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智慧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自知无知”这一命题,具体来说,就 是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先要对自己, 对要做的事,从假定自已一无所知开 始; • 然后去认真思考,“是什么?”、 “为什么?”、“应该怎样?” • 这样使自己,对要做的事,对自己的 能力,对怎样做好这件事等问题,有 一个较全面较客观的认识。然后就可 以确定事情能否去做,自己能否做好。
• 一个民意代表只能代表行使我的权利,而 不能代表我的意志,因为我的意志是仅属 于我自己的,不能转让。这一点非常重要。 假如我的意志可以转让,就等于是把自己 的自由给出卖了!因此,我们要定期举行选 举,我选一个人出来之后,他代表我行使 权利,我发现他的决定和我的意志不符合 时,下一次可以不选他。这是卢梭对于当 代政治思想很有启发的部分,而我们大体 上也按照他这种原则在运作。
• 普遍意志 • 全体意志 • 自然的自由与公民的自由
普遍意志
• 普遍意志是好的,因为它是自然的、永恒 的、向善的意志,它跟每一个人天生的意 志完全配合。因此,所谓普遍意志是说: 我们大家组成一个社会,这个社会上的公 约,代表了我们大家的意志,它对我们每 一个人都是有效的,使我们每个人都从内 心发出,从本能上就要支持它,
• 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 • 最盲目的服从乃是奴隶们所仅存的唯一美 德。 •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 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 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 • 在我们中,谁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忧 患,我认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
• 人的本性么样的法 律,法律定下来之后,每个人都要遵守。 但是遵守法律明明是放弃自己的自由啊!可 是,不要忘了,这法律是我自由去制定的, 所以,我自由地服从我所制定的法律,这 就等于自由,因为没有人强迫我,本来就 是我的意愿,这也就是普遍意志有效的地 方,也就是公民的自由。这种公民的自由 是真正的自由人的表现,因为服从的老百 姓就是真正的自由人,这也是卢梭的格言 之一。
• 哲学家的话往往令我们重新思考: 人生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他们说的 话并不都是真理,重点在于他们所 说的话背后有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 思考必须求其一贯性,他的思想能 不能自圆其说,为何可以坚持他的 说法;第二步则须看他的立论关键 何在。
• 譬如,个人组成社会,每个人都有自由意 志,再表现为一共同的普遍意志。如果组 成国家的形式,就是全体意志,而全体意 志的实施,必须通过民意代表,而民意代 表所决定的法案,则是大多数人所决定的, 这是不是正确的呢?不一定。那么什么是 绝对正确的普遍意志。
卢梭简介
•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让· 雅各· 卢 梭)(1712.6.28——1778.7.2)是法国著名 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 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 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百科全书》的 撰稿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 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 儿》、《新爱洛伊丝》、《忏悔录》等。
智慧的痛苦
由此可见,智慧根源于人的 本性。这是人必须经历的痛苦。 正是在这种痛苦中,人“成其为 人”。
“?”和“!”
• 有人请一位哲学家用一句话来描述和 赞美世界。 • 哲学家没有说话,沉思之后,他在纸 上画了一个“?”和一个“!”。 • 的确,这个世界充满着一个个“?”。 人类乃至万物又总是在这“?”纷纭 的世界中,执著地追求着内心的 “!”。 正是因为有了对“?” 的好奇和对“!”的渴望,世界才有 了一段段关于追求的壮丽篇章。
• 什么又是普遍意志呢?每一个人良心自 然而然发出的要求就是普遍意志。那 么如何认出自然而然的要求呢?只有通 过选举,以“多数”来决定,但多数 又不等于全部,因此构成了一个循环。 外面有一个最高的普遍意志,它在国 家之上,属于人类共同有的,但是它 是什么?
良知的声音
• 卢梭认为良知是建立在自我之爱 上面的,由自爱、同情,到秩序、 正义,然后才出现良知的声音。
社会契约
•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开始的时候是一个个 体。后来发现,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抵抗 大自然的威胁,于是很多人就结合起来共 同求生,这个时候就出现合约的问题。什 么是合约呢?就是大家交出共同的、平等的 权利,组成一个部落,后来慢慢形成今天 的政府。在这个过程之中,出现了普遍意 志和全体意志两个观念。
• 他认为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政府和官吏是 人民委任的,人民有权委任他们,也有权 撤换他们,直至消灭奴役压迫人民的统治 者。这就是人民主权(人权)思想。 • 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 坚持“自然神论”(即认为虽然上帝创造 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是在此之后上 帝并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 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
西方哲学智慧
主讲
田明
• 据传说,苏格拉底的密友凯勒丰曾 经去德尔斐神庙中,问过传神谕的 女巫,是否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智慧。 女巫回答说没有。苏格拉底听到这 话后很纳闷:“我自己知道自己是 没有智慧的,神也不会撒谎,那么 神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 他为了弄清楚神的意思,走访了许多人, 有的是以智慧著称的人,有的是手艺工匠, 结果发现所有的人,特别是以智慧著称的 人,都是“以不知为知”。苏格拉底认为 他自己是“以不知为不知”,从这点来说, 他比所有的人都有智慧。最后他发现,神 说的意思是告诉人们:“他之所以被神说 成是最聪明的人,不是因为他有知识有智 慧,而是因为他自知自己无知。”
人生实况
• 自由与枷锁 • 人在社会中,被迫为自由 • 人性尊严——独立、自由
自由与枷锁
• 卢梭说:“人类生而自由,但到处都 是枷锁。”这句格言很有名。他接着 说:“人以为自己是万物的主人,其 实反而比万物更是奴隶。这种变化是 怎么发生的?我不知道。它是怎样成为 合法的?我想我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他的回答就是:社会文明使人丧失自 由。
哲学的价值
• 寻求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提供一 切知识的基础;发现生命意义;使 人崇高起来; • 解决精神的焦虑;信仰的缺失;人 生的危机;意义的失落;人与自然 的疏离
哲学的任务
培养智慧 发现真理 印证价值
肯定自然
——卢梭
• 卢梭说:“人类生而自由,但到处都 是枷锁。” 卢梭认为,社会上的一 切规范都是枷锁,都是束缚,所以要 把它打破,以便个人的热情充分表现, 随心所欲做一些真正自由的事情。不 管是原始的自由或是公民的自由.人 在社会之中是个既成事实,社会的组 成并不完全违反人的本性,因为人也 可以得到公民的自由,亦即按照人的 本性要求去行动,自由就是自己决定 自己的行为。
人的本性
• • • • 自然状态 自我保存 私有财产 良知的声音
自然状态
• 没有文明,也没有社会时,人是什么样子 呢?这叫做人的“自然状态”。卢梭认为, 这种自然状态不可能再恢复,因为人无法 回到历史的开始阶段。在想象中,人本来 是活在大自然中,无忧无虑,没有什么可 争的,但组成社会之后成为社会人,发展 了文明,各种罪恶就产生了,这是卢梭的 基本观点。
• 娇嫩的谷芽在黑土中倔犟地挺起自 己的头,问大地:“外面的世界是 怎样的?” 大地用低沉的声音 说道:“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 心灵去体会。” 于是芽儿又向 上挺了挺自己的头,承受着泥土的 压力,去寻求“?”后的“!”,。
• 怎样才能使人生没有遗憾呢? 每一个人都是带着问号降临到这个 世界的,人生是对一个个问号做出回 答、最终画上叹号的过程。 一个人若以问号开始,定会以叹号 结束。不要在乎人生结果,只要为心 中的问号追求过、奋斗过,即使失败, 也会是一个大大的叹号。
• 由此可见,所谓哲学的智慧指的是? • 知道自己没有智慧的那种智慧。 • 比如“我是谁” • 哲学问题
人的本性在于求知
• 我们学习西方哲学智慧唯一的作用就是启发你去 思考,启发你去感悟,而不要把它当做放之四海 而皆准的真理。 • 哲学的全部任务,就是启人思 —海德格尔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苏格拉底
【卢梭的名言】
• 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 •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 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 他一切更是奴隶。 • 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 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 顺。
• 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 怎样去发现真理。 • 无知的人总以为他所知道的事情很重要, 应该见人就讲。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是不 轻易炫耀他肚子里的学问的,他可以讲很 多东西,但他认为还有许多东西是他讲不 好的。 •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 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自我保存
• 这种自然状态中的人有什么特色呢?主 要的一点是“自我保存”。卢梭肯定 这一点是最基本、最原始的。
• • • • 自爱 同情 正义 秩序 良知
• 从自爱到同情,再到人群,就会有相互比 较,接着正义、秩序出现,这时就有良知 了!所以,良知是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是否达到正义,是否合乎秩序的直接感受。 如果没有良知,人类的法律、道德就不可 能出现。所以,就这一点来看,卢梭的说 法还算有一个系统。 • 其次卢梭认为,人与动物之间的差别有两 点:一是自由,一是自我改善的能力。
• 因为智慧是一种内心的能力,一种感悟力。 智慧只能产生于自己的思考,产生于对事 物的深刻领会。智慧需要长时间的培养, 方可以形成。不能像传授知识那样,教给 别人。
船夫和哲学家
• 有一个船夫在激流的河中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 个想渡到对岸去的哲学家。于是发生了下面的对 话:哲学家问:“你懂得历史吗?”船夫回答: “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生 命!”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 回答:“没有。”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 半以上的生命!”哲学家刚刚说完了这句话,风 把小船吹翻了,哲学家和船夫两人都落入水中。 于是,船夫喊道:“你会游泳吗。”哲学家说: “不会。”船夫说:“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
私有财产
• 一个社会为什么会不好呢?卢梭认为 问题是从私有财产开始。 • 有了私有财产之后,才有道德上的区 别,才能分辨什么人是善、是恶,一 个行为是否允许、应该之类。人的不 平等在此显现。
• 卢梭认为,人的不平等有两种,一 是自然的不平等。譬如,外形的高 矮、身体的健康与否;另一种是政 治、社会的不平等,这是后天所造 成的,我们要向这种不平等抗议。 所以,卢梭成为人权的代表,即是 因为他指出这种不平等的根源所在。
全体意志 • 全体意志凡是通过多数表决, 以投票方式表达出来的,就叫 做全体意志。
• 所以,论及社会契约与普遍意志,他的系 统是相当完整的,问题只在于什么是普遍 意志。因此,他设定一个条件:我的权利 可以转换给一个代表,但我的意志不能。 权利和意志是不一样的。譬如说:某人有 权替我们投票,表决一个案件,但是我的 意志不能转让。因此,我们仅能选出代理 人,不能选出百分之百的代表。换句话说, 每一个人在世界上,都没有任何一个人可 以代表他。这种观念,在今天的民主时代 也是很值得注意的。
• 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 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 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 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 • 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 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 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 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 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 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自然的自由与公民的自由
• 自然的自由就是原始人的自由。 • 公民的自由就是一个公民在一个社会 里,在法律保障之下所拥有的自由。
• 人们由契约组成社会,再形成国家的 法律,视之为是普遍意志的表现,其 实只是全体意志。普遍意志又是来自 人们内心真诚的希望,所以我在遵守 法律时,就是遵守普遍意志,也就是 遵守我的意志。所以,我遵守法律正 是自由的表现。譬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