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下册新兴工业区(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兴工业区(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新兴工业区的兴起和分布,了解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特点、条件和分布。
2.掌握美国“硅谷”兴起的主要原因及区位条件。
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如“硅谷”分布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思维等综合能力,并了解相关的区位条件。
2.对比分析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有何异同,培养学生的实践
应用能力。
情意目标:
1.由“硅谷”的崛起,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树立科教兴国的观念,激发学生发奋读书的热情。
2.联系家乡的乡镇企业发展情况,了解其科技因素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信念和决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美国“硅谷”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教学难点:高新技术对新兴工业发展的渗透作用
【教学模式(或方法)】读图分析、总结归纳
1.通过了解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要认识到世界上又出现了许多新兴工业区域,其中美国的“硅谷”是世界上发展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技术工业区,并通过图形及其他资料,具体了解其发展情况。
2.结合实际,以具体事例分析、了解新兴工业的特点,并与传统工业相区别。
【板书设计】
第九节新兴工业区
一、概述
概念及分布区
二、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1.分布位置及形成原因
2.发展机遇及条件:政府支持、经济开放、银行信贷、廉价劳动力
3.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1)中小企业
(2)轻工业
(3)生产过程分散
(4)资本集中程度低
(5)生产分散在小城镇
4.工业小区的含义及模式
三、美国“硅谷”
1.新技术革命的诞生
2.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1)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2)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短
(3)研究开发费用高
(4)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3.“硅谷”崛起的因素
(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气候宜人
(3)有高等院校
(4)便捷的交通
(5)军事订货
4.“硅谷”的发展与扩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传统工业区”的主要内容,了解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科技生产力的提高,传统工业经历了诞生、发展、繁荣、衰落等阶段,同时,一批新兴工业又随即诞生。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本单元的最后一节,新兴工业区。
第十节新兴工业区(板书)
本节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也即课文介绍了两个不同的新兴工业区,一个是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这部分要求我们主要了解其生产特点,另一个是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区,主要掌握“硅谷”崛起的优势区位因素。
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并进行两者的比较。
一、概述(板书)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第三次技术革命)诞生了,它以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的发明和应用为基础的技术革命,特别是以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普遍应用为主要标志。
这次新的技术革命方兴未艾,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同时,对传统工业造成了冲击,使传统工业区开始走向衰落,而在发达国家的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逐渐出现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如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慕尼黑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地区,相对于传统工业区而言,我们把这些工业地域称为新兴工业区,也叫新产业区。
对于新兴工业区,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通俗理解。
第一,时间新,距今也就四五十年时间,大多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
第二,地区新,避开传统工业区,另辟新地,一般形成于乡村地区,表现在既不接近原料地,也不接近市场,但要有高科技水平与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第三,企业规模不比传统工业庞大,多以中小型为主。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课文内容。
先来学习意大利的新兴工业区。
二、意大利新兴工业区(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及课本图5.42和图5.43,了解以下主要内容:
1.意大利新、老工业分布位置,要求学生找图、填图。
2.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机遇及其条件有哪些?
3.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相比,有哪些突出特点?并列表比较。
4.了解工业小区的含义及模式。
对于以上问题,老师要制作一些投影片或者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些图形以及表格,待同学们看完课文后,通过这些图形或表格,边提问边分析,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解决了上述问题。
同时,让学生思考,我们身边是否有这样的工业区,并列举说明。
1.分布位置及形成原因(板书)
多媒体制作图形,让学生了解意大利新、老工业区的分布位置(如课本图5.43)。
意大利的老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以米兰、都灵、热那亚最为发达,是意大利的“工业三角地带”,全国的经济中心,主要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有汽车、造船、纺织、冶金、化学等部门。
意大利的新兴工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
这里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们充分利用这里的区位优势及国内外有利条件,迅速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区。
为了同西北部的传统工业区和至今工业化尚未得到普及的南部加以区别,人们把意大利的新兴工业区称为“第三意大利”。
2.发展机遇及条件(板书)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传统上是农业、旅游业和轻工业生产区,工业组织松散、设备落后、手工作坊。
70年代以后,西北地区传统工业受到冲击,出现衰退,而这里由于具有廉价的劳动力、众多的中小企业和较好的社会、文化教育环境,形成了许多专业性较强的、内部经济联系密切的、由中小企业组成的工业小区,使得经济蓬勃发展。
以后,又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
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等条件和机遇(如课本图5.42),使得这里迅速发展成了一新兴工业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
其中,在以上的主要条件中,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是先决条件,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和国内经济的高度开放是经济保障,而原料和能源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使新兴工业选择了低能耗、污染小的轻工业。
新兴工业区的工业,正是以轻工业和传统轻工业为主,主要有纺织业、服装业、制鞋业、陶瓷业、木工机械、食品业和自动化设备等工业,它们都分散在众多的工业小区内。
3.新兴工业区的特点(板书)
从以上的分析中则可了解到,它与传统工业区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别。
为了便于同学们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对比
从以上表格中,可明显地看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优势条件。
4.工业小区的含义及模式(板书)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是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
在意大利,工业小区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它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这种工业小区,在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内星罗棋布,如课本图5.43所标注的工业小区,这只是这里众多工业小区中的一小部分。
其中,普拉托的毛纺业小区靠近历史文化名城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众多工业小区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工业中心,这里的纺织业,历史悠久,技艺高超,在国际市场中处于优胜地位,曾与曼彻斯特(英国)、里昂(法国)并称为欧洲三大纺织工业中心。
普拉托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普拉托的生产与发展情况如课本图5.44,从图中可以看出,普拉托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以毛纺业为生产的中心内容,形成了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意大利的工业小区虽然很分散,实力与传统的大型工业区无法相比,但每个工业小区能够独立经营、密切协作,集中力量生产一种或两种产品,实行了规模经济生产,并使这种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在意大利以至欧洲联盟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
讨论:
结合我国情况,联系周围生活,搜集相关资料,分析、讨论我国的一些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让学生及时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并就课本38页活动题及时展开讨论,分析其中问题。
补充材料1: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颁布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这标志着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正式开始了她艰巨而辉煌的历程。
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建设成为集工业、贸易、旅游、金融于一体的、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
深圳建市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
1979年,全市只有200多家小工厂,全年总产值不足1亿元。
到1997年底,全市镇及镇以上工业总产值已达1255.47亿元,18年平均每年递增51.5%。
深圳已建成拥有电子及通信设备,电力生产、食品加工、服装、医药、纺织、石化等32个行业,高科技含量和外向型程度均较高的工业体系。
1997年,高科技产品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35%。
工业出口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出口创汇能力逐渐增强。
产品以外销为主的“三资”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由1981年的30.2%上升到1997年的
76.7%。
——摘自《地理教学》1999.3承转:
以上我们学习了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了解了其特点及发展模式,即是以传统工业为主发展起来的,正是这种模式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现状相类似,因而,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更具借鉴意义。
我们应以此为例,来指导我们家乡的乡镇企业发展的战略。
下面,我们来学习新兴工业区的另一类型,高新技术工业区,这类新兴工业区,以美国“硅谷”为代表,我们具体分析之。
三、美国“硅谷”(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了解这类高新技术工业区与前面所学意大利的新兴工业区两者有何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并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新技术革命诞生的时间、标志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
2.高技术工业与传统工业相比有哪些特点?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相比又有哪些异同?
3.美国“硅谷”崛起的区位优势有哪些?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可借鉴哪些经验?
同学们在看完课文后,老师可借助投影仪器将有关表格、图形等及时投入,供同学们参考使用。
然后,老师进行归纳、总结。
1.新技术革命的诞生(板书)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革新,对工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70年代以来,第三次技术革命诞生了。
这场科技革命首先是在工业最发达的美国开始的。
到目前,这场革命还在继续发展。
这场技术革命是以原子能的开发、利用为先导的,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和新能源、新材料的广泛研究与开发应用为主要标志,特别是以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普遍应用为主要标志。
在这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形成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遗传工程、激光工业等。
特别是微电脑和计算机、控制与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迅速增强了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加快了技术与设备的更新周期,从而大大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推动着主要工业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
现在世界上已经形成了一大批高技术工业区,如美国的“硅谷”、日本的九州岛、英国的苏格兰、德国的慕尼黑等。
2.高技术工业的特点(板书)
高技术工业,顾名思义就是代表目前科技水平最高、最先进的工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理论、工业技术基础之上的。
它和意大利新兴工业区有着很大的差别。
意大利的新兴工业是在原传统工业基础之上,增加新的技术、设备,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相互密切合作而形成
的新兴工业区。
而高技术工业是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独立开发出的新兴工业。
它和传统工业相比,还有着许多特点。
下面我们通过列表形式来了解高技术工业与传统工业的特点,
从以上表格中,可以清楚了解到,高技术工业的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之类人才占较大比例,他们才能研制、开发新产品。
高技术工业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
例如,我国电视机业的发展状况:以前是黑白电视,之后出现了小彩电,随即有了大彩电,现在又开发出了液晶显示彩电、精显背投彩电、数码彩电等迎接不駈。
此外,高技术工业研究开发费用一般较高,其产品面向市场。
高技术是知识、人才、资金密集的新兴群体,这三者的投入都明显高于一般传统技术,这是高技术及其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的特点所决定的。
高技术研究需要大量高、精、尖设备的投入。
而其产品能否在有利时机适销对路占据市场,取得“捷足先登”或“后来居上”的效应,则是其关键所在。
讨论:
结合我国实际,搜集有关高新技术开发区资料内容,讨论我国的高技术工业与上所述是否一致,有何差距及优势,以便指导今后的发展方向。
承转:
以上我们了解了高技术的工业主要特点,认识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目前,世界上已经形成了一大批高技术工业区,我们就以美国的“硅谷”为例,具体分析其发展的优势
区位条件。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图5.45“硅谷”地区图,从图中内容分析“硅谷”的区位条件。
3.“硅谷”掘起因素(板书)
美国“硅谷”,是世界上最早的、规模最大的高技术工业区。
是世界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
对应图形分析得知:刺激“硅谷”迅速崛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板书)
“硅谷”位于旧金山市东南部,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对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湾(如课本图5.45)环境洁净优美。
圣弗朗西斯科,即旧金山,是美国西部第二大城市,也是美国侨和华裔人口最多的城市,它位于圣弗朗西斯科湾和太平洋之间的一个小半岛上,是加利福尼亚中央谷地的天然出海口,过“硅谷”向东又有垭口可穿越高耸的内华达山通往东部地区。
(2)气候宜人(板书)
这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温暖湿润。
注:这一点我自己另有看法:
“硅谷”的气候类型应属于地中海气候。
只是由于面临圣弗朗西斯科湾,受海洋因素影响较大,表现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暖夏凉,温暖湿润。
“硅谷”位于旧金山市东南50千米处,其地理纬度为北纬37°左右,三面环山,北面临海。
旧金山市地处北纬约38°,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在其南部,则更明显地表现为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应属于地中海
气候才对,只是受海洋因素影响,夏季并不表现为明显的炎热干燥。
所以,这里表现为气候宜人,冬暖夏凉,湿暖湿润。
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有着本质的差别。
讨论: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硅谷”的气候类型,并说明理由。
(3)有高等院校(板书)
这里有斯坦福大学和8000多家高技术公司,它们互相合作,为研究、开发半导体、集成电路等电子工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尤其是斯坦福大学在“硅谷”崛起的早期起了关键性作用,并提供了“硅谷”第一个科研工业区的地盘。
而高技术工业的发展正需要这样的科研工业区,于是有关人才迅速向斯坦福大学集聚,高技术工业也逐渐向斯坦福大学核外扩展,“硅谷”开始形成。
现在,斯坦福大学在基础研究方面,对“硅谷”的贡献仍然是重要的。
(4)便捷的交通(板书)
这里交通方便,有公路、铁路从边缘通过,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并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便于电子产品的运输。
(5)军事订货(板书)
这里生产的为军事工业配套的光学仪器和对电子工业占重要地位。
美国国防部一直维持着对“硅谷”半导体元件稳定的订货量,其订货额一度占“硅谷”总产值的40%。
著名的洛克希德导弹与航天公司就设在森尼维尔镇。
总之,“硅谷”得益于以上条件的优势,迅速崛起,成为世界著名的高新技术工业中心。
讨论:
搜集有关资料,简要分析我国的“硅谷”——北京中关村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与美国的“硅谷”相比,又有哪些异同?
补充材料2:
中国的高科技区
为推行“863计划”“火炬计划”我国推行高科技开发区计划,发挥有关地区的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优势。
例如,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见第八节中的补充材料介绍)、天津科技工业区、南京浦口高新技术外向型开发区、广州五山科技区、武汉东湖技术开发区、重庆沙坪县科技产业开发实验区、深圳科技工业国、长沙科技开发实验区等,目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自己的高科技区,这些区域对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经济效益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目前,我国的高科技工业又更上一层楼。
据报道,我国正在武汉、广州等地积极建设我国的“光谷”,其传递速度、信息容量等内容远比“硅谷”先进的多。
另外,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在航空、航天领域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
1999年11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号” 飞船,在完成了21个小时的空间飞行试验之后,于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试验。
现在,中国正以较高的起点跻身世界载人航天行列。
补充材料3:
公园式的工业区——“硅谷”
“硅谷”所在的这片地区是典型的美国城市郊区景观,在低山和海湾之间,从西北向东南点缀着若干个彼此相连的中小城镇。
这里有三条高速公路系统和密如蛛网的公路和街道。
在浓密的绿荫下,在宽阔的道路和街道两旁,到处是一幢幢乳白色、米黄色、粉红色、浅灰色的各式建筑物。
现代化建筑掩映在田园诗般的优美恬静的气氛之中。
这里的工厂没有高耸的烟囱,也听不到机器的轰鸣,从外观上看,与办公楼或科研教学单位毫无差别。
只有从入口处的门牌上才可以看到公司企业的名称。
各公司门前及院内空地上都是嫩绿的草坪,并种植着鲜花和观赏树木。
这里的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一律没有围墙,至多只有一道栅栏。
承转:
美国的“硅谷”凭借其有利条件,一举成为世界的电子工业中心。
那么,“硅谷”在发展中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推动其发展?最后,请同学们对照课文内容,联系自己已有知识,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硅谷”的发展状况:
4.“硅谷”的发展与扩散(板书)
“硅谷”是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是美国以至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
微电子工业是电子工业的技术基础,因而,成为高技术中的最高技术。
“硅谷”的每一项重要发明,都会影响到全世界电子工业的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电子工业更新换代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几乎都出自“硅谷”。
随着科技的发展,“硅谷”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至70年代末,由于“硅谷”的土地被占用殆尽,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内地的得克萨斯等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如课本图5.52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状况,美国微电子装配工业在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地的分布状况,其目的就是充分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等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了两种类型的新兴工业区,一是意大利的新兴工业区,一是美国的“硅谷”。
它们既有相同点,也有差异之处。
其相同点是:这些工业企业都分布在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并都是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不同之处是意大利新兴工业区是以传统工业为主发展起来的,而美国的“硅谷”是高科技产品的结果。
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应借鉴其先进的经验,如合理的布局模式、先进的管理方式等,努力提高我国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使我国早日成为科技大国和工业强国。
课后作业:
1.结合家乡的乡镇企业发展情况,说说其中新兴工业部门发展的特点有哪些?与意大利的新兴工业区相比,还有哪些差距与不足?今后应如何更好地发展下去?
2.搜集资料,了解我国各地的一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情况,我们应努力学习,积极建设我国的高科技工业区。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高新技术工业区具有的特点是( )
A.产品面向国内市场
B.研究开发人员多
C.产品更新换代快
D.从业人员全部是科学家和工程师
答案:C
2.下列关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意大利新兴工业区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出现的
B.七十年代以前,这里还是以农业经济为主
C.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D.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
答案:D
3.关于美国“硅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的“硅谷”是指美国的“阳光地带”
B.美国著名的惠普公司位于“硅谷”地带
C.目前“硅谷”的环境污染日益下降
D.目前“硅谷”的土地被占用殆尽
简析:对于新兴工业区,我们应了解其特点与分布。
课文又专门列举了意大利的新兴工业区与美国的高技术工业区,它们两者具有很大的不同,意大利新兴工业区是以传统工业为
主发展起来的,而美国“硅谷”代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技术水平,两者的影响因素和产品有很大差异。
答案:D
【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