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准格尔旗第十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20课 教育及文艺成就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及文艺成就
【学习目标】①掌握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的发展规划及其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②了解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步入了新的时代,以及
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重点】1.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措施,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可喜
成就;2.文学艺术作品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走向世界的体育强国”。

【难点】1.深入理解和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邓小平的“三个面向”、“科
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指导意义;2.了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导课】
【课堂引领】(依据以下问题仔细阅读课文,圈点勾画。

10分钟)
1.优先发展教育有何重大战略意义?人民教育事业发展获得哪些可喜成就?
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文学艺术和体育方面取得哪些可喜成就?
【质疑.解疑】(学生互动,同桌.小组内解决不懂的问题。

5分钟)
【精讲点拨】(15分钟)
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了____________
教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________”战略
育____教育业发展非常迅速
文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______、______”的
化文学艺术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和新中国文学、艺术取得很大成就
体___年在洛杉矶举行的第__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射击运动员__
育体____获得冠军,实现了我国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

育第__届奥运会上,中国获得金牌总数排名第三
____年在中国____举办第__届奥运会
【当堂训练】(独立完成以下习题,检测掌握程度。

10分钟)
1.新中国成立后,文学走向繁荣的主要原因有()
①新中国的诞生,使人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②中华民族的独立,使作家焕发出创作的激情③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④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超过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颁奖仪式上说:“这是中国体育最伟大的一天。

”此情景发生在哪届奥运会上()
A.第23届奥运会
B.第24届奥运会
C.第25届奥运会
D.第26届奥运会
3.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

下列事件按
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
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③“希望工程”启动④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4.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化的方针是()
①百花齐放②厚古薄今③百家争鸣④推陈出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2001年,中国成功获得了哪届奥运会主办权()
A.2020年第28届
B.2020年第29届
C.2004年第29届
D.2020年第28届
6.在旧中国,我国科学技术停顿不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出现
上述不同现象的根源是()
A.旧中国时政府不重视科技发展;新中国时十分重视科技发展
B.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国家;新中国是主权独立国家
C.旧中国时外国封锁科技;新中国时外国扶植发展科技
D.旧中国人民饥寒交迫;新中国人民生活幸福
7.20世纪80年代,我国正式实施学位条例,学位分为三级,它不包括下列哪一种()
A.硕士
B.学士
C.博士
D.博士后
8.我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奠基工程是()
A.小学教育
B.九年义务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9.下列人物中,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江泽民应用
10.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文艺创作的两个高峰期是在()
①过渡时期②五六十年代③“文革”时期④改革开放后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1.从昔日的“东亚病夫”到今日的世界体育强国,中国实现奥运历史上金牌零的突
破的体育项目是() A.乒乓球 B.女子排球 C.自由体操 D男.子射击
12.1932年,中国第一次参加在美国举行的第十届奥运会仅派出刘长春一名运动员。

从刘长春一个人孤零零参加奥运会比赛,到中国举办2020年奥运会,发生这一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人民生活改善B.交通运输发展 C.对外交往增多 D.综合国力增强【评价】
正确程度评价优良中差
书写整洁程度评价优良中差
字迹工整程度评价端正歪斜潦草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