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各年龄段活动区创设与指导要点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鼓励幼儿自己选择游戏的角色进行模仿。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发现有消极情绪或不符合角色身份的行为时,教师可提醒幼儿想一想商店里售货员是怎样工作的。
4.帮助幼儿了解“超市”“银行”等服务机构及其工作,发动家长带幼儿去超市和银行,观察相关人员的工作,引导幼儿进行模仿。
小班语言区
中班语言区
大班语言区
目标
3.愿意并主动加入同伴游戏,体验其中的乐趣;逐步学会轮流、分享、谦让和合作等交往技能,学习相互协商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4.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能注意到别人的情力所能及的事。
6.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
1.知道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工作,尊重为大家提供服务的人,爱惜物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3.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的事物。
1.乐于收集物品或向别人介绍所发现的美的事物。
2.愿意与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
3.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4.能用自己制作的美术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
5.活动中能与他人相互配合,也能独立表现。
2.认识娃娃家中各种物品的名称,初步了解它们的用途,模仿使用各种物品。
3.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听从成人的劝解。
4.愿意与他人一起游戏,初步学习与人交往,学习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
5.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规则。
1.知道父母的职业,初步了解他们工作对自己生活的意义。
2.愿意积极参与角色游戏,体验社会体验活动的乐趣。
8.和幼儿一起讨论或回忆书中的故事情节,引导他有条不紊的说出故事的大致内容。
9.鼓励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故事画下来并讲给别人听,让幼儿体会写写画画的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1.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交谈,相互讲述见闻、趣事或看过的图书、动画片等。
2.当幼儿因为急于表达而说不清楚的时候,提醒他不要着急,慢慢说。同时要耐心倾听,给与必要的补充,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并清晰地说出来。
3.提醒幼儿爱护图书、轻拿轻放,耐心地提醒和纠正教育幼儿不抢书、撕书、扔书,指导幼儿按顺序从前往后一页一页地翻书。
4.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
5.引导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利用自己喜欢的道具、手偶、指偶等操作材料,尝试扮演相关角色进行简单的表演和讲述。
和幼儿共同制定调查计划讨论调查对象步骤和方法等也可以和幼儿一起设法用图画箭头等标志呈现计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方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注意要让记录有意义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
幼儿园各年龄段活动区创设与指导要点
内容
小班角色区
中班角色区
大班角色区
目标
与
内容
1.了解家庭成员及其称呼,喜欢模仿、扮演家庭成员,表达愉快的情绪情感。
7.爱护图书,不乱撕、乱扔
8.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上了什么事等。
9.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和画面是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
1.能结合情境感受到不同语气、语调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2.愿意与他人交谈,别人对自己讲话时能回应,能根据场合调节自己说话声音的大小,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粗话。
5.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示事物或故事。
6.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
7.写画时姿势正确。
基础
材料
配备
1.故事盒:故事背景图,与故事相对应的人物形象图片等。
2.词语训练盒:名词、动词词汇游戏材料,语句游戏材料,语言游戏板等。
3.表演讲述盒:各种动物、人物的手偶若干、看图讲述图片等。
3.提醒幼儿遵守集体生活的语言规则,如要轮流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等。
4.引导幼儿体会标志、文字符号的用途。
5.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泥塑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
6.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
4.活动中,教师尽量做到不打扰幼儿的活动,如果幼儿之间有争议,教师要引导他们自己协商解决问题,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游戏的主人。当幼儿自己不知该做什么的时候,教师可以以“院长”“店长”的身份给他们提提建议,提醒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5.引导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总结出礼貌用语。如:“您好!请您……?谢谢您,再见!”等。
4.餐具:模拟的的小碗、小勺、小奶瓶、小盘。
5.炊具:模拟的小炉台、小锅、小铲、小刀。
6.洗涤、清洁用具:模拟的小撮子、小扫帚、小水盆、毛巾。
7.食物:水果模型、饮料盒、点心模型。
8.其他材料:自制的小家用电器、电话等。
1.医院:医生、护士的服饰,玩具式医疗器具(血压计、针管、听诊器、点滴药瓶、药包)
基础
材料
配备
1.工具:油画棒、水彩笔、海绵棒笔、板刷、棉签。
2.材料:橡皮泥、泥工板及各种模具、彩纸、旧报纸、皱纹纸、包装纸、纸板、颜料、盒子、饮料瓶、纸杯、纸盘等废旧材料。
3.作品欣赏:图书、绘画图片、成品
1.工具:油画棒、彩色铅笔、材料或涂料(红、黄、蓝、绿、黑、白、棕、紫等多种颜色),订书机,曲别针,剪刀,各种胶剂。
1.能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讲述时能使用常见的形容词、同义词等,语言比较生动。
2.能根据谈话对象和需要,调整说话的语气,懂得按次序轮流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
3.专注阅读图书,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
4.喜欢与他人一起谈论图书和故事的有关内容,对看过的图书、听过的故事能说出自己的看法。
3.反复看自己喜欢的图书,喜欢把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图书的主要内容较连贯的讲给别人听。
4.对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符号感兴趣,知道它们表示一定的意义。
5.能随着作品的展开产生喜悦、担忧等相应的情绪反应,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
6.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在成人的提醒下,写写画画时姿势正确。
4.图书:画面清新、色彩鲜艳、造型大而简单的图书、布书。
1.故事:故事背景图、与故事相适应的人物形象图片等。
2.词语训练:形容词游戏材料、代词游戏材料、反义词游戏材料、各种语言游戏、句式练习材料模板等。
3.表演讲述:各种动物、人物的指偶若干选图讲述卡片、创编故事图片等。
4.图书:国内外经典故事、科幻故事、幼儿生活故事、童话故事等。
小班美工区
中班美工区
大班美工区
目标
与
内容
1.喜欢观看花草树木、日月星空等大自然中美的事物。
2.乐于观看绘画、泥塑或其它艺术形式的作品。
3.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
4.能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答题画出自己想画的人或事物。
1.在欣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时,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
2.能够专心的观看自己喜欢的艺术品,有模仿和参与的愿望。
2.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
3.能有礼貌地与人交往,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与力所能及的帮助。
4.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游戏和活动规则。
基础
材料
配备
1.娃娃:大小、性别不同的玩具娃娃。
2.小家具:小床、小衣柜、小餐桌玩具。
3.衣物:模拟的爸爸、妈妈的服饰,娃娃的衣服、鞋帽、小被子、枕头。
4.引导幼儿了解爸爸妈妈平时怎么照顾自己的,鼓励幼儿像爸爸妈妈照顾自己那样照顾“娃娃”。
5.鼓励幼儿在游戏情景中扮演的角色之间进行对话,并提示幼儿恰当地使用礼貌用语。
6.老师尽可能的做好幕后工作,不妨碍幼儿的自主活动,但当幼儿无所事事或只重复一个动作而不知如何深入进行时,也可以适当提些建议或角色的身份加入游戏,但不要反客为主。如当一个幼儿只是抱着娃娃长时间的晃来晃去时,可以提醒她:“她会不会饿?”“你想给她吃点什么?”
与
内容
1.与别人讲话时知道眼睛要看着对方,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做出回应。
2.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能听懂日常会话。
3.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
4.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故事。
5.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图书,能听懂短小的儿歌或故事。
6.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童谣。
6.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的倾听并给与积极的回应
7.提醒幼儿按标志分类摆放图书、材料等,培养整洁有序的好习惯。
1.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交谈,相互讲述见闻、趣事或看过的图书、听过的故事等。
2.教师要表现出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多和幼儿共同阅读、游戏,不断引导幼儿逐步感受阅读分享带来的乐趣。
5.采访:仿真相机,仿真摄像机,仿真话筒等。
6.图书:国内外经典故事,成语故事、科幻故事,幼儿生活故事,童话故事等。
7.工具:透明胶、双面胶、胶棒、剪刀、打孔器、订书器、笔、纸等
指导
要点
1.教师要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引导幼儿口齿清楚地说儿歌、说童谣。
2.与他人交流时,引导幼儿认真倾听,不大声说话,使用礼貌用语。
5.工具:透明胶、双面胶、胶棒、剪刀、打孔器、订书器、笔、纸等修补图书、制作图书工具。
1.故事:故事背景图,与故事相对应的人物形象图片等。
2.词语训练:词语训练材料,量词游戏材料,各种语言游戏模板等。
3.表演讲述:各种动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指偶,排图讲述图片、选图讲述图片,续编故事图片等。
4.早期阅读:字棋游戏,拼字魔方,扩句缩句游戏卡等。
2.理发店:理发师的服饰,洗、护发用品的包装瓶,毛巾,理发用具(仿真的吹风机、剪刀、木梳、理发围巾、卷发器),头花,皮套,头夹,镜子,各种发式的图片
1.银行: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代用劵,银行职员的服饰,名签,小计算器,验钞机模型,电脑,排号机模型,笔。
2.超市:水果、蔬菜、点心、鱼、肉、蛋等模型:饮料、小食品的包装盒和包装袋;玩具小汽车、娃娃、球;各类儿童服装、鞋帽、饰品;洗漱用品、清洁用品、玩具的餐具、炊具等生活用品;笔、本、书包、各种文具用品等学习用品;收银员服饰、名签;购物车、购物筐、购物袋、钱币代用券、收款机模型。
指导
要点
1.刚入园的小班,娃娃家的设置应在3个左右,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物品的名称,学习正确使用生活用品的方法,并给与幼儿机会。
3.引导幼儿熟悉娃娃家环境及材料。开始时,区域中的材料不要一下子出示太多,随着活动的开展,逐渐的增添相关的材料,以免幼儿无从选择而不知所措,也防止幼儿发生争抢。
6.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活动,让幼儿体会没有规则的不方便,学会轮流、分享、谦让等交往技能,学会关心、同情和帮助别人的情感。
1.教师和幼儿共同商量和创设“超市”“银行”角色游戏区域,让幼儿熟悉并了解其设施、材料及物品分类摆放情况。
2.教师和幼儿共同制定游戏规则,对幼儿表现出的遵守规则的行为要及时肯定,对违规行为给与纠正。
7.游戏结束时,用大家一起做家务、收拾房间的方式来提醒幼儿整理用具放回固定的位置。
1.利用角色游戏,帮助了解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工作,如医院、理发店等。
2.教师观察幼儿游戏过程,并指导每个角色的具体工作情况。如:病人感冒了,医生要为病人量体温、用听诊器听心肺、还要询问病人病情等。
3.每当幼儿都想进入同一区域伙伴沿同一角色时,可以引导幼儿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来选取,然后轮流,或者玩过的幼儿谦让一下,或者增加角色等。
2.材料:大小、形状、颜色、质地不同的纸张橡皮泥或面泥、泥工板。
3.废旧材料:盒子,瓶子,塑料袋,树叶,果壳,海鲜壳,蛋壳,线绳等。
4.作品欣赏:美术作品的图片、相关的图书。
1.工具:各种颜色的油画棒、彩色笔,铅笔,签字笔,毛笔,水粉笔,各种颜色的颜料或涂料刷子,剪刀,尺子,各种胶装订连接:打孔机、订书机、小夹子等,橡皮泥,泥工板,陶土,黄土。
3.为幼儿提供光线充足、适合阅读的环境。
4.教师讲故事时,尽量把故事人物的高兴、悲伤的心情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现出来。
5.在表演故事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的干涉幼儿,要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表现。
6.教师要关注区内幼儿活动,对于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对于幼儿出现的闪光点给与肯定。
7.向幼儿介绍医院、公用电话等生活中常见标志,让他知道标志可以代表具体事物。
7.把幼儿讲过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念给他听,使幼儿知道说的话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从中体会文字的用途。
8.鼓励幼儿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提醒他们写话是保持正确姿势。
9.与幼儿共同制作各种阅读规则提示和标志,提醒幼儿按照阅读提示和标志进行阅读活动,逐渐帮助幼儿养成安静阅读,正确翻看图书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4.帮助幼儿了解“超市”“银行”等服务机构及其工作,发动家长带幼儿去超市和银行,观察相关人员的工作,引导幼儿进行模仿。
小班语言区
中班语言区
大班语言区
目标
3.愿意并主动加入同伴游戏,体验其中的乐趣;逐步学会轮流、分享、谦让和合作等交往技能,学习相互协商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4.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能注意到别人的情力所能及的事。
6.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
1.知道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工作,尊重为大家提供服务的人,爱惜物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3.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的事物。
1.乐于收集物品或向别人介绍所发现的美的事物。
2.愿意与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
3.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4.能用自己制作的美术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
5.活动中能与他人相互配合,也能独立表现。
2.认识娃娃家中各种物品的名称,初步了解它们的用途,模仿使用各种物品。
3.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听从成人的劝解。
4.愿意与他人一起游戏,初步学习与人交往,学习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
5.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规则。
1.知道父母的职业,初步了解他们工作对自己生活的意义。
2.愿意积极参与角色游戏,体验社会体验活动的乐趣。
8.和幼儿一起讨论或回忆书中的故事情节,引导他有条不紊的说出故事的大致内容。
9.鼓励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故事画下来并讲给别人听,让幼儿体会写写画画的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1.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交谈,相互讲述见闻、趣事或看过的图书、动画片等。
2.当幼儿因为急于表达而说不清楚的时候,提醒他不要着急,慢慢说。同时要耐心倾听,给与必要的补充,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并清晰地说出来。
3.提醒幼儿爱护图书、轻拿轻放,耐心地提醒和纠正教育幼儿不抢书、撕书、扔书,指导幼儿按顺序从前往后一页一页地翻书。
4.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
5.引导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利用自己喜欢的道具、手偶、指偶等操作材料,尝试扮演相关角色进行简单的表演和讲述。
和幼儿共同制定调查计划讨论调查对象步骤和方法等也可以和幼儿一起设法用图画箭头等标志呈现计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方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注意要让记录有意义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
幼儿园各年龄段活动区创设与指导要点
内容
小班角色区
中班角色区
大班角色区
目标
与
内容
1.了解家庭成员及其称呼,喜欢模仿、扮演家庭成员,表达愉快的情绪情感。
7.爱护图书,不乱撕、乱扔
8.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上了什么事等。
9.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和画面是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
1.能结合情境感受到不同语气、语调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2.愿意与他人交谈,别人对自己讲话时能回应,能根据场合调节自己说话声音的大小,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粗话。
5.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示事物或故事。
6.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
7.写画时姿势正确。
基础
材料
配备
1.故事盒:故事背景图,与故事相对应的人物形象图片等。
2.词语训练盒:名词、动词词汇游戏材料,语句游戏材料,语言游戏板等。
3.表演讲述盒:各种动物、人物的手偶若干、看图讲述图片等。
3.提醒幼儿遵守集体生活的语言规则,如要轮流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等。
4.引导幼儿体会标志、文字符号的用途。
5.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泥塑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
6.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
4.活动中,教师尽量做到不打扰幼儿的活动,如果幼儿之间有争议,教师要引导他们自己协商解决问题,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游戏的主人。当幼儿自己不知该做什么的时候,教师可以以“院长”“店长”的身份给他们提提建议,提醒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5.引导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总结出礼貌用语。如:“您好!请您……?谢谢您,再见!”等。
4.餐具:模拟的的小碗、小勺、小奶瓶、小盘。
5.炊具:模拟的小炉台、小锅、小铲、小刀。
6.洗涤、清洁用具:模拟的小撮子、小扫帚、小水盆、毛巾。
7.食物:水果模型、饮料盒、点心模型。
8.其他材料:自制的小家用电器、电话等。
1.医院:医生、护士的服饰,玩具式医疗器具(血压计、针管、听诊器、点滴药瓶、药包)
基础
材料
配备
1.工具:油画棒、水彩笔、海绵棒笔、板刷、棉签。
2.材料:橡皮泥、泥工板及各种模具、彩纸、旧报纸、皱纹纸、包装纸、纸板、颜料、盒子、饮料瓶、纸杯、纸盘等废旧材料。
3.作品欣赏:图书、绘画图片、成品
1.工具:油画棒、彩色铅笔、材料或涂料(红、黄、蓝、绿、黑、白、棕、紫等多种颜色),订书机,曲别针,剪刀,各种胶剂。
1.能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讲述时能使用常见的形容词、同义词等,语言比较生动。
2.能根据谈话对象和需要,调整说话的语气,懂得按次序轮流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
3.专注阅读图书,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
4.喜欢与他人一起谈论图书和故事的有关内容,对看过的图书、听过的故事能说出自己的看法。
3.反复看自己喜欢的图书,喜欢把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图书的主要内容较连贯的讲给别人听。
4.对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符号感兴趣,知道它们表示一定的意义。
5.能随着作品的展开产生喜悦、担忧等相应的情绪反应,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
6.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在成人的提醒下,写写画画时姿势正确。
4.图书:画面清新、色彩鲜艳、造型大而简单的图书、布书。
1.故事:故事背景图、与故事相适应的人物形象图片等。
2.词语训练:形容词游戏材料、代词游戏材料、反义词游戏材料、各种语言游戏、句式练习材料模板等。
3.表演讲述:各种动物、人物的指偶若干选图讲述卡片、创编故事图片等。
4.图书:国内外经典故事、科幻故事、幼儿生活故事、童话故事等。
小班美工区
中班美工区
大班美工区
目标
与
内容
1.喜欢观看花草树木、日月星空等大自然中美的事物。
2.乐于观看绘画、泥塑或其它艺术形式的作品。
3.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
4.能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答题画出自己想画的人或事物。
1.在欣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时,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
2.能够专心的观看自己喜欢的艺术品,有模仿和参与的愿望。
2.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
3.能有礼貌地与人交往,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与力所能及的帮助。
4.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游戏和活动规则。
基础
材料
配备
1.娃娃:大小、性别不同的玩具娃娃。
2.小家具:小床、小衣柜、小餐桌玩具。
3.衣物:模拟的爸爸、妈妈的服饰,娃娃的衣服、鞋帽、小被子、枕头。
4.引导幼儿了解爸爸妈妈平时怎么照顾自己的,鼓励幼儿像爸爸妈妈照顾自己那样照顾“娃娃”。
5.鼓励幼儿在游戏情景中扮演的角色之间进行对话,并提示幼儿恰当地使用礼貌用语。
6.老师尽可能的做好幕后工作,不妨碍幼儿的自主活动,但当幼儿无所事事或只重复一个动作而不知如何深入进行时,也可以适当提些建议或角色的身份加入游戏,但不要反客为主。如当一个幼儿只是抱着娃娃长时间的晃来晃去时,可以提醒她:“她会不会饿?”“你想给她吃点什么?”
与
内容
1.与别人讲话时知道眼睛要看着对方,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做出回应。
2.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能听懂日常会话。
3.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
4.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故事。
5.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图书,能听懂短小的儿歌或故事。
6.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童谣。
6.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的倾听并给与积极的回应
7.提醒幼儿按标志分类摆放图书、材料等,培养整洁有序的好习惯。
1.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交谈,相互讲述见闻、趣事或看过的图书、听过的故事等。
2.教师要表现出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多和幼儿共同阅读、游戏,不断引导幼儿逐步感受阅读分享带来的乐趣。
5.采访:仿真相机,仿真摄像机,仿真话筒等。
6.图书:国内外经典故事,成语故事、科幻故事,幼儿生活故事,童话故事等。
7.工具:透明胶、双面胶、胶棒、剪刀、打孔器、订书器、笔、纸等
指导
要点
1.教师要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引导幼儿口齿清楚地说儿歌、说童谣。
2.与他人交流时,引导幼儿认真倾听,不大声说话,使用礼貌用语。
5.工具:透明胶、双面胶、胶棒、剪刀、打孔器、订书器、笔、纸等修补图书、制作图书工具。
1.故事:故事背景图,与故事相对应的人物形象图片等。
2.词语训练:词语训练材料,量词游戏材料,各种语言游戏模板等。
3.表演讲述:各种动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指偶,排图讲述图片、选图讲述图片,续编故事图片等。
4.早期阅读:字棋游戏,拼字魔方,扩句缩句游戏卡等。
2.理发店:理发师的服饰,洗、护发用品的包装瓶,毛巾,理发用具(仿真的吹风机、剪刀、木梳、理发围巾、卷发器),头花,皮套,头夹,镜子,各种发式的图片
1.银行: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代用劵,银行职员的服饰,名签,小计算器,验钞机模型,电脑,排号机模型,笔。
2.超市:水果、蔬菜、点心、鱼、肉、蛋等模型:饮料、小食品的包装盒和包装袋;玩具小汽车、娃娃、球;各类儿童服装、鞋帽、饰品;洗漱用品、清洁用品、玩具的餐具、炊具等生活用品;笔、本、书包、各种文具用品等学习用品;收银员服饰、名签;购物车、购物筐、购物袋、钱币代用券、收款机模型。
指导
要点
1.刚入园的小班,娃娃家的设置应在3个左右,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物品的名称,学习正确使用生活用品的方法,并给与幼儿机会。
3.引导幼儿熟悉娃娃家环境及材料。开始时,区域中的材料不要一下子出示太多,随着活动的开展,逐渐的增添相关的材料,以免幼儿无从选择而不知所措,也防止幼儿发生争抢。
6.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活动,让幼儿体会没有规则的不方便,学会轮流、分享、谦让等交往技能,学会关心、同情和帮助别人的情感。
1.教师和幼儿共同商量和创设“超市”“银行”角色游戏区域,让幼儿熟悉并了解其设施、材料及物品分类摆放情况。
2.教师和幼儿共同制定游戏规则,对幼儿表现出的遵守规则的行为要及时肯定,对违规行为给与纠正。
7.游戏结束时,用大家一起做家务、收拾房间的方式来提醒幼儿整理用具放回固定的位置。
1.利用角色游戏,帮助了解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工作,如医院、理发店等。
2.教师观察幼儿游戏过程,并指导每个角色的具体工作情况。如:病人感冒了,医生要为病人量体温、用听诊器听心肺、还要询问病人病情等。
3.每当幼儿都想进入同一区域伙伴沿同一角色时,可以引导幼儿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来选取,然后轮流,或者玩过的幼儿谦让一下,或者增加角色等。
2.材料:大小、形状、颜色、质地不同的纸张橡皮泥或面泥、泥工板。
3.废旧材料:盒子,瓶子,塑料袋,树叶,果壳,海鲜壳,蛋壳,线绳等。
4.作品欣赏:美术作品的图片、相关的图书。
1.工具:各种颜色的油画棒、彩色笔,铅笔,签字笔,毛笔,水粉笔,各种颜色的颜料或涂料刷子,剪刀,尺子,各种胶装订连接:打孔机、订书机、小夹子等,橡皮泥,泥工板,陶土,黄土。
3.为幼儿提供光线充足、适合阅读的环境。
4.教师讲故事时,尽量把故事人物的高兴、悲伤的心情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现出来。
5.在表演故事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的干涉幼儿,要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表现。
6.教师要关注区内幼儿活动,对于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对于幼儿出现的闪光点给与肯定。
7.向幼儿介绍医院、公用电话等生活中常见标志,让他知道标志可以代表具体事物。
7.把幼儿讲过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念给他听,使幼儿知道说的话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从中体会文字的用途。
8.鼓励幼儿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提醒他们写话是保持正确姿势。
9.与幼儿共同制作各种阅读规则提示和标志,提醒幼儿按照阅读提示和标志进行阅读活动,逐渐帮助幼儿养成安静阅读,正确翻看图书等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