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
一、引言
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菌种的选择和培养是关键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菌种培养方法,包括培养基的配制、菌种的筛选和培养条件的控制。

二、培养基的配制
1. 确定培养基类型:根据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种类,选择合适的培养基类型。

常见的培养基类型包括碳源培养基、氮源培养基和矿物盐培养基等。

2. 配制碳源培养基:以葡萄糖为例,配制碳源培养基的步骤如下:
a. 称取适量的葡萄糖粉末,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充分溶解。

b. 调节pH值至合适范围(通常为6.5-7.5)。

c. 加入适量的琼脂糖,充分溶解。

d. 将培养基装入培养瓶或培养皿中,用高压灭菌器进行高压灭菌。

3. 配制氮源培养基:以氨氮为例,配制氮源培养基的步骤如下:
a. 称取适量的氨氮粉末,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充分溶解。

b. 调节pH值至合适范围。

c. 加入适量的琼脂糖,充分溶解。

d. 进行高压灭菌。

4. 配制矿物盐培养基:以硫酸铵为例,配制矿物盐培养基的步骤如下:
a. 称取适量的硫酸铵粉末,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充分溶解。

b. 调节pH值至合适范围。

c. 加入适量的琼脂糖,充分溶解。

d. 进行高压灭菌。

三、菌种的筛选
1. 采集污水样品:在污水处理厂或污染源附近采集污水样品,并将样品尽快送
至实验室进行处理。

2. 筛选菌种:将污水样品进行稀释,然后在培养基上均匀涂布,利用平板计数
法进行菌落计数。

根据菌落形态和特性,选择合适的菌种进行后续培养。

3. 单菌种培养:将选定的菌种进行单菌种培养,即将菌落划取至含有相应培养
基的培养皿中,进行培养。

四、培养条件的控制
1. 温度控制:根据菌种的生长特性,选择适宜的培养温度。

常见的培养温度范
围为20-40摄氏度。

2. pH值控制:根据菌种的酸碱耐受性,调节培养基的pH值。

通常,菌种的适宜pH范围为6.5-7.5。

3. 氧气供应:根据菌种的需氧性或厌氧性,选择适宜的培养方式,如摇床培养、静态培养或厌氧培养。

4. 其他条件控制:根据菌种的特性,可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营养物质、辅助因
子或抑制剂,以优化培养条件。

五、结论
污水处理培养菌种方法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配制培养基、
筛选合适的菌种以及控制适宜的培养条件,可以有效地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然而,
不同的污水样品和处理要求可能需要不同的菌种培养方法,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