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题与解析(有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澧县张公庙中学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期中复习试卷与解析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2.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
A.贞观之治B.贞观遗风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3.若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能出现的是()
A.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重用酷吏,滥杀无辜
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4.“和同为一家”是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
A.回纥B.南诏C.吐蕃D.靺鞨
5.盛唐时代,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一大批诗人.他诗风雄奇飘逸,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和奇特的想象,人们称他为“诗仙”.他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
6.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仿照唐朝制度进行政治改革
B.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
C.高丽乐在唐宫廷演出,也流行于民间
D.学习唐朝的书法艺术、建筑技术
7.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8.促使唐朝由盛转衰亡的因素有()
①安史之乱
②藩镇割据
③宦官专权
④黄巢起义
⑤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9.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内奸,和部下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
A.安史之乱B.七国之乱
C.八王之乱D.唐太宗对突厥用兵
10.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权是通过()
A.外戚掌权B.发动兵变C.皇位世袭D.组织农民起义
11.2013年4月上映的电影《忠烈杨家将》讲述的是北宋年间杨家将抗辽的故事,辽是下列哪个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A.党项B.女真C.回纥D.契丹
12.“澶渊之盟”是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A.北宋与辽B.北宋与西夏C.南宋与金D.南宋与西夏
13.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A.赵高B.李林甫C.秦桧D.贾似道
14.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南宋定都临安B.宋军收复建康
C.宋金达成和议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15.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市舶司的职能是()
A.主持变法B.监察百官C.管理海外贸易D.执行削藩政策
16.“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17.“□□的统一,结束了300多年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朝代。

”“□□”处应填写()
A.隋朝B.唐朝C.元朝D.清朝
18.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你知道这一制度是()
A.行省制B.科举制C.郡县制D.厂卫制
19.今天的西藏地区在元朝时()
A.归中书省直接管辖B.归驻藏大臣管辖
C.归西藏自治区管辖D.归宣政院管辖
20.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A.市B.瓦子C.勾栏D.邸店
21.词这种文学体裁在我国的哪个朝代成为当时的文学主流()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22.“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描述的是()
A.拓印刻石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双色套印
23.如图是某朝疆域图残片,依据图片信息,这应该是()
A.秦朝疆域图B.唐朝疆域图C.元朝疆域图D.清朝疆域图
24.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秦朝B.西汉C.东汉D.西晋
二.材料题(共5小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回答下列问题:
①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

②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
26.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材料三
(1)结合材料一,说明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试举一例并说明这一事例有何影响?(2)材料二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3)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三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什么?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2)该“河”的中心在哪里?
(3)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4)开通此河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28.阅读下列材料:“……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毛泽东《泌园春。

雪》回答:
(1)材料中的“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分别指的是谁?
(2)“成吉思汗”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3)“唐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请说说他治理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29.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知识传播的文献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战争上”改变世界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是什么?何时开始运用于军事?
(2)运用“在航行方面”的科技发明是什么?最早运用于航海是在何时?
(3)如图中的古代发明家是谁?他最主要的发明是什么?
湖南省澧县张公庙中学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期中复习试卷与解析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2016•重庆)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考点】隋朝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建立的知识点.
【解答】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了隋朝.581年属于公元6世纪80年代.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隋朝建立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2.(2016•郴州)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A.贞观之治B.贞观遗风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考点】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分析】本题考查唐太宗的盛世局面.
【解答】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唐太宗的年号叫“贞观”,史称“贞观之治”.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综合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3.若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能出现的是()
A.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重用酷吏,滥杀无辜
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考点】女皇武则天.
【分析】本题以武则天的无字碑为切入点,考查对武则天的评价.
【解答】武则天统治时期,注重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如创立了殿试、武举.武则天善于选拔并重用人才,如重用姚崇等.同时武则天统治时期还重用酷吏,滥杀无辜.武则天统治时期有着“贞观遗风”之称,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基础,所以D项表述不正
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识记武则天统治的相关史实.
4.(2016•黑龙江)“和同为一家”是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
A.回纥B.南诏C.吐蕃D.靺鞨
【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分析】此题考查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对“‘和同为一家’是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的表述,根据所学知识,“和同为一家”是指唐朝与吐蕃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唐朝时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先后嫁给吐蕃赞普,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故选项中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唐朝民族关系的主要史实.
5.盛唐时代,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一大批诗人.他诗风雄奇飘逸,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和奇特的想象,人们称他为“诗仙”.他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
【考点】光耀千古的唐诗.
【分析】本题考查唐诗.
【解答】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著名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和奇特的想象,人们称他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
故选A.
【点评】掌握唐朝著名诗人的相关知识.
6.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仿照唐朝制度进行政治改革
B.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
C.高丽乐在唐宫廷演出,也流行于民间
D.学习唐朝的书法艺术、建筑技术
【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的影响.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较大,遣唐使回国
后,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日本人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他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日本还学习唐朝的书法艺术、建筑技术,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解答】高丽乐在唐宫廷演出,也流行于民间是唐朝与新罗的友好交流.ABD是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朝时期的对外交往的相关史实.
7.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考点】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所以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故选B.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
8.促使唐朝由盛转衰亡的因素有()
①安史之乱
②藩镇割据
③宦官专权
④黄巢起义
⑤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考点】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由盛转衰亡的因素.618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贵族李渊,进入长安,建立唐朝,李渊就是唐高祖.
【解答】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出现在唐朝灭亡以后,⑤不是促使唐朝由盛转衰亡的因素,据
此可排除含⑤的BCD三个选项.
故选A.
【点评】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注意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出现在唐朝灭亡以后.
9.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内奸,和部下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
A.安史之乱B.七国之乱
C.八王之乱D.唐太宗对突厥用兵
【考点】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
【分析】本题考查安史之乱,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安史之乱是唐朝社会由盛转衰的标志.
【解答】唐玄宗统治后期,他贪图享乐,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造成朝政混乱,导致以边将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称为“安史之乱”.唐朝社会从此由盛转衰.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安史之乱是唐朝社会由盛转衰的标志.
10.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权是通过()
A.外戚掌权B.发动兵变C.皇位世袭D.组织农民起义
【考点】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北宋建立.
【解答】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汴京(今属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赵匡胤建立北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11.2013年4月上映的电影《忠烈杨家将》讲述的是北宋年间杨家将抗辽的故事,辽是下列哪个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A.党项B.女真C.回纥D.契丹
【考点】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辽西夏北宋的并立.知道辽建立的民族.
【解答】契丹各部最初互相征伐,犹如一盘散沙,916年,契丹首领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后改国号为辽.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辽西夏北宋的并立.
12.“澶渊之盟”是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A.北宋与辽B.北宋与西夏C.南宋与金D.南宋与西夏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解答】北宋时期,与北方的辽经过澶州之战,签订了议和盟约﹣﹣澶渊之盟.规定,辽撤兵,辽向宋称臣,北宋给辽岁币.
故选A.
【点评】把握北宋和辽之间的和战关系.
13.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A.赵高B.李林甫C.秦桧D.贾似道
【考点】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
【分析】本题以”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为切入点,考查岳飞的相关知识.
【解答】南宋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利益,受到人民的尊敬,秦桧以“谋反”罪名杀害岳飞,被后人唾弃,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秦桧.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岳飞的相关史实.
14.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南宋定都临安B.宋军收复建康
C.宋金达成和议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考点】南宋和金的对峙.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南宋和金的对峙,注意识记相关的知识点.
【解答】岳飞班师回朝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一线为分界线.这标志着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故选C.
【点评】理解和把握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表现.
15.(2016•南京)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市舶司的职能是()
A.主持变法B.监察百官C.管理海外贸易D.执行削藩政策
【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解答】宋代商品经济繁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宋代的海外贸易发达.为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设置市舶司.
故选C.
【点评】明确识记市舶司的职责.
16.“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答】题干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苏湖地区的粮食丰收,足于解决全国人口的吃饭问题,据此分析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影响.
17.“□□的统一,结束了300多年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朝代。

”“□□”处应填写()
A.隋朝B.唐朝C.元朝D.清朝
【考点】忽必烈建立元朝.
【分析】本题考查了元朝统一.
【解答】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元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辽、宋、夏、金300多年的分裂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朝代.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元朝统一.
18.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你知道这一制度是()
A.行省制B.科举制C.郡县制D.厂卫制
【考点】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巩固统一的知识点,应把握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结合所学知识:元世祖时期,为加强对广阔疆域的管辖,元政府实现了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制度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一直沿用至今.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元朝巩固统一的有关内容.
19.今天的西藏地区在元朝时()
A.归中书省直接管辖B.归驻藏大臣管辖
C.归西藏自治区管辖D.归宣政院管辖
【考点】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藏相关知识的内容.
【解答】宣政院是元世祖设立的中央政府的官署,掌管全国佛教的事务和吐蕃地区的军事、行政.是中央政府最早设置的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机构.
故选D.
【点评】从唐开始,历代都有与西藏友好交往或管理的措施,要注意区分和掌握.
20.(2016•咸宁)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A.市B.瓦子C.勾栏D.邸店
【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社会生活.
【解答】宋代经济发展,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等.
【点评】准确识记瓦子的概念.
21.词这种文学体裁在我国的哪个朝代成为当时的文学主流()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考点】宋词和元曲.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词.
【解答】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是宋代主要的文学主流.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豪放派的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的女词人李清照等.
故选B.
【点评】本题以词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宋朝的文学成就.
22.(2016•连云港)“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描述的是()A.拓印刻石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双色套印
【考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分析】本题考查活字印刷术的特点.
【解答】北宋毕升用黏土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因而“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
23.如图是某朝疆域图残片,依据图片信息,这应该是()
A.秦朝疆域图B.唐朝疆域图C.元朝疆域图D.清朝疆域图
【考点】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元朝巩固统一的具体措施.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识记能力.
【解答】回顾所学可知: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省;再结合都城为“大都”,可以判断这是元朝疆域图.
【点评】注意比较识别秦朝疆域、西汉疆域、唐朝疆域、元朝疆域、清朝疆域等朝代的疆域图.
24.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秦朝B.西汉C.东汉D.西晋
【考点】隋朝的灭亡.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隋朝灭亡的史实的识记.
【解答】隋炀帝继位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一大业.但因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所以暴政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在四个选项中,A选项秦朝也是由于暴政所致.
故选A.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秦朝和隋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二.材料题(共5小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回答下列问题:
①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

②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
【考点】开元盛世.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开元全盛的有关内容.
(2)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
【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年号开元,他在位时期,经济发展,政治清明,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开元盛世”.
(2)根据“稻米流脂粟米白”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稻米和粟米.
故答案为:
(1)唐玄宗.
(2)稻米和粟米.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开元盛世的有关内容.
26.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材料三
(1)结合材料一,说明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试举一例并说明这一事例有何影响?(2)材料二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3)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三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什么?【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盛唐的社会气象.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民族关系.
(2)本题考查的开元盛世.
(3)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农业的发展.
【解答】(1)材料一的意思是:自古以来帝王都以中原民族为贵,而轻视周边少数民族,我却对他们一视同仁.由此可见唐太宗实行的是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往来.
(2)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是任用贤才;重视地方吏治;大力发展生产.
(3)材料三是唐朝时期,发明两种新型农业工具,用于耕地的曲辕犁和用于灌溉的筒车.
故答案为:
(1)事例:文成公主入吐蕃(或金城公主入吐蕃);影响: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往来.(2)统治者:唐玄宗;措施:任用贤才(或任用姚崇当宰相,励精为治);重视地方吏治;大力发展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