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习惯养成标准
幼儿园生好习惯养成一览表

幼儿园生好习惯养成一览表好惯养成
1. 定时起床
- 每天早晨按时起床,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2. 吃营养早餐
- 每天早上确保吃营养丰富的早餐,让身体能够获得足够的能量。
3. 刷牙洗脸
- 每天早晚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 每天早晚洗脸,保持面部清洁。
4. 使用纸巾
- 在鼻涕、流汗或擦嘴时,使用纸巾而不是衣袖或手背。
5. 尊重老师和同学
- 尊重老师的教导,听从老师的指示。
- 尊重同学,与同学友好相处。
6. 听讲课堂
- 在上课时认真听讲,不打闹、不说话,做好记录。
7. 完成作业
-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养成良好的研究惯。
8. 整理书桌
- 定期整理书桌,保持书桌的整洁。
9. 爱护环境
- 不乱扔垃圾,学会分类垃圾。
- 爱护花草树木,保持环境的整洁美观。
10. 合理用电
- 使用电器时,合理控制使用时间和用量,节约能源。
11. 健康饮食
- 吃水果蔬菜,保持均衡的饮食。
- 少吃零食和垃圾食品,保持健康体魄。
12. 规范午休
- 按照规定的时间休息,保持精力充沛。
幼儿园规范养成准则

幼儿园规范养成准则幼儿园是孩子进入学校教育的第一站,对孩子的成长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幼儿园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准则,以下是针对幼儿园规范养成的准则。
第一,尊重他人。
幼儿园是一个集体,孩子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包括老师、同伴和家长。
他们应该学会用礼貌的语言与他人交流,在行为上不伤害他人。
这可以通过日常的角色扮演、游戏和艺术活动来培养。
第二,爱护环境。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环境,他们应该学会爱护自己的校园和班级。
他们需要学会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卫生,学会正确使用物品并把它们放在正确的位置。
这可以通过给孩子们分配一些责任,如扫地、擦桌子等,来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
第三,友善合作。
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合作的地方。
他们需要学会与同伴相处,互帮互助,在团队中分享和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可以通过团队游戏和群体活动来培养,老师可以激励孩子们相互合作,并鼓励他们对集体的关心和参与。
第四,培养独立性。
幼儿园是孩子们最早接触学校生活的地方,他们需要学会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脱衣服、洗手、梳洗等。
这可以通过安排一些自主活动和生活技能培训来实现,老师可以鼓励孩子们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第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幼儿园是孩子们饮食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
他们应该学会选择健康的食物,嚼慢、吃饭规律。
这可以通过定时的营养膳食、丰富多样的食材和正确的用餐方式来实现,老师和家长可以共同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六,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园是孩子们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阶段。
他们应该学会勤洗手、勤换衣、勤添衣,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这可以通过定期教育孩子们正确洗手、换衣、添衣的方法和频率来培养,老师和家长可以共同督促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七,提高动手能力。
幼儿园是孩子们开发动手能力的最佳时期。
他们应该学会使用工具,如剪刀、蜡笔等,锻炼他们的手部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这可以通过手工制作、绘画、剪纸等活动来实现,老师可以鼓励孩子们尝试不同的手工活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小、中、大班幼儿重点习惯养成

康巴什新区第五幼儿园大、中、小班幼儿重点习惯培养标准重点培养项目班级内容小班图片说明生活卫生习惯培养进餐1.餐前洗手,会正确使用餐具,细嚼慢咽,吃饭时不发出响声。
2.不用手抓饭和菜,不依赖大人喂,饭后在老师的提醒下擦嘴、漱口,放好餐具和椅子3养成“四净”的进餐习惯:桌面干净、地面干净、身上干净、碗内干净。
4.餐后会用餐巾擦嘴、擦手。
5.愉快、安静地进餐,坐姿端正,餐具轻拿轻放。
擦嘴1.养成餐后擦嘴的习惯擦嘴步骤,并用餐巾纸擦嘴,对折擦,再对折擦,直至干净。
漱口1.养成餐后漱口的习惯。
2.使用自己的涑口杯,3.漱口步骤:漱口杯接少半杯温水,喝水,微仰头、闭嘴咕噜噜漱,共三次,对着洗手池中间吐水,不吐到外面及镜子上。
喝水1用自己的喝水杯喝水1.知道口渴时自己去喝水,学会正确的喝水方法。
2.会双手端水杯,到指定位置上喝水,2.能接适量的水,不把水洒在地上。
洗手1.在成人帮助下学习洗手,餐前洗干净手以后不要到处乱摸。
1.洗手前挽起袖子,能按七步洗手法洗手:1.手心相对搓一搓2.掌心正对搓一搓3.手指交叉搓手背4.十指加错擦擦掌,扣实小手扭一扭5.拇指为轴转转手,换手攥紧小拳头6.手成小铲掌心划7.搓搓手腕冲一冲。
3.洗手后关闭水龙头,双手合十面向面池抖三下,4.会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5.养成饭前便后及手脏时洗手的习惯。
大小便1.不随地大小便,保持厕所清洁,学习正确地使用便纸,便后洗手。
2.学习分清男孩、女孩小便盆(或槽)。
3.大小便基本能自理,定时大便。
4.小便姿势正确,会整理好衣裤,注意腹部保暖。
午睡1.睡前自觉上厕所,(午睡中途上厕所能够做到轻手轻脚。
)能安静入睡,睡姿正确不趴着睡。
2.不坐在地上脱衣服。
3.学习独立、有序地穿脱衣服、鞋袜(先脱裤子再脱上衣最后是袜子)4.能将脱下的衣裤、鞋袜放在固定地方(将衣服叠整齐放在椅子上裤子在下,上衣在上。
袜子放在鞋子里,鞋整齐摆放于椅子下)。
5.上铺幼儿能双手抓栏杆慢慢上床,不在上铺站立,打闹。
幼儿园幼儿习惯养成标准

(一) 幼儿园幼儿习惯养成标准(1)入睡前整理好衣物摆在固定位置。
(2)入睡前小手空,不玩弄床上用品,保持肃静,不吵闹。
(3) 睡姿正确,右侧卧或者仰卧,不蒙头,不趴睡。
(1)爱惜粮食,不掉饭粒,不剩饭,保持桌面整洁。
(2)不挑食,一口饭一口菜,能独立进餐。
(3)进餐时保持肃静,不大声讲话,不东张西望,不顽耍。
(4)学会正确使用餐具,添加饭菜请举手。
(1)幼儿知道及时入厕,不尿裤子,入厕前要举手。
(2) 排队入厕不推挤,上下台阶不滑倒,把好扶手慢慢走。
(3)掌握正确的入厕方法。
(4)便后在成人匡助下整理好衣裤。
(1)能认清自己的水杯,固定位置取放。
(2)知道按需求喝水,喝多少,接多少,不浪费水,冷热水要分清。
(3)不玩水,不打闹,双手端水杯。
喝水时,不说话,不走动,避免呛水。
(1)掌握穿脱衣服的方法,能够在成人匡助下穿脱好衣服。
(2)衣裤叠放要整齐。
(3)学会独立穿鞋子,分清摆布。
(1)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并在成人提醒下能够完成。
(2)知道并掌握洗手、刷牙、洗脸的基本方法。
(1)不用衣袖擦鼻涕、不在衣裤上擦手,保持衣裤清洁。
(2)不在公共场所随地大小便。
(3)不在公共设施上乱写、乱画。
(4) 知道不将脏东西放入口中,不吮吸手指、玩具等,懂得病从口入的道理。
(1)认识书的封面、封底、页码、书名等。
(2)幼儿喜欢看书,对书有兴趣。
(1)学会用右手轻轻捏住书的右下角,由右侧向左侧一页一页轻轻翻过。
(2)看完书后要物归原处,轻拿轻放。
(3)不撕书,不折书,不在书上乱涂乱画。
(1)学习正确的阅读坐姿:看书时,上身挺直,双腿放正。
阅读时注意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子一拳远。
(2)幼儿发言时,不乱插话,不争抢,知道要举手发言。
(1)不随便插话,不打断别人的讲话.(2)能认真倾听老师讲话,能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礼仪习惯养成标准:(1)入园时,能够不哭闹,自己走,不用成人抱,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2) 能在成人的提示下向家长、老师、小朋友问好和说“再见”。
幼儿园小朋友好习惯养成标准

幼儿园小朋友好习惯养成标准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其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好习惯的养成不仅有助于孩子的自我管理和礼仪修养,还能够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因此,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当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树立好习惯的标准。
一、保持整洁和卫生保持整洁和卫生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第一步。
在幼儿园中,教师应当教育孩子们保持自己的卫生习惯。
例如,定期洗手,每次上完厕所后都要洗手,并在用餐前也要洗手。
此外,教师还应当教导孩子们保持教室和公共场所的整洁,如捡起垃圾,归位玩具等。
而家长在孩子回到家后,也应当重视培养孩子的整洁习惯。
例如,要求孩子自己整理玩具、床铺等,并养成在家里保持整洁和卫生的习惯。
二、尊重他人和分享合作尊重他人和分享合作是社交礼仪的基本要求。
在幼儿园中,教师应当教育孩子们尊重他人的意愿和私人空间,不随意抢夺他人的玩具或物品。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鼓励孩子们共同完成任务,并让孩子们体验到分享与合作的乐趣。
家长也应当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同时要求他们尊重他人的意见。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组织一些合作游戏或家务分工,鼓励孩子们与家人一起完成任务,培养分享合作的好习惯。
三、遵守规则和守时守信遵守规则和守时守信是培养孩子守纪律和养成好习惯的关键。
在幼儿园中,教师应当设立简单明确的规则,并告知孩子们遵守这些规则的重要性。
例如,规定休息时间不得吵闹,用餐时间要安静等。
同时,教师还应当培养孩子们守时和守信的习惯,如按时上课,按时交作业等。
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守时守信的好习惯。
例如,约定家庭时间表,确保孩子的日常生活有规律,同时要求孩子对自己的承诺负责。
四、培养独立和自律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和自律能力的关键时期。
教师应当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的日常活动,如穿脱衣物、整理书包、自己喝水等。
通过这些简单的任务,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在家庭中,家长应当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鼓励他们自己完成一些小事情。
幼儿园中班幼儿习惯养成标准

幼儿园中班幼儿习惯养成标准一、早晨自理习惯在幼儿园中班的阶段,培养幼儿形成早晨自理的习惯至关重要。
养成以下标准:1.独立穿脱衣服:幼儿应能够根据衣物的种类和季节独立穿脱衣服,包括外套、鞋袜等。
2.合理清洁面部:幼儿需要学会正确清洁面部,擦干净脸部,并注意口腔卫生,保持整洁。
3.自主使用洗手间:幼儿应学会独立使用洗手间,并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如用肥皂洗手,并及时洗净。
二、饮食习惯正确的饮食习惯不仅有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还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态度。
关于饮食习惯的养成标准如下:1.定时进餐:幼儿需要养成按时进餐的习惯,形成定时吃早餐、午餐和晚餐的规律。
2.吃饭时有序:幼儿应学会坐在餐桌前有序进餐,懂得使用餐具,并不挑食。
3.饭后习惯:培养幼儿餐后自行清理餐桌和餐具的好习惯,养成垃圾分类和环保意识。
三、日常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可以帮助幼儿避免疾病,养成以下标准:1.勤洗手:教导幼儿充分认识手是细菌传播的重要途径,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
2.保持环境整洁:鼓励幼儿主动保持教室、玩具及个人物品的整洁,养成良好的个人和集体卫生习惯。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幼儿养成日常洗澡、刷牙、洗头等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自身清洁。
四、行为习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们正处在性格塑造的关键阶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1.礼貌习惯:教导幼儿养成有礼貌、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如对老师、同学说“请”、“谢谢”等。
2.自控力培养:鼓励幼儿表现出自控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学会面对问题时冷静思考。
3.积极参与:鼓励幼儿融入集体,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五、安全习惯幼儿在幼儿园中成长,安全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1.交通安全意识:教导幼儿要注意过马路时看左右、牵手等交通安全知识。
2.游戏安全:教育幼儿玩耍时要注意安全,不乱跑、不乱爬等,保障自己的安全。
3.自我保护意识:教导幼儿保护自己的安全,如遇到陌生人不轻易和陌生人讲话。
幼儿园好习惯养成方案 幼儿园养成良好习惯

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良好的习惯养成对于孩子们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幼儿园阶段,教师和家长需要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幼儿园养成良好习惯的方案。
一、建立日常生活自理习惯1. 定时上厕所幼儿园时期是孩子开始学会自己上厕所的重要时期,教师和家长需要定时提醒孩子上厕所,并适当表扬他们的自理能力,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2. 健康饮食习惯幼儿园应教导孩子们养成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的习惯,经常性的进行食物健康教育和营养知识普及,并丰富孩子们的饮食结构。
3. 自我整理能力教师和家长要教导孩子们养成自己整理书包、玩具、床铺等生活习惯,培养孩子们的自我管理和自律意识。
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1. 礼貌习惯在幼儿园教育中,要求孩子们养成礼貌用语、尊重他人的习惯,通过模仿、表扬和奖励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
2. 合作习惯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中,教师和家长要鼓励孩子们培养合作、共享、互助的习惯,通过团队游戏、小组合作等活动来促进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3. 情绪管理习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情绪波动,幼儿园的教育者要引导他们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焦虑、紧张、抵触等消极情绪,培养他们健康的情绪管理习惯。
三、培养学习习惯1. 观察与思考能力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丰富的游戏活动,引导孩子们观察、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
2. 认知与创造能力通过各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对世界的好奇。
3. 学习自觉性幼儿园教师和家长需要协同努力,帮助孩子们养成每天按时回家完成作业、按时复习课堂所学知识的习惯,培养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习惯。
四、建立运动健康习惯1. 体育锻炼幼儿园应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鼓励他们参与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项目,培养他们的体育锻炼习惯。
2. 定期体检幼儿园要定期进行儿童健康体检,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引导家长和孩子关注身体健康,养成关注健康、关爱自己身体的习惯。
幼儿园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细则

幼儿园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细则一、晨间礼仪1. 准时到园:每天早晨,家长应确保孩子按时到达幼儿园,并提前做好准备,包括穿着整洁、带好所需物品等。
2. 寒暑假期间的规定:寒暑假期间,幼儿园依然要保持春秋季的上学时间,以培养孩子的习惯。
二、进园自理1. 穿脱衣物:教会孩子正确的穿脱衣物方法,包括穿脱上衣、鞋子、帽子等。
孩子要熟练掌握扣纽、拉链等常用的衣物穿戴方式。
2. 放书包:到园后,孩子应自己将书包放入指定位置,并保持整洁。
教师要引导孩子养成放书包的好习惯,以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三、就餐规范1. 用餐礼仪:在用餐时,孩子要按照规定就座,用餐时要注意文明礼仪,如用筷子、勺子等正确用具就餐,注意讲卫生,不乱扔食物渣滓。
2. 自助就餐:幼儿园会提供自助餐形式,孩子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领取餐盘、餐具,并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菜品。
同时,教师要引导孩子少取多试、不浪费食物。
四、如厕规范1. 排队等候:幼儿园中可能同时有多名孩子需要上厕所。
教师要教育孩子排队等候,在等候过程中要保持文明,不打闹。
2. 自我清洁:孩子在上完厕所后,要养成自己冲水、擦干净手的好习惯,注重个人卫生。
五、游戏活动1. 分工合作: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孩子应该学会分工合作,尊重他人,互相帮助。
教师要引导孩子形成团队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2. 游戏场地整洁:游戏活动结束后,孩子要一起清理活动场地,把玩具放回指定位置,保持场地的整洁和有序。
六、自主整理1. 整理自己的床铺:每天早晨起床后,孩子要整理自己的床铺,叠好被子,让自己的床看起来整洁。
2. 整理教室:教师要定期组织孩子整理教室,包括桌椅、图书、文具等。
让孩子养成爱护环境、整理物品的好习惯。
幼儿园生活习惯养成

幼儿园生活习惯养成幼儿园生活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规律性、合作意识和自信心,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关于幼儿园生活习惯养成的要点。
一、作息时间管理1. 早起习惯:培养孩子早起的习惯,可以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准备上学,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
2. 睡眠习惯:教导孩子按时睡觉、在固定的时间睡觉,充足的睡眠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
3. 饮食习惯:教导孩子有规律地进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吃早餐、午餐和晚餐,食用多种营养均衡的食物。
二、个人卫生习惯1. 洗手习惯:教导孩子在特定时刻洗手,如餐前、餐后、上厕所后等,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疾病传播。
2. 牙齿清洁习惯:引导孩子养成每天刷牙两次的习惯,并教育他们正确的刷牙方式,保持口腔健康。
3. 整洁习惯:鼓励孩子将个人物品整理整齐,养成爱整洁的好习惯。
4. 上厕所习惯:教导孩子正确使用厕所,养成上厕所后洗手的习惯,并培养顺利完成大小便的能力。
三、社交行为习惯1. 合作习惯:鼓励孩子与同伴一起参加集体活动,学习合作,发展共同体意识。
2. 礼貌习惯:培养孩子有礼貌地与他人交流,学会谢谢、对不起等基本礼貌用语。
3. 分享习惯:教导孩子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玩具、食物或者知识,培养他们的分享精神和待人友好的态度。
4. 尊重习惯: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意见,不侵犯他人的个人隐私。
四、注意力与集中力习惯1. 规律性:培养孩子按时完成任务的能力,并让他们知道集中注意力对于学习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 游戏时间管理: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游戏时间,防止他们过度沉迷于电子产品和游戏。
3. 学习环境: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五、安全与自我保护习惯1. 火灾安全:教导孩子在火灾发生时如何迅速逃生,并让他们认识到火灾预防的重要性。
2. 交通安全:教育孩子在过马路时要牵手,等待红绿灯等交通安全常识。
幼儿园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指南 幼儿园生活习惯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第一步,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正在形成自己的生活习惯,如饮食习惯、睡眠习惯、个人卫生习惯等。
对于孩子们来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都应该积极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文将从饮食习惯、睡眠习惯、个人卫生习惯三个方面,共享幼儿园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指南。
一、饮食习惯养成1.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应该注重孩子的饮食均衡,合理搭配各种食物,保证孩子能摄取到各种营养素。
2. 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包括进餐时坐姿端正、安静进餐、妥善使用餐具等。
通过提前给孩子做好的饮食做好榜样,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3. 注重孩子的饮水习惯,鼓励孩子多喝水,培养良好的饮水习惯,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睡眠习惯养成1. 提供安静的睡眠环境,保证孩子的睡眠质量。
在睡眠环境上,需要注意避免吵闹和光线刺激,保证孩子的睡眠环境舒适安静。
2. 培养固定的睡眠时间,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定时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需要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共同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
3. 晚餐后不宜立即就寝,为孩子安排适当的活动,帮助他们消耗体力,有助于孩子入睡。
三、个人卫生习惯养成1. 注重孩子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洗手、洗脸、梳理头发等。
通过平时的言传身教,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 鼓励孩子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进食、外出后,要引导孩子及时洗手,避免细菌传播。
3. 教育孩子正确使用洗漱用品,如牙刷、毛巾等。
要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
在幼儿园阶段,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孩子的生活习惯养成需要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共同努力,通过言传身教和榜样示范,引导孩子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托幼机构幼儿好习惯养成标准表

托幼机构幼儿好习惯养成标准表一、早晨习惯•早起自洗脸、自刷牙、自洗手•自己穿衣整理床铺•吃早餐不挑食,将餐具放回指定位置•能够自己整理书包、准备出门所需物品二、饮食习惯•餐前洗手•不挑食,吃饭时不说话,不大声嚼口香糖•吃饭时注意坐姿端正,不乱动•吃完饭后自己主动拿碗筷去洗三、卫生习惯•养成常洗手,适时使用洗手液•定期洗发洗澡•养成定时剪指甲、勤洗脚的好习惯•使用纸巾擦口、垃圾扔进垃圾桶四、课堂习惯•课堂上认真听讲,不随意说话、扰乱秩序•学习专心,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课后及时整理书包,保持课桌整洁•对老师同学有礼貌,不欺负同学五、活动习惯•参与各类活动,表现积极•有礼貌的行为习惯,如:与小朋友共同玩耍时友善•保持活跃的身体,参与体能锻炼•良好的合作精神,能与他人和睦共处六、作息习惯•养成规律作息时间,不熬夜•睡觉前能够自觉整理好个人物品•就寝前自己能上厕所,避免夜间妨碍他人•自己整理床铺,学会保持整洁的卧室环境七、玩耍习惯•玩耍时要遵守游戏规则•玩耍时不要发生争吵、打架•与小伙伴一起照顾玩具,玩耍完毕后整理好玩具•积极互动,分享玩具和游戏八、安全习惯•出门在外要牢记家庭住址、家长电话•不乱走动、乱闯马路•不接受陌生人的赠品、不随意跟陌生人走•遇到危险情况要及时报告老师或其他成年人以上为托幼机构幼儿好习惯养成标准表,家长与老师的共同努力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其健康成长。
希望家长和教师能够共同关注和引导孩子的日常行为举止,让他们在快乐成长的同时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园小班幼儿习惯养成标准

幼儿园小班幼儿习惯养成标准引言在幼儿园小班阶段,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助于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色,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健康和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小班幼儿习惯养成的标准和方法。
日常生活习惯清洁卫生习惯•洗手:要求孩子在进食前后、上厕所后、返回教室后等关键时刻洗手,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整理书包和玩具:培养孩子每天把书包和玩具整齐收拾的习惯,养成爱护物品的意识。
饮食习惯•规律饮食:制定固定的食谱和餐点时间,教育孩子养成规律健康的饮食习惯。
•吃饭规范:培养孩子用筷子吃饭、不说话时不张大嘴等基本的吃饭规矩。
睡眠习惯•午休时间:保证孩子有充足的午睡时间,培养良好的午休习惯。
•晚安仪式:建立晚安仪式,如洗漱、听故事,让孩子有规律的睡前准备。
学习生活习惯自律学习•听讲注意:教育孩子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培养注意力和思维集中。
•按时完成作业:培养孩子按时完成作业、课堂任务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礼貌行为•尊敬师长:教育孩子尊重老师和园长,学会礼貌用语。
•友善相处:培养孩子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的行为习惯。
健康生活习惯运动锻炼•户外活动:鼓励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保持适量的运动。
•体育课程:定期安排体育课程,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和习惯。
定期体检•保健常识:教育孩子常识性的保健知识,如洗手、清洁牙齿等。
•体验体检:定期组织孩子体验体检流程,培养孩子对体检的正确认知。
结语通过制定明确的幼儿园小班幼儿习惯养成标准和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关键,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欢乐的幼儿园时光中茁壮成长。
幼儿园幼儿习惯养成标准

幼儿园幼儿习惯养成标准幼儿期是孩子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培养良好的习惯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幼儿习惯养成的标准,以提供指导和参考。
一、生活习惯养成1. 自理能力的培养幼儿园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学会自己穿脱衣物、洗手、梳头、如厕等基本生活技能。
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自理习惯。
2. 饮食习惯的培养饮食习惯对幼儿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幼儿园应注重食物的搭配,鼓励幼儿养成有规律、多样化的饮食习惯,适量摄入各类营养物质,远离垃圾食品。
3. 睡眠习惯的养成每个幼儿都需要充足的睡眠来恢复体力和提高免疫力。
幼儿园应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建立规律的作息模式。
二、行为习惯养成1. 礼貌与公德的培养幼儿园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习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的基本行为准则,如问候、感谢、道歉等。
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幼儿遵守公共场所秩序的习惯,如排队、不乱丢垃圾等。
2.卫生习惯的培养幼儿园是培养幼儿卫生习惯的重要场所。
教师应教导幼儿正确洗手、刷牙、勤擦脸、不嚼手帕等卫生习惯,增强幼儿的健康意识。
3. 安全习惯的养成幼儿园应将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活动中,指导幼儿学习遵守交通规则、躲避陌生人等自我保护的行为习惯,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并随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三、学习习惯养成1. 自主学习的培养幼儿园教师应通过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和游戏活动,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要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规律学习的培养幼儿园应制定良好的学习计划,让幼儿养成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教师要有耐心,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秩序和自律意识。
3. 合作学习的培养幼儿园是幼儿接触集体生活并与同伴互动的重要环境。
教师应组织幼儿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分享、互助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结语:养成良好习惯对幼儿园幼儿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
幼儿园教师在日常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幼儿园幼儿习惯养成标准

幼儿园幼儿习惯养成标准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起点,也是他们建立起习惯的关键时期。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并执行幼儿园幼儿习惯养成标准,对于帮助孩子们建立健康、积极的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活习惯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醒幼儿按时洗手、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鼓励他们讲究个人卫生,如保持整洁的面容、整齐的衣着等。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幼儿园应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并合理安排餐食时间。
引导幼儿懂得饭前洗手、用餐端庄、咀嚼细嫩,不挑食、不浪费食物等。
3.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制定固定的午休时间,为幼儿提供安静的环境,保证他们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保证质量良好的睡眠。
4.养成良好的穿衣习惯幼儿园应引导幼儿学会穿脱衣物,区分季节性的着装,学会整理自己的衣物。
5.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培养幼儿们遵守公共场所秩序、尊敬老师和他人、礼貌用语的良好习惯。
二、行为习惯1.养成良好的自理能力引导幼儿们学会自己如何穿衣、洗脸、梳头和整理自己的物品等,逐渐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2.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习惯组织幼儿参与团队活动,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分享、互助的良好习惯。
3.养成良好的艺术修养习惯提供丰富的艺术活动和文化教育,培养幼儿们对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兴趣,引导他们尊重艺术、欣赏艺术和表达自我。
4.养成良好的智力开发习惯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各类学习活动,培养主动学习、思考和探索的习惯。
5.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习惯教育幼儿注重安全,培养他们判断、防范和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三、实施与监督1.建立习惯养成标准幼儿园应制定明确的幼儿习惯养成标准,详细规定各项习惯的要求,以便一目了然且易于执行。
2.培训专业人员幼儿园应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习惯养成教育能力,确保有效地实施习惯养成标准。
3.亲子共育与家长合作,加强对家长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习惯养成的了解和支持。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习惯养成活动。
幼儿园小朋友的习惯养成

幼儿园小朋友的习惯养成幼儿园小朋友的习惯养成是培养他们良好行为和自律能力的关键阶段。
在幼儿园阶段,小朋友的身心发展非常迅速,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将对他们未来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幼儿园教师、家长以及幼儿园整体环境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帮助小朋友养成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和行动计划。
1. 培养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 教导小朋友每天早上按时起床、洗漱整齐、穿好衣服,并帮助他们养成自己刷牙和洗手的习惯。
- 建立适当的饮食和休息时间表,确保小朋友按时吃饭、休息。
- 在午休时间,教导小朋友养成睡午觉的习惯,有助于恢复体力和提高注意力。
2. 培养良好的社交和交往习惯:- 鼓励小朋友与他人友好相处,分享玩具和食物,遵守游戏规则,并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需求。
- 培养小朋友主动与师长和同伴交流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 鼓励小朋友参加集体活动,如团队游戏、歌唱比赛等,以培养合作和团队精神。
3. 培养良好的学习和自我管理习惯:- 激发小朋友对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按时完成作业和课堂任务。
- 帮助小朋友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例如提醒他们整理书包、保管好学习资料。
- 鼓励小朋友多参加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4.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导小朋友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肘部掩盖,养成良好的咳嗽礼仪。
- 引导小朋友经常洗手,并教他们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培养小朋友关注环境卫生,教导他们不乱扔垃圾,保持教室和户外的整洁。
以上方法和行动计划需要幼儿园教师、家长和整个幼儿园共同参与和努力。
为了培养小朋友的良好习惯,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建立良好的榜样和示范: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成为小朋友的良好榜样,展示出正确的行为和习惯。
- 赞扬和奖励:当小朋友展现出良好的习惯时,教师和家长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和奖励,激励他们继续保持好习惯。
- 温和引导和纠正:当小朋友出现不良行为或习惯时,教师和家长应温和地引导和纠正,帮助他们意识到错误并及时纠正。
幼儿园的幼儿习惯养成

幼儿园的幼儿习惯养成幼儿园教师:XXX【导言】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们人生中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段时光。
幼儿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未来的学习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作为学前教育的教师,我们应积极引导幼儿进行良好的习惯养成,为他们打下坚实的人生基石。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的幼儿习惯进行论述,以引导教师更好地实施教学。
【一、早睡早起的习惯养成】早睡早起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石。
幼儿通过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帮助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可以在日常活动中,通过进行晨间活动和睡前故事的讲述,引导幼儿了解早睡早起的好处,并与幼儿家长加强沟通,形成良好的家园共育。
【二、饮食习惯的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对幼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有趣的饮食活动,如蔬菜沙拉制作、水果串珠等,让幼儿积极参与到健康饮食中来。
同时,教师与家长合作,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并定期进行孩子的身体指标检查,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三、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在幼儿园,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够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并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引导幼儿学会正确洗手、刷牙和咳嗽的方式。
同时,教师应定期检查幼儿的个人卫生情况,并与家长一起关注孩子在家中的卫生习惯。
【四、社交礼仪习惯的培养】良好的社交礼仪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引导幼儿学会礼貌用语和分享行为。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幼儿的情感交流和冲突解决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逐渐融入集体生活。
【五、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引导和激励,培养幼儿专注力、耐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教师应合理设计学习任务和活动,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六、爱护环境的习惯培养】爱护环境是培养幼儿责任感和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校园清洁、植树等活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并通过环保主题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对环境的热爱。
幼儿园小朋友生活习惯养成计划 幼儿园生活习惯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学校和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在这个阶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下面我们提出了一个幼儿园小朋友生活习惯养成计划,希望能对家长和老师有所帮助。
一、早晨起床习惯1.每天早晨起床后,小朋友应该及时整理床铺,将被子叠好,以养成整洁的习惯。
2.起床后立即洗漱,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口气清新。
3.穿好整洁的衣服,做到容貌整洁,衣着得体。
二、饮食习惯1.饮食要有规律,不要挑食,多吃蔬菜水果,饮食要均衡。
2.就餐时要端坐,吃饭不要说话,小朋友要有礼貌,不要滥竽充数。
3.用餐后要主动收拾餐具,不留下任何饭菜渣滓。
三、午睡习惯1.每天午睡时间不要超过1个半小时,安静的环境有利于小朋友的午睡。
2.午睡时小朋友要躺好,不要边玩边睡,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四、玩耍习惯1.遵守游戏规则,不打架,不争抢,不损坏玩具,培养小朋友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玩耍时要注意安全,不要攀爬高处,不要乱奔跑,不要随意触摸陌生物品。
五、教室习惯1.进入教室后要先敲门,并且根据老师的安排有序入座。
2.上课期间要认真听讲,不说闲话,不打闹。
3.上课期间要遵守纪律,不随意离开座位,不随意乱动。
六、洗手习惯1.每天洗手的次数不少于5次,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保持手部清洁。
2.洗手时要用热水和肥皂,认真搓洗双手,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七、睡前习惯1.睡前整理玩具和书籍,保持房间整洁,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2.睡前可以读一段故事书,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3.睡前再次洗漱,进入健康的睡眠状态。
这些生活习惯养成计划不仅仅适用于幼儿园小朋友,也可以作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帮助家长规范孩子的日常行为举止。
幼儿园老师也可以在日常教学中结合这些习惯,引导孩子们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希望这个养成计划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有所帮助。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幼儿园小朋友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除了上面提到的习惯外,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生活习惯需要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重视。
幼儿园小朋友的习惯养成文案

幼儿园小朋友的习惯养成文案幼儿园小朋友的习惯养成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尤其对于幼儿园小朋友来说,良好的习惯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日后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帮助家长和教师了解幼儿园小朋友的习惯养成,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一、日常生活习惯1.饮食习惯晨餐必不可少,午餐和晚餐要定时定量,并合理搭配饮食。
小朋友不喜欢吃的食物可以逐渐培养兴趣。
2.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每天规律的时间入睡和起床,创造适宜的睡眠环境,如安静、安全、温馨的家庭氛围。
3.洗漱习惯家长应该教会幼儿准确而科学地刷牙洗脸,将其变为一种习惯,最好制定一份洗漱的清单,如洗面、洗脸、刷牙、穿衣等,减少反复提醒的次数。
4.整洁卫生教育孩子积极协助家里做家务,用玩具归位练习幼儿整理衣物,让孩子尝试自动将垃圾分类,增强卫生意识,教育幼儿要保持身体卫生,减少疾病发生。
二、学习习惯1.阅读习惯开发幼儿阅读兴趣,逐步培养他们自觉阅读的习惯。
选择对幼儿适合的书籍和绘本,配合适当的阅读指导,在逐渐提高阅读量和效率的同时,增强小朋友的文化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2.早起自然醒的孩子可以让他不要赖床,起床后先洗漱,帮助准备早餐,检查学习和生活用品放置是否整齐、干净等习惯,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增强早起意识。
3.学习计划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督促孩子制定周或月计划,并配合适当的提醒,在完成计划的过程中,加强学习方法和知识学习,培养计划性的习惯。
三、社交习惯1.礼貌培养幼儿健康成长的礼仪素养,注重言行举止的规范,如鞠躬、道谢、问候、慰问、赞扬等,对待老师、同学和家人时都应保持一定的礼貌,加强幼儿对社会规则和文明礼仪的认知,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2.团队合作让孩子参与团队性的活动中,如集体运动、礼仪展示、团体游戏等,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家长应该注重孩子在群体中的互动情况,避免因个性障碍、孤僻等原因导致孩子无法融入团队,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
幼儿园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细则

9.带领幼儿按时起床,起床时观察幼儿情绪有无异常,指导、帮助幼儿穿衣,整理床铺。
10.起床后检查幼儿的仪表服装及鞋林是否整齐。
4.遇升国旗时间原地向国旗行注目礼。
5.遇周末、节假日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创设身体锻炼和接触大自然的机会。
户外活动及体育锻炼习惯
1.愉快地参与体育活动,主动活动身体。
2正确使用活动器械,尝试新玩法,并和同伴一起活动。
3.有安全意识,不做危险动作,不用器械与同伴打闹等。
4.有自我保护意识,知道身体发热时脱衣服或有不适时主动告诉老师,有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7.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和幼儿园要求,带领幼儿准备好次日活动的物质材料。
8.提醒幼儿离园前主动使用礼貌用语向老师、保育员、同伴、门卫、保安说“再见”。
9.固定人员来园接送,教育幼儿不跟陌生人走,在家长未来园之前不独自离园。
10.家长不要给幼儿带零食,不要满足幼儿无理的要求。
11.家长随机教育然幼儿懂得日常安全知识,并注意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安全知识教育。
4.学会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拿勺子(中大班使用筷子),一手扶住碗,不用筷子作为武器打闹、嬉戏。
5.进食时会细嚼慢咽,饭和菜搭配着吃,不吃汤泡饭。
6.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饭菜,不过量进食。
7.保持桌面、地面和衣服清洁,骨头、残渣放在渣盘里或堆在一起。
8.吃完饭再站起来,轻放椅子,离开饭桌,将餐具、渣查放到指定地点,清理好自己的桌面。
5.遵守体育活动规则,不和同伴嬉戏、打闹,影响活动。
幼儿园幼儿习惯养成标准

幼儿园幼儿习惯养成标准习惯的养成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良好的习惯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社交技能。
因此,幼儿园对幼儿习惯的养成提出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要求,以帮助孩子们养成好的习惯。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幼儿习惯养成的标准及其重要性。
一、日常生活习惯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我们要求幼儿养成以下习惯:1. 自理能力:幼儿应该逐渐掌握基本的自理能力,如穿脱衣物、洗手、擦嘴等。
通过自理训练,幼儿能够培养独立性和自信心。
2. 饮食习惯:幼儿应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吃饭时保持安静、讲究餐桌礼仪、不挑食等。
这有助于他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
3. 睡眠规律:幼儿在幼儿园要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每天按时午休,并保证晚上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这有助于他们保持精力充沛,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游戏中。
4. 上厕所:幼儿应该培养上厕所的良好习惯,包括定时上厕所、正确用厕所纸、养成用厕所冲水等好习惯,以维持厕所的卫生清洁。
二、安全习惯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我们要求幼儿养成以下安全习惯:1. 交通安全:幼儿在上学和放学的过程中应保持安全意识,不乱穿马路,遵守交通规则。
2. 安全用电:幼儿应该学会正确使用电器,不乱插拔插头,不触碰带电的器具。
3. 火灾安全:幼儿应该学会防火知识,不玩火、不乱用打火机和火柴,遇到火灾时要保持冷静并及时报警。
4. 食品安全:幼儿应该养成良好的食品安全习惯,如不乱拾食物、不吃过期食品等,以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三、社交习惯良好的社交习惯有助于幼儿与他人和谐相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幼儿园,我们要求幼儿养成以下社交习惯:1. 尊重他人:幼儿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包括老师、同学和其他工作人员。
不打骂他人,听从老师的指导。
2. 合作精神:幼儿应该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与小伙伴协作完成任务。
3. 倾听他人:幼儿应该学会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并尽量以礼貌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株洲市幼儿园幼儿习惯养成标准(一)小班生活习惯养成标准:1。
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能够独立安静地入睡。
(1)入睡前整理好衣物摆在固定位置。
(2)入睡前小手空,不玩弄床上用品,保持安静,不吵闹。
(3)睡姿正确,右侧卧或仰卧,不蒙头,不趴睡。
2.进餐时不挑食、不偏食、不大声讲话、不东西望。
(1)爱惜粮食,不掉饭粒,不剩饭,保持桌面整洁。
(2)不挑食,一口饭一口菜,能独立进餐。
(3)进餐时保持安静,不大声讲话,不东西望,不玩耍。
(4)学会正确使用餐具,添加饭菜请举手。
3.养成良好的入厕习惯,知道及时入厕,不尿裤子。
(1)幼儿知道及时入厕,不尿裤子,入厕前要举手。
(2)排队入厕不推挤,上下台阶不滑倒,把好扶手慢慢走。
(3)掌握正确的入厕方法。
(4)便后在成人帮助下整理好衣裤。
4。
养成爱喝白开水的习惯。
(1)能认清自己的水杯,固定位置取放。
(2)知道按需求喝水,喝多少,接多少,不浪费水,冷热水要分清。
(3)不玩水,不打闹,双手端水杯。
喝水时,不说话,不走动,避免呛水。
5.知道穿脱衣服的顺序,不穿反鞋。
(1)掌握穿脱衣服的方法,能够在成人帮助下穿脱好衣服。
(2)衣裤叠放要整齐。
(3)学会独立穿鞋子,分清左右。
6. 培养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1)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并在成人提醒下能够完成。
(2)知道并掌握洗手、刷牙、洗脸的基本方法。
7.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1)不用衣袖擦鼻涕、不在衣裤上擦手,保持衣裤清洁。
(2)不在公共场所随地大小便。
(3)不在公共设施上乱写、乱画。
(4)知道不将脏东西放入口中,不吮吸手指、玩具等,懂得病从口入的道理。
学习习惯养成标准:1、初步了解笔、纸等学习用品的用途。
2、学会使用美术用具。
3、了解书的结构,培养幼儿看书的兴趣。
(1)认识书的封面、封底、页码、书名等。
(2)幼儿喜欢看书,对书有兴趣。
4、学会一页一页翻书,懂得珍惜书、爱护书。
(1)学会用右手轻轻捏住书的右下角,由右侧向左侧一页一页轻轻翻过。
(2)看完书后要物归原处,轻拿轻放。
(3)不撕书,不折书,不在书上乱涂乱画。
5、学习时坐姿端正,懂得举手发言。
(1)学习正确的阅读坐姿:看书时,上身挺直,双腿放正。
阅读时注意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子一拳远。
(2)幼儿发言时,不乱插话,不争抢,知道要举手发言。
6、认真倾听老师讲话,并学说完整话。
(1)不随便插话,不打断别人的讲话.(2)能认真倾听老师讲话,能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礼仪习惯养成标准:1、幼儿园礼仪:(1)入园时,能够不哭闹,自己走,不用成人抱,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2)能在成人的提示下向家长、老师、小朋友问好和说“再见”。
(3)离园时不跟别人走或自己跑出幼儿园大门。
(4)能够自已拿书包,整理衣物,并将玩具、图书等物品整理归位。
(5)培养幼儿要爱护公共设施。
了解取放物品的礼仪,轻拿轻放,培养物归原处的良好习惯。
(6)知道要爱护幼儿园环境,不在走廊跑跳,打闹。
(7)不乱涂室外墙面,不破坏班级的桌椅、图书、玩具等物品及公共设施。
2、家庭礼仪:(1)知道敲门后才能进入,不大声喊叫、不用力拍门。
(2)别人开关门时知道避让。
出入时,随手轻轻关门。
(3)知道铃响要接,能及时接听(4)接后能够简单对话。
(5)知道通话结束前要说再见,并放好听筒。
(6)让幼儿学会有礼貌的接待客人。
能主动与客人打招呼,不打扰大人的交谈。
做客结束时,知道与主人道别。
(7)接待客人时,会使用礼貌用语,主动与客人打招呼。
客人走时,能与客人道别。
(8)不随便要客人的东西,翻看客人的物品。
(9)做客时,在成人的提示下能主动向主人问候,主人示意入座时,方可入座。
(10)做客时,不争抢物品,不随意扔东西。
3、公共场所礼仪:(1)在公共场所讲话声音要小,不喧哗、不哭闹、不打扰别人。
(2)与人交谈时,能说完整话,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不边玩边说。
(3)能够安静地倾听别人讲话,双眼注视着对方,不东西望、边听边玩。
(4)不轻易打断或抢接他人讲话。
4、基本礼仪:(1)能够在成人引导下使用礼貌用语,如“早上好”、“您好”、“再见”。
(2)能礼貌称呼人,如“老师”、“爷爷”、“奶奶”、“阿姨”、“叔叔”等,而不用“喂”、“唉”等词。
(3)知道递接物品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双手递接。
运动习惯养成标准:1运动时知道保护自身安全,不做危险性动作(如:站着滑滑梯、蹲着滑、倒着滑、从高处跳下等)。
2.不玩危险性游戏。
3.知道游戏时要遵守游戏规则,按秩序排队进行活动,不要互相推挤。
(二)中班生活习惯养成标准:1、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掌握正确的睡眠姿势(右侧卧睡或仰睡)。
(1)学会叠放衣物并整齐摆放在固定位置。
(2)睡前枕头放正,盖好被子。
(3)掌握正确的睡眠姿势(正确姿势见小班)。
(4)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好习惯,起床后要整理被褥。
2、养成良好的入厕习惯,知道及时入厕。
(1)自觉排队入厕,不打闹,不逗留,文明入厕。
(2)大小便后能及时冲厕。
(3)学会便后用手纸清洁,便后整理好衣裤再出厕所。
3、培养幼儿进餐时会正确地使用餐具,能够独立进餐,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及时吃完。
(1)能将食物的残渣堆放在一起。
(2)注意不洒落饭菜,保持桌面和地面的清洁。
(3)吃饭时保持安静,不边说边吃,以免呛食。
4、学会系纽扣,将衣服、鞋帽穿整齐。
(1)学会整理衣物。
(2)学习独立穿脱衣服、鞋帽,系纽扣、拉拉链、系鞋带。
(3)不乱扔乱放玩具等物品,学会整理玩具。
(4)正确玩玩具,不乱扔乱放,不损坏破坏玩具。
(5)物品和玩具用过后,及时整理并归位。
5、学会简单的整理、保持室外环境卫生。
(1)能按要求摆放室物品。
(2)会做简单的清洁工作(扫地、擦桌椅等)。
(3)知道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6、乐于接受疾病预防与治疗。
(1)让幼儿愿意接种疫苗,知道接种疫苗时不哭闹。
(2)让幼儿知道身体不舒服时,及时通知成人。
(3)让幼儿知道生病时要及时配合治疗,按时按量吃药。
学习习惯教育标准:1、学会笔的使用方法及书写姿势。
2、懂得爱护文具。
(1)轻拿轻放,不损坏文具。
(2)不咬、不摔、不把文具当玩具玩。
3、初步学习整理文具的方法。
(1)不乱放文具,物归原处。
(2)文具使用后整理回原样。
4、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1)不再强光和昏暗的光线下看书。
(2)姿势正确,安静阅读,不干扰他人看书。
(3)不长时间用眼,保证阅读时间。
(4)爱护书,物归原处。
5.认真倾听老师讲话,并充分理解话语的指令及容。
(1)能保持安静专注倾听老师讲话。
(2)能根据老师指令做出相应的反应。
6.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勤于动手、善于动脑、踊跃发言。
(1)能够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活动,对学习有兴趣。
(2)学习时,勇于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
7.能够大胆、完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礼仪习惯养成标准:1、家庭礼仪:(1)出门前会穿戴、整理自己的衣物,干净整洁。
(2)回家后,能主动与家人打招呼,简单向家人讲述发生的事情。
(3)客人来访时,能起身相迎,面带微笑,热情地请客人入座。
(4)客人问话时,能有礼貌地看着客人回答。
主客谈话时,不随意打断或插话。
(5)接待客人或做客时,能友好地与小客人相处,懂得谦让。
(6)接待客人或做客时,会说“再见、请慢走、欢迎再来、请回、不用送、”等礼貌用语。
(7)做客时,不乱翻、乱动主人家的物品,不随便要主人的东西。
2、公共场所礼仪:(1)让幼儿学会用餐礼仪。
(2)能安静、独立进餐。
正确使用餐具,不乱敲餐具。
咀嚼食品时不发出声音,不与人交谈。
(3)进餐结束后,能安静地等待未用完餐的人,如提前离开,要向其他人道别,并把餐具摆放整齐。
(4)学会游园礼仪(维持公共卫生、不乱扔垃圾、维持公共秩序、不折花、不践踏草坪……),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5)爱护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踩踏草坪,如遇到不爱护环境的行为,能有礼貌地提醒。
(6)爱护动物,不随便触摸、戏弄小动物,不随意投食,当有人戏弄动物时,能有礼貌地制止。
(7)注意环境卫生,不边走边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
3、基本礼仪:(1)会自我介绍:“您好(大家好)!我叫×××,今年×岁了,我在××幼儿园×班。
”(2)能够认真倾听别人讲话,注视对方,不插话。
(3)别人提出问题时,及时给予回答。
(4)1知道他人的物品不能随便拿,应征询对方同意后才能使用。
(5)会正确使用借物语言,如“请把××借给我好吗?”。
运动习惯养成标准:1.掌握正确的大型玩具和运动器械的操作方法。
2.在游戏和运动时,服饰上不带别针、大头针等危险物品,不带项链、手链等装饰物,系好鞋带。
3.游戏及运动时不吃零食。
4.在大型玩具、运动器械上不做危险性的动作。
(三)大班生活习惯养成标准:1、作息习惯有规律,能够较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并能够独立进行睡前及起床后的整理。
(1)能够养成定时入睡、起床的习惯。
(2)能够自己穿脱衣物,整理衣物。
(3)自觉安静入睡,午睡期间入厕不影响其他幼儿,醒后不打扰其他幼儿。
(4)能够自己整理床铺。
2.大小便能够自理,便后能整理衣服。
3.知道吃有营养的食物,不吃垃圾食品,能够情绪愉快的进餐,不暴饮暴食。
4.学会穿鞋带、系鞋带等生活技能,保持衣服整洁。
5.主动整理玩具,保持环境卫生。
6.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7.能够做到进餐前擦桌子,进餐后扫地,收拾碗筷等清洁工作。
8.自觉保持自身的清洁(能够主动洗澡,换洗衣裤)。
9.能主动整理室外环境卫生。
10.能够独立整理玩具、书包,能保持玩具清洁。
11.懂得简单的疾病预防与治疗知识。
学习习惯教育标准:1、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能够熟练的掌握各种学习用品的使用方法。
2、掌握学习前准备及学习后整理工作。
3、会主动读书。
4. 能够坚持读完一本书。
5、幼儿知道讲话时语意明确、声音响亮、吐字清晰。
6.勤于思考,好问乐学。
7.培养幼儿的主动创新能力。
礼仪习惯教育标准:1、家庭礼仪:(1)了解接打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会用“您好”、“请问您找谁”、“请稍等”等礼貌用语接。
声音适中、自然大方。
(2)让幼儿学会有礼貌的接待客人。
知道在别人家做客时应注意哪些礼节(学说道别语言:“请回、请留步、不用送”,并知道对主人的招待表示感,“您的招待”。
在客人来时,能协助大人)。
2、公共场所礼仪:(1)使幼儿知道按顺序排队是一种文明礼仪行为。
培养幼儿如遇到他人有急事时,可让出自己的位置让他人先行。
(2)让幼儿知道如何正确的乘坐交通工具(主动购票,按顺序上下车,上车时不挤不推、要礼让老、弱、病、残、孕;行驶中不打闹大声喧哗、不向车外丢东西、吐痰,不脱鞋、不蹬座位,不在车上吃东西,下车提前准备,并使用文明用语……)3、基本礼仪:(1)幼儿能在初次见面时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并能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