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复习题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酸碱盐
【90】
◎根据下列所提供的资料,爱莉丝梦中看见桌上有四瓶不明溶
液及一瓶水,如右图。

旁边有一张纸条,内容如下:
若想变小必须喝含葡萄糖的液体;
若想变大必须喝酸性的液体;
若想隐形必须喝含叶绿素的液体;
若同时喝了两种或多于两种溶液则会中毒。

另外,柜子里有四篮东西如下表:
篮子内容
甲菠菜、试管、载玻片、滤纸、刀片、碘液
乙烧杯、酒精、陶瓷网、三脚架、酒精灯、本氏液
丙花生米、温度计、硫酸铜粉末、解剖针、锥形瓶
丁钠粒、锌粒、镊子、燃烧匙、丙酮、酒精灯
1.()在梦境中,爱莉丝想变大,需喝酸性的液体。

她要从不明溶液中检测出酸性液体,下
列方法何者最适当?
(A)利用甲篮中的碘液加入溶液,呈黄褐色者为酸性溶液
(B)利用乙篮中的本氏液加入溶液,加热后呈橙色者为酸性溶液
(C)利用丙篮中的硫酸铜粉末加入溶液,变蓝色者为酸性溶液
(D)利用丁篮中的锌粒加入溶液中,会冒出气泡者为酸性溶液
2.()取10 mL、1.0M的盐酸,加数滴酚酞指示剂,再慢慢加入1.0M的氢氧化钠溶液15mL,
一边以玻璃棒搅拌。

有关此反应结果的叙述,下列何者正确?
(A)溶液变为中性(B)溶液的pH值增加
(C)溶液的温度下降(D)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91】
3.()有关二氧化碳的叙述,下列何者正确?
(A)由人体呼吸道呼出的气体中只含有二氧化碳
(B)滴酚酞指示剂于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会呈红色
(C)适量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钙水溶液中会产生沉淀
(D)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固定,其百分比仅次于氮及氧
4.()下列何种物质的燃烧产物溶于纯水后,会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A)镁带(B)硫粉(C)钠粒(D)氢气
5.()有关钠离子(Na+)与钠原子(Na)的比较,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B)两者所带的电荷相等
(C)两者所含的质子数相等(D)两者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92】
6.()浩文测试一种无色水溶液。

当加入酚酞指示剂时水溶液呈无色,放入大理石则产生气
泡。

下列何者最可能为此水溶液中所含的溶质?
(A)氢氧化钠(B)氢氧化钙(C)氯化氢(D)氯化钠
◎根据下列的资料,回答7~8题:
小宁在讲台上放了一个玻璃瓶,瓶中装了半瓶的液体,又从口袋掏出两粒
灰色的小颗粒和一个尚未吹开的气球,他把灰色的小颗粒投入瓶中,立即将气
球的开口端套住瓶口,再用橡皮筋拴紧,如右图所示。

不久,大家就看到气球
膨胀起来了,如图。

7.()根据选文的资料。

如果小宁口袋中掏出的灰色小颗粒是锌粒,则下列何
者最可能为玻璃瓶内所装的液体?
(A)氨水(B)双氧水 (C)稀硫酸 (D)碳酸钠溶液
8.()下列何者为气球会膨胀起来的主要原因?
(A)反应使瓶内的水变成水蒸气(B)反应使气球的材质改变而膨胀
(C)反应产生的热量使瓶内的空气膨胀(D)反应产生的气体使瓶内的压力增加9.()甲溶液是由蒸馏水3mL及1滴浓度为1.0M的盐酸混合而成,乙溶液是由蒸馏水3mL
及1滴甲溶液混合而成。

在常温下,下列有关甲、乙两溶液的pH值关系何者正确?
(A)甲<乙<7(B)乙<甲<7(C)乙>甲>7(D)甲<7、乙>7
10.()下列哪一项不是CO2与SO2两者之共同性质?
(A)水溶液呈酸性(B)有刺激性臭味
(C)常温常压呈气态(D)可由元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11.()放一小撮食盐(NaCl)于水中,食盐完全溶解。

下列有关食盐在水中变化的叙述何者
正确?(A)食盐与水反应变成氯化氢分子散布在水中(B)食盐形成钠离子与氯离子
散布在水中(C)食盐形成钠原子与氯原子散布在水中(D)食盐形成氯化钠分子散
布在水中
【93】
12.()将氢氧化钠水溶液(NaOH)与稀硫酸水溶液(H2SO4)混合,其反应式如下﹕
2NaOH+H2SO4→Na2SO4+2H2O有关此反应的过程,下列何者正确﹖
(A)为放热的化学变化(B)为吸热的化学变化
(C)为放热的物理变化(D)为吸热的物理变化
13.()有关金属导体和电解质水溶液中导电因子的叙述,下列何者正确﹖
(A)金属导体和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因子皆为电子
(B)金属导体和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因子皆为离子
(C)金属导体的导电因子是电子,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因子是离子
(D)金属导体的导电因子是离子,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因子是电子
14.()在25℃时将CaO固体加入水中,形成饱和水溶液。

有关此水溶液的叙述,下列何者
正确﹖(A)此水溶液pH值小于7 (B)此水溶液可用来检验氧气(C)此水溶液加入
酚酞试剂呈红色(D)加稀盐酸于此水溶液产生气泡
◎根据下列所提供的资料,回答15~16题:
妈妈拿给阿宝一条项链,并告诉她﹕「这条项链是由一种金属打造成的,这金属可能是铅、铁、锌或铝,妳可以试验看看。


于是阿宝做了下列试验﹕
①用电子天平测得其质量为31.60g。

②将它放入盛水20.0mL的量筒中,见它完全沉入水中,且水面上升至24.0mL。

③从项链上取一小片金属放入1.0M盐酸中,发现金属表面冒出气泡。

阿宝又查出铅、铁、锌及铝之密度分别为11.4、7.9、7.1和2.7g/cm3,且这四种金属皆可与酸反应。

由这些数据阿宝终于知道这条项链的成分了。

15.()打造此项链的金属最可能为下列何者﹖
(A)铅(B)铁(C)锌(D)铝
16.()此项链的一小部分在盐酸中反应,产生的气体为下列何者﹖
(A)氢气(B)氧气(C)氯气(D)二氧化碳
17.()取干净试管甲和乙,在甲试管中加入蒸馏水3.0mL及1.0mL1.0M的HCl溶液,混合
均匀。

再从甲试管中取出1.0mL溶液,与蒸馏水3.0mL加入乙试管中,混合均匀。

另取大小完全相同的镁带两段,分别放入甲、乙两试管之溶液内,所发生的现象应
为下列何者﹖(A)甲、乙两试管均无反应(B)甲、乙两试管均产生气泡,且产生速率
相等(C)甲、乙两试管均产生气泡,且甲产生速率较快
(D)甲、乙两试管均产生气泡,且乙产生速率较快
18.()下列哪一种物质加入水中,可降低水溶液的pH值?
(A)氨气(B)食醋(C)石灰(D)小苏打
19.()下列何者为氯化钙(CaCl2)水溶液中正电荷总电量与负电荷总电量的比﹖
(A)1:1(B)1:2(C)2:1(D)3:1
20.()已知葡萄糖的分子量为180,一茶杯中盛有1000毫升、浓度为1.0M的葡萄糖水溶
液,关于此溶液的叙述,下列何者正确﹖
(A)重量百分浓度为18%(B)密度为1.0克/毫升
(C)内含水的质量为1000克(D)内含有葡萄糖180克
21.()已知氟(F)、氖(Ne)、钠(Na)三元素之原子序分别为9、10、11,则下列哪
一组粒子的电子数相同﹖(A)Na、Ne(B)Na+,F-(C)F-,Na(D)F-,F 【94】
22.()小华将五种不同的物质溶于水,以测试此五种水溶液是
否导电,实验装置与结果如右图及下表所示。

物质C6H12O6H2SO4KNO3NaOH C2H5OH
实验结果灯泡不亮灯泡亮灯泡亮灯泡亮灯泡不亮
下列有关小华实验结果的推论,何者正确?
(A)灯泡亮表示物质为非电解质(B)灯泡不亮表示物质难溶于水中
(C) C6H12O6和C2H5OH为非电解质(D) NaOH和C2H5OH为碱性电解质
◎请在阅读下列叙述后,回答23.~25.题:
实验室里有四个没有标示的玻璃瓶,瓶子中都装着白色的固体。

老师说它们分别为NaOH、CaCl2、CaCO3和Na2CO3,并要同学们用实验方法确认这些药品后,再贴上标签。

小兰、小治、大炳和春花等四位同学将此四瓶分别编号为甲、乙、丙和丁,然后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并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如下表:
实验操作
观察到的结果
甲乙丙丁
取1克药品置于试管﹐加水10 mL
后摇荡试管
不溶溶解溶解溶解滴两滴酚酞指示剂于水溶液中---- 红色红色无色
取1克药品置于试管中﹐分别加入
稀盐酸
产生气泡产生气泡没有气泡没有气泡
注:因甲不溶于水,故不作酚酞指示剂的试验
23.()甲和乙两者与稀盐酸反应均产生气泡,可知甲和乙所含的共同粒子为下列何者?
(A) Ca2+(B) Na+(C) OH-(D) CO32-
24.()有关四位同学实验结果的叙述,下列何者正确?
(A)甲加入稀盐酸,产生氢气(B)乙加入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
(C)丙的水溶液呈酸性(D)丁的水溶液呈碱性
25.()小兰、小治、大炳和春花等四位同学分别写出甲、乙、丙和丁四个玻璃瓶的标示如下
表,根据实验所观察的结果,哪一位同学的标示正确?
甲乙丙丁
小兰CaCO3Na2CO3NaOH CaCl2
小治CaCO3NaOH CaCl2Na2CO3
大炳Na2CO3CaCO3CaCl2NaOH
春花Na2CO3CaCl2NaOH CaCO3
(A) 小兰(B) 小治(C) 大炳(D) 春花
26.()在相同温度下,有甲和乙两水溶液,已知乙溶液的氢离子浓度为甲溶液的10倍,且
甲溶液的pH值为3,则下列何者为乙溶液的pH值?
(A) 2(B) 3(C) 4(D) 13
27.()鸡蛋壳主要的成分与贝壳相同。

若将整颗鸡蛋放入一杯装有食醋溶液
的烧杯中,发现鸡蛋四周不断有气泡生成,并在溶液中上下翻滚,
如右图所示。

下列何者为鸡蛋壳四周所生成的气泡?
(A) CO2 (B) H2O (C) O2 (D) H2
28.()有两包未标示的白色粉末,已知它们分别为葡萄糖与面粉。

下列哪一项实验最适合用
来区分两者?(A)取适量粉末配成水溶液,分别以蓝色石蕊试纸测试,观察是否变色
(B)取适量粉末置于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稀碘液,观察是否变蓝紫色(C)取适量粉末
置于试管,分别加入一滴浓硫酸,观察是否变黑色(D)取适量粉末配成水溶液,分别
通以直流电,观察是否导电
29.()某烧杯内装有一公升1.0 M的盐酸(HCl水溶液),若将下列不同莫耳数的氢氧化钠
(NaOH固体)加入烧杯内,混合均匀,何者最接近中性(pH=7)?
(A) 0.5莫耳(B) 0.8莫耳(C) 1.0莫耳(D) 1.2莫耳
30.()取硫酸、烧碱和食盐水三瓶水溶液,任意标示为甲、乙、丙,经实验测试,其结果如
下表所示。

下列何者为甲、乙、丙三瓶水溶液依序排列的正确组合?
甲瓶乙瓶丙瓶
镁带无反应有气体产生无明显反应
滴入色拉油并加热不互溶不互溶溶解
(A)硫酸、烧碱、食盐水(B)烧碱、硫酸、食盐水
(C)食盐水、硫酸、烧碱(D)食盐水、烧碱、硫酸
31.()钇-90(9039Y)可被用来做为癌症的放射性治疗。

有关钇离子(90Y3+)的叙述,下
列何者正确?(A)可形成化合物Y(NO3)3(B)有36个质子(C)有39个中子
(D)有39个电子
【95】
32.()下列在物体体积变化的过程中,何者牵涉到化学变化?(A)将氦气灌入气球,使气
球膨胀变大(B)将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水银遇热膨胀(C)将小苏打混合面团,加热膨
胀成馒头(D)将被压扁的乒乓球投入沸水,会恢复圆球状
33.()若将少量的盐酸加入纯水中,则加入前后水中氢离子浓度与pH值的变化,下列何者
正确?(A)氢离子浓度变大、pH值变小(B)氢离子浓度变大、pH值变大
(C)氢离子浓度变小、pH值变小(D)氢离子浓度变小、pH值变大
34.()右图为实验装置之示意图,某盐类溶于水后解离为4个甲粒子与8个乙粒子,其中甲
和乙均为带电的粒子。

若已知乙为Cl-,则下列有关此杯水溶液
的叙述何者正确?
(A)甲可能为Na+
(B)未通电时,甲和乙均分散水中且静止不动
(C)水溶液中,负电荷的总电量多于正电荷的总电量
(D)通电后,甲粒子会向b电极移动、乙粒子会向a电极移动
35.()电解质的定义为:「凡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根据此定义,有关电解质
与非电解质的叙述,下列何者正确?(A)铜线可导电,故铜为电解质(B)氨水的导电
度很小,故氨为非电解质(C)食盐的晶体不能导电,故食盐为非电解质(D)氯化氢
的水溶液可导电,故氯化氢为电解质
36.()小霖在室温下使用pH计测量四种溶液的pH值,并记录读数,如下表所示。

根据此
资料,若改用蓝色石蕊试纸作测试,则下列哪一种溶液可使试纸变红色?
溶液甲乙丙丁
pH值 4.6 7.5 8.3 10.0
(A)甲(B)乙(C)丙(D)丁
37.()阿文在装有铁粉的甲试管与装有镁带的乙试管中,分别加入1.0 M的稀盐酸5 mL,
发现两试管均产生气体。

下列有关此实验的叙述,何者正确?(A)甲试管产生氢气,
乙试管产生氯气(B)甲试管产生氯气,乙试管产生氢气(C)甲、乙两试管产生的气体均有可燃性(D)将甲、乙两试管产生的气体混合时,会产生化学变化
38.()已知某原子X 之质子和中子的数目分别为4与5则此原子所形成的离子X 2+应具有的
电子数目为多少?(A) 2 (B) 3 (C) 4 (D) 6
39.()已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如右表
所示,则水溶液之pH 值由大至小排列的次序,
下列何者正确?
(A)甲>乙>丁>丙 (B)乙>丙>甲>丁
(C)丙>丁>乙>甲(D)丁>甲>丙>乙
40.()将两种不同的氧化物分别置入装有等量水的甲、乙
两烧杯中,两种化合物解离后产生H +与OH 一的比例示意图,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测量pH 值的结果:甲>乙
(B)甲杯和乙杯混合后有放热现象
(C)甲杯和乙杯混合后水溶液呈酸性
(D)在甲杯中加入酚酞指示剂,水溶液呈红色
【96】
41.()若将2 M 、1公升之葡萄糖溶液加水稀释成2公升之葡萄糖溶液,
则此溶液稀释前后,下列何种数值会改变?(A)葡萄糖分子之个数 (B)葡萄糖分子之质量
(C)葡萄糖分子之莫耳数 (D)葡萄糖溶液之浓度
42.()有三种不同的液体,甲为10 mL 的蒸馏水,乙为20 mL 的柠檬汁,丙为30 mL 的小
苏打水。

下列何者最适合表示三种液体的性质?
(A) (B) (C) (D) 43.()阿伟将各放有镁和硫的两燃烧匙分别点火,然后各放入甲、乙两充满氧气的瓶中继续燃烧。

待火焰熄灭后,分别加入少量的水,充分摇荡后,在室温时,甲、乙两瓶水溶液的pH 值,下列何者正确?
(A)甲瓶pH 值大于7,乙瓶pH 值大于7 (B)甲瓶pH 值大于7,乙瓶pH 值小于7
(C)甲瓶pH 值小于7,乙瓶pH 值小于7(D)甲瓶pH 值小于7,乙瓶pH 值大于7 44.()在五个烧杯中各装入1.0 M 氢氧化钠溶液10 mL ,测其温度。

再将0.2 M 、0.4 M 、
0.6 M 、0.8 M 、1.0 M 的盐酸各10 mL ,分别加入前述的五个烧杯中,最后测量其温度。

上述实验设计主要在研究下列哪一项关系?
(A)酸的种类与中和反应快慢的关系 (B)酸的种类与中和反应所放热量的关系
(C)酸的浓度与中和反应快慢的关系 (D)酸的浓度与中和反应所放热量的关系
氫離子濃度(M) 甲 4×10-5 乙 6×10-12 丙 8×10-8 丁 2×10-2
PH 6.2±1 鈣(Ca )
1.0ppm 氯(Cl )
0.1ppm 45.()阿斌欲透过右图的实验装置来检测酸性溶液的酸度。

若选用酚酞做
为指示剂,将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置入滴定管中进行酸碱
中和的滴定实验,则下列有关此实验的叙述何者正确?
(A)滴定管下方盛酸性溶液的容器,以烧杯为最佳选择
(B)在滴定过程中,酸性溶液的pH 值会逐渐增大
(C)滴定前,先将酚酞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均匀混合
(D)滴定终止瞬间,酸性溶液的颜色褪为无色
46.()下列为浓度均为0.1 M 、体积为500 mL 的水溶液,哪一杯水溶液所解离的粒子总数
最多?(A)葡萄糖(C 6H 12O 6) (B)甲醇(CH 3OH)
(C)氢氧化钠(NaOH ) (D)醋酸(CH 3COOH )
47.()纯水、盐酸、碳酸钠水溶液,三者皆为无色透明的液体,下列哪一种方法可以区分此
三种物质?(A)通入直流电,观察是否能导电(B)加入锌片,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C)以广用试纸测试,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
(D)加入白色硫酸铜粉末,观察液体的颜色变化
48.()在甲、乙、丙、丁四个广用瓶中,各装有一种气体,进行如下表之检测,若气体分别
为氨气、氮气、二氧化碳和氧气,则甲、乙、丙、丁四瓶中的气体成分依次为下列哪一项?
瓶号
加水 加澄清石灰水 助燃性 甲
可溶 无反应 无 乙
微溶 混浊 无 丙
难溶 无反应 有 丁 难溶 无反应 无
(A)氨气、二氧化碳、氧气、氮气 (B)氧气、二氧化碳、氨气、氮气
(C)氨气、二氧化碳、氮气、氧气 (D)二氧化碳、氨气、氧气、氮气
49.()在水溶液中,常用pH 值来表示氢离子浓度的大小,以说明酸性的强弱。

在相同温度
下,当pH 值增加1时,表示相同体积的水溶液中,氢离子的数量变为原来的几倍?
(A) 1 (B) 10 (C) 110 (D) 1100
50.()取1莫耳硫酸钾(K 2SO 4)溶于水,完全溶解后加水配成2公升的水溶液。

若硫酸钾
在此水溶液中完全解离成钾离子(K +)与硫酸根离子(SO 42-),则此水溶液中所含钾离子(K +)与硫酸根离子(SO 42-)的莫耳数,下列何者正确?
(A)钾离子有1莫耳,硫酸根离子有2莫耳
(B)钾离子有1莫耳,硫酸根离子有1莫耳
(C)钾离子有2莫耳,硫酸根离子有2莫耳
(D)钾离子有2莫耳,硫酸根离子有1莫耳
【97】
51.()某运动饮料的标示内容如图所示。

若将该瓶饮料倒出一半,则瓶中剩余饮料的性质与未倒出前比较,下列何者正确?
(A)密度变为一半(B) pH 值变为一半
(C)氯离子莫耳数变为一半(D)钠离子浓度变为0.5 ppm
52.()下列关于电解质在水中解离之叙述,何者正确?
(A)正离子的总个数必等于负离子的总个数(B)正离子的总质量必等于负离子的总质量(C)正离子的总电量必等于负离子的总电量(D)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必等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53.()将锌粉投入装有酸性水溶液的试管中,发现管内有大量氢气涌出,持续观察试管内的
变化,直至气泡不再产生,仍见有少许锌粉残留在试管底部。

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该水溶液的pH 值变化应为下列哪一项图示?
(A) (B) (C) (D)
54.()已知氢离子的体积莫耳浓度 [ H + ] 与pH 值的关系为:
若pH =a ,则 [ H + ]=10-a M 。

今有盐酸与醋酸,其浓度、体积、[ H + ] 和pH 值如表所示。

表中数据m 、n 、X 、Y 的比较,何者正确?
(A) m >n ,X >Y (B) m >n ,X <Y
(C) m <n ,X <Y (D) m <n ,X >Y
55.()把甲固体置入稀盐酸HCl(aq)中,随即产生大量气泡,再将此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
Ca(OH)2(aq)中,石灰水变混浊,最后将其中沉淀物过滤出来,结果又得到甲固体。

则下列何者最可能为甲固体?(A)Na 2CO 3 (B)CaSO 4 (C)CaCl 2 (D)CaCO 3
56.()甲、乙、丙、丁四个关于水的反应式,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何者正确?(A)甲为水的
电解反应(B)乙为酸碱中和反应(C)发生丙反应时会释出热量(D)在常温下,丁反应会自然发生
57.()在室温下,将下列哪一组物质混合后,会立即产生化学反应?
(A)葡萄糖、食盐水 (B)色拉油、汽油 (C)盐酸、氨水 (D)酒精、水
58.()小华取食盐、小苏打、方糖三种白色的物质,观察其固体在滴入数滴浓硫酸后的反应,
并另将此三种物质配制成水溶液后,观察其导电性与加入酚酞指示剂后的变化。

下表为小华的实验纪录,依据此表判断甲、乙、丙分别为何种物质?
实验
物质
滴入浓硫酸 水溶液的导电性 水溶液加入酚

变黑色 不可导电 呈无色 乙
不变色 可导电 呈无色 丙 产生气泡 可导电 呈粉红色 (A)甲为方糖、乙为食盐、丙为小苏打 (B)甲为方糖、乙为小苏打、丙为食盐
(C)甲为食盐、乙为小苏打、丙为方糖 (D)甲为小苏打、乙为方糖、丙为食盐
59.()下列各化合物溶于水时,其解离的反应式何者正确?
(A) MgCl 2 → Mg 2++Cl 22-(B) CuSO 4 → Cu 2++S 6++4O 2-
(C) CH 3OH → CH 3++OH -(D) C 2H 5COOH → C 2H 5COO -+H +
【98】
60.()在室温下,取相同体积且浓度均为0.1 M 的盐酸和醋酸各一杯,分别与等质量且颗 粒大小相同的碳酸钙作用产生CO 2,发现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速率大于与醋酸的反 应速率,下列何者是造成此差异的主要原因?(A)酸性溶液的沸点不同(B)盐酸和
醋酸的分子量不同(C)酸性溶液的解离程度不同(D) CO 2在酸性溶液的溶解度
不同
61.()阿桦在实验时不小心让某金属掉入含有水滴的烧杯中,该金属立刻产生反应,烧杯 也因反应所产生的高温而破裂,此时用红色石蕊试纸检测烧杯内残留的溶液,发现 试纸呈蓝色,则下列何者最可能是反应后烧杯内残留溶液的成分?
(A)硫酸钙(B)硫酸铜(C)氢氧化钾(D)氢氧化铝
62.()下列何者不是藉由离子的移动而导电?
(A)电镀铜时所用的硫酸铜水溶液(B)干电池内部两电极间的填充物质
(C)伏打电池中连接两电极的金属导线(D)铅蓄电池中两电极金属片间的溶液
63.()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C 2H 5OH 、CH 3COOH 、Ca(OH)2的水溶液,将三个烧杯任意 标示为甲、乙、丙,进行如表之检测,则三个烧杯中溶液所含
成分为何?
(A)甲为C 2H 5OH 、乙为CH 3COOH 、丙为Ca(OH)2
(B)甲为CH 3COOH 、乙为C 2H 5OH 、丙为Ca(OH)2
(C)甲为CH 3COOH 、乙为Ca(OH)2、丙为C 2H 5OH
(D)甲为C 2H 5OH 、乙为Ca(OH)2、丙为CH 3COOH
64.()如图之实验装置,甲锥形瓶内充满特定气体,乙锥形瓶
内充满空气,两锥形瓶之连接管中充入一滴水银。

实验时,以
针筒注入一滴水于甲锥形瓶后,将针筒取出。

若实验过程均为
燒杯 導電性 加入CO 2 加入酚酞

不可導電 無反應 呈無色 乙 可導電 白色沉澱 呈粉紅色 丙 可導電 無反應 呈無色
密闭状态,在20℃下,发现连接管中的水银明显向左移动,则
甲锥形瓶最可能盛装下列何种气体?
(A) NH3(B) N2(C) H2(D) O2
65()老师将镁带置入盛有0.1 M盐酸的烧杯中,镁带表面会逐渐反
应产生氢气。

下列哪一种操作,可使氢气产生速率增快?
(A)在烧杯中加入金箔(B)在烧杯中加入浓硫酸
(C)在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镁(D)加水使溶液的体积增加
66.()锥形瓶内装有某种溶液,小惠以口将气球吹满后,套入锥形瓶的瓶口,
如图所示。

经一段时间后,气球内部分的气体被溶液吸收,使气球的体
积明显变小,锥形瓶内所盛装的溶液最可能为下列何者?
(A)乙醇水溶液(B)氯化氢水溶液
(C)氢氧化钙水溶液(D)过氧化氢水溶液
67.()在室温下,一杯浓度为0.1 M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加水稀释后,使其总
体积变为原来的10倍。

关于稀释后此水溶液性质的叙述,下列何者正确?
(A)H+的浓度变小(B)Na+的浓度变大
(C)pH的数值变小(D)H+与OH-浓度的乘积变小
68.()小凯在实验室中,根据下列步骤操作实验:
甲、将浓硫酸稀释,置于X烧杯中,另取一盛有氢氧化钙水溶液的Y烧杯
乙、将X、Y两烧杯的溶液混合
丙、过滤乙步骤所得到的混合液,将滤纸上的残留物烘干静置
关于此实验的叙述,下列何者正确?
(A)甲步骤浓硫酸稀释为吸热反应(B)乙步骤两溶液混合为吸热反应
(C)乙步骤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D)丙步骤中残留物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钙
◎请阅读下列叙述后,回答69~70题:
在栽种植物时,为了补充不足的矿物质,通常会使用含有氮、磷、钾的物质当作肥料。

阿诚依重量百分浓度配制含有如下成分的水溶液,以作为栽种时所添加的肥料。

硝酸铵(NH4NO3)……… 5%
磷酸钠(Na3PO4)……… 10%
氧化钾(K2O)……………5%
69.()已知钾的原子量为39,氧的原子量为16。

50公克的肥料水溶液中约含有多少公克的钾元素?(A) 1(B) 2(C) 2.5(D)5
70.()配制好的肥料水溶液中氮、钾主要以何种粒子型态存在?
(A) N、K(B) N+、K+(C) NH3、HNO3、K+(D) NH4+、NO3-、K+
【99】
71.()小兰对食盐水可导电,但糖水不导电现象的解释,下列何者正确?
(A)食盐水中含钠原子,属于金属,故能导电
(B)糖水的浓度太低,所以不导电,但增高浓度即可导电
(C)糖水的组成元素碳、氢、氧均为非金属,所以不导电 (D)食盐在水中解离成带电荷的钠离子及氯离子,故可导电
72.()据报载,有些免洗筷会以二氧化硫作为漂白剂来处理。

若将二氧化硫残留量高的免洗
筷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在室温下检验此水溶液最有可能得到下列何种结果? (A)以广用试纸测试呈蓝色 (B)以蓝色石蕊纸检验呈红色 (C)以酚酞指示剂检验呈粉红色 (D)以pH 计测出其pH 值大于7
73.()水在25℃时,解离成H +和OH -的量很少,1 L 的纯水中,只解离出1×10-7莫耳的H

和1×10-7莫耳的OH -。

在相同温度下,2 L 的纯水中,所含H +和OH -分别为多少莫耳?
(A) 0.5×10-7莫耳的H +和2×10-7莫耳的OH - (B) 1×10-7莫耳的H +和1×10-7莫耳的OH -
(C) 2×10-
7莫耳的H +
和0.5×10-
7莫耳的OH -
(D) 2×10-7莫耳的H +和2×10-7莫耳的OH -
74.()下列为25℃下四种溶液及其pH 值的标示。

则何者最合理?
(A) pH =0的盐酸 (B) pH =3的氨水 (C) pH =5的食盐水 (D) pH =8的食用醋
75.()下列各实验操作,何者可用以判别电解质?
(A)将磁铁靠近各物质的粉末,粉末可被磁铁吸引者为电解质 (B)取固体物质与直流电源的两极直接连接,能导电者为电解质 (C)将各物质的水溶液滴于广用试纸上,试纸呈绿色者为电解质
(D)将直流电源的两极插入各物质的水溶液中,水溶液可导电者为电解质 76.()取下列哪一个有机物一莫耳与纯水混合后,可产生最多的离子?
(A)乙醇 (B)乙酸 (C)蔗糖 (D)乙酸乙酯
77.()某化合物由A m +离子和B n -离子结合而成,此化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后只产生A m +和
B n -,且其离子数比A m +:B n -为2:3,则m 、n 可能为下列何者?
(A) m = 1 3 、n = 1
2 (B) m =1、n =1 (C) m =2、n =
3 (D) m =3、n =2
78.()依据下列各种水溶液的观察及试验的结果,何者可能为氢氧化钠水溶液?
(A)加入盐酸,混合水溶液温度上升 (B)加入澄清石灰水,混合水溶液变混浊 (C)加入一小段镁带,水溶液有气泡产生 (D)水溶液滴在石蕊试纸上,试纸呈红色
◎请阅读下列叙述后,回答第79~80题:
某研究团队采集台湾各处的温泉水样本化验,并依其成分或酸碱性加以分类。

依温泉水主要成分物质:氯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可分类为氯化盐泉、碳酸氢盐泉、硫酸盐泉。

温泉水依据酸碱性的不同,又可分类为酸性、中性及碱性温泉。

含有碳酸氢根离子的温泉,因其含有钠、镁、钙、钾离子的不同,可形成中性或弱碱性的温泉。

硫酸盐泉多呈酸性,与pH 值在4至5之间的酸雨相比,其氢离子的浓度可多出酸雨约1000倍,直接使用此种温泉需特别注意是否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

79.()将温泉分类为氯化盐泉、碳酸氢盐泉、硫酸盐泉,主要是依据温泉水中的何种性质? (A)温度(B) pH 值(C)正离子(阳离子)的种类(D)负离子(阴离子)的种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