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梅花引》诗词19篇大全集花似雪,满苍苔,总是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城梅花引》诗词19篇大全集花似雪,满苍苔,总是愁
江城梅花引,词牌名,又名“摊破江城子”“江梅引”“四笑江梅引”“梅花引”西湖明月引“明月引”。
以程垓《江城梅花引·娟娟霜月冷侵门》为正体,双调八十七字,前段八句四平韵、一叠韵,后段十句六平韵、两叠韵。
另有双调八十八字,前段八句四平韵、一叠韵,后段十一句六平韵、一叠韵;双调八十五字,前段八句五平韵,后段十句一叶韵、四平韵等变体。
代表作品有吴文英《江城梅花引·赠倪梅村》等。
《词谱》卷二十一:“万俟咏‘梅花引’句读与‘江城子’相近,故可合为一调。
程垓词,换头句藏短韵者,名《摊破江城子》。
洪皓词,三声叶者四首,每首有一‘笑’字,名《四笑江梅引》。
周密词,三声叶韵者,名《梅花引》,全押平韵者,名《明月引》。
陈允平词名《西湖明月引》。
”《填词名解》卷二:“‘江城梅花引’,采李白诗‘江城五月落梅花’。
其体盖取‘江城子’前半调,‘梅花引’后半调,合为此词也。
”《词律》卷二以此调附列于“江城子”之后,注云:“此词(指程垓‘娟娟霜月”一首,作康与之词)相传为前半用‘江城子’,后半用‘梅花引’,故合名‘江城梅花引’,盖取‘江城五月落梅花’句也。
但前半自首至‘花又恼’,确然为‘江城子’,而后全不似‘梅花引’,至过变以下,则并与两调俱不相合,止‘惟有’至“隐悴损’十六字同耳。
未知以为‘梅花引’是何故也?竹山(蒋捷)‘荆溪阻雪’一首,遵此而作,足知此调无误,但无可订定‘梅花’二字耳!”又“此词又误刻书舟(程垓)词中,题曰《摊破江神子》,然则此调祗应名为‘摊破江城子’可耳。
因相沿已久,不便议改。
竹山集于此调又竟作‘梅花引’,益与五十七字之‘梅花引’相混。
'《容斋五笔》:“绍兴丁巳,所在始歌《江梅引》不知为谁人所作。
己未、康申年北庭亦传之。
至于壬戌,先忠宣公在燕赵张侍御家宴,侍妾歌之,感其‘念此情,家万里’之句,怆然曰:‘此歌殆为我作!’既归不寐,遂用韵赋四阕,其一《忆江梅》,其二《访寒梅》,其三《怜落梅》,第四篇失其稿,每首有一‘笑’字,
北人谓之《四笑江梅引》,争传写焉。
”按《阳春白雪》卷七载洪皓《江梅引》一首云:“‘去年湖上雪欺梅。
”正补足《容斋随笔》之所失,别名当为“雪欺梅”。
清佚名《词通·论名》云:“余谓此调并非两调合名。
所谓‘江城梅花引’者,自是‘摊破江城子’之别名,与五十七字之‘梅花引’无涉。
”
王观词为创调之作,咏梅本意。
《全宋词》录王词前段字句略异,今据《词律》与《词谱》,并有南宋洪皓和王词四首可校律。
洪皓和词序云:“顷留金国、四经除馆。
十有四年,复馆于燕。
岁在壬戌,甫临长至,张总侍御邀饮。
众宾皆退,独留少款。
侍婢歌《江梅引》,有‘念此情,家万里’之句,仆曰:此调殆为我作也。
又闻本朝使命将至,感慨久之。
既归不寐,追和四章。
”洪皓之词四首其一为宋词名篇,词云:“天涯除馆忆江梅。
几枝开。
使南来。
还带余杭,春信到燕台。
准拟寒英降慰远,隔山水,应消落、赴想谁。
空恁遐想笑搞蕊。
断回肠,思故里。
漫弹绿绮。
引三弄、不觉魂飞。
更听胡笳,哀怨泪沾衣。
乱插繁花须异目,待孤讽,怕东风、一夜吹。
”此体后段换本部三仄韵为叶,再换本部平韵。
此调本来极为流畅,音节响亮,因叶仄韵而顿挫,以表达曲折压抑之情感。
《词谱》于此调列八体,但通用者除王词一体而外尚有程垓一体。
宋季蒋捷《荆溪阻雪》同此体:“白鸥问我泊孤舟。
是身留。
是心留。
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
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
旧游。
今在不。
花外楼。
柳下舟。
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
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此体全用平韵并有叠韵,韵密,多短句,故音节急促响亮,有行云流水之势,声韵和谐优美,宜于抒情与咏物。
《词律》与《词谱》于蒋捷词后段换头处作:“忆旧游。
旧游今在不。
”《百家词》本作:“旧游。
旧游。
今在不。
”《全宋词》本同。
此正与程词句式一致。
江城梅花引
宋代:王观
年年江上见寒梅。
暗香来。
为谁开。
疑是月宫、仙子下瑶台。
冷艳一枝春在手,故人远,相思寄与谁。
怨极恨极嗅香蕊。
念此情,家万里。
暮霞散绮。
楚天碧、片片轻飞。
为我多情,特地点征衣。
花易飘零人易老,正心碎,那堪塞管吹。
江城梅花引
宋代:王观
年年江上见寒梅。
暗香来。
为谁开。
疑是月宫、仙子下瑶台。
冷艳一枝春在手,故人远,相思寄与谁。
怨极恨极嗅香蕊。
念此情,家万里。
暮霞散绮。
楚天碧、片片轻飞。
为我多情,特地点征衣。
花易飘零人易老,正心碎,那堪塞管吹。
江城梅花引(枕屏)
宋代:丘崈
轻煤一曲染霜纨。
小屏山。
有无间。
宛是西湖,雪后未晴天。
水外几家篱落晚,半开关。
有梅花、傲峭寒。
渐看。
渐远。
水弥漫。
小舟轻,去又远。
野桥断岸,隐萧寺、□出晴峦。
忆得孤山,山下竹溪前。
佳致不妨随处有,小窗闲,与词人、伴醉眠。
江城梅花引·年年江上见寒梅
宋代:王观
年年江上见寒梅。
暗香来。
为谁开。
疑是月宫、仙子下瑶台。
冷艳一枝春在手,故人远,相思寄与谁。
怨极恨极嗅香蕊。
念此情,家万里。
暮霞散绮。
楚天碧、片片轻飞。
为我多情,特地点征衣。
花易飘零人易老,正心碎,那堪塞管吹。
江城梅花引·轻煤一曲染霜纨
宋代:丘崈
轻煤一曲染霜纨。
小屏山。
有无间。
宛是西湖,雪后未晴天。
水外几家篱落晚,半开关。
有梅花、傲峭寒。
渐看。
渐远。
水弥漫。
小舟轻,去又远。
野桥断岸,隐萧寺、□出晴峦。
忆得孤山,山下竹溪前。
佳致不妨随处有,小窗闲,与词人、伴醉眠。
江城梅花引(登高)
宋代:刘将孙
明霞回雨霁秋空。
笑难逢。
步城东。
直上翠微,客有可人同。
回首向来轻节序,筋力异,心犹在,愧鬓蓬。
悲年冉冉江滚滚。
骑台平,蒋陵冷。
天高年晚,山河险,烟雾冥濛。
一幅乌纱,闲著傲西风。
古往今来只如此,便潦倒,渺乾坤,醉眼中。
江城梅花引·明霞回雨霁秋空
宋代:刘将孙
明霞回雨霁秋空。
笑难逢。
步城东。
直上翠微,客有可人同。
回首向来轻节序,筋力异,心犹在,愧鬓蓬。
悲年冉冉江滚滚。
骑台平,蒋陵冷。
天高年晚,山河险,烟雾冥濛。
一幅乌纱,闲著傲西风。
古往今来只如此,便潦倒,渺乾坤,醉眼中。
江城梅花引(辛巳洪都上元)
宋代:刘辰翁
几年城中无看灯。
夜三更。
月空明。
野庙残梅,村鼓自春声。
长笑儿童忙踏舞,何曾见,宣德棚,不夜城。
去年今年又伤心。
去年晴。
去年曾。
不似今年,闲坐处、却不曾行。
忆去年人、弹烛泪纵横。
想见西窗窗下月,窗下月,是无情,是有情。
江城梅花引(赠倪梅村)
宋代:吴文英
江头何处带春归。
玉川迷。
路东西。
一雁不飞、雪压冻云低。
十里黄昏成晓色,竹根篱。
分流水、过翠微。
带书傍月自锄畦。
苦吟诗。
生鬓丝。
半黄烟雨,翠禽语、似说相思。
惆怅孤山、花尽草离离。
半幅寒香家住远,小帘垂。
玉人误、听马嘶。
江城梅花引·相思无处著春寒
宋代:刘辰翁
相思无处著春寒。
傍阑干。
湿阑干。
似我情怀,处处忆临安。
想见夜深村鼓静,灯晕碧,为傍人,说上元。
是花是雪无意看。
雨摧残。
雨摧残。
探春未还。
到春还、似不如闲。
感恨千般、憔悴做花难。
不惜与君同一醉,君不见,铜雀台,望老瞒。
江城梅花引
宋代:赵与洽
单衾寒引画龙声。
雨初晴。
月微明。
竹外溪边,低见一枝横。
澹月疏花三四点,尚春浅,早相看、似有情。
夜来袖冷暗香凝。
恨半销,酒半醒。
靓妆照影,未堪整、雪艳冰清。
只恐不禁、愁绝易飘零。
待得南楼三弄彻、君试看,比从前、更瘦生。
江城梅花引
宋代:刘辰翁
相思无处著春寒。
傍阑干。
湿阑干。
似我情怀,处处忆临安。
想见夜深村鼓静,灯晕碧,为傍人,说上元。
是花是雪无意看。
雨摧残。
雨摧残。
探春未还。
到春还、似不如闲。
感恨千般、憔悴做花难。
不惜与君同一醉,君不见,铜雀台,望老瞒。
时邻居声妓有物化之感。
江城梅花引陆壹天、钱索二老相会,皆有
元代:邵亨贞
及当道作者,盖俯念草木之味也五陵春色旧曾游。
翠娥讴。
锦缠头。
花落花开,不信有并州。
浅碧障泥红叱拨,柳桥外,满东风,无点愁。
近来近来双鬓秋。
心渐收。
情尚留。
底事底事递如许,身世沉浮。
何况年华,长向镜中羞。
才见那时帘外月,便想起,醉吹箫,罨昼楼。
江城梅花引己卯除夕
元代:邵亨贞
灯前儿女小团*。
岁将阑。
夜将残。
一度逢春,一度减朱颜。
明日东风三十二,又添得,二毛侵,鬓底斑。
世问世间行路难。
身世闲。
天地宽。
往事往事恨未了,长恨儒冠。
爆竹声中,春又到柴关。
一任黄尘门外扰,且留取,旧梅花,独自看。
江城梅花引九日杏梅同开,汪国才折以请赋
元代:张翥
玉儿睡起帕蒙头。
更娇柔。
见郎羞。
缟袂仙人,一笑艳明眸。
粉瘦红憨春梦断,画阑畔,对西风,忆旧游。
忆君恨君思悠悠。
怕凄凉,不耐秋。
艳绝韵绝香更绝,特地风流。
宜与云鬟双插倚妆楼。
月又渐低霜渐冷,花似雪,满苍苔,总是愁。
江城梅花引·逋仙千载独知心
宋代:无名氏
逋仙千载独知心。
别无人。
泪痕深。
长是自开自落自成阴。
白石後来疏影句,饶绮丽,总输他、清浅吟。
伤情。
伤情。
角中声。
夜沉沉。
更捣砧。
欲雪未雪、天欲老,云气昏昏。
梦绕西湖路渐不堪行。
人已骑驴毡笠去,留恨也,仗梅花、说与君。
江城梅花引·江头何处带春归
宋代:吴文英
江头何处带春归。
玉川迷。
路东西。
一雁不飞、雪压冻云低。
十里黄昏成晓色,竹根篱。
分流水、过翠微。
带书傍月自锄畦。
苦吟诗。
生鬓丝。
半黄烟雨,翠禽语、似说相思。
惆怅孤山、花尽草离离。
半幅寒香家住远,小帘垂。
玉人误、听马嘶。
江城梅花引·单衾寒引画龙声
宋代:赵与洽
单衾寒引画龙声。
雨初晴。
月微明。
竹外溪边,低见一枝横。
澹月疏花三四点,尚春浅,早相看、似有情。
夜来袖冷暗香凝。
恨半销,酒半醒。
靓妆照影,未堪整、雪艳冰清。
只恐不禁、愁绝易飘零。
待得南楼三弄彻、君试看,比从前、更瘦生。
江城梅花引·几年城中无看灯
宋代:刘辰翁
几年城中无看灯。
夜三更。
月空明。
野庙残梅,村鼓自春声。
长笑儿童忙踏舞,何曾见,宣德棚,不夜城。
去年今年又伤心。
去年晴。
去年曾。
不似今年,闲坐处、却不曾行。
忆去年人、弹烛泪纵横。
想见西窗窗下月,窗下月,是无情,是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