纸槽小心地送至干燥洁净的大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
起来。
3、将铜绿平铺于试管底部,管口梢向下倾斜固定于铁
架台上,先来回移动酒精灯预热试管,然后集中于有固体物
质的部位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中产生的现象。
课
堂
小结
1、药品的取用
2、酒精灯的使用和镁条的燃烧
3、物质加热
作
业
设计
完成实验报告
板
书
设计
1、取用锌粒。
2、量取2毫升稀盐酸。
3、酒精灯的使用和镁条的燃烧
教
学
反思
通过实验让学生操作,掌握药品的取用方法和酒精灯的使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学科组化学主备人执教人
课题
1、实验基本操作课型新课授课时间 2019年9月6日
教
学目标1、初步学会酒精灯的使用、药品的取用以及加热等实验操作。
2、学习观察、表述、记录实验现象的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
重点
碱式碳酸铜的分解、药品的使用
教学
难点
碱式碳酸铜的分解现象、酒精灯的使用
教法
学法
实验操作及归纳
教学仪器
药品:铜绿、稀盐酸、镁条、锌粒、酒精。
仪器:酒精灯、坩埚钳、镊子、铁架台、试管、药品、石棉网、量筒、滴管、研钵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修订、增减实验1药品的取用
1、取用锌粒。
取1支干燥洁净的试管,
将试管横放,使用镊子将锌粒放到试管
口,然后慢慢竖立试管,使锌粒缓慢滑
到试管底部。
2、量取2毫升稀盐酸。
取10毫升的量筒1只,将试剂瓶中的稀盐酸倒入量
筒中,在接近2毫升刻度时,放平量筒,然后用滴管滴加至刻度。
读数时视
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
持水平。
3、将稀盐酸倒入盛放锌粒的试管内,振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
象。
实验2酒精灯的使用和镁条的燃烧
1、查看酒精灯中酒精的量,如少于1/3,
则须添加酒精,添加后酒精的总体积不要
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2、取一根3-5厘米长的镁条,用砂纸打磨干净。
3、在实验桌上垫一张石棉网,点燃酒精灯,
用坩埚钳夹住镁条,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点燃
后,让其在石棉网上方燃烧,观察并记录现
象。
实验结束后,将酒精灯灯帽盖上。
实验3 物质加热
1、从试剂瓶中取半药匙铜绿放到研钵中研碎。
注意在研磨过程中,杵
要轻压药品而不要敲打研钵。
2、2将白纸折叠成纸槽,从试剂瓶中取半药匙铜绿放到纸槽上,将纸
槽小心地送至干燥洁净的大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3、将铜绿平铺于试管底部,管口梢向下倾斜固定于铁架台上,先来回移动
酒精灯预热试管,然后集中于有固体物质的部位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中产生的现象。
课堂小结1、药品的取用
2、酒精灯的使用和镁条的燃烧
3、物质加热
作业
设计完成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