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5篇〕
二年级美术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践的操作掌握根本的泥塑、泥条盘筑等方法制作陶艺作品。
提高学生的形体塑造能力。
2、通过泥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开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制作出一件自己满意的陶艺作品。
体会玩陶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活动中让学生放飞其创造欲,提高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让同学们在动手中找到童趣。
难点:学习、运用泥塑、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出完美的形象,在完美的根底上表达其设计思想,真正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学生泥塑作品。
2、布置学生到附近公共场所观察和了解一些雕塑设计。
3、准备雕塑泥、泥塑工具、垫板,刻画工具等。
教学设计:
一、课前组织:
学生按顺序进入教室,强调一下活动过程中的考前须知。
二、兴趣导入:
1、创设情景:咱们看看这些小朋友在玩什么呢?
〔课件:人们制作泥塑的场面〕
2、交流感想:
〔1〕、同桌说说,看了他们的制作的情景有什么感受吗?谁跟大家谈谈你的想法?
〔2〕、适时给予评价,并有目的地进行引导——玩泥巴真有趣
3、确定主题:〔课件:电子板书《捏泥巴》〕
三、欣赏感受:
1、老师汇报资料:
老师通过网络搜集并整理了一些信息,请大家看一下。
〔课件:泥塑图片〕
2、泥塑根本技法:
〔1〕、感受泥性,探究泥的特性。
〔可塑性、结合性、收缩性、烧结性和耐高温性。
〕
〔2〕、教师介绍塑造的五个根本方法:
如何运用根本的泥塑技法
〔课件:板书揉、搓、压、粘、捏、刻〕
〔3〕、演示几种泥塑根本技法
〔课件:盘泥条步骤图〕
四、合作探究动手实践:
1、想一想,玩一玩:
泥巴可以手捏成形,还可以搓泥条盘筑。
2、明确题材范围,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
可以自己选主题,进行创意制作。
3、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做的进度进行巡回指导。
4、在《泥娃娃》音乐的伴奏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造型表现。
五、作品展评
〔1〕学生互赏作品,边看边说出自己看了作品后的想法和感受。
〔2〕泥塑大赛最正确设计奖最正确超速奖
〔3〕拍摄作品
六、活动总结、拓展延伸
二年级美术教案篇二
教学目的:
1、训练学生根据命题记忆,想象,并有绘画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
2、鼓励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生活之美。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根据命题记忆,想象的能力。
关于色彩的应用。
教具:
放大范图假设干张。
二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画笔是小朋友的好伙伴,我们常常用它描画心中的梦想。
可是小朋友知道吗?小画笔也有自己的梦想和故事呢!。
今天我们就请小朋友说说,画画他们的故事好吗?板书课题《小画笔的童话》
2、读画。
书本上有许多美丽的图画其中小画笔的一家画的小朋友和小画笔快乐地玩耍。
画笔和天上的小星星-----画笔像树木一样的生长。
这幅画和画笔小树林画得有点相似,这几幅画都把画笔拟人化,突出他们的可爱和实用。
欣赏范图:小画笔愁眉苦脸,原来它们抱怨主人不好好保护它们,把它们弄得遍体鳞伤,有的还折断了。
这幅画教育我们什么?
生:……
3、作画步骤:
〔1〕先划出小画笔或小朋友的根本形。
〔2〕添画出画笔的花纹,还有四周的环境和背景。
尽量表现出情节。
〔3〕将整幅图涂上鲜艳美丽的颜色。
二、巡回辅导。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完本钱课作业。
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学生。
三、进行小结。
表扬画的好的学生,把他们的作品给全班同学欣赏。
指出缺乏之处。
二年级美术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与感受活动,了解瓶子的造型特点及其美化方法。
2.通过剪贴、画的技法,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对瓶子造型特点的感受以及装饰、美化瓶子方法的了解。
难点:如何做一个有特色的装饰瓶。
资源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出示展板:美丽的森林。
1、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找小动物。
2.请把找到的小动物带回小组讨论:这些小动物都是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制作成的?
3.小组代表答复,学生说教师板书:剪、贴、画
4.引出课题——《瓶子变个样》
三、讲授新课
〔一〕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瓶子〔出示〕
1.瓶子正着摆时可以变成什么?
2.瓶子倒着摆时又可以变成什么?
板书:变换角度
〔二〕游戏“找朋友〞〔贴图〕
小组讨论:根据瓶子的不同外形特征〔高、矮、胖、瘦〕找适宜的瓶子做朋友。
板书:外形特征
〔三〕欣赏
1.比拟第一页中的两幅作品,引导学生感悟:色彩的搭配〔板书〕
2.提出要求:
A认真观察作品中你喜欢的色彩搭配,创作时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B哪个瓶子变得最有创意,请把它记下来。
〔四〕学生创作——摘星赛
看了这么多不同的瓶子变身,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呢?
那我们就来个摘星大赛吧。
出示比赛规那么
四、评价展示
教师组织,师生互动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评价和鼓励
五、课后拓展
二年级美术教案二:大家来运到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运动工程有不同的动态特点。
2、初步学习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动态。
3、通过对人物动态的表达,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了解不同的运动动作有不同的动态特点,并学习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
难点:如何表现出动作特点。
资源准备,图片,泥塑作品
教学过程资源应用
一、游戏导入,分析呼啦圈的动作特点。
前些天,我们镇小的小朋友们举行了一个呼拉圈赛,有的小朋友可厉害了,半分钟可以转七十个呢?不知道我们班有没有这样的运动小能手呢?谁来试一试?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在转呼拉圈的时候,只有腰扭起来,屁股转起来,双手放在呼拉圈的上方,两只脚分开站稳了,呼拉圈才可以总是在腰间转动。
就像这位小朋友一样!〔点击屏幕,出现本校小朋友在转呼拉圈时的精彩瞬间〕
二、示范线描,初步学习用线描的方法表现人物动态。
师:瞧,这位小同学转得多起劲啊,他是老师在他比赛的时候特意拍下来的!这么优美的姿势,让老师把他画下来好不好!看好了。
生:好!
〔师在展示板的粉色卡纸上,用蜡笔线描的形式,画下照片中的孩子转呼拉圈的线描画。
三、欣赏图片、表演感知更多的运动动态,并练习用线描的形式绘画动课后延伸。
师:请开好运动会的小组贴到这儿来。
师:好,老师要开始倒计时了,十、九、——零!
师:现在每个小组的小小运动会都开起来了。
如果你是场外的观众,你会选择哪个小组的运动会去观看呢?
生1:我选——这一个运动会!
师:为什么?
生1:因为运动会上的人动态表现得很好!
师:而且运动的人物也多,个个姿态不同。
说得真好,是哪个小组的运动会!
师:你们小组可真棒呀!奖你们一颗“运动大星星〞
师:还有谁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好你来!
生:我喜欢看这一小组的!因为他们的运发动个个都很精神,姿势也很美!
师:这是哪一组的?
师:呀,我们班的同学表现实在是太棒了。
可惜时间紧迫。
老师希望大家在真的开运动会时,能够踊跃报名参加各类工程,也可以在课外活动的时候带上我们神奇的画笔去写生,画下更多的可爱的运动小人,好吗?好,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儿!
二年级美术教案三:童话和神话
教学目标:通过看看、说说、画画,提高学生对少儿题材美术作品的欣
赏能力。
通过欣赏,了解插图的根本特点及与文学作品的关系。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对童话,神话故事插图的欣赏。
如何提高学生对少儿题材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资源准备
教学过程资源应用
1、影片激趣,导入新课。
〔1〕展示:动画片《宝莲灯》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揭示课题:《童话和神话》。
2、作品欣赏,深入感受。
〔1〕展示:童话或神话故事图片。
设问:你能讲讲这些画里的故事吗?
①同桌学生互说。
②分组派代表说。
〔3〕分组讨论:
①《哪吒闹海》插图是怎样表现哪吒的神气的?
②《小红帽》童话故事插图里为什么要夸张狼的大舌头?
③你是怎样理解《梨子提琴》故事中动物们拉提琴的动作和表情的?请你上台表演。
3、学生练习,审美体验。
〔1〕选择一个最喜欢的童话或神话故事,参考书中插图,小组分工,每人设计制作故事中的一个人物面具。
〔2〕自我评价,体验审美情趣。
3、评评画画。
〔1〕指导学生互评,并说说理由。
〔从人物的造型、表演的动作表情、故事情节的表达等角度评选。
〕
〔2〕选出你喜爱的童话或神话故事绘画作品,自己画画
二年级美术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一〕认知:认识花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能综合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创作。
〔二〕情感:感知、体验“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与合作意识,激发大胆发表、展示的勇气。
〔三〕能力:培养认识、发表、探究、创造、展示“花〞的美的能力及综合利用各种材料、方法去创作、装饰、美化生活和美化自身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知、探讨、理解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内在美,引发爱花之情和环保意识。
综合探索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表现花朵。
难点:探索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表现有创意的“美丽的花〞。
工具材料
〔一〕教师:
1、各种花的图片。
2、花的作品假设干。
〔二〕学生:
1、水彩笔、彩纸、绢纸、剪刀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预备铃响后,上课前整顿纪律并审视学生学具准备情况。
〔二〕谈话导入
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自然变漂亮了,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树叶绿了,小燕子回来了,桃花开了,学校的山茶花也开了……
师:你喜欢花吗?为什么?
生:很喜欢。
因为花很美……
师:花很美,如果到处都是花朵多么好啊。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进入鲜花的世界——揭题《花儿朵朵》
〔三〕观察、欣赏、感受
1、各种花朵欣赏〔课件展示,伴有音乐,逐一播放图片。
〕
2、提问:
〔1〕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2〕你知道国花吗?知道它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
3、花朵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名字,但是很多花朵的形状是非常相似的。
〔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这些花朵的形状像什么,有的像喇叭,有的像碗,有的像碟子。
4、花瓣围绕在花蕊的周围生长,有些花的花瓣只有一层,有些花的花瓣那么有很多层。
〔四〕自主选择,创造表现。
我们刚刚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它们有的是紫色的,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白色的,五颜六色的真漂亮。
有的花像球一样,有的像喇叭一样真好看。
小朋友找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可真快乐,可是这一大片草地不快乐了,为什么呢?〔没有花〕
〔1〕对了,草地真寂寞,它很想和花宝宝交朋友呢。
那我们有什么方法来帮它们呢?我们一起用能干的小手做些各种姿态各种形状的花送给草地,好吗?
〔2〕思考、探索
①实例欣赏,出示老师要送给小草的花朵,问:“老师画的花美在什么地方〞。
〔色彩、形态〕
②问: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花朵?〔彩色纸剪贴〕
③教师出示范作并做一些剪花朵的示范。
〔五〕学生创作
①要求:同桌合作制作一朵花,可以画或剪贴,然后把花沿轮廓剪下送给小草。
②教师巡回辅导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问题。
〔六〕展示和小结
1、展示学生作业。
2、问:你最喜欢哪朵花,为什么?
〔七〕延伸——环保教育。
师:有的人看见好看的花就把它摘下来,他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生:不对。
花是大家的,要保护公物,要美化城市,不要摘花……
结束语:同学们都知道摘花是不对的,我们自己不但不摘花,还要劝别人不要摘花,要保护公物,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让我们的祖国到处都是花的海洋。
五、教学效果
学生互相合作设计制作出美丽的花,在创造能力的培养方面得到了一次良好的锻炼。
在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和对他人、自己作品的意见。
六、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本课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教学中应时常把它放在第一位,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用不同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快乐学习,这一点在本课教学中得以实现。
在这一课中,我收集了许多季花卉图片做成课件,在谈话导入,创设情境后,让学生在视听环境中真实感受花的美。
在播放时能不时地听到学生惊讶的赞叹声,对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与喜爱。
就这样,他们带着这一份喜爱不由自主地进入学习的每一环节,并快乐学习。
〔二〕失败之处
有些根底薄弱的学生没有很好地参与进来,教师应该鼓励其学生激情创造,大胆夸张,让学生享受创造的乐趣,快乐地投入角色,不一定要以现实世界的标准决定其合理性。
二年级美术教案篇五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的区分,学会用各种色彩、图形表现对五种不同味道的感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了解不同色彩的同时学会如何去以不同的绘画形式来表达“味道〞。
3、审美目标:朋友学生对色彩的敏锐感觉,初步掌握各种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美、感受美。
4、品德目标:培养学生、爱劳动、爱生活的优良品质。
5、情感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二、教学重点: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及爱生活、爱劳动的思想渗透。
三、教学难点:用不同的绘画、制作等美术形式来表现“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带给人们的感受。
四、学具准备:五味瓶、彩色纸、颜色、剪刀、胶水、糖、盐、醋、辣椒、药片、范图、多彩泥……
五、教学媒体:KT展示板、实物投影仪、音乐……
六、设计思路:
本课属于造型的表现学习领域,它是美术课程中覆盖面最宽,分量最重的局部。
所以设计本课时,我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灵活多变上,我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采用了实验、游戏、分组活动等方法,从导入阶段就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对“五味〞的语言和艺术表现能力;在能力培养方面,开展阶段过程中我积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常识不同的且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表现自己的所感、所见、所闻、所尝、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在评价整理阶段,给学生作品予以肯定并进行小组互评,真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方法而到达促进其自主的主动学习的目的。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教师活动:以做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闻〞、“尝〞的方法来认识“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味道。
〔出示放有糖、盐、醋、辣椒、药片的“五味瓶〞〕
1、学生活动:体会并口头描述“五味〞带给自己的感觉。
如:吃到的、闻到的、看到的、身体神经感觉到的'……
1、作用:以趣味性的实验活动这种方式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教师活动:出示板书题图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2、学生活动:通过题图初步明确色彩与感觉的关系。
2、作用:体会色彩给以我们的直觉反映和思维反映。
3、教师活动:出示不同颜色的卡片,引导学生分组分析心理感受,并以游戏的形式把对应“味道〞的颜色找出来。
3、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以竞争的形式,对彩色卡片进行分析、讨论。
得出与味道对应的颜色是什么的答案。
如:红-辣、绿- 酸、白- 咸、黑- 苦、黄- 甜、褐色- 甜、紫- 甜、紫- 酸等不同的答案。
3、作用:培养学生大胆联想,积极参与的态度。
〔二〕开展阶段
1、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讲述自己见过生活中“五味瓶〞的外形和作用。
〔同时出示实物和有关资料图片。
1、学生活动: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说出“五味瓶〞的用途。
1、作用:丰富其感性认识,将认识想理性漫漫培养,帮助学生自主的去发现去总结。
2、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表现出“味道〞。
2、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得到答案。
如:糖、蜜是甜的;葡萄、醋是酸的;辣椒是辣的;盐是咸的;苦瓜、药片是苦的……再如:可以画表情;画颜色;做各种各样的瓶子。
2、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发扬民主,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3、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五味〞的认识。
〔三〕评价阶段
1、教师活动:出示KT展示板〔有五种不同形状的瓶子〕,指导把自己的作品展放在上面。
1、学生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2、教师活动:做课中小结,引导学生欣赏相互评议、欣赏彼此的作品。
2、学生活动:积极表达并进行交流。
2、作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四〕整理阶段
1、教师活动: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取长补短大胆改良自己的作品。
1、学生活动:整理自己的作品,组合完成KT板上的大“五味瓶〞。
1、作用: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