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职业教育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专业名称金属矿开采技术
专业代码540302
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同等学力者。
学制与学历
三年制,专科。
就业面向
本专业主要面向矿山生产企业、国家事业单位,在采矿技术领域一线从事“设计、施工、管理”工作。
工作岗位:通风技术员;生产技术员;生产调度;质量检验员;安全监督员。
就业部门:安全生产部;生产技术部;生产调度室;质量检验部;生产工区;安全生产监督部门。
专业行动领域:单体工程设计工作;生产计划制定工作;采矿生产技术工作;单体工程施工预决算工作;日常生产的管理工作;通风防尘管理工作;日常事故的处理工作。
也可以到交通、城建、水电建设等单位从事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生产技术工作。
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面向金属矿山生产企业及其管理部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岗位群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金属矿山生产一线的矿床开采、巷道施工、生产组织、技术管理、工程设计和安全管理等工
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培训金属矿山企业高技能型紧缺人才,应特别注重突出以下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和训练:
1.熟悉采矿生产工艺,掌握采掘工作面生产技术、质量标准及安全要求,具有采、掘
工作面的施工生产和组织能力。
2.熟悉金属矿开采生产工艺,具备完成生产过程中单体工程的设计规划能力。
3.具有分析和解决金属矿开采过程中的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责任心,具有生产一线安全管理的能力。
5.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专业技术外文资料。
6.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及较好的人际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和环保意识。
二、培养规格
(一)专业能力
1.具有采掘机械和运输的识图、制图能力及分析采矿设备构造、原理和选择的能力。
2.熟悉采矿生产工艺,掌握采掘工作面生产技术、质量标准及安全规程,具有组织采掘工作面的施工和生产能力。
3.具有分析和解决金属矿开采过程中的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责任心,具有生产一线安全管理的能力。
5.具有对采掘生产工艺、设备进行局部设计和改进的能力。
6.熟悉金属矿山开采生产工艺,具备完成生产过程中单体工程的设计和规划能力。
7.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的应用能力。
(二)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2.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
3.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
4.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5. 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敬业精神。
6.具有良好的环保和节能意识。
(三)方法能力
1.具有较好的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能力。
2.具有较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具有查找资料、文献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4.具有较好的逻辑性和科学思维方法。
三、毕业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一)思想品德素质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政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遵纪守法,为人诚实,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
(二)文化素质
具有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知识面宽,自学能力强;能用得体的语言文字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意愿,具有社交能力和礼仪知识;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三)身体和心理素质
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质的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思路开阔,能够处理突发事件。
(四)职业素质
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具有吃苦耐劳
的精神;具有学习新技术与新知识的能力;具有调查研究与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成本意识和市场意识,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职业证书
金属矿掘进工、井下采矿工、爆破工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中级及以上)是必考证书。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一、职业行动领域
对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主要工作岗位进行企业调研与专家座谈以及毕业生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调查,划分典型工作任务,了解其工作过程、设备和工具、工作方法,确定行动领域。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注:带“★”为专业核心课程
三、专业核心学习领域简介
学习领域简介。
四、主要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一)“矿山爆破技术”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1.学习领域定位:
“矿山爆破技术”是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一门核心学习领域,构建于“矿山地质”、“矿山测量”、“矿山机械”等学习领域基础上,后续学习领域为“井巷设计与施工”、“金属矿地下开采”等。
其对应的工作任务是能够进行爆破设计与施工,对爆破过程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与处理。
该学习领域的实践性很强,是学生就业的主要工作领域,对学生毕业后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2.学习目标:
本学习领域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能力目标的实现为核心。
培养学生具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1)专业能力:
①能根据岩体实际情况与爆破效果要求进行各种巷道掘进爆破设计,地下采场浅眼与深
孔爆破设计、露天采场爆破设计以及硐室爆破设计,并能够完成炮孔施工以及装药、、堵塞、网络联线、检测、起爆等岗位操作。
②掌握炸药、岩石以及各种爆破器材性能,能够熟练使用相关检测仪器与设备。
③掌握矿山爆破安全操作规程与技能。
④能够处理常见矿山爆破事故。
(2)方法能力:
①具有获取、分析、归纳、使用信息的能力。
②具有对设计、施工以及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
(3)社会能力
①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②具有一定的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
③具有团队意识和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
3.学习内容:
《矿山爆破技术》学习领域的学习内容如下。
4.学习领域设计说明:
(1)学习领域设计:
以爆破《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分析典型的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学习单元,每一个学习单元是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
采取任务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案例、模拟训练、生产实践为载体,以爆破工作任务来驱动,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2)学习情境设计:
为便于组织教学,对各学习情境进一步分析细化,可以设置若干个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是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
5.考核方式设计:
建立过程考评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方法。
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过程考评占50分,期末考评占50分。
具体考核要求见表。
(二)“井巷设计与施工”学习领域课程教学标准
1.学习领域定位:
《井巷设计与施工》是金属矿床开采技术专业一门核心学习领域,构建于《矿山地质》、《矿山测量》、《矿山机械》、《矿山爆破技术》、《矿井通风与防尘》等学习领域基础上,后续学习领域为《金属矿地下开采》、等。
其对应的工作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井巷设计与施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井巷设计、施工方法及安全措施,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该学习领域的实践性强,是学生就业的主要工作领域,对学生毕业后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2.学习目标:
本学习领域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能力目标的实现为核心。
培养学生具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1)专业能力:
①具有平巷断面设计与施工管理的能力。
②具有掌握天井各种掘进方法及施工管理的能力。
③具有竖井断面设计及施工管理的能力。
④具有斜井断面设计及施工管理的能力。
⑤具有掌握硐室各种掘进方法及施工管理的能力。
(2)方法能力:
①具有对施工工艺分析、评价能力。
②具有获取、分析、归纳、交流、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
③具有自学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
(3)社会能力:
①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②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③具有一定的计划组织能力。
3.学习内容:
4.学习领域设计说明:
①学习领域设计:
以井巷设计与施工《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分析典型的工施工案例,设计学习情境。
以施工过程为导向,设计学习单元。
以井巷施工具体工作任务、施工工艺和案例项目为载体,采取任务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
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引导学生学习井巷施工工艺及管理等知识,训练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井巷设计、施工组织与管理等知识。
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②学习情境设计:
为便于组织教学,对各学习情境进一步分析细化,可以设置若干个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是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
《井巷设计与施工》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设计:
5.考核方式设计:
建立过程考评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方法。
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过程考评占50分,期末考评占50分。
具体考核要求见表。
(三)“矿井通风与防尘”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1.学习领域定位:
《矿井通风与防尘》是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构建于《矿山地质》、《矿山测量》、《矿山机械》等学习领域基本上,后续学习领域为《金属矿地下开采》、《井巷设计与施工》、《矿山安全与环保》等。
其对应的工作任务是学习地下开采矿井风流的压力、阻力、自然分配,矿内大气的性质,矿井自然风流的性质,矿井机械通风方法,通风管理、通风网络设计及生产防尘工作等。
2.学习目标:
本学习领域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能力目标的实现为核心。
培养学生具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1)专业能力
①具有设计、改造矿井通风系统的能力。
②具有设计局部通风的能力。
③拥有指导矿山日常通风安全、处理事故的能力。
④具有解决日常生产通风问题的能力。
⑤拥有指导矿山生产防尘、降低粉尘危害的能力。
(2)方法能力
①具有较好的吸收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能力。
②具有较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具有查找资料、文献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④具有较好的逻辑性和科学思维方法能力。
(3)社会能力
①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②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
③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
④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⑤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⑥具有良好的环保和节能意识。
3.学习内容
(1)学习领域设计:
以矿井风流为依据,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分析典型的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学习单元,每一个学习单元是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
采取任务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风流、粉尘为载体,以空气质量来驱动,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
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地下开采的各种工程的功能、类型、作用,训练学生构建良好的通风安全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2)学习情境设计:
为便于组织教学,对各学习情境进一步分析细化,可以设置若干个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是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
5.考核方式设计:
建立过程考评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方法。
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过程考评占50分,期末考评占50分。
具体考核要求见表。
(四)“金属矿露天开采”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1.学习领域定位:
“金属矿露天开采”是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构建于《矿山地质》、《矿
山测量》、《矿山爆破技术》、《矿山机械》等学习领域基础上,后续学习领域为《矿山安全与环保》等。
其对应的工作任务是学习露天开采的原则、要求以及基本概念,掌握矿床开拓方法和开拓工程,熟悉露天采矿生产工艺,掌握穿爆、采装、运输、排土等生产工艺。
2.学习目标:
本学习领域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能力目标的实现为核心。
培养学生具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1)专业能力:
①具有露天采矿设计及管理穿爆工作的能力。
②具有指导露天开采掘沟工作的能力。
③具有编制露天开采生产计划的能力。
④拥有指导矿山日常生产的能力。
⑤具有解决日常生产安全的能力。
(2)方法能力:
①具有较好的吸收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能力。
②具有较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具有查找资料、文献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④具有较好的逻辑性和科学思维方法能力。
(3)社会能力:
①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②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
③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
④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⑤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⑥具有良好的环保和节能意识。
3.学习内容
(1)学习领域设计:
以金属矿地下开采过程为依据,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分析典型的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学习单元,
每一个学习单元是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
采取任务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露天开采的开拓工程为载体,以工程功能来驱动,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
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地下开采的各种工程的功能、类型、作用,训练学生构建良好的空间立体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2)学习情境设计:
为便于组织教学,对各学习情境进一步分析细化,可以设置若干个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是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
5.考核方式设计
建立过程考评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方法。
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过程考评占20分,期末考评占80分。
具体考核要求见表。
(五)“金属矿地下开采”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1.学习领域定位:
《金属矿地下开采》是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学习课程,构建于《矿山测量》、《矿山地质》、《矿山爆破技术》、《矿山机械》、《井巷设计与施工》等学习领域基础上,后续学习领域为《矿山企业管理》、《矿山计算机制图》等。
其对应的工作任务是学习地下开采的原则、要求以及基本概念,掌握矿床开拓方法和开拓工程,熟悉地下采矿生产工艺,掌握空场法、崩落法、充填法三大类采矿方法。
2.学习目标:
本学习领域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能力目标的实现为核心。
培养学生具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1)专业能力
①具有地下采矿开拓单体工程设计能力。
②具有矿块回采设计能力。
③拥有指导矿山日常生产技术能力。
④具有解决日常生产安全问题的能力。
(2)方法能力
①具有较好的吸收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能力。
②具有较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具有查找资料、文献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④具有较好的逻辑性和科学思维方法能力。
(3)社会能力
①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②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
③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
④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⑤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⑥具有良好的环保和节能意识。
3.学习内容
《金属矿地下开采》学习领域的学习内容如下:
4.学习领域设计说明
(1)学习领域设计
以金属矿地下开采步骤为依据,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分析典型的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学习单元,每一个学习单元是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
采取任务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地下开采的开拓工程为载体,以工程功能来驱动,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
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地下开采的各种工程的功能、类型、作用,训练学生构建良好的空间立体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2)学习情境设计
为便于组织教学,对各学习情境进一步分析细化,可以设置若干个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是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
《金属矿地下开采》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设计:
5.考核方式设计
建立过程考评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方法。
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过程考评占50分,期末考评占50分。
具体考核要求见表。
(六)“轮岗实习”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1.学习领域定位:
《轮岗实习》是在完成主要的专业学习领域后,在企业现场环境中,在企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以及学校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围绕矿山地质、矿山测量、矿山机械、矿山爆破、井巷施工、地下开拓工程、采矿方法等主要岗位的生产一线操作而设置的学习领域,通过轮岗实习将能更好的掌握采矿专业技能,更快的适应企业的环境,以达到企业对采矿技术专业
人才的需求目标。
《轮岗实习》学习领域对应的工作任务为:
(1)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了解矿山生产工艺过程,了解矿山生产的各种岗位。
(2)了解矿山的生产概况,开拓方法和采矿方法。
(3)了解矿山生产工艺过程,了解采矿、选矿、冶炼三专业间的相互联系。
(4)对矿山地表工业场地布置,运输系统,劳动生产组织、井下开拓方法、井巷工程、采矿方法、采场、凿岩工作,爆破工作、装运机械、提升运输机械、通风及地压管理工作建立感性认识和做初步了解。
(5)对所学知识(矿山测量、矿山地质、矿山爆破技术、井巷设计与施工、金属矿地下开采、矿山机械等)进行现场实地实习。
(6)对露天开采生产过程做一般了解。
对露天开拓、穿孔爆破、运输、排土工作及露天生产设备建立感性认识。
《轮岗实习》是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必修的核心学习领域,实践性、综合性较强,是对前述学习领域的综合训练,是在校期间最完整的学习领域训练。
前修学习领域:《矿山地质》、《矿山测量》、《金属矿地下开采》、《金属矿露天开采》、《矿山机械》、《井巷设计与施工》等。
后续学习领域:《顶岗实习》。
2.学习目标:
(1)专业能力:
①具备安全文明生产的能力。
②熟悉矿山生产的工艺过程,能够协调各岗位之间的关系。
③能够根据矿山爆破、井巷施工、采矿工艺进行初步的生产设计,达到指导生产的目的。
④能够掌握采矿主要生产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熟悉设备的检修和维护规范。
(2)社会能力:
①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②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③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④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
(3)方法能力:
①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②具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③具有查找资料、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
3.学习内容:
4.学习领域设计说明:
(1)按照采矿生产工艺将学习领域分为矿床开拓、井巷工程、矿山机械、通风防尘、露天开采五个学习领域。
每一个学习情境根据主要的工作岗位设置具体的学习单元,确保学生掌握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所需的技能,适应企业环境,为零距离就业奠定基础。
(2)学习情境设计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