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复习导学案-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复习案(1)
溶液的酸碱性和常见的酸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评价
一.复习目标
1. 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并学会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

2. 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学会稀释浓硫酸的方法。

3. 掌握常见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交流讨论
知识点一:酸碱指示剂
例1.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右图所示的关系。

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
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
...的是()
A.紫色 B.蓝色 C.红色 D.无色
知识点二:PH试纸
1、溶液的酸碱性:pH<7,溶液呈____性,pH=7,溶液呈____性,pH>7,溶液呈____性。

溶液的pH与酸碱性强弱的关系:___________,酸性越强,___________,碱性越强。

2、测定溶液pH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下图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参照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酱油呈碱性 B. 葡萄汁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 胃酸过多的人可多喝玉米粥
D. 西瓜汁的酸性要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例3. 甲、乙两同学想了解碳酸钠溶液的酸碱性。

他们做了以下研究:
实验操作检测结果
甲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
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pH>7
乙同学
将pH试纸直接浸入碳酸钠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
比较。

PH>7 酸碱指示剂酸性溶液中性溶液碱性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
苹果汁葡


西











水酱

3 4 5 6 7 8 9 10 pH
(1)根据两位同学的实验可得出碳酸钠溶液酸碱性的结论:碳酸钠溶液显性。

(2)根据两位同学的实验操作,你认为同学操作不规范,原因是。

(3)如果实验室没有pH试纸,又要一次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性,可选用试液来
进行实验,该试剂从色变成色,能确定其酸碱性。

知识点三:常见酸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物理特性敞口现象
浓硫酸
浓盐酸
例4. 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可以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A.蔗糖溶液B.浓盐酸C.浓硫酸D.饱和食盐水
知识点四: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1、酸具有许多共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在溶液中能电离出_____,酸的化学性质如下:
①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________,无色的酚酞试液___________。

②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如: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________和_________。

如:稀硫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酸能与盐反应生成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如: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酸能与碱反应生成_________和_________。

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5. 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
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稀硫酸中阳离子的符号是;
(2)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色;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4)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填序号);
(5)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
反应,则X可能是(BaCl2、CuSO4、Na2CO3)中的。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碱都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C.pH < 6.5的雨水称为酸雨D.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
2.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 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可看到白雾
C. 用pH试纸测氨水的酸碱度,测得溶液的pH为10.2
D. 测溶液PH值时,将待测液倾倒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
3. 生活中—些物质的pH值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橘子汁比西瓜汁的酸性强
B.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吃橘子
C.肥皂水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
D.草木灰可改良酸性土壤
4.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①X + 碱→盐+ 水②X + 金属氧化物→盐+ 水
A.HCl B.CO C.NaOH D.CaO
5.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
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

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
A.Mg B.Fe2O3 C.C02 D.NaOH
6.硫酸、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浓硫酸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因为浓硫酸有性。

(2)写出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与铁粉反应:
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③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上述反应中,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填编号)(3)盐酸的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硫酸代替盐酸的是(填编号)
①金属表面除锈②制造药物氯化锌③除去NaCl中的少量NaOH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复习案(2)
常见的碱和酸碱中和反应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评价
一.复习目标
1.知道常见碱的俗称、化学式、物理性质;
2.掌握常见碱的化学性质,理解碱溶液具有共性的原因;
3.掌握酸碱中和反应,并能应用中和反应解释一些问题。

二.交流讨论
知识点一:常见碱的俗称、化学式、物理性质
俗称化学式物理特性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氨水
例1.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正确的是()
A. 石灰石:Ca O
B. 烧碱:Na2CO3
C. 熟石灰:Ca(OH)2
D. 食盐:NaCl2
知识点二:常见碱的化学性质
1.碱溶液具有许多共同性质的原因是:碱的水溶液中都有_________。

碱的化学性质如下:
①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无色的酚酞试液___________。

注意:不溶的碱如:Cu(OH)2、Fe(OH)3、Al(OH)3、Mg(OH)2不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②碱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如: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如:硫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碱能与盐反应生成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如:CuSO4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作为该小组成员一起来解决下列问题:
(1)小红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如果检测结果呈酸性,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那么要改良此土壤的酸性,应向农田里施加(填化学式).(2)小红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I.为了验证反应①,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II.依据反应④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III.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a.Na2CO3b.HCl c.FeCl3d.Ba(NO3)2
知识点三:氢氧化钠的变质
1.在空气中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易吸收二氧化碳而______ ___,发生的化学反应方
程式是。

2.检验氢氧化钠变质的试剂是,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例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

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小组内小明同学认为有两种可能:
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猜想2:该溶液全部变质
(1)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还有一种可能,请你补充出猜想3:。

(2)为了验证猜想3,小红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报告的填写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1.取样,,过滤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3成立2.向上述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3)探究启示:氢氧化钠必须保存。

知识点四:酸碱中和反应
1. 称做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小刚同学选择了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三种试剂,按如图所示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请回答:
(1)试剂Ⅰ是,试剂Ⅱ是.
(2)本实验中,常常选用酚酞酞溶液而不选用石蕊溶液
做指示剂的原因是

(3)欲验证上述实验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
完全反应,不能选择的试剂是.
A.石蕊溶液B.铜片C.碳酸氢钠粉末.
三.课堂检测
1.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A.H2CO3
B.Na2CO3
C.P2O5
D.Ba(OH)2
2.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在C a(O 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 a(O 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3.下列物质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A.酚酞试液B.CO2C.澄清石灰水D.铁粉
4.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不合理的是()
A.用稀盐酸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B.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C.用CO2鉴别NaOH和Ca(OH)2溶液D.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5.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②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①③④
6.有浓氨水、氢氧化钠、石灰水三种物质的溶液长期存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
学变化而减小的物质是,因发生化学变化溶液质量增大的物质是_______。

7. 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表中物质的化学式
(2)上述五种物质放入相等的水中,测定所得的溶液的pH,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正确的操作是
;其中pH最小的是(填序号)。

(3)上述物质溶于水放热的是(填序号);
(4)利用表中物质作反应物(可以加水或在水中进行),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Ⅰ、生石灰转化为熟石灰:
Ⅱ、制取氢氧化钠:
Ⅲ、中和反应: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复习案(3)
几种重要的盐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评价
一.复习目标
1. 掌握几种重要的盐的俗称、性质和用途。

2.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应用。

3. 学会判断复分解反应和化肥的分类。

4. 学会检验碳酸盐和铵态氮肥。

二.交流讨论
知识点一:常见盐的俗称和用途
例1.现有:①NaHCO3;②Na2CO3;③Ca(OH)2;④CaO;⑤CaCO3。

请用序号填空。

(1) 俗名叫纯碱的是,叫小苏打的是,叫生石灰的是。

(2)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3) 属于盐类的是,可用于作干燥剂的是。

知识点二:盐的化学性质
1、盐的化学性质:
①盐(溶液)能与金属单质反应生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如:硫酸铜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盐能与酸反应生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如: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盐(溶液)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如: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盐(溶液)能与盐(溶液)反应生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如: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 乙
例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①C →CO →CO 2
②Cu →CuO →CuSO 4 ③Na 2CO 3→NaCl →NaNO 3
④CaCO 3→CaO →Ca(OH)2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例3. 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 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与加入X
溶液的质量(横坐标)关系不.符合..
图乙的是( ) 烧杯中的物质 X 溶液
A
稀硫酸和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B
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C
澄清石灰水 碳酸钠溶液 D
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
知识点三:检验碳酸盐(即CO 32-)
1、 检验碳酸盐(即CO 32-)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 下图中的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是 。

(2)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 2,是因为碳酸钙、
碳酸钠中均含有 (写离子符号)。

(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属于 反应。

知识点四:化肥的分类和检验铵态氮肥(即NH 4+)
例5. 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

(1)氯化铵属于化学肥料中的______(填字母)。

A .钾肥
B .氮肥
C .磷肥
(2)氯化铵具有的性质是______(填字母)。

A .易溶于水
B .有挥发性
C .受热易分解
(3)氯化铵中含有的阳离子的符号为______。

(4)施用该肥料时,要避免与______(填“酸性”或“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以防降低肥效。

(5)氯化铵与烧碱反应的方程式为:. (6)请设计实验证明氯化铵是铵态氮肥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样品为铵态氮肥
知识点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应用
1、常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
注意:这里的酸通常指_________、_________,而浓硫酸和硝酸除外。

(2)活动性较______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它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____________中置换出来,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6.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表面有气泡产生;将X、Z放入AgNO3溶液中,X表面有固体析出,而Z表面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Y、X、Z B.X、Z、Y C.Y、Z、X D. X、Y、Z
例7. 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A.滤渣中一定有Fe B.滤渣中一定有Cu
C.滤液中一定有Fe2+D.滤液中一定有Ag+、Cu2+
三.课堂检测
4.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①②③④
A.①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②检验铵态氮肥
C.③检验CO32一的存在
D.④用水吸收CO
2.有关酸碱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上常用稀硫酸除铁锈
B.炉具清洁剂中的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C.水壶中的水垢常用食盐水来清洗
D.碳酸钠俗称纯碱,常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生产3.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Cu(OH)2→CuCl2 B. Zn→H2C.H2O→H2D.AgCl→NaCl 4.

6.现有碳酸氢钠、硝酸钾、氢氧化铝、硫酸、盐酸、熟石灰等物质,选择合适的物质用化学式
...填空:
(1)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的是;(2)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料是;(3)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的是;(4)治疗胃酸过多的碱是;(5)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是;(6)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7. 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基本反应类型。

(1)锌和硝酸银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反应。

(2)碳酸氢钠和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反应。

(3)生石灰与水制取熟石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反应。

(4)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反应。

(5)碳酸钙加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