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中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模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
1.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鸟卵在适宜的条件下都可以发育成雏鸟
B. 青蛙为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C. 美国白蛾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D. “蚕茧”是家蚕的幼虫时期
【答案】C
【解析】
2.一棵小树苗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奥秘是()
A. 细胞的生长使体积增大
B. 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量增多
C. 细胞的体积增大与细胞的数量增多共同作用
D. 细胞吸水膨胀所致
【答案】C
【解析】细胞的分裂是指由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其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增多。

细胞的生长是指细胞由小长大的过程,其结果是细胞的体积
增大。

所以,一棵小树苗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奥秘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
分裂共同作用,故C符合题意。

3.瓣膜的作用是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下列血流方向正确的是()
A. 心房→心室→静脉
B. 心房→心室→动脉
C. 心室→心房→动脉
D. 静脉→心室→心房
【答案】B
【解析】解: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
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
心室与动脉之间的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

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
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即心房→心室→动脉。

故选:B。

4.如果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传出神经受损,用针刺指尖,正确的判断是()
A. 不能缩手,感觉疼痛
B. 能缩手,感觉疼痛
C. 不能缩手,无感觉
D. 能缩手,无感觉
【答案】A
【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
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rightarrow 传入神经\rightarrow 神经中枢\rightarrow 传出神经
\rightarrow 效应器。

据此可知,人体的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神经冲动就不能由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就无法做出反应,即反射活动不能进行。

但是神经冲动仍然可以通过脊髓传到大脑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

可见A符合题意。

5.某同学对四种微生物的结构特点进行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表示有,“×”表示没有。

你认为他的记录不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解:A.艾滋病毒是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因此没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A正确。

B.衣藻是单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B正确。

C.眼虫在植物学中称裸藻,是一类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单细胞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没有细胞壁,C正确。

D.乳酸菌属于细菌,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叶绿体,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错误。

故选:D。

6.下列生物的生殖现象属于有性生殖方式的是()
A.
秋海棠叶
B.
小麦种子
C.
马铃薯
D.
水螅
【答案】B
【解析】解:A、海棠可以利用海棠叶来进行扦插来繁殖后代,属于无性生殖.
B、小麦种子的主要部分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而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子相结合而形成,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胚可以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
属于有性生殖.
C 、马铃薯利用块茎繁殖,属于无性繁殖.
D、在条件适宜的环境里,水螅的身体上长出芽体.芽体成熟后脱离母体成为新个体为出芽生殖,属于无性生殖.
故选:B
7.下列动物的各种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 小鸟喂鱼
B. 母鸡孵卵
C. 小狗算算数
D. 麻雀筑巢
【答案】C
【解析】
8.有关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
B. 种子萌发需要从外界吸收有机物转运给胚
C. 根的生长主要依靠根尖的分生区和伸长区
D. 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答案】B
【解析】A.种子的子叶或胚乳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当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水,子叶或胚乳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A正
确。

B.在一个完整种子中,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包括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
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种子萌
发需要从子叶或胚乳转运给胚,B错误。

C.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
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

伸长区
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
,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

因此根不断增加长度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分生区的
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不断伸长的缘故,故C正确。

D.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植物生活中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
盐,D正确。

故选B。

9.下列对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B. 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C. 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黏液,有口有肛门
D. 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答案】C
【解析】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内有消化腔。

A正确;
B、扁形动物的身体背腹扁平、体壁具有三胚层。

B正确;
C、线性动物的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C错误;
D、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分泌形成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10.微生物对自然界最重要的作用是()
A. 供给氧气
B. 提供有机物
C. 提供二氧化碳
D. 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答案】D
【解析】解: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米勒的实验证明了从无机物到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以实现的
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唯一证据
C. 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D. 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鱼→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答案】A
【解析】解:A.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
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大气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A正确。

B.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
接的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B错误。

C.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不一定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当环境发生改变,之前保留的有利变异可能就变为不利变异,C错误。

D.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D错误。

故选:A。

12.“荆楚楷模”、入围“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的襄阳少年王子豪两
度“割皮救父”的故事感动了亿万中国人。

以下关于皮肤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皮肤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宫
C. 从免疫学角度来看,患者移植的皮肤相当于“抗原”
D. 用肥皂洗手可以减少皮肤上的病菌数量,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
传染源
【答案】D
【解析】解:A.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其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A正确。

B.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人体皮肤的结构包括表皮和真皮,表皮位于皮肤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真皮位于表皮的下方,由结缔组织构成。

皮肤的主要功能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B正确。

C.在进行他人皮肤移植时,移入的皮肤对于病人来说是非己成分,相当于抗原,他人皮肤植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对他人皮肤进行排斥。

植皮时最好移植自己的皮肤,必须移植他人的皮肤时,需要进行抗免疫治疗,否则移植不会成功,C正确。

D.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用肥皂洗手可以减少皮肤上的病菌数量,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D错误。

故选:D。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3.(1)淀粉在整个消化道中全部被消化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中,参与的消化液有唾液、胰液和________。

13.(2)在B的主要器官中,与毛细血管结构特点相似的是________,经B 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的过程中,途经心脏时的路径是3\rightarrow ________(用乙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

13.(3)如果⑥代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则甲图中C代表________。

13.(4)李老师在体检时检测到D排出的液体中含有葡萄糖,你认为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发生病变。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起调节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

【答案】肠液
【解析】淀粉在整个消化道中全部被消化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中,参与的消化液有唾液、胰液和肠液。

【答案】肺泡, 6rightarrow 7rightarrow 1
【解析】在B的主要器官中,与毛细血管结构特点相似的是肺泡,经B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的过程中,途经心脏时的路径是3\rightarrow 6\rightarrow 7\rightarrow 1
【答案】皮肤
【解析】如果⑥代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则甲图中C代表皮肤。

【答案】肾小管, 胰岛素
【解析】李老师在体检时检测到D排出的液体中含有葡萄糖,其可能的原因是肾小管发生病变。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起调节作用的物质是胰岛素。

14.(1)科学家在培育发光烟草“星光阿凡达”的过程中,从海洋发光细菌提取了一种物质,转入烟草细胞内,使其能够自然、持续的发光,这种物质最有可能是________。

14.(2)通过生物技术使烟草能自然、持续发光,这种变化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

这种烟草晚上发光需要的能量是其通过________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转换而来。

14.(3)图中将两株红花烟草进行杂交,后代既有红花又有黄花,据此可判断________为显性性状。

子代红花个体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________。

【答案】(1)遗传物质
【解析】解:(1)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之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
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科学家在培育发光烟草“星光阿凡达”的过程中,从海洋发光细菌提取了一种物质,转入烟草细胞内,使其
能够自然、持续的发光,这种物质最有可能是遗传物质。

【答案】(2)变异, 光合
【解析】(2)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

通过生物技术使烟草能自然、持续发光,这种变化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这种烟草晚上发光需要的能量是其白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
的化学能转换而来。

【答案】(3)红花, 2/3
【解析】(3)红花烟草和黄花烟草杂交,后代全部是红花烟草,黄花烟草
的性状没有表现出来,由此判断红花是显性性状;亲代红花的基因型都为Aa,子代红花的基因型为1/3AA、2/3Aa,所以子代红花个体与亲本相同
的概率为2/3。

15.(1)若图甲所示的肺泡慢慢鼓起时,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________状态。

血液由A流向B,含量明显升高的物质是________,B流出的血液经图乙中的血管流回心脏。

15.(2)图丙为肾单位示意图,⑤与③中血液相比,尿素含量更低的是;若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则可能是结构发生病变。

【答案】(1)收缩, 氧气, d
【解析】解:(1)吸气时,气体进入肺泡,肺泡鼓起,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肺扩张,肺内压力减小,气体进入肺;血液由A流向B时,由于血液与肺
泡发生了气体交换,因此氧气的含量明显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B中流出的血液经图乙中的d肺静脉流回心脏的左心房。

【答案】(2)⑤, ②
【解析】(2)⑤肾静脉与③肾动脉中血液相比,尿素含量更低的是⑤肾静脉,因为部分尿素会通过尿液的形成排出体外;若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则
可能是结构②肾小球发生病变,因为血液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
子蛋白质外,其余物质如部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物质会被过滤
进入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过滤会受到影响,因此尿液中可能出现蛋白质。

16.(1)此装置是否正确?________;
16. (2)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塑料袋内会有________出现。

16.(3)下午打开只袋。

迅速把一支将熄灭的火柴伸进袋内,火柴复燃了,说明袋内________较丰富,这是________的结果。

16.(4)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亮就打开袋口,迅速伸
进一支燃着的火柴,火柴熄灭了,说明袋内的________较丰富,这是呼吸作用的结果。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17.(1)在温水中加入酵母、少许细砂糖并搅拌的目的是给酵母菌提供快速繁殖所需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

17.(2)制成馒头坯后放入锅内饧15分钟可以让酵母菌进行二次发酵,进一步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酒精和________。

实验二:萌萌继续以馒头为实验材料,探究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对食品保存的影响。

实验材料:馒头、冰箱、温度计、烘干器、喷壶、清水、保鲜袋若干。

17.(3)下面是她设计的几组实验。

请你帮她将实验补充完整。

17.(4)请你根据实验结果说出有利于食品保存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

【答案】(1)适宜的温度, 有机物
【解析】解:(1)酵母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

在温水中加入酵母、少许细砂糖并搅拌,目的是给酵母菌提供快速繁殖所需的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

【答案】(2)二氧化碳
【解析】(2)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因此,制成馒头坯后放入锅内15分钟,让酵母菌进行二次发酵,进一步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答案】(3)放入冰箱内, 馒头烘干后放入保鲜袋中,敞开口,不往袋内喷水,保持干燥
【解析】(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A组和B组湿度条件相同,为了设置对照,变量应该是温度,因此,B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低温或放入冰箱内。

A组和C组温度条件相同,为了设置对照,变量应该是湿度,因此,C组应该把馒头烘干后放入保鲜袋中,敞开口,不往袋内喷水,保持干燥。

【答案】(4)低温、干燥
【解析】(4)由A组的馒头霉变,B组的馒头无明显变化,可得出的结论是:低温有利于保存食品。

由A组的馒头霉变,C组的馒头无明显变化,可得出的结论是:干燥有利于保存食品。

因此,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有利于
食品保存的环境条件是低温、干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