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过关检测卷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 )(3分) A.“银杏节”结束了,但观赏、拍摄银杏的游客还是络绎不绝。 B.她做好了数学作业后,又接踵而至地写了一篇作文。 C.在人多的地方,我们千万不要推推搡搡。 D.我国已逐步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程建设强国。
解析:“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用在此处,不 合语境。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章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
A.《壶口瀑布》中作者分别在雨季和枯水季两次前往壶口瀑布,看到了不同的景象,并 得出了人要经历磨难,才会铸就自己的伟大性格的深刻理解。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中作者随电影摄制组爬上砾石堆,走过草坝子,在冰塔林的 砾石堆上欣赏各拉丹冬的整体美景,然后从砾石堆上下来,沿冰河接近冰山。作者虽 不幸在冰河上摔伤,却依然坚持,精神可嘉。
解析:“白露”不是“有霜的芦苇”,“为霜”“未晞”“未已”描绘的是朝 露成霜而又融为水的渐变情状。
8.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解析:翻译句子,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还要带点文采。 答案示例:所念所爱的那个人,在水的另一边。(2分)
二、(2022·重庆A卷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2题。(13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第二部分 (7~21题 48分) 一、(20-21·保定高阳期末)阅读《蒹葭》,回答7~8题。(5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神怡。终于靠近山顶,仰望几株黑松耸立在山头,更见苍劲。
(1)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1.5分)
①眩晕( xuànyūn)
②汩汩( gǔgǔ ) ③苍劲( cāngjìng)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纷至(tà) 沓 来 ② (yì) 翌 日
③(yū) 迂 回 ④ (wānyán)
.蜿蜒
(3)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将正确的词语写在下面。(0.5分) 眼花缭乱 .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 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 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 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 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7.下列选项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点明了时节和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 B.诗中“白露”指“有霜的芦苇”,“为霜”“未晞”“未已”描绘的是芦苇颜色的变化。 C.“方”“湄”“涘”从上游到下游,地点的变化写出了主人公不畏险阻,一再追寻“伊人”。 D.全诗意境朦胧,感情含蓄婉转,以主人公的行动来抒发其内心的真挚情感。
野三坡:地处北京西部,河北省西北部,保定市涞水县境内,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它以 “雄、险、奇、幽”的自然景观和古老的历史文物享有“世外桃源”之美誉。野三坡是中国北方极为 罕见的融雄山碧水、奇峡怪泉、文物古迹、名树古禅于一身的风景名胜区。野三坡的山水每一分都显 露着大自然的青睐和天地之间的和谐,且不论那保护完好的70余科2 000余种植物资源,更有数百种或 大或小,或静或闹的动物穿梭于山林中,飞翔于峰峦间。在这里,你可以深切地体会到人与自然的亲 密无间。
6.某中学近日要开展一次以“走进大自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7分) (1)【活动一:诗词·自然】班级要设计出版一期以“诗词中的大自然”为主题的板报,要求分专题 搜集材料。你需要负责的是提供有关“菊”与“春”的诗词各两句。(2分) 示例: 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________________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2分) ①随着全民健身事业的大力推进,令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到体育
产业中。②花样翻新的运动软件,为健身者量身定制健身计划。③这些软件通 过视频等方式传承健身技能,为人们健身提供了便利。 答案示例:①句中缺少主语,删去“随着”或“令”; ③句中“传承”与 “技能”搭配不当,应该将“传承”改为“传授”或“教授”。(每处1分)
那天风日日雕刻,你却日日丰盈、漫漫积累,使你的躯干枝叶更加刚毅,使你的身躯更加挺立,使你
时时处处流淌着坚韧与刚强,使你被誉为伫立千年不倒的佳话。
上联:枝枝挺拔面朝天 下联:
.
(3)【活动三:旅游·自然】班级要开展一次“野三坡美美畅游”小导游训练活动。下面是你所在的 小组搜集的关于野三坡的材料,请你为其拟一则生动的导游词。(3分)
C.《登勃朗峰》的作者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作家,幽默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代表作 有《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D.写游记时,应重点交代游踪,通过游踪记述游览的经过,景物和感受可略写。
解析:游记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交代游踪,记述游览的经过;二是描写景物, 抒发感受。后者是写作的重点,须详写, 前者则宜略写。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C )(3分)
这一次来到黄山北海,早晨天还没有亮,就有人跑着、吵着去看日出。我一骨碌
爬起来,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曙光亭,那里已经是黑压压的一团人。我挤在后
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12.下面的链接材料表明了对游记写作及游览的一种观点,请简要概括。你是否赞同链接材料中画线部分 对 《小石潭记》的分析?请简要评析。(3分) 【链接材料】 古人游记,写尽妙景,不如不写尽为更佳;游尽妙境,不如不游尽为更高。盖写尽游尽,早已 境味索然,不写尽不游尽,便见余兴无穷。篇中遥望潭西南一段,便是不写尽妙景;潭上不久坐一 段,便是不游尽妙境。 (节选自清代孙琮《山晓阁选唐大家柳柳州全集·卷三》)
②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④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解析:做这类题目,要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利用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这 个文段讲的是看日出的情景。“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与前面的“一线烟云”联系紧密, ③为第一句;④写出了随着时间推移太阳的变化,应为第二句;①写的是太阳全部出来 的过程,②是对日出后周围霞光的描写。正确的语序应为③④①②。
8.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7.下列选项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首句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点明了时节和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 B.诗中“白露”指“有霜的芦苇”,“为霜”“未晞”“未已”描绘的是芦苇颜色 的变化。 C.“方”“湄”“涘”从上游到下游,地点的变化写出了主人公不畏险阻,一再追 寻“伊人”。 D.全诗意境朦胧,感情含蓄婉转,以主人公的行动来抒发其内心的真挚情感。
9.下列对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隔篁竹”中的“篁”,根据其偏旁是“⺮”,可推测其意与“竹”相关。
B.“空游无所依”中的“依”,运用组词法,可解释为“依傍”。
C.“不可知其源”中的“源”,以成语“源远流长”来印证,可知其意为“源头”。
D.“隶而从者”中的“从”,通过勾连“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从”,可理解为“学习”。
(1)【活动一:诗词·自然】班级要设计出版一期以“诗词中的大自然”为主
题的板报,要求分专题搜集材料。你需要负责的是提供有关“菊”与“春”的诗
词各两句。(2分)
示例:
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2)【活动二:奇观·自然】班级征集有关大自然奇观的图片与文字 说明材料,做成一面“自然奇观墙”。下面的材料是小明同学搜集的, 请你结合下面的材料及图片,补全下面的对联,作为图片标题。(2分)
【材料】胡杨生下来一千年不死,死了后一千年不倒,倒下去一千年不朽。这不是神话。胡杨,你
顽强地在沙漠中生长,任凭那呼啸的天风怎样吹打,你依然昂扬挺立,你把那天风看成是生命之歌,
(3)【活动三:旅游·自然】班级要开展一次“野三坡美美畅游”小导游训练活动。下面是你所 在的小组搜集的关于野三坡的材料,请你为其拟一则生动的导游词。(3分)
野三坡:地处北京西部,河北省西北部,保定市涞水县境内,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 它以“雄、险、奇、幽”的自然景观和古老的历史文物享有“世外桃源”之美誉。野三坡是中国 北方极为罕见的融雄山碧水、奇峡怪泉、文物古迹、名树古禅于一身的风景名胜区。野三坡的山 水每一分都显露着大自然的青睐和天地之间的和谐,且不论那保护完好的70余科2 000余种植物资 源,更有数百种或大或小,或静或闹的动物穿梭于山林中,飞翔于峰峦间。在这里,你可以深切 地体会到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
解析:要根据景点的特点来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引导旅游者进行游览观光的讲解词。要写好导游词, 最重要的是掌握丰富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整理加工、去粗存精,进行再创造,编写成具有自己特 色的导游词。此题要注意抓住景点的独特之处来写。用语要生动形象,且要有一定的感召力,这样 才能吸引游客。
答案示例:游客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野三坡。这里有“雄、险、奇、幽”的自然 景观和古老的历史文物,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有“世外桃源”之美誉。在这里,有 数百种动物穿梭于山林中,飞翔于峰峦间,你可以零距离与大自然接触。怎么样?让我们快些出 发吧!(3分,意对即可)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作者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来记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写小石潭及周围的景
物。 B.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如“蒙络摇缀”一句,连用四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树枝藤蔓的各种姿态。 C.作者停留潭上,“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环境,让他感觉闲适宁静。 D.本文写景善用比喻,“斗折蛇行”写岸势,“犬牙差互”写溪身,巧妙而贴切。
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春: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2)【活动二:奇观·自然】班级征集有关大自然奇观的图片与文字说明材料,做 成一面“自然奇观墙”。下面的材料是小明同学搜集的,请你结合下面的材料及图 片,补全下面的对联,作为图片标题。(2分)
【材料】胡杨生下来一千年不死,死了后一千年不倒,倒下去一千年不朽。这不 是神话。胡杨,你顽强地在沙漠中生长,任凭那呼啸的天风怎样吹打,你依然昂扬 挺立,你把那天风看成是生命之歌,那天风日日雕刻,你却日日丰盈、漫漫积累, 使你的躯干枝叶更加刚毅,使你的身躯更加挺立,使你时时处处流淌着坚韧与刚强, 使你被誉为伫立千年不倒的佳话。 上联:枝枝挺拔面朝天 下联: 漫漫积累叶刚毅(.2分) 解析:注意前两个字属于叠词,内容上还要与上联相谐。
第五单元过关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第一部分
(1~6题 22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重阳节,大批游客纷至(tà)来,登高览景。大片大片的阳光,让人感到眩晕。
我们穿过森林,(yì)日到达山脚。登顶路上不时驻足,那汩汩的流水声,(yū)
回的盘山公路,(wānyán)的羊肠小径,川流不息的人群……感觉眼花潦乱,心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