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要求建立文成县巨屿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要求建立欠发达地区生态工业园区的议案
文成代表团赵岳际
文成县财政收入贫乏,发展工业经济是强县富民的唯一途径,经过几年的努力,该县已建立起以巨屿工业基地为中心的生态工业区。

2001年创办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4平方公里,起步面积1000亩。

2004年,清理整顿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期间,被列为撤消单位。

为加快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要求市人民政府准许文成建立生态工业园区,以原巨屿工业基地为中心,扩大工业区面积,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一、文成县巨屿特色工业园区是经省政府有关部门批准。

2002年2月,省经贸委、财政厅、科技厅、环保局、乡镇企业局等11个厅局联合发文(浙经贸中小企[2003]9号),命名文成县巨屿特色工业园区为我省第二批乡镇工业新型建筑材料专业区。

属于省政府批准建立的工业园区。

况且,省委办、省府办《关于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的通知》(浙委办[2003]14号),明确要求引导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二、几年来文成县巨屿特色工业园区为文成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增加县级财政收入的重要财源。

文成地处温州西南部,1985年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随着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文成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有所提高,财政收入状况有所好转,但仍然属于经济欠发达县。

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约2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刚过亿元关,而县财政总支出达近4个亿元。

增资政策不断出台,物价上涨,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加快,仅凭文成自己的收入根本无法解决财政支出的困难问题。

巨屿特色工业园区创办以
后,工业年总产值已达到12亿元,增加税收收入5000万元以上。

如果二期工程(1200亩)今年继续上马,将再增加企业30家,增加产值15亿元,增加税收收入8000万元,安置农村劳动力大约1万人,增加农民总收入1亿元以上。

这样的经济效益,比任何一条扶贫政策都要好。

三、文成巨屿特色工业园区用地以围垦国有荒滩为主,仅占用少量耕地。

首期起步区1000亩土地,占用耕地面积400亩,其余600亩属于未开垦的荒滩或旱地。

还有1200亩用地,其中荒滩900亩,占用耕地仅300亩。

因此,文成生态工业园区的创办和发展不仅不会造成大规模的耕地资源浪费,反而更有利于开发利用闲置的沙滩荒地,实现文成的跨越式发展。

四、文成巨屿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虽有一定规模,但由于受地形的限制,必须扩大到乡镇。

56省道文成段已完工通车,峃珊公路正在改建,一旦完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温州、瑞安等外地企业家前来投资的热情高涨,应当抓住大好的发展机遇,扶持文成发展生态工业。

五、一个县建立一个工业园区是国家发改委有文件规定的,况且文成县现在一个工业园区也没有。

建立文成生态工业园区也是贯彻“山海协作工程”的需要。

省委、省政府确定瑞安市与文成县为“山海协作工程”结对县(市)。

目前来我县洽谈投资的瑞安企业家100多人,其中已有50多家企业签订投资意向,预计总投资8亿元以上,总产值15亿元以上。

因此,从加快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的角度出发,也需要建立文成生态工业园区。

总之,建立文成生态工业园区,既符合上级的扶贫政策,更符合文成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加快文成经济发展,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更符合党的“实事求是”、“区别对待政策”,对此要求温州市人民政府准许文成在本县建立一个工业园区,作为文成县发展工业经济的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