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日光温室出口型甜椒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戈壁日光温室出口型甜椒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依托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甘肃省酒泉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戈壁日光温室种植业。

甜椒作为戈壁日光温室的主要栽培品种之一,远销中亚及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纯收入可达34 750 元/667 m2,经济效益显著。

该文从设施准备、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戈壁日光温室出口型甜椒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1 设施准备
1.1 日光温室
戈壁日光温室的墙体由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内置钢筋预埋件),墙体厚0.6 m,外覆10 cm厚的保温材料。

温室主墙高 3.2 m,脊高 4.75 m,内跨宽10 m、长 80 m,后屋面仰角45° , 棚室净面积 800 m2 。

前屋面、后屋面的钢架采用扁平椭圆热镀锌材料组装,每隔 90 cm安装1 根钢架。

后屋面钢架上铺设 0.1 mm 厚棚膜,再安装 10 cm 厚聚苯板材料。

选用 0. 12 mm 厚 PO 膜作棚膜,棚室设置上下风口,上风口宽 2 m,下风口宽 0.8 m,风口处安装40目银色防虫网,配套安装电动卷膜器。

选用重3.5 kg/m2 以上,含无纺布、保温夹芯棉、珍珠棉、防水 PE 布的多层复合棉被。

冬季室外温度-20 ℃以下时,温室内外温差可达 30 ℃以上。

1.2 栽培槽
整平温室地面,南北向开挖 U 型栽培槽。

栽培槽宽 0.6 m、深 0.3 m、长 8.8 m,槽间操
作道宽 0.8 m,槽底部覆盖1.3 m 宽棚膜,以防水肥渗漏。

1.3 栽培基质
将玉米秸秆、牛粪发酵腐熟后按体积比2∶1 混合,混合物再与过筛炉渣(筛孔直径5 mm)按体积比3∶2 混合,加入微生物菌肥(有效活菌数≥10.0 亿/g)500 g/m3,将混合料充分混匀后制成栽培基质。

基质用量约 70 m3/667 m2。

1.4 滴灌设施
将滴灌系统与水肥一体化设备相连。

选用滴孔间距 0.2 m、出水量 2 L/h 的滴灌带,每个栽培槽铺设 2 根滴灌带,滴灌带相距 0.3 m(与栽培槽两边等距)。

选用功率0.75 kW 以上的潜水泵。

甜椒移栽前适量滴水,保持栽培基质湿润。

2 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选用坐果率高、商品性好、耐低温、耐贮存运输、货架期长、兼收绿果和红果的辣椒品种。

2.2 培育壮苗
7 月下旬在育苗专用日光温室内采用72 孔穴盘育苗。

育苗前,对种子、育苗基质和穴盘进行消毒杀菌。

基质装盘后刮平,将穴盘叠在一起并轻压。

种子经催芽露白后点播,每穴播1 粒种子,播深0.8~ 1.1 cm 。

播后将苗盘摆放在育苗床上,浇透水,覆膜保湿。

出苗前视基质干湿适量补水,保持基质湿润。

出苗后加强水分管理,基质半干即浇透水,一般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浇水 1 次。

加强温度、光照及通风管理,出苗前白天温度保持 25~30 ℃、夜间不低于 20 ℃。

苗龄 45 天即可移栽。

定植前7 天适当减少浇水、降低温度,炼苗 5~7 天。

2.3 定植
9 月上旬选晴好天气定植。

双行错位定植,株距45 cm,种植密度1800 株/667m2 。


植时,甜椒苗根部距栽培槽边保持15 cm、苗坨略低于栽培面,栽后及时浇缓苗水(每株0.3 L 以上)。

定植后10 天,顺栽培槽铺盖宽 0.7 m 的白色地膜,在对应甜椒苗的部位开孔,掏出幼苗,地膜边缘隔段用小石块压住,以利保墒保水。

2.4 田间管理
2.4.1 温湿度管理
定植后 7 天内温室内温度保持白天 28~32 ℃、夜间 20 ℃以上,缓苗后至开花结果期保
持白天 22~28 ℃、夜间 15~ 18 ℃;国庆节前,白天光照强,棚内较干燥,可在操作行间适
量洒水或叶面喷施清水,保持空气湿度70%,以防甜椒苗失水萎蔫,也可通过开合上下风
口控制空气湿度;国庆节后气温逐渐下降,关闭下风口,通过卷放棉被调节温度,夜间温
度不宜过高,以防植株徒长,空气湿度保持 60%;结果期保持温度白天 22~ 28 ℃、夜间 12 ℃以上,相对湿度 50% 。

2.4.2 水肥一体化管理
定植后至开花前以控秧为主,根据基质的干湿程度及幼苗长势适量滴水,每 3~5 天滴水
1 次,每次滴水30 min、水量约
2 m³ , 基质相对湿度保持 70% 左右;开花坐果后以促秧为主,滴水次数及水量相应增加,一般 2~
3 天滴水 1 次,每次滴水 40 min、水量约 3 m³ , 基质含水量保持 75%~85%,雨雪天、阴天不浇水。

定植后 7 天,结合滴水第 1 次追肥,滴管冲施生根特种肥( 10-10-10) 2.5 L/667 m2 和复合微生物菌肥1.25 kg/667 m2;开花前叶面喷施 0.2% 磷酸二氢钾(K2O≥33%,P2O5≥51%),冲施滴灌特种肥料(平衡型20-20-20)2.5 kg/667
m2 、复合微生物菌肥 1.25 kg/667 m2;以后每隔 10~ 15 天追施 1 次特种肥料(平衡型20-20-20)2.5 kg/667 m2;每采收 1 次冲施复合微生物菌肥 1.25 kg/667 m2;11 月下旬后出现大雪、降温及连阴天,不利天气出现前2 天,叶面均匀喷矿质磷酸二氢钾500 倍、0.01% 芸薹素内酯3 000 倍和葡萄糖 300 倍混合液,增强甜椒的抗逆性,预防发生低温冷害。

2.5 植株调整
植株分杈现蕾长至 35 cm 高时,及时用吊蔓绳辅助吊秧。

双秆整枝,去除主分杈以下的侧枝、花蕾及主枝上的不结果枝和弱小分枝,门椒坐果后留分杈的两根侧枝,对椒坐果后再分别留上部分杈的两根侧枝,清除多余侧枝,促进连续坐果。

根据植株长势,每7 天辅助吊秧1 次,使植株每个侧枝垂直向上生长且保持整齐有序,及时清除畸形果及植株下部老叶、黄叶,以利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

2.6 保花保果
为了提高甜椒的坐果率和商品率,可用熊蜂辅助授粉。

2.7 病虫害防治
戈壁日光温室甜椒的病虫害主要有病毒病、白粉病、蚜虫、白粉虱等,优先采用物理、生物、生态控制等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2.7.1 病害
及时清除病叶、老叶、黄叶,减少病害发生;每次整枝打杈后,用 75% 百菌清 600 倍液、植病灵500 倍液交替喷雾预防病害发生。

病害发生后,合理调节棚内温湿度、光照,创造适宜甜椒生长但不利于病害扩散蔓延的环境条件。

病毒病可用 1% 香菇多糖水剂 200 倍液或 5% 氨基寡糖素水剂 800 倍液喷雾防治,7~ 10 天喷 1 次,连喷 2~3 次;白粉病可用 29% 比萘嘧菌酯悬浮剂 1500 倍液或 1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1 200 倍液喷雾防治,7~ 10 天喷 1 次,连喷 2~3 次。

2.7.2 虫害
定植后温室内悬挂含性诱剂的黄色、蓝色黏虫板诱杀害虫,降低田间虫口密度,同时喷
洒 3% 印楝素乳油 2 000 倍液或 0.5% 苦参碱水剂 1 500 倍液。

2.8 采收
甜椒一般于12 月中旬起采收,可持续采收至翌年6 月下旬。

采收绿果的,在甜椒果肉较厚、果色深绿、外壳较硬的七成熟时采收,采收时用剪刀带果柄( 1~2 cm)将甜椒剪下;
采收红果的,在九成果面转红、表面光滑、手感较硬时选早上采收。

采收后的甜椒需贮存于15~ 16 ℃环境中、避免阳光照射,分级包装后销售。

3 效益分析
戈壁日光温室出口型甜椒一般产量为3850 kg/667 m2,按售价13 元/kg 计算,产值为50 050 元/667 m2。

除去生产成本15300 元/667 m2,主要包括种苗1800 元/667 m2、农药 400元/667 m2、肥料 1500 元/667 m2、水电费 1200 元/667 m2、棚膜及棉帘折旧 2400 元/667 m2、栽培基质折旧 1000 元/667 m2、人工 7000 元/667 m2 等,戈壁日光温室出口型甜椒纯收入可达 34750 元/667 m2,经济效益显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