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第二次模拟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开封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第二次模拟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
1.冰心的《往事》(——之十四)是赞美大海的,作者却在开头写道:"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

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搁笔。

"这里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A.对比反衬
B.欲扬先抑
C.侧面烘托
D.铺垫渲染
2.《张中丞传后叙》中张巡、许远所守之城是指()
A.汴州
B.睢阳
C.徐州
D.和州
3.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
A.A.欧阳修
B.苏轼
C.韩愈
D.王安石
4. 《李将军列传》中作者将李广和李蔡加以对比的目的是凸显李广
A.勇猛善射的武功
B.体恤部下的武德
C.终生未封的遭遇
D.治军简易的特点
5. 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作家是()
A.欧阳修
B.苏轼
C.辛弃疾
D.陆游
6.李斯的《谏逐客书》选自( )
A.《左传》
B.《史记》
C.《战国策》
D.《国语》
7.下列曲句中,概括全篇主题思想的是()
A.断肠人在天涯
B.枯藤老树昏鸦
C.古道西风瘦马
D.小桥流水人家
8.《天净沙·秋思》中,概括全篇主题思想的是()
A.断肠人在天涯
B.枯藤老树昏鸦
C.古道西风瘦马
D.小桥流水人家
9.《史记》的作者是()
A.司马迁
B.左丘明
C.班固
D.范晔
10.下列诗人生活在盛唐的是()
A.李白
B.自居易
C.李商隐
D.陈子昂
11. 诗风飘逸自然、词彩瑰伟绚丽的诗人是()
A.高适
B.杜甫
C.李白
D.白居易
12. 望洋兴叹一语出自()
A.《老子》
B.《庄子》
C.《论语》
D.《孟子》
13.《我爱这土地》中诗人着力刻画的一个象征形象是
A.土地
B.暴风雨
C.鸟
D.温柔的黎明
14.成语“分崩离析”源自( )
A.《季氏将伐颛臾》
B.《赵威后问齐使》
C.《始得西山宴游记》
D.《答李翊书》
15.首先提出“因材施教”思想的是()
A.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二、填空题(10题)
16. “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荷塘月色》)词句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17. 王维是__唐__诗派的代表作家。

18. 在天愿为比翼鸟,___________
19.《蜀相》是悼念__________的诗。

20. 诗歌《西风颂》的作者是__。

21.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__。

22.王昌龄《从军行》诗:"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

"
23.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

24.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千百年来传诵不绝,被誉为“__________”。

25. 《燕昭王求士》一文中的“三晋”是指由__国分出的___三国。

三、判断题(5题)
26. 《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 )
27. 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

( )
28. 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以略带夸张的漫画手法描绘了反面人物的言行举止。

( )
29. 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律等。

( )
30. 苏轼以豪放词著称,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 )
四、文言文阅读(3题)
31.阅读《秋水》(节选)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摩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浚,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

(2分)
虚:笃:丑:
32.这段文字记叙的是哪一次战役?作者以此役表现了李广什么样的性格和遭遇?
33.
阅读《论毅力》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1~23 小题。

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

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日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
四挫而退;更
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五、现代文阅读(3题)
34. 说明《门槛》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体裁?其是否有边缘性?
35.(三)阅读《谈时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36~38小题:
所以有人宁可遁迹山林,享受那清风明月,“侣鱼虾而友麋鹿”,过那高蹈隐逸的生活。

诗人济慈宁愿长时间地守着一株花,看那花苞徐徐展瓣,以为那是人间至乐。

嵇康在大树底下扬槌打铁,“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刘伶“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植提壶”,一生中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这又是一种颇不寻常的方式。

最彻底的超然的例子是《传灯录》所记载的:“南泉和尚问陆亘曰:‘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寸丝不挂即是了无挂碍之谓,“原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境界高超极了,可以说是“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根本不发生什么时间问题。

作者在这段文字中都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6.阅读小说片段,然后回答问题:那三位麦琪,诸位知道,全是有智慧的人——非常有智慧的人——他们带来礼物,送给生在马槽里的圣子
耶稣。

他们首创了圣诞节馈赠礼物的风俗。

他们既然有智慧,他们的礼物无疑也是聪明的,可能还附带一种碰上收到同样的东西时可以交换的权利。

我的拙笔在这里告诉了诸位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一家最宝贵的东西。

但是,让我们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

在一切授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

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

他们就是麦琪。

这段文字中麦琪的原意是什么?而结尾“他们就是麦琪”中的“他们”指的是谁?
六、作文(1题)
37. 以“坚强”为话题,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1.B
2.B
3.C
4.C解析:在《李将军列传》中,作者将李广和李蔡对比的目的是凸显李广终生未封的遭遇。

作者将李广放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加以刻画,用其他人物来衬托李广的性格特征。

主要对比有三处:其一,李广与匈奴射雕者的对比。

作用是突出了李广的善射。

其二,李广和程不识的对比。

作用是突出李广治军简易、体恤部下的治军特点。

其三,李广和李蔡的对比。

作用是突出李广终生不遇、白首未封的不幸遭遇。

此篇课文人物众多,考生要把文中所涉及的人物之间的关系理清,例如对于中心人物李广,哪些与之构成对比关系,哪些不是,构成对比、衬托等关系的人物,分别是为了突出李广什么特点,都要逐一明确。

5.B
6.B
7.A
8.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主旨。

【应试指导】“断肠人在天涯”是贯穿《天净沙.秋思》的主线,也是全篇的主旨所在。

小令前几句铺叙九种景物,以夕阳西下’为背景,渲染出悲凉的气氛,都是为了表现天涯游子的思归之情。

9.A
10.A
11.C解析:高适是边塞诗人,诗歌充满边关气息;杜甫的诗以沉郁顿挫著称;白居易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易自然;李白诗风飘逸开放,词彩瑰丽。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C。

12.B
13.C
14.A
15.A
16.通感或移觉通感或移觉
17.盛山水田园盛山水田园
18.在地愿为连理枝
19.诸葛亮
20.雪莱雪莱
21.《诗经》《诗经》
22.不破楼兰终不还
23.孔子
24. 秋思之祖
25.晋韩、赵、魏晋韩、赵、魏
26.N
27.Y
28.Y
29.Y
30.Y
31.虚同“墟”,居住的地方。

笃:固,局限。

丑:鄙陋,此处指水小。

32.从卫青出塞击单于。

李广老当益壮,忠诚报国,勇担重任,愿做开路先锋与单于决一死战,但被改派与右将军出东道,结果军无导,或
失道,后大将军,结局悲惨。

33.本段文字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概括人生经历的一般规律:逆境多于顺境;逆顺两境常常交替呈现;阻力虽有大小、多寡之分,但终“无可逃避”。

第二层(从“其在志力薄弱之士”至末)分析了五种人对待逆境的不同态度和结果。

正反对比,前四种人没有毅力,导致失败;只有第五种“至强之人”、他们由于有超强的毅力,所以能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获得成功。

34.《门槛》是散文诗。

散文诗是诞生于散文和诗歌交界处的一种边缘性文学体裁。

分行排列似散文;重在抒情有意境似诗歌。

《门槛》是散文诗。

散文诗是诞生于散文和诗歌交界处的一种边缘性文学体裁。

分行排列,似散文;重在抒情,有意境,似诗歌。

35.引证法、类比论证法
36.原意是为基督初生送礼的三位贤人。

作品中比喻男女主人公吉姆和德拉夫妇。

原意是为基督初生送礼的三位贤人。

作品中比喻男女主人公吉姆和德拉夫妇。

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