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集聚化趋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集聚化趋势
【摘要】集聚化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论文概括了当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以园区/基地为形式的集聚区在快速的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化趋势;问题;措施
一、集聚化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趋势
当前,国际上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

集聚的类型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四种:①以人为本的集聚区,如美国纽约的soho、北京的798艺术区等;②依市相生的集聚区,如洛杉矶的好莱坞;③划园而治的集聚区,我国多数采取的就是这种园区式的发展模式,如潘家园;④综合型文化集聚区。

集聚化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大量出现对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非常有利,它不仅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得以实现,而且也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更加脚踏实地。

集聚化趋势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义分析如下:
(一)从价值链的视角来看
依据创意产业价值链的活动顺序,创意产业可划分为文化创意设计业,文化产品生产业,文化产品营销业三个互相衔接的部分。

创意设计产业集群为创新环境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促进了行业的专业人员,企业家,自由作家设计师和厂商等新和成广泛协作,也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信任与知识交流,为公司间互相学习,比较竞争与合作提供了基础。

(二)从创意产品生产业来看
产业集群是由具有市场导向与经济灵活性的中心公司组织而成,创意产品生产业聚集区不但为集群企业提供大量具有专业技能的员工,而且有利于企业共享基础设施,节省管理费用,促进企业间的信息流动及企业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

创意产品营销业集群是实现创意产业全部环节价值的终端。

生产环节内的小厂商形成的当地生产网络能通过嵌入全球的交易网络而把穿衣产品向各地销售,形成了通过当地集群生产向全球消费网络销售的特征和趋势。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集聚化趋势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组建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集团,但这些集团在规模上与发达国家还具有一定的差距,总体上产业集中度仍然较低。

生产要素配置过于分散,规模经济的影响力甚微。

(一)认识和定位不清,规划和特色缺乏
有些地方领导认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就是跑马圈地,是硬件建设,没有充分认识到深入挖掘富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才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根本,没有认识到创意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

同时,对于集聚区内的主导产业、创意孵化、商业化开发等问题定位模糊,不能真正把握住当地的文化资源特色及市场的需求特点,急功近利,盲目跟风,不作整体规划,从而导致各集聚区产业趋同现象严重,这不仅加剧了竞争,而且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直接影响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公共服务平台不够完备,辐射与带动能力不强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发展,需要整合、集成各种资源,共享共用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

但综观全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真正能提供信息咨询、人才培训、技术支撑、推广展示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几乎没有,真正具有完备的政府支持体系、技术开发体系和市场服务体系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仍寥寥无几,这使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很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同时,集聚区内很多创意企业多处于离散状态,创意企业规模较小,效益差,缺乏龙头品牌企业,影响力偏弱,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十分有限。

(三)产业链不够完整,大多没有实现有效延伸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其重要特点就在于创意的产品要通过版权授予或技术转让进行衍生开发,通过产业链的不断拉长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但从我国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情况来看,无论是各大集聚区之间还是在区内部企业之间,大部分都没有形成较为清晰的基于某一文化符号的产业链,无论是品牌产业链还是产品的产值还都比较短、比较小,都需要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不断拉长自己的产业链。

三、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集聚化趋势的措施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各集聚区规划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既要提供运输、电讯、公共服务等一般园区建设所需要的效率基础结构,又要提供包括研发设施、风险投资、知识产权法和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等创意基础结构。

比较而言,效率基础结构不完备的集聚区的发展将十分困难的,但是没有创新基础结构的保证,集聚区将没有任何前途。

创新基础结构是保证集聚区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是集聚区区别于一般工业园区的重要区别。

集聚区的建设,对创新基础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满足这种要求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将决定集聚区的发展速度。

(二)培育育宽容的社会氛围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集聚区不可缺少的就是创意。

创意的集聚也是
文化创意人才的集聚。

宽容的社会氛围,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沟通,吸引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有创造力的人才的集聚。

集聚区的规划应体现以人为中心,集聚区不应当是一个冷冰冰的工厂,而是一个推动产生创意的地方,一个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合一的地方,一个享受工作的地方。

(三)突出特色资源优势,通过重大项目带动形成产业集聚
“文化产业园区是一系列与文化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是一具有鲜明文化形象并对外界产生一定的吸引力的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显示,发展城市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是设立城市文化产业园区”。

因此,建立文化产业园区是发展区域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

建立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应当以文化资源禀赋深厚的地方为依托,积极开发相关文化产品,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拉动相结合,两者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刺激,政府的推动和市场的拉动构成了两股力量,促使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最大限度地发挥共生优势。

以苏州市为例,苏绣历史悠久,素以“精、细、雅、洁”的艺术风格驰名中外,被誉为我国四大名绣之首。

近年来,苏州市政府对苏绣实行生产性方式保护,使其不断发挥着积聚与延伸的双重作用,逐步形成了集生产、销售、展示、研究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保护基地。

2006年,在国家文化部命名的第二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苏绣被命名为“苏绣文化产业群”。

目前苏绣的年销售额已达到近10亿元,仅镇湖街道一年的产值就有5个亿。

有关苏绣的从业人员超过8万人,取得初级资格以上的各类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员近300人,生产企业近100家,产品销往世界几十个国家。

(四)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文化产业园的价值在于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构筑全产业链的环境,给企业提供良好的孵化氛围,其发展的核心是产业链。

文化产业园只有建立完整、合理的产业链,才能发挥出产业园的价值,否则只能停留于形式,非但对产业的发展没有起到真正的拉动作用,而且很可能造成投资血本无归。

产业链的完善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以文化产业园的主题为核心,合理选择产业链的类型,不同的产业链形态会产生不同的集聚效果;其次,适当调整政府角色,发挥企业的能动性,通过市场“无形的手”达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良性健康发展;最后,培养一些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文化产业园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才能集聚大批关联企业并形成产业链。

参考文献:
[1]李翔.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聚区与创新型城市建设[J].生产力研究,2012年6期.
[2]雷宏振,潘龙梅.中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特征研究[J].东岳论丛,2011年8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