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中“愁”的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声慢》中“愁”的赏析
张佳园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在我个人认为,描写“愁”的方面没有任何一首词能够超出《声声慢》,甚至在古代所有诗词歌赋中很少有可以与之媲美的:首先,它是以一个女性的角度,使得这首词更加多愁善感和纤细敏锐,感情更加丰富细腻、更加强烈;其次,李清照经历了一个国破家亡的动乱时代,由一种幸福美满的优裕生活到另一种颠沛流离、饱尝心酸的逃亡生涯,生活上不幸是她创作的来源;还有一点就是她的天赋和才情以及从小所受的良好教育,甚至超越与之同时代的男性们。
三点集于一身,创作出了《声声慢》。
词开头的十四个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正是这首词的精华,使得这首词成为千古绝唱。
天色昏暗,正是日落时分,屋子里总是怪怪的,觉得缺少什么,是什么呢?不禁寻找起来。
经历了这一切,身边能温暖被褥、一起吃饭、一起研讨诗文的人没有了,辛辛苦苦视为宝贝的收藏没有了,青春也没有了,只剩下空空荡荡的屋子和流落他乡的独自一人。
想起原先的美好生活,时光难重现,不免凄凉之感和悲惨之情油然而生,顿觉凄凄哀哀。
虽只十四字,但作者浓缩其中的感情确是用这一生凝结成的。
在语言文字上、感情表达上不仅仅是传神,几乎成为一种绝唱,传递的是一种心境,一种无论做什么都摆脱不了“愁”的心境。
回过神来,喝杯酒暖暖身子。
因为哀戚,酒没有了滋味,酒入愁肠愁更愁,外面风雨正紧,映衬着凄凉的心境,冷冰冰的心。
任何事情,可以勾起回忆与比较。
例如大雁,鸿雁传书,想起曾经她还可以和丈夫互通书信,那种等待的感觉,那种还有人依靠的感觉,如今却不会再有了,正如以前的美好时光一样,没有了。
而且身在异乡,算是沦落天涯了吧。
回忆深深刺痛她的心。
风雨无情,打落了花瓣,吹落了树叶,一副颓败的景象,就像现在的自己。
当这花开得正旺盛的时候,似乎曾经有人摘花送给自己呢。
一个人呆呆地望着窗外,天更黑了,一个人的夜怎么熬?冰凉宽敞的床,太宽敞。
漫漫长夜,当人们都入梦了,唯独自己睡不着,想说没人来听,想做什么不能去做,时光难捱,所以最怕天黑。
一切安静,只听得雨落在梧桐叶上的声音,一下下像打在自己心上,啪啪,似乎永远不会停下来,这种心情随着雨声慢慢扩大、蔓延并且没有尽头。
这种情形,一个愁字怎么讲得清呢。
国家的混乱、丈夫的早逝、自己的逃亡……一件件展现在眼前,那时的感受也一件件袭来,混合在一起,愁思如同没有头绪的线团,纠缠在一起,变得难以说出口。
这首词的出众是因为词的每一句都是作者的呕心之声,没有眼泪,只有一个“愁”字突出全文。
文章戛然而止,而作者传递的“愁”却慢慢延展开来。
全文每一句话、每一个意象都是精彩的展现,就像把读者置身其中,感同身受。
李清照是一个时代的奇迹,她生活的不幸不小心促成了文学史上的辉煌。
现在的人们再也不可能写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样的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