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初中历史陕西初三中考模拟模拟实战试卷一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初中历史陕西初三中考模拟模拟实战试卷一含答案考点
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下列人物中完成环球航行并证明地球是圆形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B.达·伽马
C.哥伦布D.麦哲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麦哲伦。

题目关键信息有“完成环球航行”,四个选
项中的人物都是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著名航行家。

A迪亚士从葡萄牙出发,沿非洲西海岸,
进入印度洋;B达·伽马是沿着迪亚士的航路到达印度。

C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D1519—1522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
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

故答案为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2.创新与发展是每一个国家关注的重点,日本明治维新中,为日本以后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奠定了基础的是
A.废藩置县B.殖产兴业
C.实行征兵制D.努力发展教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内容。

题文中四个选项都是明治维新的内容,为日本以后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奠定了基础的是D努力发展教育。

正确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日本明治维新·
3.某村一农户的墙上还留有一条“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标语。

从内容
上分析,这条标语应出现在()
A.三大改造时期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探索。

这个过程主要是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完成的。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伟大的改革开放步伐,1982年的十二大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87年十三大他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4.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他所指的事件是()
A.中日关系正常化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D.香港回归祖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尼克松访华的相关内容。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并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对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所以答案选B。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美关系正常化
5.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最早把儒家学说确立为封建正统思想的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
C.隋炀帝D.唐太宗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知识,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最早把儒家学说确立为封建正统思想的皇帝是汉武帝,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
6.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古代希腊文明与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最明显的不同之处是,古代希腊文明属于
A.农耕文明B.游牧文明
C.大河文明D.海洋文明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西方文明之源。

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
文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华文明。

是他们都是分布在北纬20°—40°之间,气候温和湿润、都有大河,大河定期泛滥,带来的肥沃的土地和形成冲积平原,使得这里的农业非常发达,大河文明也成就农耕文明。

而在希腊半岛没有大河,到处是山丘和
丘陵,山岭沟壑众多,把地域分割成小块土地,没有广阔的平原,地中海式气候,夏季湿润、冬季干燥,不利于农业生产;但港湾众多,有着得天独厚的航海条件,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之源
7.始干2009年发展至今的欧洲债务危机不断加探,全球经济越来越多的面临来自欧洲的债务压力。

中国经济也不能独善其身,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说明()A.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B.中国经济依附于欧洲经济
C.欧亚经济优势消失D.欧洲仍然是世界经济中心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的知识,通过阅读材料,我们知道,中国经济也受到了
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这说明了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8.学校举行图片展。

下列四幅图片所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A.中华民族救亡图存B.三大改造
C.民族独立与富强D.中国外交的巨大成就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图片型选择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的能力。

观察图片可知“开天辟地”和“星
星之火”是中国共产党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史实“当家作主”“伟大转折”是中国人民走向富强的
史实,据题意,四幅图片所体现的共同主题是民族独立与富强,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兴起·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星
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开国大典;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伟大的历史转折
9.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次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此题是基础题,
考察的是学生对史实的记忆能力。

题干中明确提到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次年就是1901年
签订的条约,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确定答案选择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

以下是反映中国近现代四个不同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
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应该是()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特征。

可用排除法。

A中的五四风雷应指
的是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不符合题意;C中的国共对峙指的
是1927年-1937年的十年对峙,两党分裂,不能涵盖1924年-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特征;同理,D中的星星之火应为大革命失败后,在毛泽东同志率领下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的道路。

也不能包括1921-1927年时期的内容。

所以答
案为B。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中共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长期以来的分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向了成熟。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红军不怕远征难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11.斯大林逝世后,担任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人。

【答案】赫鲁晓夫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赫鲁晓夫改革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0
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第一子目赫鲁晓夫改革中的内容:“1953年,斯大林逝世。

赫鲁晓夫
在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后,开始进行改革。

”可知,故填赫鲁晓夫。

考点:赫鲁晓夫改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赫鲁晓夫改革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原因、时间、内容、影响。

12.亚历山大帝国的都城是_______。

【答案】巴比伦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第二子目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内容中:“公元前4世纪后期它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不久,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史称亚历山大大帝他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据此可知。

考点: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情况、意义。

1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年。

【答案】1954 1978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的会议,其中1954年召开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78年召开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4.近期,意大利政府展示了大航海家哥伦布写于 1493年的一封信件的原件,里面详述了发现“新大陆”的细节。

“新大陆”指()
A.非洲B.美洲C.亚洲D.欧洲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通过“大航海家哥伦布”,我们可判断出“新大陆”是美洲,因为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最终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ACD不符合题意。

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定位】人教版九年级上·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15.历史时空:在历史长河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让我们打开历史画卷,一起见证历史、了解人物。

请根据下列信息在空格中填写历史人物和相关史实。

【答案】
(1)活字印刷术
(2)杨利伟
(3)蒸汽机
(4)发明大王
(5)卡尔·本茨
(6)电气时代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认识。

特别注意“若止印三二本,未
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这句话。

这里的“印”应指印刷,那么印刷极为神速
的当属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2)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航天技术成就的识记。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我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3)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蒸汽和新的工业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
现代的大工业……”正是英国瓦特和他的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把工场手工业
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

(4)主要考查学生对爱迪生及其贡献的准确识记。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1879年10月22日,美国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给人类带来了光明。

他发明了很多电器产品,在一生中获得了1000
多项发明专利权,被称为“发明大王”。

(5)主要考查学生对卡尔·本茨及其贡献的准确识记。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卡尔·本茨等
人设计出内燃机。

以内燃机为动力,卡尔·本茨在1885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马车式的三轮
汽车,并且试车成功,对交通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6)主要考查学生对电气时代的准确识记。

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电力工
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
动力,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人
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科技教育与文化·科学技术的成就;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三、综合题
16.如图,请将下列著名战役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3分)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莫斯科保卫战
C.柏林战役
【答案】左框:C 右上框:B 右下框: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二战著名战役发生地点的史实。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战役包括:1942年5月德军横扫苏联西南地区,逼近斯大林格勒;德国空军对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大规模轰炸行动;德军攻入市区;市区巷战;苏联红军反击;最终合围全歼轴心国部队。

在右下框。

莫斯科保卫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一次会战,于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期间,苏联军队保卫其首都莫斯科及其后反攻德军的战役。

在右上框。

柏林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上的最后一场重大战役。

大量苏联陆军在东面进攻柏林。

这场战役发生于1945年4月尾至5月初。

在左框。

四、判断题
17.十八世纪后半期,西班牙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答案】错误:西班牙;改正:英国
【解析】
试题分析:在过去的两个多世纪里,有一个国家曾经长期保持着世界头等强国的地位。

它就是一度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是在18世纪后期通过多次殖民战争取得的这一称号。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血腥的资本积累
18.孟子在孔子“仁”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思想,从而将儒家思想发展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将儒家思想发展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是汉代董仲舒。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

19.判断题: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向郑成功投降,被侵占的
台湾又重新回到祖国统一的大家庭。

【答案】B
【解析】郑成功于1662年击败荷兰殖民者,并于当年客死台湾,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并没有
归顺清政府。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次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
建省。

20.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列宁逝世。

错误:改正: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盟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错误:改正:
3.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错误:改正:
4.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错误:改正:
5.纽约是美国电影的代名词。

错误:改正:
【答案】1.错误:列宁逝世改正: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通过
2.错误:欧盟改正:日本
3.错误:马歇尔计划改正:杜鲁门主义
4.错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改正:华沙条约组织
5.错误:纽约改正:好莱坞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知识点。

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斯大林模式形成的
标志”,结合课本所学分析, 1924年列宁逝世,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通过,标志着苏联高度
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

应把“列宁逝世”改为“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通过”。

考点: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西欧经济的发展知识点。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
的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因此,
应把“欧盟”改为“日本”。

考点: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美苏冷战知识点。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
着美苏冷战开始,1948年,美国在经济方面推实施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因此,应把“马歇尔计划”改为“杜鲁门主义”。

考点: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美苏冷战知识点。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
着美苏冷战开始,1947年,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在军事方面建
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由此
形成。

所以,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改为“华沙条约组织”。

考点: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5.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现代电影知识点。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好莱坞作为美国电影代名词,汇
集了著名的电影制片公司,名导演和名演员,拥有世界一流的电影制作技术和拍摄场地,摄
制出许多文明世界的影片。

所以,把“纽约” 改为“好莱坞”。

考点: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现代音乐和电影
21.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
【答案】错误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3年1月
21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五、连线题
22.把下列的事件与其相应的历史评价用线连接起来。

(1)古巴比伦尼罗河流域(2)贝多芬《向日葵》
半坡居民黄河流域梵高《物种起源》
古埃及两河流域达尔文《英雄交响曲》
(3)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开始
诺曼底登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日本投降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古代文明形成的区域的掌握。

古代巴比伦文明产生于
两河流域;半坡居民是中国古代农耕时期的文明,产生于黄河流域;古代埃及地处尼罗河流域,其文明产生于尼罗河流域。

(2)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贝多芬为拿破仑创作的钢琴曲,后因拿破仑称帝改
名为《英雄交响曲》;荷兰画家梵高的代表作品是《向日葵》;达尔文是生物学家,他的著
作《物种起源》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

(3)本题考查学生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
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4年美英联军诺曼底登陆,成功开辟了
欧洲第二战场;日本投降是法西斯国家中最后一个投降的国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胜利;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人教新课标九
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之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爆发;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人教新课标九年
级上册·步入近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璀璨的近代文化·世界文化的
杰作
六、填表题
23.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通过制定________ (法律)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拿破仑在位
期间,制定并颁布了《________》,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答案】 1787宪法法典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独立战争之后,颁布了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
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后,在1804年颁布了《法典》,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七、列举题
24.列举近代孙中山建立的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答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解析】列举近代孙中山建立的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孙中山
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提出三民主义学说。

八、问答题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逐灭,僭差无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次重要变法?这一变法对秦国有什么深远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功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我们的国家过去经得起考验,今天还会经得起考验,复兴起来,繁荣下去。

因此,首先,允许我申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要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

----美国总统就职演说(1933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面临“恐惧”的原因是什么?为此,美国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
材料四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货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农村进行了什么重大改革?
(5)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1)商鞅变法(1分)经过变法,秦国的政治得到改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增强, (1分)成为战国时期国力最强大的诸侯国,为后来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1分)
(2)1861年改革(2分。

俄国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也可)
(3)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1分)罗斯福新政。

(1分)
(4)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分)
(5)改革是人类社会克服困难,走向光明的重要途径。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

改革是强国兴邦之路等。

(2分。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的准确认识,依据材料中“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可以直接判断材料一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第二小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