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米冬至阴影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1米冬至阴影长度
【篇一:冬至日太阳高度角计算方式楼层照射计算】 1、保利10#楼前面9#楼为30层,按
每层3米计算,楼高为90m,楼间距假定为50m。
合肥纬度为31.52度,太阳赤纬为-23.26度。
冬至日太阳夹角为90-(31.52+23.26)=35.22度。
遮挡高度为:90-50xtan35.22=54.7m,遮挡楼层为54.7/3=18.23,也就是说冬至日正午时19层及以上不受前楼遮挡。
青岛维度35.35度,太阳赤纬23.26度
冬至日太阳夹角 90-(35.35+23.26)=32度
前楼高h=12+2=14米, 楼间距l=10+8=18米,层高3米
遮挡高度为:h-l*tan32=14-18*0.624=7.32米
遮挡楼层为:11.32/3=4
潍坊(16-22*0.624)/3=2.272 遮挡楼层2楼
4—怎样计算冬季日照时间
本来没觉得自己买房子有多曲折,写起来竟然也这么多。
签协议的时候还有一段插曲呢,接着写:
因为这些尾房都是楼层低的,在做决定之前,自己狠狠的恶补了一下,采光知识!也希望对以后买房的同学有帮助!
下图(日照分析图.jpg)是上海地区的,
杭州条件应该差不多:影响底层住宅日照时间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住宅朝向和日照间距等。
日照间距一般用h:d来表示(h为前排住宅高度,d为前后排住宅之
间的距离)。
这个图大家能看明白么?
我在这个帖子里有关于日照的计算
那怎样知道自己的楼间距呢?开发商的话是不好相信的,还好我们有谷歌地图,真是好东西啊~~~~!
谷歌卫星地图上有一个测距功能,不过大家千万要小心,如果你用搜索方式那个测距的按钮就不见了,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我不会用,反正选了卫星地图的测距,找到自己的那栋楼量一下距离就可以了,大家可以试一下很好用!
我算下来的比值大概是1.3:1,而且杭州在上海南面,所以我想冬天的日照应该
还算可以接受了!
我在这个帖子里有关于日照的计
算
【篇二:上海日照计算规则】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文件沪规法【2003】482号
一,日照分析的标准与计算规则
(一)日照标准
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幼儿园,托儿所和大中小学教学楼
与相邻建筑的间距,应保证被遮挡的上述文教卫生冬至日满窗日照
的有效时间不少于三小时;在市区旧区进行改建的,其间距应保证
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两小时”的规定。
2.日照有效时间按《技术规定》附录一《日照有效时间表》执行。
附录一:日照有效时间表
(二)居住建筑满窗日照计算范围
1.满窗日照的计算,以经确认的日照计算基准面左右两个端点为计
算点。
窗户(或阳台)的宽度小于2.4米的,按实际宽度的左右两个端点为计算点。
宽度大于2.4米的,按2.4米算,以窗户或阳台的中
点两侧各延伸1.2米作为计算范围。
(如图3-1) l2.4 米:以a,b为
满窗日照计算点l2.4米:以c,d为满窗日照计算(o为原窗户中点)图3-1普通满窗日照的计算点 2.计算基准面按以下规则确定:一
般窗户以外墙窗台面为计算基准面;
转角直角窗户,转角弧形窗户,凸窗等,一般以居室窗洞口为计算
基准面;(如图3-2)
转角直角窗转角弧形窗凸窗图3-2异形窗满窗日照的计算点
两侧均无隔板遮挡与未封窗的凸阳台,以居室窗户的外墙窗台面为
计算基准面,对阳台顶板所产生的遮挡影响可忽略不计;两侧或一
侧有分户隔板的凸阳台,凹阳台以及半凹半凸阳台,以阳台栏杆面
与外墙相交的墙洞口为计算基准面;设计封窗的阳台,以封窗的阳
台栏杆面为计算基准面。
(如图3-3)
图3-3各类阳台窗日照的计算点
3.满窗日照的窗户计算高度(含落地窗,组合门窗,阳台封窗等门
窗形式)按室内地坪0.9米的高度计算。
(三)日照分析客体建筑范围和对象的确定
1.日照分析客体建筑是指在拟建建筑遮挡范围内,需做日照分析的
居住或文教卫生建筑。
2.日照分析前应认定拟建建筑的高度。
拟建建筑的高度在100米以下的,按实际阴影范围确定客体建筑对象;拟建建筑的高度在100米以上的,以其高度的1.4倍为半径,作出扇形的日照阴影范围,该阴影范围最小不得小于建筑高度100米的实际阴影范围,最大不超过半径300米的扇形阴影范围。
在上述阴影范围内,确定须进行日照分析的客体建筑具体对象(指日照标准所规定的居住建筑和文教卫生建筑)并进行编号。
(如3-4)
图3-4客体范围计算规则
3.上述阴影范围内已经批准尚未建设或正在建设的居住建筑和文教卫生建筑,也必须纳入客体建筑范围。
(四)日照分析主体建筑范围和对象的确定
1.日照分析主体建筑是指对客体建筑产生日照遮挡的建筑。
2.以已经确定的客体建筑为中心,调查了解周围可能对其产生遮挡的建筑。
应以300米为半径作出扇形图,在此范围内进行调查。
(如图3-5图3-5主体范围计算规则
在上述范围内,排除对客体建筑不形成遮挡的建筑,明确主体建筑的具体对象,并进行编号。
3.上述范围内,设计方案已经规划管理部门审定的高层建筑也必须纳入主体建筑范围。
该项目设计方案,应由规划管理部门提供。
4.除高度大于等于4米的旧里建筑(石库门)的围墙作为日照分析主体外,其他围墙一般不作为日照分析主体。
(五)主要日照分析资料
1.覆盖所有主客体建筑范围的测绘院电子地形图。
2.拟建建筑的总平面图,屋顶平面图和平立剖面图的电子盘片(附有建筑坐标和屋顶标高)。
3.已确定的客体建筑的平立面图(附有详细窗位尺寸)。
4.已确定的主体建筑的总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附有各屋顶详细标高)。
5.根据本文规定,已确定纳入主客体建筑范围正在建或已批准未建的建筑资料。
6.本条第3,4款规定的主客体建筑资料可按有关规定向市,区城建档案管理部门收集或请具备规定资质的测绘单位测绘;本条第5款规定中的主客体建筑资料可按有关规定向市,区规划管理部门收集。
7.资料来源及提供资料的单位应在日照分析报告中注明。
二,日照分析报告的编制报送要求
(一)根据《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第五十二,五十四条有关
建设单位在申请规划许可证书附送材料的规定,以及《技术规定》
第二十九条,三十二条有关日照时间的规定,建设单位在申请规划
许可证时附送的“有关文件,图纸”除其他文件已规定的内容外,还
应包括拟建建筑对周边建筑日照分析报告。
日照分析报告应在报送
建筑设计方案时附送。
建筑设计方案调整导致建筑位置,外轮廓,
户型,窗门等改变的,应随调整方案报送重新编制。
日照分析的报
告应符合《技术规定》以及《技术规定》的有关解释,文件的规定。
(二)日照分析报告必须由具备乙级以上(含乙级)规划设计或
建筑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或咨询机构编制。
(三)日照分析应采用建设部或省级有关部门鉴定通过的分析软件。
(四)日照分析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委托方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方式。
2.受托方名称,资质证书编号,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方式。
3.日照分析项目情况:
(1)建筑项目名称,地点,用地范围;
(2)本基地拟建主体建筑的基本情况(编号,使用性质,层数,高度,位置等);
(3)根据本基地拟建主体建筑的阴影覆盖范围确定的客体建筑的基
本情况(编号,名称,高度,位置等);
(4)参与叠加分析的本基地外主体建筑队的基本情况(编号,名称,层数,高度,位置等);(5)以上资料的来源说明;
(6)进行日照分析所采用的分析软件。
4.日照分析结论
(1)计算出客体建筑每一分析窗位在拟建建筑建设前和建设后的日
照时间段和有效日照时间数,并列出每幢客体建筑的日照时间表,
注明不满足日照要求的窗位;
(2)明确在拟建建筑前后不符合日照要求的客体建筑的窗户及户数。
5.附图
(1)客体建筑范围图(日照阴影覆盖范围图)(1:1000~1:2000); (2)主体建筑范围图(1:1000~1:2000);(3)日照分析图
(1:500~1:1000)。
(五)报送日照分析报告应附送以下材料:1.日照分析报告全文一份(含附图); 2.进行日照分析的主要原
始材料及清单一份。
三,建设单位要求报送所有有关文件和图纸后,规划管理部门才予受理审批。
四,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对日照分析报告进行如下审核:
1.编制日照分析报告的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单位或咨询机构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
2.日照分析报告是否符合本文规定的报送要求;
五,建设单位应对报送的日照分析报告及其附送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应如实回答规划管理部门案件经办人员的询问。
报送材料不实,
或对案件经办人员的询问有所隐瞒而产生后果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六,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单位或咨询机构应对编制的日照分析
报告的质量和正确性负责,并以此作为其资质年检的内容之一。
由
于日照分析报告不真实,不正确而产生的后果的,规划设计,建筑
设计单位或咨询机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规划日照分析工作,根据《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以下简称
《条例》)和《上海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技术
规定》),结合本市规划管理实际情况,指定本规定。
第二条(定义)
日照分析是指,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对拟建高层建筑的建设的项
目可能产生的日照影响进行分析,编制《日照分析报告》,作为规
划管理部门审核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依据之一。
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除符合《技术规定》的日照要求以外,还应
符合《技术规定》的其他规定。
第三条(适用范围和报送)
市或区(县)规划管理部门核定的规划设计条件中,建筑高度大于
36米,且建设基地面积小于等于1公顷的,如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
案中的拟建建筑与界外建筑的间距小于《建设项目日照分析预评估
报告》确定的建筑间距的应对界外建筑进行日照分析,随建设工程
规划设计方案一并报送规划管理部门。
建设基地内建筑间距部分或全部按《技术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控
制的,应进行日照分析,随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一并报送规划管
理部门。
第四条(设计方案调整)
建筑设计方案调整导致建筑位置,外轮廓,户型,窗户等改变的,
应随调整方案重新报送《日照分析报告》。
第五条(日照分析资质)
《日照分析报告》由具备乙级以上(含乙级)规划设计或建筑设计
资质的设计单位或咨询机构编制。
第六条(软件使用要求)
日照分析应采用建设部或本市有关部门鉴定通过的分析软件。
第七条(日照分析的对象)
日照分析适用于《技术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的居住建筑和第三十
条规定的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幼儿园,托儿所和大
中小学教学楼等建筑〈以下简称文教卫生建筑〉。
第八条(朝向和有效建筑)
日照分析应保证受遮挡建筑主要朝向的窗户的日照有效时间,次要
朝向按规定的建筑间距控制,不作日照分析。
条式建筑以垂直长边的朝向为主要朝向,点式建筑以南北向为主要
朝向[南北向指南北向和南偏东(西)45度以内(含45度),东西
向指正东西向和东(西)偏南45度内(不含45度)]。
居住建筑一户住宅的主要朝向有两个以上居室受遮挡的,最少应有
一个居室满足日照有效时间规定;一个居室有几个朝向的窗户的,
其主要朝向的窗户应满足日照有效时间规定,其他朝向的窗户不做
日照分析。
休(疗)养院住宿楼的病房,疗养室和幼儿园,托儿所的活动室,
卧室以及大中小学的教室,保证日照时间的窗户是指主要朝向的窗户,日照的有效时间是指累计日照时间。
第九条(居住建筑满窗日照计算规则)
居住建筑的满窗日照的计算,以经确认的日照分析计算基准面左右
两个端点为计算点。
窗户(或阳台)的宽度小于等于2.4米的,按实际宽度的左右两个端点为计算点。
宽度大于2.4米的按2.4米计算,
以窗户(或阳台)的中点两侧各延伸 1.2米为计算范围。
(如图3-6)。
图3-6普通窗满窗日照的计算点计算基准面按以下规定确定:(一)一般窗户以外的墙窗台面为计算基准面:
(二)转角直角窗户,转角弧形窗户,凸窗等,一般以居室窗洞开
口为计算基准面;(如图3-7)
图3-7异形窗满窗日照的计算点
(三)两侧均无隔板遮挡也未封闭的凸阳台,以居室窗户的外墙窗
台面为计算基准面对阳台顶板所产生的遮挡影响可忽略不计。
(四)
两侧或一侧有分户隔板的凸阳台,凹阳台以及半凸半凹阳台,以阳
台的栏杆面与外墙相交的墙洞口为计算基准面;
(五)设计封窗的阳台,以封窗的阳台栏杆面为计算基准面。
(如
图3-8)
满窗日照的窗户计算高度(含落地门窗,组合门窗,阳台封窗等门
窗形式)按室内地坪0.9米的高度计算。
图3-8各类阳台窗日照的计算点
第十条(客体建筑范围和对象的确定)
日照分析客体建筑是指在拟建建筑遮挡范围内,需做日照分析的居
住或文教卫生建筑。
日照分析客体建筑范围和对象的确定应符合以
下规则:
(一)浦西内环线以内地区,按照拟建高层建筑高度1.0倍的扇形
阴影范围确定;
(二)其他地区,按拟建高层建筑高度1.2倍的扇形阴影范围确定;(三)北侧有《技术规定》第二十六条所规定的低层独立式住宅建
筑的,按拟建高层建筑高度1.4倍的扇形阴影范围确定;
(四)依据上述规定计算的范围最大不超过拟建建筑北侧240米半
径扇形阴影范围;
(五)在上述阴影范围内,确定须进行日照分析的客体建筑具体对
象(指日照标准所规定的居住建筑和文教卫生建筑)并进行编号;(如图3-9)
图3-9客体范围计算规则
(六)上述范围内,设计案经规划管理部门审定,或经批准尚未建设,以及正在建设的居住建筑和文教卫生建筑也应确认为客体建筑;(七)客体建筑范围以外的建筑不进行日照分析。
日照分析主体建筑指对客体建筑产生遮挡的建筑。
日照分析主体建
筑范围和对象的确定应符以下规则:
(一)以已经确定的客体建筑为中心,调查了解周围可能对其产生
遮挡的建筑。
应以240米为半径作出扇形图,在此范围内进行调查(如图3-10)。
(二)在上述范围内,采用本办法第十条提出的规则,排除对客体
建筑不形成遮挡的建筑,明确主体建筑的具体对象;
(三)在上述范围内,设计方案已经规划规划管理部门审定的高层
建筑也必须纳入主体建筑范围。
该项目设计方案,应由规划管理部
门提供
(四)除高度大于等于4米的旧里建筑(石窟门)的围墙作为日照
分析主体外,其他围墙一般不作为日照分析的主体。
第十二条(主要日照分析资料)
主要日照分析资料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覆盖所有主客体建筑范围的测绘院电子地形图。
(二)拟建建筑的总平面图,屋顶平面图和平立剖面图的电子盘片(附有建筑坐标和屋顶标高)。
(三)已确定的客体建筑的平立剖面图(附有详细的窗位尺寸)。
(四)已确定的主体建筑的总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附有各屋顶详
细标高)。
(五)根据本文规定,已确定纳入主客体建筑范围的正在建或已批
未建的建筑资料。
(六)本条(三)(四)项规定的主客体建筑资料可按有关规定向市,区城建档案管理部门收集或请具备规定资质的测绘单位测绘;
本条第(七)项规定中的主客体建筑资料可按有关规定向市,区规
划管理部门收集。
(八)资料来源及提供资料的单位应在日照分析报告中注明。
第十三条(日照分析次序)
日照分析时,应先分析客体建筑的现状日照状况,再分析拟建高层
建筑建设后的日照状况,以便作出对比,明确遮挡影响,并由规划
管理部门审核确定。
现状已不满足日照规定的窗户,无须再分析拟
建建筑建设后的日照状况。
日照分析时,应对拟建高层建筑和拟建项目周围原有建筑(含设计
方案经规划管理部门审定的,或经批准尚未建设,以及正在建设的)产生的日照遮挡影响进行叠加分析,叠加分析的先后次序以设计方
案的批准日期为准。
第十四条(成果要求)
《日照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委托方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方式。
(二)受委托方名称,资质证书编号,地址,法定代理人,联系方式。
(三)日照分析项目情况: 1.建设项目名称,地点,用地范围
2.本基地拟建建筑的基本情况(编号,使用性质,层数,高度,位置等);
3.根据本基地主体建筑的阴影覆盖范围确定客体建筑的基本情况
(编号,使用性质,层数,高度,位置,窗位编号,窗台高度等);4.参与叠加分析的本基地外主体建筑的基本情况(编号,名称,层数,高度,位置等);
5.以上资料的来源说明;
6.进行日照分析所采用的分析软件。
(四)日照分析结论:
1.计算出客体建筑每一分析窗位在拟建建筑建设前和建设后的日照
时间段和有效日照时数,并列出每幢客体建筑的日照时间表,注明
不满足日照要求的窗位;
2.明确在拟建建筑建设前后不符合日照要求的客体建筑的窗户数及
户数。
(五)附图
1.客体建筑范围图(日照阴影覆盖范围图)(1:1000~1:2000);2.主体建筑范围图(1:1000~1:2000);3.日照分析计算图(1:500~1:1000);
第十五条(报送要求)
报送《日照分析报告》应附送以下材料:(一)《日照分析报告》全文一份(含附图);(二)进行日照分析的主要原始材料及清单
一份。
第十六条(日照分析报告的原理)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对《日照分析报告》进行如下审核:编制《日照
分析报告》的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单位或咨询结构资质是否符合本
办法规定;《日照分析报告》的报送材料是否符合本办法规定。
第十七条(责任)
建设单位应对报送的《日照分析报告》及其附送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应如实按照规划管理部门的要求提供或补充有关材料。
报送材料
不实,或隐瞒有关情况而产生后果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单位或咨询机构应对编制的《日照分析报告》
的质量和正确性负责,并以此作为其资质年检的内容之一。
由于
《日照分析报告》不真实,不正确而产生后果的,规划设计,建筑
设计单位或咨询机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篇三:光照阴影识图计算】
“地球运动”考点精细扫描卷三
光照阴影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三地同学共同开展一个“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在当地时间10:00—14:00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根1米长的杆的影子长度,并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图。
下图为6月22日三个地区同学所提供的观测结果。
回答1-2题。
1.甲、乙、丙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 d.丙、乙、甲 2.关于乙地此时气候特征的描述,最可能出现的是()
a.一年中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的季节 b.一年中降水较少、草木枯黄的季节 c.一年中气温较低、降水较多的季节 d.一年中降水较多、作物生长旺盛季节 3、我国某地(21.5o n)一住户欲在距大门一米的上方修一雨棚(见右图3-2),为使冬至日阳光能最大限度地照进房间,该雨棚的宽度最大不应超过 a.1米 b.2米 c.1.4米 d.1.5米
5.当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大时()a.我国江淮地区正值梅雨季节b.松花江正是第一次汛期 c.南太平洋漂浮的冰山较多 d.巴西高原的动物向北迁徒
6.将太阳能热水器装在玻璃箱内,主要目的是()
a.保护热水器,延长使用寿命 b.起装饰作用,使其外观更好看
c.减少热水器在夜间和阴天的热量损失 d.提高太阳辐射强度,从而增加热效率 7.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应该是() a.吐鲁番 b.拉萨 c.海口 d.重庆 8.右图3-4为某学生自制的刻有终点时间的圆盘,中心垂直插上一根高为10厘米的标杆,7条放射状线是该生在某日每隔2小时记录的标杆阴影的长度。
正午时标杆影长10厘米,以下说法不可能的是:()
c.此地可能位于南半球 d.此日全球昼夜平分
某人在m地用量角器测正午太阳高度。
如图3-5所示,于格林尼治时间17
9. m地的纬度位置是-----------------------------()
c. 热带种植园农业
d. 游牧业
11.图中mc md分别为旗杆一年正午投影最长和最短时的影长,求该地的纬度:
已知p地日影最短时世界时为15时。
图3-7为p地一年中最大和最小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回答12—13题。
a.由①状态到②状态最短的时间可能是6个月整 b.由①状态到②状态最长的时间可能是7个月左右 c.由②状态到①状态p地太阳高度一直在增加 d.由②状态到①状态p地始终昼长夜短
13.下列四城市中,与p地最近的是()
a.墨西哥城 b.巴西利亚 c.利雅得 d.达累斯萨拉姆
如图3-8,图中实线交点o地位于北半球某地,实线pl为纬线,oq 为经线,回答14—16题。
14.若图中虚线pql为o地标杆顶端某日日影轨迹,则当日可能() a.一年中白昼最长的季节 b.一年中黑夜最长的季节 c.一年中昼夜等分的季节 d.一年最冷的季节
15.若图中虚线pql为晨昏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o
a.此时o地太阳高度一定为90 b.此时o地地方时一定为12点c.p、o两地昼长时间一定相同
d.
p、q两地自转角速度一定相同
16.若图中虚线为等温线,按一般规律推断,下列说法不成立的是() a.o地可能为城市,温度高于郊区 b.o地可能为山地,温度低于平地 c.o地可能为海洋,附近有暖流经过 d.o地可能为夏季的内陆,p、l位于沿海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大阳高度,竿长2米。
右图3-1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等影长度变化图。
据此回答17~18。
17.右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等影长度变化图。
图中反映6月22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8.该学校大约位于
影响楼房底层日照时间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住宅朝向和日照距离。
日照间距一般用h : d来表示(h:前排住宅高度;d:前后排之间的距离)。
图3-2表示上海市冬至日楼房底层住宅日照时间与住宅朝向、日照间距关系。
读图回答19-20题。
193小时,住宅小区内坐北
21.某退休教师为了在房子后方的空地找出全年阳光都照不到的地万、以便规划栽植的种类,应选择土图中哪日正午时刻去观察a..① b..② c..③ d..④
22.选择这一天去观察,屋影在一天内发生的变化情况下列最可能符合的是
23.若房屋附近有一条河流,其流量大小与房屋正午影长长短呈负
相关,则该地气候类型可能是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5.该地一年中有两次出现立杆无影的奇观,其中一次发生在6月
8日前后,另一次发生的时间为
a.4月4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7月5日前后d.9月9日前后读右图3-14,回答26—27题。
26.观测点a的地方时21:00时,a点旗杆的影子指向什么方向:()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27.从观测点a所处的季节分析,下列发生在中
国的地理现象与之吻合的是:()
a.松花江流域出现春汛 b.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季节 c.黑龙江
漠河镇出现白夜现象
d.湘.鄂.皖.赣商品粮基地晚稻收割季节
下右图是甲、乙、丙、丁四地天文爱好者所测绘的正午杆影长度及
杆影朝向一年中变化曲线。
各地杆长相等。
据图回答28---29题。
28.春分日何地天文爱好者测得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a.甲地 b.乙地 c.
丙地 d.丁地 29.一年中,四地实际日照时数可能最多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二、综合题30.我省某校地理课外活动小组,于3月20日用观测
日影的方法来粗略测定学校所在地的经纬度。
活动过程如下:①晴天,在平坦的地面垂直竖立标竿,并测量日标
杆在地上部分的长度(设为b)。
②以标杆所插点(图中o点)为
圆心,于上午9时在地面上画一个半径略短于当时杆影长的半圆。
③当上午标杆的影端落在圆周上时,标记为a点;下午标杆的影端
又落在圆周上时,再标记为b点;将a、b两点连成直线,取其中点c,将中点与圆心连成直线oc。
④第二天,当日标杆的影子与直线oc重合的时刻,记下此时刻的北京时间(设为t,单位为小时),并测量此时的杆影长度(设为a)。
根据上述活动中测得的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1)请写出完成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