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说课-28千里跃进大别山人教版(20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语文说课-28千里跃进大别山人教版(2014)
一、说教材
小时候我时喜欢看的电影就是战斗片,《地道战》、《洪湖赤卫队》等等是白看不厌。
影片中血雨腥风,炮火连天的场面和我军战士雄纠纠、气昂昂的精神面貌,以及在战斗中不畏牺牲,英勇善战的英雄气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在的学生不喜欢看这种影片,把《千里跃进大别山》放到三年级的教科书里来学习,我觉得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从小就接受革命传统的教育,使他们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教育他们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作出贡献。
这是我一个作为教书人的个人体会,我想这也是教材编排的目的。
二、说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刘邓大军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和昂扬斗志。
明白中国人民的军队为什么能在一次次战争中战胜貌似强大,装备精良的敌人?取胜的法宝就是“勇”、“猛”。
2、写法上,让学生感悟作者运用恰当的比喻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生动具体的写作方法。
三、说重点、难点
1、理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抢渡汝河时遇到的紧急情况,体会革命先辈为人民解放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是教学重点。
2、正确理解“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是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学流程
这一环节我们是分以下几个部分进行的:
1、板书课题后,以“跃进”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根据预习讨论:①“跃进”是什么意思?②“大别山”在何处?③谁“千里跃进大别山”。
教师相机出示当时的行军路线图,结合介绍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的时代背景。
2、学生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找出文中风次出现“狭路相逢勇者胜”哪些地方具体讲了“狭路相逢勇者胜”?哪些地方具体讲了“勇者胜”?
3、找出第一次出现“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地方,这句话是谁说的?有什么战略意义?直奔第六自然段,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刘司令的三句话,突出“不管……一定……一定”和“要勇……要猛”。
刘司令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句话的呢?理解“狭路相逢”后,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读出形势的险恶。
4、将“狭路相逢勇者胜”中的“勇者胜”具体化——学习第七、八自然段。
这两个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教学时抓住一系列动词让学生想像当时的战斗场面,并通过朗读来体现战士们的“勇”和“猛”,朗读时要情绪激昂、坚走有力,读出战士们勇猛无比、锐不可当、志在必得的高昂士气。
5、再品“狭路相逢勇者胜”,有赞叹之意,是对每一位战士的赞叹,也是刘邓首长指挥团才能的赞叹,更是对战争胜利的赞叹。
五、品读句子,体会写法。
文中有三个比喻句,在讲读中,分别出示三组的句子,通过对比、体会比喻修辞的作用为文中最后一句“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像一把钢刀插进了敌人的心脏”。
钢刀是极其锋利的东西,“心脏”是要害部位,“你……心脏”就把对敌人致使打击具体化了,突出了跃进大别山的重大意义。
六、说板书
我们设计的板书,既能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语文,又恰台其分地落实了教学重点,形象直观、新颖有趣。
水深(北)追兵
无船狭路相逢勇者胜
(南)强敌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老师、领导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