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材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第一课。
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经验,所以,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创设了“丰富的校园生活”主题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校园里的许多物品中就有我们要认识的立体图形,让学生对要认识的这些图形有最直观的感受。
在学习例题之前,师生要共同准备大量的教具、学具。
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相互说一说这些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这里主要是要了解一下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进一步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想一想,把这些物品分类,可以怎么分?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可以按照什么标准分类,再动手操作。
在汇报交流中,教师要对按颜色、材质、曲面和平面等多种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给予鼓励。
把物体按形状分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物体形状的抽象过程。
同时明确告诉学生“按照形状分类”是一种从数学角度观察的结果。
在将物品按形状分类之后,可以组织学生交流各类实物的特征,同时寻找相应的同类实物,比如拿出长方体实物让学生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特征,学生会用“长长的”“又长又方”这样生活化的语言来描述,接着教师出示长方体模型,说明刚才这些物体都是这个样子,这样的物体就叫长方体。
在这里要注意长方体和正方体容易混淆,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比较它们的不同,使学生知道有些方形物体的每个面都是相同的,而有些不是,从而把它们看成不同的两类。
同时强调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交流,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活动经验,也是以后逐步抽象出立体图形的几何特征的认知基础。
最后,明确图形的名称,对于每一种图形的认识可以经历“实物引入——抽象为模型——给出图形名称”这三步,帮助学生在直观
的基础上建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表象。
“练一练”:
第1题,目的是为了直观地辨别物体的形状。
通过由实物说出它的形状,使学生建立起四种几何体在头脑中的表象。
第2题,本题目的是通过连线,建立物品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巩固对各种立体图形的认识。
学生先独立解题,用线连一连,再在全班交流。
第3题,提供的图片是水立方的外观图,同时,还可以进行发散,提问:还有哪些建筑物是以上学习过的几类形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说说,再小组交流,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立体图形特征的掌握情况,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