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d的国外用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obd的业务
一、保险类应用
在世界许多地区,特别是北美和欧洲,已经家喻户晓。

并且这类产品的关注点并不局限于价格,产品的功能范畴,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安全绿色驾驶给予奖励——创建一个积极的消费观;对如何安全并绿色驾驶提供指导;附加的相关增值服务,例如自动紧急呼叫、车辆状况监控等;
美国
实例1:独特的车联网商业模式
2011年8月,北美最大的汽车保险公司statefarm与车联网服务提供商hughes 合作,诞生第一个由保险公司主导的车联网商业模式。

a.以车辆一年的行驶里程,以及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习惯(急刹车次数、急停次
数、急转弯次数、急加速次数等),按照在客户中收集到得数据设置适合不同客户的保费。

b.当发生事故时候,通过obd记录下撞车的速度、方向、重力感应,最后保险
公司通过回收数据可以分析出如何作出理赔。

实例2:UBI商业模式
2012年MetroMile在美国华盛顿展开服务
a)其车险收费是由每月的一笔固定险费 + 一笔按驾驶里程计费的险费组成.
b)险费会依据不同车类型和车的使用年份等指标,对不同车主有不同,固定险
费是 15-40 美元,按里程计费的部分一般是 2 美分 -6 美分 / 每英里。

实例3:
Progressive——前进保险公司(Snapshot)
a.先安装其公司的插入式装置(交押金),并受其监测30天,然后给客户一个
保险折扣。

b.在后续五个月的持续监控后,驾驶员归还设备并对折扣率进行更新。

折扣率
上限为30%,并在显著影响保费的批改出现前保持不变。

实例3:
Allstate——好事达保险公司(DriveWise),这一项目目前在10个州可以购买。

a.初始折扣为10%,后续上限30%
b.折扣基于总行驶里程、日行驶时间、急刹车次数以及超过80英里每小时
的次数。

欧洲地区
1.Ingenie和沃克斯豪尔–属于车联网的PAYD(按里程付款的汽车保险
保险产品)
2.保险合作社(Cooperative Insurance Society) - 2011年前期发布了
UBI(Usage Based Insurance的理论基础是驾驶行为表现较安全的驾驶
员应该获得保费优惠。

保费取决于实际驾驶时间、地点、具体驾驶方式或这些指标的综合考量。

)并且产品(对年轻驾驶员)在随后的11个月内吸引了1.2万位客户。

3.汽车协会(The Automobile Association) - 2012年发布了Drivesafe,
针对高保费群体,例如年轻驾驶员以及刚获得驾驶资格人员。

4.英杰华(Aviva) - 2013年2月发布了测试应用RateMyDrive,通过下
载免费的应用软件可能获得高达20%的折扣。

5.德国电信和DriveFactor - 共同推出了基于UBI的保险解决方案,该方
案基于M2M的驾驶行为评估解决方案。

对于投保人而言这是一个一体化
产品,从被保险人的车辆中安装跟踪模块和SIM卡到驾驶数据统计评价
的后端服务平台。

易于部署的自行安装设备和 DriveFactor开发的智能手机应用加快了该产品的市场投入时间。

二、商业模式的简介
UBI:就是UBI(Usage Based Insurance)的理论基础是驾驶行为表现较安全的驾驶员应该获得保费优惠。

保费取决于实际驾驶时间、地点、具体驾驶方式或这些指标的综合考量。

为记录驾驶员的上述行为并关联理赔风险,保险公司在车上安装一个小型车载远程通讯设备(Telematics)。

这类产品在世界许多地区,特别是北美和欧洲,已经家喻户晓。

并且这类产品的关注点并不局限于价格,产品的功能范畴,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安全绿色驾驶给予奖励——创建一个积极的消费观;对如何安全并绿色驾驶提供指导;附加的相关增值服务,例如自动紧急呼叫、车辆状况监控等;
PADY(按里程付费):就是按里程付费,其实施的理论基础是在于交通事故发生率与车辆行驶里程的相关关系,并经多个研究机构通过对以往的数据分析,行驶里程的减少会促使交通事故或车险赔付成本更大比例的下降。

所以,因此“少驾驶”的人理应比“多驾驶”的人缴纳更少的保费。

这类产品提高定价公平性。

与传统汽车保险相比,PAYD保费更加客观反映客户的实际风险和赔付成本,可以减少低风险车主对高风险车主的交叉补贴,对于消费者而言更加合理。

缺点:1)运行成本较高。

无论是通过第三方还是利用车载信息系统对里程进行验证,车主均需负担不小的技术费用。

2)是精算数据不充足,由于里程数据的匮乏,关于行驶里程与保险赔付成本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仍存在较大争议。

3)隐私问题。

许多组织和个人担心驾驶信息(特别是驾驶时间、地点)的采集可能危及车主隐私。

三、运营的基础与背景
近年来保险市场主要产品的创新相对有限,在成熟市场上,市场细分引起了保险
产品的大规模平价商品化。

从客观立场上看,其之所以引发广泛兴趣更是因为任何一方都从UBI中获得收益。

1、消费者:消费者得到一款他们认为更加公正且能够更好控制自身保费的产品,并且得到了为其自身和家庭提供安全和保障的附加增值服务。

独立调查结果支持了开发UBI产品潜力的热情。

一家英国消费者调查机构代表韬睿惠悦在2012年中期的调查显示,65%的驾驶员对在车中安装远程通讯设备表示兴趣,高达84%的消费者表示愿意参与车载通讯设备的试点以根据他们的驾驶行为来确定车险保费。

这一数据使得英国保险经纪人协会预测,到2014年末,英国此类保单数量将会是目前的3倍。

2、保险公司:直接检测和评估驾驶行为而非通过传统保单使用的指标带来对风险理解的规则重整。

保险公司将从中受益,并降低其赔付成本。

这有一部分是源自于UBI的自我筛选功能(好的驾驶员将会率先选择UBI产品),也有一部分源自于驾驶员得知处于监控中的“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

来自一些商业车队的反馈显示,碰撞事故下降50%-75%。

如果UBI产品发生事故,车载设备记录下的事故速度和其他相关信息意味着理赔评估和处理将会更加有效率。

例如,在有些国家,事故发生时的车速被用于区别是否属于伪造赔付。

早期UBI产品通过有效地细分市场获得了很高的消费者的满意度和留存率。

车险渐渐从人们每年只会记起一次的产品转变为保险公司与客户定期联系的产品。

3、监管机构:政府和监管机构也认可这类产品,因为UBI产品能够强化道路安全、挽救生命并且在环保方面做出贡献。

在某些市场上,UBI是解决对某些特定群体“定价失灵”的良药,例如,对年轻驾驶员的定价;此外,还解决了对定价因子公平性的争论。

在美国,监管机构通常对保险产品创新持审慎怀疑态度。

而针对UBI产品,已经有几个州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保障UBI产品的顺利推进。

意大利监管机构更进一步,考虑强制保险公司提供含有显著折扣优惠的UBI产品选择。

尽管亚洲监管机构在这些方面还未展开行动,令人感兴趣的是部分国家向保险公司颁布了一些鼓励政策以促进UBI发展,比如韩国和中国(已于2012年3月核准发布UBI产品)。

四、汽车4s店的应用(暂无实例)
通过给每台销售出去的车辆上装一套慧时通车生活终端,该终端
可以将车辆的状态(位置、里程、油耗、故障等)上传至后台数据中心,4S店通过慧时通车生活BS系统可以随时掌握每台车的动态,从而根据车辆的动态信息为车主提供一整套的服务,而从这个服务体系中,4S店可以获得其想要的附加价值,这样就解决了用户黏性问题,同时也达到了4S店盈利的目的。

主要服务包括
车辆保养自动提醒
车辆故障提醒
被救援车辆位置查询
驾驶行为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