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化一中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实验班)(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分析下列物理现象: (1)夏天里在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2)“闻其声而不见其人”;(3)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4)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
这些物理现象分别属于波的( ) A.反射、衍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B.折射、衍射、多普勒效应、干涉
C.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D.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2.如图所示,AC是一段半径为2 m的光滑圆弧轨道,圆弧与水平面相切于A点,BC=7 cm.现将一个小球先后从曲面的顶端C和圆弧中点D由静止开始释放,到达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所用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
A.v1>v2,t1=t2
B.v1<v2,t1=t2
C.v1>v2,t1>t2
D.v1=v2,t1=t2
3.如图所示为两列相干水波在t=0时刻的叠加情况,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
若两列波的振幅均保持5 cm不变,波速和波长分别为1 m/s和0.5 m,C点是BD连线的中点。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A、D点振动始终加强,B点振动始终减弱
B.C点始终保持静止不动
C.t=0时刻,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10 cm
D.在t=0至t=0.25 s的时间内,B点通过的路程为20 cm
4.如图所示,在一块平板玻璃上放置一平凸薄透镜,在两者之间形成厚度不均匀的空气膜,让一束单一波长的光垂直入射到该装置上,结果在上方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同心内疏外密的圆环状条纹,称为牛顿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干涉现象是由于凸透镜下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
B.干涉现象是由于凸透镜上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
C.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由于透镜表面是曲面
D.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由于平板玻璃不平造成的
5.如图所示,红色细光束a射到折射率为2的透明球表
面,入射角为45°,在球的内壁经过一次反射后,从球面射出的
光线为b,则入射光线a与出射光线b之间的夹角a为( )
A.30° B.45° C.60° D.75°
(多选)6.如图所示,一束自然光通过起偏器照射到光屏上,则图中光屏上发亮的有(起偏器上用箭头表示其透射方向)( )
(多选)7.质量为M的物块以速度v运动,与质量为m的静止物块发生正撞,碰撞后两者的动量正好相等,两者质量之比M/m可能为( )
A.2 B.3 C.4 D.5
(多选)8.如图所示,物体A置于物体B上,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B相连,在弹性限度范围内,A和B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往复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并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均做简谐运动
B.作用在A上的静摩擦力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C.B对A的静摩擦力对A做功,而A对B的静摩擦力对B不做功
D.B对A的静摩擦力始终对A做正功,而A对B的静摩擦力时而做正功时而做负功
(多选)9.如图所示,水下光源S向水面A点发射一束复色光线,折射光线分成a,b 两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速度大
B.通过同一个单缝发生衍射时,b光中央条纹比a光宽
C.若a、b两种单色光由水中射向空气,a光的临界角较小
D.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
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多选)10.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图中P、Q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1.5m和x=4.5m。
P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
在下列四幅图中,Q点的振动图象可能是( )
11.总质量为M的火箭以速度v0飞行,质量为m的燃料相对于火箭以速率u向后喷出,则火箭的速度大小为( )
(多选)12.如右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物体A相连,A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与A相同的物体B,从高h处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曲面滑下,与A相碰后一起将弹簧压缩,弹簧复原过程中某时刻B与A分开且沿原曲面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被压缩时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h
B.弹簧被压缩时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h/2
C.B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2
D.B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4
二、填空题(共2小题,共10分。
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
13.某同学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用游标上有10个小格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如图(甲)所示,摆球直径为________cm。
把摆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测量摆线长,通过计算得到摆长L。
(2)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
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n=0,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数,当数到n=60时秒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单摆的周期T=________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测量出多组周期T 、摆长L 数值后,画出T 2
-L 图象如图(丙),此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
A .g B.1g C.4π2
g D.g
4π
2
(4)与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比较,发现测量结果偏大,分析原因可能是( ) A .振幅偏小 B .在单摆未悬挂之前先测定其摆长 C .将摆线长当成了摆长 D .开始计时误记为n =1
(5)该小组的另一同学没有使用游标卡尺也测出了重力加速度。
他采用的方法是:先测出一摆线较长的单摆的振动周期T 1,然后把摆线缩短适当的长度ΔL ,再测出其振动周期T 2。
用该同学测出的物理量表达重力加速度为g =________。
14.现有毛玻璃屏A ,双缝B 、白光光源C 、单缝D 和透红光的滤光片E 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下图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
(1)将白光光源C 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C 、________、A 。
(2)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
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乙中手轮上的示数__________mm ,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Δx 为________mm 。
(3)已知双缝间距d 为2.0×10-4
m ,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 为0.700m ,由计算公式λ=________,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________mm 。
三、计算题(共4小题,共42分)
15. (8分)如图所示,带有光滑的半径为R 的1
4
圆弧轨道的滑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滑
块的质量为M ,使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视为质点)由静止从A 处释放,求:
(1)在小球从A 处释放到从B 点水平飞出过程中滑块向左移动的距离;
(2)小球从B 点水平飞出时,滑块的速度。
16、(10分)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 1=0时刻的波形,虚线是这列波在t 2=0.5 s 时刻的波形,这列波的周期T 符合:3T <t 2-t 1<4T ,问:
(1)若波速向右,波速多大? (2)若波速向左,波速多大?
(3)若波速大小为74 m/s ,波速方向如何?
17.(10分) 如图所示,为玻璃材料制成的一棱镜的截面图,一细光束从圆弧AB 的中点E 点沿半径射入棱镜后,恰好在圆心O 点发生全反射,经CD 面反射,再从圆弧的F 点射出, 已
知,OA =a ,OD =2
4
a 。
求:
(1)出射光线与法线夹角的正弦值; (2)光在棱镜中传播的时间t 。
18.(14分)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滑块B 上,另一端与滑块C 接触但未连接,该整体静止放在离地面高为H =5 m 的光滑水平桌面上.现有一滑块A 从光滑曲面上离桌面h =1.8 m 高处由静止开始滑下,与滑块B 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压缩弹簧推动滑块C 向前运动,经一段时间,滑块C 脱离弹簧,继续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一段后从桌面边缘飞出.已
知m A =1 kg ,m B =2 kg ,m C =3 kg ,g =10 m/s 2
,求:
(1)滑块A 与滑块B 碰撞结束瞬间的速度; (2)被压缩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滑块C 落地点与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
新化一中2014年下期高二第三次月考答卷
物理
命题人:曾长征审题人:樊昱平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3.(1) (2) (3) (4) (5)
14.(1) (2) (3)
三、计算题(共4小题,共42分)
15. (8分)
16、(10分)
17.(10分)
18.(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