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五5 教学设计《庄子寓言二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寓言二则》
本文学习庄子的寓言故事,学生要根据注释疏通文意,掌握寓言的基本内容,然后从中挖掘寓言的寓意,
理解庄子主张不要让生命沦为工具的思想及对生命价值和尊严的张扬。
拓展学生视野,把握道家思想的核心,了解传统文化,进而提高文化品味。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掌握寓言的寓意;
3、认识庄子不要让生命沦为工具的思想及对生命价值和尊严的张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自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过好语言关;
2、引读提高,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过好寓言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习庄子对生命价值和尊严的张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分组翻译两则文言文,理解文章意思;
3、利用网络搜集有关庄子的寓言故事和成语,同学交流分享。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李白称誉《庄子》为“开浩荡之奇言”,黄震推崇其为“千万世诙谐小说之祖”,还有金圣叹的《十才子书》,在选出中国十大杰出文学名著时,就首列《庄子》。
有人说,《庄子》是人们渴求的心灵良药。
庄子的学说,庄子的寓言故事,能带给我们现代人什么样的生命启示?是浪漫,是幻想,还是自得的出世哲学?只有对庄子的“无心”之论了然于胸,才能和庄子一起畅游逍遥的艺术境界。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简介作者、作品:
庄子(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时宋国人。
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时代,做过漆园吏。
他对现实不满,不与统治阶级合作。
相传楚王曾经用千金聘礼请他为相,被他拒绝。
庄子的生平事迹流传下来的不多,我们仅能从《史记》和《庄子》中了解一点零碎的东西。
他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文笔汪洋恣肆,想象奇特丰富,气势波澜壮阔。
《庄子》共33篇,内篇7篇是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学术界认为是他人伪作。
《庄子》善于虚构,十有八九是寓言作品。
2、词语积累:
(1)字音:
栎社树( lì ) 絜之百围( xié ) 散木( sǎn )
棺椁( ɡuǒ ) 恶乎比予( wū ) 果蓏( luǒ )
掊击( pŏu ) 鹈鹕( tíhú ) 阿门( ē )
刳肠( kū ) 趣取(qū ) 柱蠹(dù)
(2)古今异义词:
①匠石之齐,至于曲辕。
古义:到,到达。
今义:连词,表示程度、范围或另提一事。
②弟子厌观之。
古义:满足。
今义:憎恶。
(3)通假字:
①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 (旁,通“方”,将近,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