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人教版)二轮复习排查补漏提高专题21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学案48(全国通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1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一、常见物质的检验
(1)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2-4。

( )
(2)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 )
(3)往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呈紫色,说明原溶液中有I-。

( ) (4)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试剂就可鉴别Ca(OH)2和NaHCO3溶液。

( )
(5)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

( )
(6)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氯气。

( )
【答案】(1)×(2)×(3)√(4)×(5)×(6)×
二、常见物质的鉴别
(1)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和SO2。

( )
(2)用蒸馏水鉴别Br2(g)和NO2。

( )
(3)用CO2鉴别NaAlO2溶液和Na2SiO3溶液。

( )
(4)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甲烷和乙烯。

( )
【答案】(1)×(2)√(3)×(4)√
三、物质分离、提纯的化学方法
⑥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 )
⑦将混有HCl的CO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

( )
⑧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 )
⑨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 )
【答案】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1.物质的鉴定
(1)物质鉴定的一般步骤为
取少量样品→加入某种试剂→加热、振荡等操作→根据现象→得出结论 (2)根据“实验现象的差异”鉴定物质
2.物质的检验
3.物质分离提纯的化学方法
分离提纯的化学方法⎩⎪⎨⎪
⎧沉淀法气化法杂转沉法
4.利用物理方法进行分离提纯
(1)“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2)“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3)“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4)“气+气”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1.物质检验的原则、基本步骤、答题模板
2.把握物质提纯的“六种”常用方法
3.分离和提纯的五原则
(1)所加入试剂均要“过量”,才能将杂质除尽。

(2)被提纯和分离的物质,最终不能再引入新的杂质。

(3)不减少被提纯和分离的物质。

(4)采用的方法应尽量使被提纯和分离的物质跟其他物质易分离开。

(5)被提纯的物质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1.已知:CH 3CH 2CH 2CH 2OH
227/90~95Na Cr O H +


CH 3CH 2CH 2CHO 。

利用如图装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

相关数据如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为防止产物进一步氧化,应将酸化的Na 2Cr 2O 7溶液 逐滴加入正丁醇中
B .当温度计1示数为90~95℃,温度计2示数在76℃左右时,收集产物
C .反应结束,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D .向获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少量金属钠,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正丁醇
【答案】D
2.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答案】B
【解析】A 、石蜡油的分解需要在碎瓷片的催化作用下进行,而A 中没有,故A 错误;B 、葡萄糖因含有醛
基,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而蔗糖因不含醛基,不能发生此反应,所以B 正确;C 、酸碱中和滴定不能使用石蕊试液作指示剂,因为石蕊试液的变色范围大,颜色变化不明显,所以C 错误;D 、铝热反应需要高温下进行,试管不能满足要求,还需要用镁条和氯酸钾提供热量,所以D 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B 。

3.已知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Cl -、23CO -、Na +、4NH +中的几种(忽略水的电离),进行如下实验:取样,
加入足量盐酸,有气泡产生,再加入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另取样,加入足量NaOH 溶液,微热,产生的气体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一定不含Cl - B .一定不含Na +
C .一定含有Cl -、23CO -
D .一定含有23CO -、4NH + 【答案】D
4.海洋动物海鞘中含有种类丰富、结构新颖的次生代谢产物,是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

一种从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的流程如下:
下列关于该流程中各步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答案】C
【解析】由流程可知,步骤①是分离固液混合物,其操作为过滤,需要漏斗、烧杯等仪器;步骤②是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需进行分液,要用到分液漏斗等仪器;步骤③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操作为蒸发,需要蒸发皿等仪器;步骤④是从有机化合物中,利用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甲苯,需要蒸馏烧瓶等仪器,则错误的为C,故答案选C。

5.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的主要流程如下(反应条件己略去):
已知:2Cu+2H2SO4+O22CuSO4+2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II中分离操作的名称为过滤,该操作过程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B.溶液A中的溶质有H2SO4、CuSO4、ZnSO4
C.上述流程中加入的物质B为锌,物质D为盐酸
D.A〜E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A和C
【答案】C
等相关知识,然后结合题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