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市物理高一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市物理高一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图示为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象,从图象上可知
\
A.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
B.t=1开始,物体发生的位移为1.75m,所用时间为1.5s
C.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
D.物体的初速度为2m/s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力学中引入“质点”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
A.极限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
B.观察实验的方法
C.等效替代的方法
D.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
3、一个以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秒末速度为v t,其v-t如图所示,v为t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在0~t秒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02t
v v v += B .02
t
v v v +<
C .a 逐渐增大
D .有一个时刻的加速度0
t v v a t
-=
4、一个小球从4m 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 A .路程是5m ;位移大小是5m 、方向向上 B .路程是5m ;位移大小是5m 、方向向下 C .路程是5m ;位移大小是3m 、方向向上 D .路程是5m ;位移大小是3m 、方向向下
5、一物体从高h 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t 到达地面,落地速度为v,那么当物体下落时间为3t t
3
时,物体的速度和下落的高度分别是( )
A .
3v , 9h B .3v , 89h C .9v , 89h D .9v , 6、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以更高速度行驶时具有更大的惯性
B .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旦运动起来运动状态就发生改变,物体也就失去了惯性
C .在相同的外力作用下,获得加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小
D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具有惯性,但合外力不为零时惯性将消失
7、一物体以10m/s 的初速度在光滑斜面上向上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5m/s 2,设斜面足够长,经过t 时间物体位移的大小为5m .则时间t 可能为 A .1s
B .(2
C .(2
D .(3
8、足球运动是目前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项目之一,深受青少年喜爱.如图所示为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就是它的重力
B.乙图中,足球被踢出后飞行过程中受到重力和运动员对它弹力的作用
C.丙图中,足球入网时球网绳子中的弹力都沿绳子收缩方向
D.丁图中,运动员争顶头球时头部受到的弹力是由于足球发生了形变
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细线拴住放在光滑斜面上,斜面足够长,倾角为α的斜面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推斜面体使斜面体缓慢地向左移动,小球沿斜面缓慢升高(细绳尚未到达平行于斜面的位置)。

(α+β<90°)在此过程中()
A.绳对小球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B.斜面体对小球的支持力增大
C.水平推力F增大
D.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不变
10、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3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8N,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A.2N B.6N C.10N D.16N
11、以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0~T时间内位移大小为2.4m,T~3T时间内位移等于0,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共运动时间返回抛出点,则对此运动判断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
A.B.C.D.
12、以下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物块A沿着粗糙墙面向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
B.光滑的小球B受到的外力作用有三个
C.静止的物块C受到的外力作用有四个
D.静止的物块D给斜面的作用力有两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3、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将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弹簧下端挂一个小盘,在小盘中增添砝码,改变弹簧的弹力,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弹簧末端指针的位置x,实验得到了弹簧指针位置x与小盘中砝码质量m的图象如图2所示,取g=10 m/s2.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测量如图1所示,指针指示的刻度值为______cm(刻度尺单位为:cm);
(2)从图2可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某同学用如右图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隔2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下图所示
(1)本实验中,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电源是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
甲——电压合适的50Hz的交流电源;
乙——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2)设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则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的计算结果是g=___________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5、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图是表示用同一套器材测量重10N的铁块P与长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两种不同方法.甲图使金属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手通过弹簧秤向右用力F拉P,使P向右匀速运动;乙图把弹簧秤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属板,使金属板向左运动.两种方法中弹簧秤的示数情况已放大画出,则关于这两种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
(1)_____(填“甲”或“乙”)方法好.
(2)选择正确的方法后,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值为___________N ,铁块与金属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三.计算题(22分)
16、(12分)如图所示,重力为的物体用细绳悬挂在绳PA和PB的结点P上偏离竖直方向角,PB沿水平方向,与PB相连的木块的重力,木块静止于倾角为的斜面上,求:
木块与斜面间的弹力大小;
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

17、(10分)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 A=10 m/s,B车在后,其速度v B=30 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x0=85 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180 m才能停止,问:
(1) B车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
(2)B车刹车时A车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若会相撞,将在B车刹车后何时相撞?若不会相撞,则两车最近距离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D
【解题分析】
位移-时间图象只能表示直线运动的规律,其斜率表示速度,物体通过的位移等于纵坐标的变化量,结合运动学规律进行分析即可; 【题目详解】
A 、位移-时间图象只能表示直线运动的规律,即物体的轨迹为直线运动,故A 错误;
B 、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内位移为
,由图像可知物体做加速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于

故选项B 错误;
C 、由题可知,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则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
代入数据:,
,联立可以得到:

,故选项C 错误,D 正确。

【题目点拨】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位移-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要注意本题已经说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D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质点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建立的只考虑质量而不考虑大小和形状物理模型,是对实际物体科学的抽象,现实中的质点是不存在的,所以说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了质点的概念 3、D 【解题分析】
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图像的切线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符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题目详解】
AB.因为变加速直线运动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于匀加速直线运动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即变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相等,则平均速度大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故AB 错误。

C.速度时间图线的意义:图像的切线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知斜率逐渐减小加速度减小,故C 错误。

D.如图v 与v 0的连线即为0
t v v a t
-=
,则图像上必有一直线与其斜率相同,加速度也相同,故D 错误。

4、D 【解题分析】
一个小球从4m 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 高处被接住,小球首末位置的距离为3m ,则位移的大小为3m ,方向向下.物体实际经过的路程为:s=4+1=5m ;故D 正确,ABC 错误;故选D . 【题目点拨】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 5、A
【解题分析】根据v=gt ,可知在3t 和t 末的速度比为1:3,所以3t 末的速度为3v ;根据公式212h gt =,可知在3t 和t 内的位移比为1:9,所以3t 内的高度为9
h
;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6、C 【解题分析】
AB .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和运动状态无关,AB 错误;
C .由F=ma 知,在相同的外力作用下,获得加速度大的物体质量小,惯性小,C 正确;
D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D 错误.
7、BC 【解题分析】
当物体的位移为5m 时,根据2
012
x v t at +
=得, 21
51052
t t -⨯=
解得
t 1)s
t 2)s
当物体的位移为-5m 时,根据2
012
x v t at +
=得, 21
51052
t t --⨯=
解得
t 3)s
t4=(2-6)s(负值舍掉).
A.1s,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
B.(22)s
+,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C.(22)s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D.(36)s
8、CD
【解题分析】
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相平衡,结合牛顿第三定律分析重力和压力大小关系,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分析乙图中两球间是否有弹力,弹力是施力物体发生形变对受力物体的力.
【题目详解】
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相平衡,但不是它的重力,故A错误;足球被踢出后飞行过程中只受到重力,不受运动员对它弹力的作用,故B错误;进球时,足球撞到网上时,球网被撑开,球网绳子中的弹力都沿绳子收缩方向,故C正确;根据弹力产生的原理可知,运动员争顶头球时头部受到的弹力是由于足球发生了形变,故D正确.所以CD正确,AB错误.
【题目点拨】
本题以体育比赛为载体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考查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9、BC
【解题分析】A、对球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斜面的支持力N和绳的拉力T,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在向左缓慢运动过程中,细线的拉力逐渐变得与斜面平行之前,细线的拉力在减小,支持力在增加,故A错误,B正确;
C、对斜面体受力分析,受推力F、地面的支持力N'、重力Mg和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球对斜面体的压力N也增加,而斜面体也处于平衡状态,可知推力F增大,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N 也增大,故选项C正确,D错误。

点睛:本题关键是先后隔离球和斜面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正交分解法列式分析。

10、BC
【解题分析】
两力合成时,合力范围为:
|F1-F2|≤F≤F1+F2
一个力的大小是3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8N,故合力:
5N≤F≤11N
故BC正确,AD错误。

故选BC。

11、ACD
【解题分析】
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0∼T时间内位移大小为2.4m,则得:,T时刻速度为,T∼3T时间内位移等于0,根据对称性可得,联立解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返回抛出点时间,故A、C、D正确,B错误;
故选ACD。

【题目点拨】
关键是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可以分成上升和下降两个过程分段研究,抓住这两个过程的对称性进行分析.也可以看成一种有往复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进行处理.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和速度时间公式列式求解。

12、AD
【解题分析】
A.将一木块沿着粗糙墙面向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则A正确。

B.因为光滑的小球B,受到的外力作用有四个,分别为重力、竖直板的弹力、斜面的支持力与球m的弹力,故B错
误;
C .静止的物块C 受到的外力作用有五个,分别为:重力、斜面的支持力、物体m 的压力,斜面及物体m 对其两个静摩擦力,故C 错误;
D .静止的物块D 给斜面的作用力有两个,分别是对斜面的压力和摩擦力,故D 正确。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3、18.00 30 【解题分析】
(1)[1].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0.1cm ;故读数为18.00cm ; (2)[2].由图可知,图象的斜率的倒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故
0.810
N/m 30N/m 0.420.15
k ⨯=-=
14、甲
()()4561232
9x x x x x x T ++-++ 8.67
【解题分析】
:(1)打点计时器应采用交流电源,甲正确; (2)根据公式
及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456123
2
9x x x x x x T ++---;
代入数据有:2
8.67/g m s =.
15、(1)乙,乙图中的弹簧秤拉力一定等于滑动摩擦力,或答甲图中的弹簧秤拉力不一定等于滑动摩擦力;(2)2.40 【解题分析】
(1)方法乙更好.因为方法甲只有在物块P 做匀速运动时,物块P 受到的拉力才等于摩擦力,而要保证物块P 做匀速运动很难.而方法乙物块P 与木板之间就是滑动摩擦力,不管木板做什么运动都成立,物块P 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弹簧的拉力.
(2)由图乙可知,弹簧秤的读数为2.40N ,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值为2.40N .
三.计算题(22分) 16、

【解题分析】
如图甲所示分析结点P 受力,由平衡条件得:

解得BP绳的拉力为:
再分析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可得:
又有,
解得:F f=64.8N;F N=76.4N
【题目点拨】
本题是通过绳子连接的物体平衡问题,采用隔离法研究是基本方法。

要作好力图,这是解题的基础。

17、(1) 2.5 m/s2 (2) 两车不会相撞; 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近,最近距离为5m
【解题分析】
(1)设B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a B, 根据:
2 02
B
v a x
解得:
a B=2.5 m/s2
(2) 假设不相撞,设经过时间t两车速度相等,对B车有:
A B B v v a t =+
解得:
8t =s
此时B 车的位移有:
2211308 2.5822
B B B x v t a t =+=⨯-⨯⨯ =160m A 车位移有:
A A x v t ==80m

0B A x x x <+
故两车不会相撞,两车最近距离为: 05A B x x x x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