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白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白芍
一、选地整地
栽种芍药的土地,必须经过3—4年白芍收获之后才能翻土,因此,栽种前整地务必
精耕细作。

前作收获后,选晴天不粘脚时,深翻30-40厘米,将土块耕细整平,并施入牛粪、猪粪或饼肥等作基肥与泥混匀。

二、产卵方法
繁殖方法以芽头繁殖和分根繁殖为主。

分根繁殖能大大缩短芍药栽培年限,省略了育
苗步骤,故目前产区多采用分根繁殖。

分根产卵:芍药的支根较多,斩获时将细根剪下进药用,把象筷子、铅笔般厚薄的木
全部遗留下,按芽和根的自然原产情况,剪2-4枝,每枝领1-2个细腻的粗芽和拎1-3支
根做为一株,根的长度留存4-6寸,将过长的柿子侧根剪去,以供种苗用。

9、10月在田
间展开浇水芍药时,也可以将适宜并作种苗的根连芽剪下即可栽种。

收获时取下的种根,一般要经过3-4个月才能下种,必须进行贮藏。

其方法是:在高
燥阴凉通风的室内,平地上先铺上2-3寸湿润的砂土,将芍根堆放其上,厚约5-6寸,芍
根的芽头应朝上,按顺序倾斜放,上盖湿润的砂土2-3寸厚,四周用砖或其它物围好。


半月后,砂土渐干,细沙下漏种苗孔隙中,为防止芍头露土后干烂,应在堆上再铺湿润砂
土1-2寸厚。

贮藏期间,应经常检查,如干燥应适当洒水,但不宜过多,以不使砂土干燥
为原则,水过多容易发生霉烂,贮藏期如发现霉烂应及时翻堆,除去霉烂的,然后重新堆放,以防止蔓延。

三、栽种
栽种前须将芍芽根按大小分为两类,分别栽种,以便日后管理。

种栽大,管理得好,
可提早一年起土收获,栽种时间一般在寒露前后,越早越好,最迟不能超过霜降,如过迟,一方面因贮藏的芍芽已发新根,栽种时易弄断;另一方面,栽后气温渐低,发根不好,影
响次年发芽生长。

栽种时开穴,行距40-45厘米,株距30厘米左右,穴深16-20厘米,
每亩可以种-株,开穴后,每亩穴施腐熟厩肥、堆肥或焦泥灰、草木灰-公斤,与穴土混匀,每穴放芽1-2个,留主根2-3条,根部宜分叉斜种,芽向上,种后即初覆土,再施人粪尿
每亩-公斤,待肥料完全渗入土中后,再覆土与畦平,以芽在地下5厘米左右为宜,覆土
操作应细致,土要细碎,不能用土块覆盖;土块覆盖的芽头不能与土壤紧密结合,通风强,芽头易受干旱及冻害,会延迟发芽甚至不发芽。

四、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芍药最怕草荒,尤其在栽后的第二年,由于株行距宽,每株发出的苗
不多,杂草容易滋生,若不及时除草,便会妨碍芍药生长。

因此,栽种后幼苗萌发出土时,即应中耕除草,以后约隔一个月进行一次,务必达到土松、无草的要求。

每次中耕,只能
浅松表土3-5厘米,以免伤根,并注意勿将苗芽弄断,如果弄断,当年就不再萌发,影响生长。

2、施肥:芍药当年栽种后,不必施肥。

第二年施肥4次。

第一次在3月份中耕除草后,每亩施人粪尿-公斤;第二、第三次在5月和7月,每次每亩施人粪尿公斤和菜饼肥25公斤;每次在11-12月,每亩施人粪尿-公斤。

第三年施肥3次,需用过磷酸钙展开Minervois施肥。

第四年春季根据芍药生长情况可以施肥1-2次,每次施肥均应当在株旁开穴或上开环状浅沟施入,施后覆土,以免肥料外流。

3、灌溉排水:芍药较耐旱,但若久晴过干,对生长不利,故旱时仍须灌溉,芍药又怕积水,常因积水而引起病害,故应更注意排水。

4、摘蕾:在4月中旬现蕾时,选晴天将其花蕾全部摘掉,以利分散养分,推动根的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摘蕾不必过晚。

5、修剪:为了提高白芍质量,促进主根生长,产区往往在9、10月份秋收冬种前夕空闲时进行修剪。

其方法是,将株间泥土锄松,露出主根的大半部分,将主根上侧生出的根用刀削去或剪刀剪去;如发现主根的一部分腐烂,应将腐烂部分全部用刀削去,其伤疤还会愈合。

剪下的细根视情况处理,如可作种苗的可切下作种苗;较细暂不能作种苗的可留几根,待来年长大一点后作种苗;将多余的全部剪去,以集中养分促使主根生长;主根下面伸入泥土的底根要吸收养分,不能剪去,然后再覆土施肥。

这一工作对提高白芍质量和培育壮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五、病虫害预防
病害:
1、白芍锈病:就是白芍生产上威胁很大的一种病害。

5月上旬开花以后出现,7-8月轻微,直到地上部分枯萎,时云间时雨,温暖干燥或地势低洼地区难积水的情况下极易发作。

防治方法:芍药收获时,将残枝病叶收拾烧毁,减少越冬菌源。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作高畦种植。

药剂防治可用三唑酮、农抗等。

2、灰霉病:病菌主要以菌核随其病叶遗落在土中越冬,5月开花后发作,6-7月较轻微,并一直危害地上部分枯萎年才。

阴雨连绵或露珠很大的情况下,难发作。

防治方法:芍药地要实行轮作,选择无病种芽进行种植,雨后及时排水,平时增强田间的通风透光度,药剂防治可选用多抗霉素、异菌脲、速克灵等。

3、根腐病:主要危害芍药的根部,被害植株根部常发生半边水渍状的腐坏。

防治方法:下种时用多菌灵浸种,主要应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药剂防治可选择恶霉灵、福美双等。

虫害:
1、蛴螬:5-9月危害严重,幼虫蛟食白芍根部,使芍药的根部表面形成许多斑孔,影响产量和质量。

预防方法:用辛硫磷或乐斯本浇水。

2、小地老虎:一般4月-5月份危害严重。

预防方法:同蛴螬
六、收获加工:
根味苦。

于白露至秋分节滚交。

选晴天将芍根全部滚出来,切除术芽头,晒干泥土,
按厚薄分别用沸水煎透为度(严苛掌控火候),迎水量以冲走芍根为度。

煮熟时间根据芍根
厚薄而的定,通常掌控芍根并无白心为不好。

火小分量减低,火小炸无心不成片。

捞起后
摆冷水中稍泡,抽出,用磁疗片或竹刀轻轻盖住外皮,随即晾干。

晾干过程中,晒太阳半
天用麻袋或席子砌半天,又称生津止渴。

不经生津止渴的白芍外干内烫,不仅难于变干,
而且扣沟,坚硬,色泽不艳丽,影响质量。

一.选地整地
通常多挑选排洪较好,通风向阳,土层浓厚,富饶的壤土或砂壤土。

前与以玉米、小麦、豆类、甘薯等作物较好。

柏树前建议精耕细作,耕深20-40厘米,耕翻1-2次,融合
耕翻每亩施厩肥或沼气-公斤并作基肥,耙平,制成阔 1.3-2.3米的低畦。

例如雨水过多,排洪不当,畦阔可以1米左右,20-30厘米畦间排水沟浅。

畦短视地形而的定。

北方多搞
元显恭畦。

二.种植方法
1.分根产卵斩获时,将芍药芽头从根部割掉,选形状粗壮、不空心、并无病虫害的芽盘,按大小和芽的多少,顺其自然生长形状切开数块,每块芽2-4个,作种。

芍芽下留2
厘米短的头,以利生长,通常收1亩芍芽头,可以柏树3-4亩。

芍芽头最好随切随栽,如不能及时栽种,应暂时贮藏。

在室内选阴凉高燥通风处,于
地上铺湿润细砂土,将芽头向上堆放,再盖湿润砂土贮藏。

或在室外挖坑贮藏。

下雨时注
意排水,以免霉烂。

芍药8-10月栽种,过晚芍芽头已苞藓根,栽种时难折断,影响去年生长。

按芍芽头
大小分别栽种,便于管理。

行株距50×30厘米,每亩柏树-株。

穴柏树,每穴放芽头1-2个,掩埋在地下3-6厘米为宜,盖熏土广施人粪尿,覆土粗堆积成馒头状小堆,以利越冬。

翌年3月上旬前后,芍芽萌生前平土。

2.种子繁殖单瓣芍药结实多,8月上、中旬种子成熟时,于果微裂时及时采摘,随采
随播,或用湿砂混拌贮藏至9月中、下旬播种。

幼苗生长2-3年后进行定植。

种子繁殖生
长周期长,生产上应用较少。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早春松土保墒。

出苗后每年中耕除草4-6次,中耕宜浅,以免伤根死苗。

10月下旬,地冻前,在离地面7-10厘米处剪去枝叶,在根际培土约15厘米,以利越冬。

安徽亳州常用“劈垄亮根”法,即在种植后第2年5月上旬,将芍株周围的土,轻轻拨开,让根部稍稍露出,晾5-7天,再培土拥根,可以提高地温,并杀虫灭菌,达到增产效果,
但晾的时间不宜过长。

2.施肥第2年起至每年施肥3次,第1次3月下旬-4月上旬,施淡人粪尿,第2次4
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公斤,第3次10-11月间,以圈肥居多,每亩-公斤。

第3年3月下
旬每亩施人粪尿公斤,有机肥饼肥5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4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公斤;11月间施厩肥-公斤。

第4年斩获前施肥2次,3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公斤,提硫酸铵1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4月下旬,除磷肥外,按上述施肥量抬粱式1次。

每次浇水,
科灰藓植株两侧上开穴施下。

3.排灌芍药喜旱怕涝,一般不需灌溉,严重干旱时,宜在傍晚灌透1次水。

多雨季节,及时清沟排水,减少根病。

4.摘蕾为了并使养分分散可供根部生长,每年春季现蕾时及时将花蕾切除。

四.病虫害防治
1.病害叶斑病:常出现在夏季,主要危害叶片。

病株叶片早落,植株生长衰微。

预防
方法:辨认出病叶,及时除去,打扫落叶分散焚毁;发作前及发作初期擦1∶1∶波尔多液或50%特和福特倍液,7-10天喷1次,已连续多次。

锈病:危害叶片,5月上旬发生,7-8月严重。

防治方法: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收获时,将残株病叶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病原菌;发病初期,喷波美0.3-0.4度石
硫合剂或97%敌锈钠倍液,7-10天喷1次,连续多次。

灰霉病:危害叶、茎、花掉各部分,开花后出现。

在高温多烫的条件下发作轻微,并
使叶片枯萎开裂,植株生长衰微。

预防方法:去除遇害枝叶,分散焚毁;雨后及时清沟排洪,田间通风隔热;挑选排钱芍芽作种,用65%代森锌倍液煮沸10-15分钟后下种;发作初期擦1∶1∶的波尔多液,内要10-14天1次,已连续3-4次。

软腐病:病原菌从种芽切口处侵入,是种芽贮藏期间和芍药加工过程中的一种病害。

防治方法:种芽贮放要选通风处,使切口干燥,贮放场所先铲除表土及熟土后,用1%福尔
马林或波美5度石硫合剂喷洒消毒。

2.虫害蛴螬和小地老虎,按常规方法预防。

五.采收及加工
1.播种白芍于栽种后3-4年播种。

播种季节,浙江于6月下旬-7月上旬,安徽、四川等地于8月间,山东于9月间。

过晚根内淀粉转变,潮湿后质不稳固,质地重泡。

挑选晴天,割下茎叶,掘出全根。

除留芽头作种外,切开芍根,加工药用。

通常亩产鲜根-公斤。

2.加工将芍根按大、小分开,在沸水中烫泡5-15分钟,烫时勤翻动,待芍根表皮发白,无生心,有香气时,迅速捞起放入冷水里浸泡,随即取出刮去外皮,切齐两端,依粗
细分别晒干。

也可先刮去外皮后煮,晒干。

晒芍是加工的重要环节,如果晒得太猛,则外
干内湿表层干裂,易发霉变质,一般早上出晒,中午阴干3小时,下午3点后再出晒,晚
上收进堆起并用麻袋或草席覆盖,使芍根内部潮气渗出,次日再出晒,如此反复,直至内
外干透为止。

芍药煮后,如遇雨不能及时出晒可用硫磺熏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