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答案1.1科学是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答:我想到科学和我们的生活有关,和我们的学习有关,还想到很多科学家等;我想到了(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2、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什么?答: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拆玩具、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3、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答: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4、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答:琴纳、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袁隆平、牛顿5、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能说说科学是什么吗?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进行的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我们经常做的象:观察小动物、拆装自己的玩具、观察太阳、星星等天体等这样的事情都和科学家的研究很相似,所以我们也是在进行科学研究。
实验制作制作名称:让小人动起。
制作材料: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彩笔、铅笔。
制作过程:1)准备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将白纸对折。
2)在对折的两张纸条上,分别画上大小相同、神情不一的小人。
(简单的小人)3)把上面的一张纸条紧紧地卷在一支铅笔上。
4)左手按住纸条上部,右手拿着铅笔,让上面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快速地伸展、卷曲。
实验结论:人眼具有暂时记忆2.1做一名小科学家1、通过以上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答:通过做这些小制作我们发现在让它们站立的关键是让它们保持平衡,所以关键就是把固定物放在物体的底部,以使它们的重心向下。
实验制作制作名称:让鹦鹉站起来。
制作准备:彩纸、剪刀、曲别针、夹子、铅笔、金属丝等。
制作过程:1)用剪刀将彩纸剪出鹦鹉的样子。
2)把曲别针夹在鹦鹉的尾部,把鹦鹉放在自己的指尖上。
3)鹦鹉在指尖上站起来了。
结论: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2.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1、墙根的青苔是不是有生命的物体?答:墙根的青苔是有生命的物体。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作业设计方案》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生命体,能够区分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通过观察和探究,找到有生命的物体的特征。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生命体,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的区别。
2. 有生命的物体的特征及其分类。
3. 通过观察和实践,找到周围的有生命的物体。
三、教学准备:1. PPT课件:包括生命体的定义、有生命的物体的特征、有生命的物体的分类等内容。
2. 实验器械:放大镜、显微镜、玻璃瓶、水果、植物等。
3. 学生实验用具:放大镜、实验记录表、观察记录表等。
4. 教师备课材料: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方案、实验步骤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让学生猜测它们的特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观点讲解:介绍生命体的定义、有生命的物体的特征和分类,让学生对生命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实验探究: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有生命的物体进行观察和实验,记录下观察到的特征和现象。
4. 实验总结:每组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观察到的有生命的物体,讨论有生命的物体的特征和分类。
5. 教室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的区别,引导学生思考生命体的重要性和珍爱生命的意义。
五、教学评判:1. 学生实验报告:每组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观察到的有生命的物体的特征、分类和实验过程。
2. 学生讨论表现:根据学生在教室讨论中的表现和参与水平评判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3. 学生反馈:学生填写反馈表,反映课程内容的难易水平和自己的进修收获。
六、延伸拓展:1.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种植一棵植物或者养一只小动物,让他们亲身体验生命的奇异。
2. 组织学生到动物园或者植物园进行实地考察,深化对生命体的认识和了解。
3. 开展关于生命的主题活动,如绘画比赛、写生比赛等,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珍爱认识。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教学设计
又 收集 到证 据 为 后 面 的有 生 命 物
4 .学 生 讨 论 。
体 特 征 的讨 论 提 供 充 足 的第 一 手
资料 。 最 后 教 科 书 上 列 举 了 一 些 物 体 让 学 生 辨 析 , 既 是 前 面 活 动 的 这 延 续 , 是 帮 助 学 生 进 一 步 理 解 有 又 生命 物体 的基本特 征 。 我 是 这 样 处 理 教 学 的 : 节 课 这
草 坪 等 地 方 不 停 寻 找 , 定 发 现 了 一 很 多 有 生 命 的 物 体 , 面 哪 个 小 组 下 先来 汇报 ?
倾听, 这有 利 于学 生认 识 有 生命 物 体 的特 征 , 可 以促 进 小 组合 作 学 还
习。
教学 过程
一、Biblioteka 谈话 导入 , 发热情 激
你们 喜欢 旅游 吗?今天 老师就
学 生 对 有 生 命 的物 体 有 着 天
生 的 兴 趣 , 小 动 物 的 关 注 和 各 种 对 植 物 的 观 察 , 他 们 幼 小 的 时 候 就 从
3 讲解 : . 除了这些 我们 能用 眼 睛看见 的有 生命 的物体 以外 , 你们
还 知 道 有 没 有 我 们 用 眼 睛 看 不 见
设 计意 图 : 学 生天 生好 动 , 如
果 把 学 生 带 到 教 室 外 面 去 “ 游 ” 旅 , 那 是 学 生 求 之 不 得 的 事 , 习 的 兴 学 趣会 很高 。
设计 意 图 : 样 安 排可 以避 免 这
重 复 , 充 分 利 用 课 堂 时 间 , 高 更 提
教 学效 率。
再 一 次 带 到 具 体 环 境 中 , 亲 身 体 验 ,实地 作战 ” “ ,在 活 动 中 边 找 边 记 , 锻 炼学 生 的观 察 、 录 能力 , 既 记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是本册教材的第二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和寻找生物。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材以探究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对周围生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观察往往是表面的,不够细致。
此外,学生尚未系统地学习过生物知识,对生物的基本特征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发现生物的基本特征,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生物的生命现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和寻找生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生物的基本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增强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难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寻找生物。
2.探究教学法: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生物的基本特征。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生物的基本特征。
2.实验材料:准备植物、动物等生物标本,以及非生物物品。
3.分组标志:为各小组准备标志,方便学生识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同时,教师提出本课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生物标本和非生物物品,让学生初步感知生物的基本特征。
同时,教师提出观察任务,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物和非生物的差异。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验证生物的基本特征。
苏教版《科学》(三上)教材分析(一~三单元)
本课采用类比的思路:把爱迪生研究电灯泡灯丝与学 生研究玩具进行比较。知道科学家是怎样提出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并通过玩玩具训练学生学会提问,初步 了解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论的简单过程。
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生命世界)
把植物、动物、人放在一起来比较,其中暗含的是找出生 命的共同特征。虽然它们距离很远,但它们还是有许多共 同之处:都有生有死,从小长大,繁殖后代,需要营养, 需要阳光、空气和水。找相似之处,无疑会对学生的思维 能力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 (物质世界)
1、生命离不开水 2、观察水 3、家乡的水资源 4、地球上的水
您生活愉快!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室外活动建议
著名自然教育家约瑟福.康奈尔建议: 1、多点分享,少点说教 2、善于接纳,敏于感受 3、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4、先观察,体验,然后再发表意见 5、让教学中充满快乐
4、地球上的水
教材分析与活动建议:
1、欣赏美丽的水体 2、感受淡水的缺乏 3、讨论淡水的用途 4、寻找浪费水现象,制定节水措施 这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特别要
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1单元1.科学是……教学目标:1、在“观察折叠小人”活动中能够有所发现,提出问题。
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知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
2、知道科学是什么。
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3、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想知道,爱提问。
教学准备:插图、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学生接触科学的第一课,对“科学”这一概念不能够深刻理解,只能获得表面意义上的理解,所以本课一开始用“当你听到‘科学’这个词时,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来激发学生去思考。
凭已有经验,学生会把科学和科学家联系起来,和自己无关。
教师这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来谈谈自己亲身的体验,学生很容易说出:由于好奇才做出这些事,这恰恰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课后应布置学生搜集更多科学家的研究故事,让学生从这些科学家的研究中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
本课谈科学是什么,应从外延上谈,而不是从内涵上去灌输,教学中不可要求学生谈什么是科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2、提问: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了解科学是什么。
(1)讨论“什么是科学?”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页插图,开阔一下视野。
(3)提问:图上的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插图的内容,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说明。
(4)、谈话: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你有没有做过下面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看书中图片)想一想,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学生交流)(5)、师生小结: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可采取放录音故事、老师讲故事、学生自己阅读等不同方法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2)提问: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
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3)正因为有了这个新发现,他想到并提出了什么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些什么事情?(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
(完整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分课时练习带答案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第一课科学是……一、填空题。
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上,我想到了实验分析、医学研究、农业研究、珠峰测量。
2. 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总理的答案。
3. 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4.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观察蚂蚁、拆玩具、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等。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只有发明创造才算是科学。
(×)2.科学是非常高深的问题,我们小学生不需要了解。
(×)3.观察蚂蚁也是科学研究。
(√)4.科学只与科学家有关。
(×)三、连线题。
(20分)爱迪生人眼具有暂时记忆力居里夫人《本草纳目》李时珍电灯罗杰特牛痘琴纳镭四、选择题。
1.下面不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是(B )A.同学们一起研究课本中出现的一个问题B.小明把电视机砸烂了C.技术员在观察实验田中的玉米生长情况D.小军在自己制作飞机模型第二课做一名小科学家一、填空题。
1.回形针放在鹦鹉的尾巴上时,鹦鹉会站起来,因为降低重心,可以让物体站起来。
2.我知道的科学家有爱迪生、居里夫人、罗杰特、李时珍。
3.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二、判断题。
1.想办法保持平衡能让各种物品站在你的指尖上。
(√)2.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入手,就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成为一名小科学家。
(√)3.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4.物体上轻下重不容易倒。
(√)5.想知道电视机里有什么也是科学研究。
(√)三、选择题。
1.你认为做一名科学家,下列行为中(D)是不对的。
A.细心观察B.善于思考C.具有好奇心D.不要怀疑大人的话2.我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学会(A)。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寻找证据D.得出结论3.“纸鹦鹉为什么能站在我们的手指上?”这在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属于活动的(A)。
A.提出问题部分B.做出猜测部分C.寻找答案部分4.走钢丝的杂技赏手里拿着长长的杆子是为了(B)A.挡风B.保持平衡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第一课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一、填空题。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3寻找有生命的物体》(3)-附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寻找有生命的物体第二课时教学章节第二单元教学内容寻找有生命的物体第2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到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
2.意识到要珍爱生命。
3.愿意合作与交流。
科学探究: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2.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3.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交流观察结果。
科学知识:1.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
2.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初步了解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
难点:在寻找到的物体中找出有生命物体的特征。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事先找好适合学生活动的场地,准备一些学生调查研究用的工具;常见的动物植物图片各两张。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上一堂课我们走出教室,到校园中去寻找了有生命的物体,你们找到了哪些有生命的物体?2.学生汇报,教师将学生汇报的情况记录在黑板上并及时引导。
二、引导学生讨论认识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1.谈话:同学们真的很棒,发现了这么多,但是,你们怎么就说他们都是有生命的呢?有什么理由呢?2.学生分组讨论,做好记录。
3.谈话:都想到了些什么理由呢?我们来说一说。
学生的获取是丰富的,让学生充分地讲,在汇报中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动,体验到劳动收获的喜悦。
教师引导的重点是把内容进行扩展,把认识进行延伸,这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会有好处。
探究是在问题的驱动下走向深入的,适时的抛出问题,能让学生不断地增添动力,增强探究的欲望。
这个问题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4.小组汇报.交流,适时评析.反问。
(师生共同归纳到生命物体具有的几点特征:能够生长.能够繁殖后代.都要吃东西.都需要呼吸等)三、小结全课1.谈话:通过讨论,大家认为有生命的物体有一些共同之处,因为有这些共同的特征,有这些共同的需要,我们说他们是有生命的。
你又知道哪些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呢?2.学生回答,列举.判断:它们是有生命的物体吗?说一说,书上的几幅图的几种东西哪些是有生命的,哪些没有?西红柿、黄瓜、辣椒等蔬菜;山涧中的流水;机器人;天上的白云、地上的草原;插在玻璃瓶子中的鲜花3.谈话: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通常把生物分为植物和动物,把没有生命的物体称为非生物。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猜测问题
1、会动。 2、会吃饭。 3、会长大。 6、会死亡。 7、会繁殖。
8、会排泄。
9、有思维。 10、……
4、会呼吸。
5、会爬行。
寻找生命的特点
名称
花 草 柳树 蜗牛 蚂蚁 小鸟 蚯蚓
会动
× × × √ √ √ √ √ ×
吃东西 长大 呼吸 爬行 生死 繁殖 排泄 反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找到了什么?
树木 鸟
你找到了什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树木 小船 湖水
你找到了什么?
彩虹
你找到了什么?
各种动物
美丽的海底世界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活动程序:
提 出 问 题
对 问 题 猜 测
寻 找 证 据
得 出 结 论
提出问题
1、什么是有生命的物体? 2、有生命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3、在哪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4、寻找时注意什么?
√
√ √ √
√
√ √ √
猫
文具盒
×
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几点特征
得出结论
生物体都能生长,能繁殖后代, 有生命。我们把这样的物体称为 生物。 没有生命的物体称为非生物。 生物有植物和动物两大类。
自 然 无生命的物体 界 (非生物)
(树木、鸟、大象、狮子、长颈鹿等) (小船、彩虹、湖水等)
有生命的物体 (生物)
瀑布、云朵,这些物体 有生命吗?为什么?
小学科学(苏教版)实验目录
小学科学(苏教版)实验目录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做一位小科学家分组实验1-1让纸鹦鹉“站起来”主要器材:一张彩色卡纸、铅笔、水彩笔、剪刀、回形针第二单元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分组实验2-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主要器材:放大镜校园里的植物分组实验2-2认识植物主要器材:放大镜、白纸、铅笔校园里的小动物分组实验2-3观察蚂蚁主要器材:放大镜、白砂糖、昆虫盒第三单元生命离不开水分组实验3-1感受植物体内的水主要器材:蔬菜、水果等、菜板、纱布、榨汁机、水果刀、烧杯、天平观察水分组实验3-2观察水主要器材:牛奶、白醋、盐(糖)水、水、烧杯神奇的水分组实验3-3水的毛细现象主要器材:烧杯、纸巾(或棉布条)、红墨水分组实验3-4水的表面张力主要器材:胶头滴管、硬币、烧杯演示实验3-1水有浮力主要器材:烧杯、钩码、橡皮泥、水槽分组实验3-5水的溶解现象主要器材:烧杯、高锰酸钾、盐、面粉、细沙、玻璃棒第四单元纸分组实验4-1纸的性质主要器材:报纸、作业纸、纸巾等不同质地的纸、放大镜、胶头滴管、红墨水、手电筒纺织材料分组实验4-2认识多种纺织材料主要器材:衣料的边角料、成衣的文字、放大镜、纺织品实物演示实验4-1棉布与尼龙的差异主要器材:同样大小的棉布、尼龙各一块、打火机金属分组实验4-2金属的性质主要器材:砂纸、铁条、铜条、铝条、热水、烧杯、木筷第五单元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分组实验5-1配制溶液并吹出不同的泡泡主要器材:洗洁精、甘油、肥皂、肥皂粉、水、吸管、量筒、铁丝、烧杯注:分组实验13个,演示实验2个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土壤分组实验1-1观察土壤主要器材:放大镜、木棒、白纸、各种土壤分组实验1-2土壤里含有空气主要器材:烧杯、土壤、水分组实验1-3比较土壤的渗水性主要器材:烧杯、三种土壤、筛网、纱布土壤的保护演示实验1-1水土流失主要器材:喷壶、水、平盘、有植被土壤和无植被土壤各一块第二单元果实和种子分组实验2-1种子里面有什么主要器材:用水泡过的蚕豆、放大镜、镊子根和茎演示实验2-1茎的作用主要器材:芹菜的茎、红墨水、烧瓶叶和花演示实验2-2叶的蒸腾作用主要器材:花盆、植物、喷壶分组实验2-2解剖植物的花主要器材:植物的花、小刀、镊子第三单元认识固体分组实验3-1认识固体主要器材:各种固体材料演示实验3-1固体的混合和分离主要器材:黄豆、米、面粉、天平、量筒把固体放到水里分组实验3-2固体的沉浮主要器材:蜡烛、小瓶盖、粉笔、水槽、树叶、苹果、铁钉演示实验3-2固体的溶解与分离主要器材:面粉、盐、烧杯认识液体演示实验3-3比较各种不同液体的性质主要器材:小天平、各种液体把液体倒到水里分组实验3-3液体在水中的沉和浮主要器材:油、水、蜂蜜、烧杯演示实验3-4液体混合前后的变化主要器材:酒精、水、天平、量筒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分组实验3-4使橡皮泥、鸡蛋上浮主要器材:橡皮泥、鸡蛋、盐,水杯第四单元气温有多高分组实验4-1测量气温主要器材:温度计今天刮什么风分组实验4-2测风速主要器材:风杯式风速计测量分组实验4-3测量杯子的容积主要器材:量杯、水分组实验4-4测量树叶的面积主要器材:树叶、三角尺注:分组实验12个,演示实验7个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空气的性质分组实验1-1空气占据空间主要器材:水槽、塑料袋、玻璃、纸、空饮料瓶、气球等演示实验1-1空气有质量的主要器材:细木棍、气球两只、细线一根、支架一只分组实验1-2压缩空气主要器材:烧杯、气球、水槽、注射器、橡皮、小塑料瓶热空气和冷空气分组实验1-3热空气的流动主要器材:蜡烛、火柴、纸蛇演示实验1-2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主要器材:细木棍、大小相同的纸杯两个、细线、火柴、蜡烛分组实验1-4冷热空气对流主要器材:热水、集气瓶、玻璃板、透明水槽、蚊香演示实验1-3自制热气球主要器材:保鲜袋、双面胶带、细金属丝、酒精灯、火柴空气里有什么分组实验1-5空气成分主要器材:蜡烛、玻璃杯、火柴、饮料瓶、水槽、红色水演示实验1-4二氧化碳性质主要器材:小苏打、冰醋酸、集气瓶、胶塞、烧杯、金属片、蜡烛、火柴、澄清的石灰水第二单元冷热与温度分组实验4-4测量温度主要器材:温度计、烧杯、秒表热的传递分组实验4-4固体热传递主要器材:蜡烛、金属汤匙、竹夹、火柴、酒精灯分组实验4-4液体的热传递主要器材: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木屑等加热和冷却演示实验3-4冷热变化对物体形态影响主要器材:糖、蜡烛、火柴、不锈钢、勺子或易拉罐演示实验3-4固体热胀冷缩主要器材:固体体胀器、酒精灯分组实验4-4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主要器材:烧瓶、细玻璃管、红水、胶塞、吸管、热水、冷水、气球、空塑料瓶吸热和散热演示实验3-4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主要器材:油、水、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金属片、纸板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演示实验3-4冰霜雾的成因主要器材:易拉罐、试管、温度计、冰、盐、水杯、玻璃片第三单元声音的产生分组实验4-4声音的产生主要器材:尺子、小鼓、绿豆、鼓槌、干杯子、音叉、泡沫小球声音的传递分组实验4-4作土电话主要器材:烧杯、棉线、牙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演示实验3-4纸屏振动实验主要器材:小鼓、纸屏、泡沫小球不同的声音演示实验3-4音量和音调主要器材:三角铁、橡皮筋、纸盒第四单元我们吃什么分组实验4-4检测食物营养主要器材:土豆、花生米、萝卜等、碘酒、白纸、肉、酒精灯注:分组实验12个,演示实验10个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骨骼演示实验1-1骨骼主要器材:人体骨骼模型肌肉演示实验1-2肌肉主要器材:人体肌肉模型第二单元运动的快慢分组实验2-1运动的快慢主要器材:米尺、秒表小车的运动分组实验1-2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主要器材:尺子、小车、细绳、秒表、铅笔、垫圈摆分组实验2-3摆的快慢与什么条件有关主要器材:摆、秒表第三单元力在哪里分组实验3-1学习使用弹簧秤主要器材:弹簧秤、钩码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分组实验3-2拉力与弹簧伸长度之间的关系主要器材:弹簧、钩码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演示实验3-1旋转水桶使水不滴出来主要器材:尺子、水桶、绳子摩擦力的秘密分组实验3-3如何减小摩擦力和减小物体的阻力主要器材:测力计、木板、毛巾、铅笔、橡皮泥、洗洁精、饮料瓶、重物降落伞分组实验3-4制作降落伞主要器材:线、保鲜袋、金属夹子注:分组实验7个,演示实验3个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太阳和影子分组实验1-1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主要器材:卡纸、温度计、橡皮、铅笔分组实验1-2太阳钟主要器材:卡纸、量角器、剪刀、胶水、指南针昼夜交替演示实验1-1模拟昼夜交替主要器材:实物投影、地球仪、橡皮泥看月亮演示实验1-2观察月相盒中的月相变化主要器材:月相盒第二单元光的行进演示实验2-1光线直线传播主要器材:激光笔、小孔板分组实验2-1小孔成像主要器材:筒状纸盒、针、透明纸、剪刀、胶水照镜子演示实验2-2平面镜成像主要器材:平面镜演示实验2-3制作潜望镜主要器材:硬纸盒、剪刀、小镜子研究透镜分组实验2-2研究透镜主要器材:凸透镜、凹透镜、蜡烛、手电筒七色光分组实验2-3制造彩虹主要器材:水槽、平面镜、手电筒第三单元简单电路分组实验3-1简单电路连接主要器材:电珠、电池、开关、若干导线导体和绝缘体分组实验3-2检验导体、绝缘体主要器材:电珠、电池、导线、接线座及待检验的不同物体探测暗盒里的电路分组实验3-3探测暗盒主要器材:暗盒、导线、电珠、电池研究磁铁分组实验3-4磁铁的性质主要器材:磁铁、回形针、线、水槽、泡沫、吸管电磁铁分组实验3-5电磁铁的性质主要器材:电池、导线、大铁钉、大头针、指南针、磁铁第四单元测量呼吸和心跳分组实验4-1测安静状态呼吸和心跳主要器材:秒表、简易听诊器肺和呼吸分组实验4-2比较吸进和呼出气体主要器材:澄清石灰水、塑料袋分组实验4-3比较肺活量主要器材:气球、尺子演示实验4-1模拟心脏推动血液循环主要器材:水槽、水、塑料瓶第五单元解释分组实验5-1彩色水点实验主要器材:各色水笔、纸条、水槽演示实验5-1自制纸筒主要器材:纸筒、长线、回形针、大头针注:分组实验14个,演示实验7个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怎样移动重物分组实验1-1杠杆省力的秘密主要器材:平衡尺、铁架台、钩码斜坡的启示分组实验1-2测量斜面坡度与拉力关系主要器材:弹簧秤、斜面板、钩码、小车拧螺丝钉的学问分组实验1-3轮轴能省力主要器材:轮轴、固定支架、线、钩码、弹簧秤国旗怎样升上去分组实验1-4组装定滑轮和动滑轮主要器材:固定支架、定滑轮、动滑轮、钩码、弹簧秤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分组实验1-5研究链条传动的特点主要器材:底板、转轮、钉、链条分组实验1-6研究齿轮传动的特点主要器材:底板、齿轮、钉第二单元折形状分组实验2-1比较不同形状的承受力主要器材:相同大小的纸、多盒钩码搭支架分组实验2-2研究哪种形状最稳固主要器材:纸棍、线(透明胶)分组实验2-3搭高塔主要器材:纸棍、吸管、线、透明胶、剪刀建桥梁分组实验2-4研究不同桥梁特点和承受力主要器材:支架、卡纸、线、木棍、钩码造房子分组实验2-5造结实、省材料的房子主要器材:纸棍、吸管、透明胶带第三单元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演示实验3-1茎繁殖主要器材:土豆、杯子第四单元认识常见岩石分组实验4-1认识岩石主要器材:砖、水泥块、土块、瓷砖、玻璃、砂岩、岩石标本盒、放大镜认识矿物的性质分组实验4-2研究常见矿物的特征主要器材:矿物标本、放大镜第五单元感觉分组实验5-1味觉和嗅觉的联系主要器材:牛奶、醋、雪碧等不同味道的液体第六单元质疑分组实验6-1纸飞机下降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主要器材:回形针、纸注:分组实验15个,演示实验1个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组实验1-1观察小水滴主要器材:显微镜、小水滴馒头发霉了分组实验1-2观察不同的霉主要器材:显微镜、不同的霉搭建生命体的积木分组实验1-3观察细胞主要器材: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切片、人体表皮细胞切片第二单元地球的形状演示实验2-1模拟帆船航海主要器材:地球仪、自制小帆船地球的表面分组实验2-1制作地球内部构造主要器材: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分组实验2-2模拟地震主要器材:纸箱、小木块或积木第三单元蜡烛的变化分组实验3-1对蜡烛的加热燃烧主要器材:蜡烛、三角架、石棉网、坩埚、酒精灯、烧杯分组实验3-2物体变化实验主要器材:水杯、鸡蛋、白醋、易拉罐、碱、石灰水、白糖、酒精灯、三角架铁钉生锈了演示实验3-1铁钉生锈实验主要器材:铁钉、试管、水、油变色花演示实验3-2纸花变色实验主要器材:纸花、白醋、碱水、紫甘蓝水分组实验3-3自制甘蓝试剂主要器材:紫甘蓝、塑料袋洗衣服的学问分组实验3-4洗衣效果实验主要器材:烧杯、角勺、水、肥皂、洗衣粉、植物油、筷子、有“污物”的布料第四单元登月之旅分组实验4-1制作环形山主要器材:托盘、沙子、大小不同的小石头、手电筒演示实验4-1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公转周期的关系主要器材:1.5米长的细绳、6厘米长的塑料管、有孔橡皮塞、秒表、钩码、垫圈第五单元假设演示实验5-1谁先落地主要器材:纸球注:分组实验10个,演示实验5个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化石告诉我们什么分组实验3-1制作印迹化石模型主要器材:粘土、树叶、贝壳第五单元各种各样的能量分组实验5-1制作“火箭”及其“发射器主要器材:橡皮筋、纸筒、吸管能量的转换演示实验5-1点燃火柴和花生米之间能量转换主要器材:火柴、花生米、烧杯、三脚架应用分组实验5-2制作以空气为动力的玩具车主要器材:气球、纸、小车轮、小棒注:分组实验3个,演示实验1个。
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职业理念材料题及答案解析
(2)该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学生观。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是把学 生看做主体需求、能够主动发展;把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把学生作为有差异、 有个性的人。该老师做到了以上几点,鼓励学生主动地去寻找物体,体现了 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当学生给出解答时,该老 师还及时表扬学生,并对他提出更高的期望,可见老师把学生当作有发展潜 力的人。当有学生踩死蚂蚱的时候,该老师并没有批评学生,而是安慰学生, 进而让学生领悟到生命的可贵。
结合相关知识,评析这位老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
由于遗传、后天训练等的不同,每个学生在同一成长阶段所展现出的水平 是不一样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更容易得到老师和同学的青睐, 而那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往往成为被忽略的群体。他们平时表现 的机会不多,得到表扬的机会也少,即使有所进步,但由于进步的微小, 一般也难以引起老师的重视。
• 2016上
• 今天的语文课是一堂公开课,按平时上课的惯例,我应该依 学号顺序抽一名学生进行课前“一分钟讲演”。直到上课铃 响起时,我还在犹豫,今天的公开课是否取消这个“节目”。 因为这次讲演正轮到魏某,而她是一个说话结结巴巴的胆小 的女同学,如果她没说好,岂不是“杀”了我这堂公开课的 “风景”?
参考答案: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尊 重学生的建议,并对他们的想法提出赞赏。
(2)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通 过让学生预习课文,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来引导学生 的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和有效果。
2013下
材料: 刘老师调整教肓策略,主动参加二班的一些集体活动,鼓励内
向的人发言, 在学校举办的晚会上,他和二班学生一起唱歌。 请辨析刘老师的行为。
参考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全册教材问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教材问题及答案第一单元:1课:科学是什么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科学家。
2、你知道科学研究包括那些吗?答:科学研究包括:农业研究、航天探索、医学研究等研究。
3、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我们的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我们观察小动物、花朵、树叶时,我们就在进行科学研究。
4、介绍几位科学家和他的研究成果。
答:(1)、英国乡村医生琴纳发现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2)、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3)、中国的李时珍编写了《本草纲目》。
(4)、我国的袁隆平发现了杂交水稻。
(5)、美国的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6)、根据英国人罗杰特的原理,人们制作了电影。
5、做科学大致分为那几个阶段?答:(1)、提出问题。
(2)、作出猜测。
(3)、寻找证据。
(4)、得出结论。
6、科学是什么?答:科学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问题的过程。
2课:做一名小科学家1、怎样让纸鹦鹉“站”起来?答:在纸鹦鹉的尾部别上回形针,让它的重心下移,保持平衡,鹦鹉就能站起来。
2、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保持平衡。
做一名小科学家不仅要善于观察,还要勤于思考。
3、怎样让物品“站”起来?答:想办法让物品的重心下移,保持平衡,物品就能“站”起来。
第二单元:1课:寻找有生命的物体1、有生命的物体有哪些?答:大树、小鸟、小虫、蚂蚁、青蛙、小鱼等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2、什么叫做生物?答:我们把动物和植物这样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自然界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
3、观察会使我们获得很多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4、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答:(1)、都需要呼吸。
(2)、都会长大和死亡。
(3)、都会繁殖。
(4)、都需要水分。
(5)、都对刺激有反应。
5、有生命的物体都能生长发育,都有繁殖能力,进行生命活动时都要消耗能量。
2课:校园里的植物1、按生长环境不同,我们把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作业设计方案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活动目的:通过观察、探究和发现,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生命体,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活动对象:小学生,适合于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群体。
三、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不同的有生命的物体,如植物、昆虫、小动物等,让学生观察和探究。
2. 准备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方便学生更加细致地观察。
3. 布置好教室或者活动场地,确保环境整洁舒适。
4. 编写相关的活动指导书,帮助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活动主题,并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提出问题。
2. 观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利用放大镜等工具仔细观察不同的生命体,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和疑问。
3. 探究: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提出假设并展开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并发现新的知识。
4. 讨论: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思考,共同探讨问题,激发思维。
5. 总结:学生整理自己的观察记录和实验结果,总结所学到的知识,思考生命的奥秘。
五、活动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观察记录、实验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活动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评价,促进合作和分享。
3.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六、活动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探索,进一步了解大自然中的生命,拓展学生的视野。
2. 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到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生命的奥秘和多样性。
3.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态保护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七、活动反思: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还培养了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希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继续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第二课时一、设计背景本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力和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事物的能力。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蜻蜓 蝴蝶 蜜蜂 蛇 老虎 熊猫· · · · · · 植物:大树 小草 月季 小花 蔬菜 种子· · · · · ·
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墙根的青苔是有生命的。 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蘑菇是有生命的物体,但是它既不是
植物,也不是动物,是另外的一种生物。
动物:
生物
植物:
微生物:
植物和动物的不同:
1.植物不能自由运动,动物能自由运动. 2.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动物不能自己 制造养料,要吃东西。 3.植物对刺激反应不灵敏,动物对刺激
反应灵敏。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单元分析本单元教案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有:1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 理解科学是什么。
3 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过程和方法: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2.能够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科学知识:1 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和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 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出出有科学。
3 找出和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4 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纸鹦鹉、三角形和拱形纸片、铅笔)保持平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2 想知道,爱提问。
3 体验初步的合作和交流。
4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
本单元的内容:1、科学是---2、做一位小科学家单元教案概念图课题:1 科学是... ...课程标准:1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 理解科学是什么。
3 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教案目的:科学知识1 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和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 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出出有科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2 想知道,爱提问。
3 体验初步的合作和交流。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能说出科学探究的步骤。
●喜欢上科学课。
●知道什么是“科学”。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学生不能说出什么是科学。
层次2:学生能够说出科学探究的步骤。
层次3:学生能将我们的探究活动和科学家的工作联系在一起。
探究能力:层次1: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
层次2:对周围的事物感到好奇,但不会积极寻找原因。
层次3: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初步的交流和合作。
教案材料:一张对折的纸条、铅笔、彩色笔等材料。
教案步骤2做一位小科学家教案目的:过程和方法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2.能够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科学知识1.找出和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备课
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单元计划本单元是依据小学科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常见的植物、常见的动物、生物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生物的基本需求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整套教材在生命世界部分的开篇,也是学生从总体上对有生命的物体(生物)建立起初步认识的一个单元。
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有:科学探究: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收集证据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意涂改原始数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3、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4、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阐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
5、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
科学知识:1、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2、了解更多的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3、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4、能简单概括植物的共同特征。
5、知道常见动物的名称,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6、能用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能归纳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7、认识几个大类动物的特征,如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并能根据这些特征,对常见的动物进行归类。
8、认识昆虫身体的基本结构。
9、知道生物生存需要水、空气、营养和空间。
10、知道动物靠吃其他生物获取营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
3、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大自然。
对于学生而言,生命世界是一个充满生机、多姿多彩的世界,是他们从孩提时代就怀有浓厚兴趣的神奇世界。
花草树木,虫鱼鸟兽,都曾引起他们的关注。
我们要做的就是延伸学生的这份兴趣,把学生对生命现象和事物的表面认识发展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探求生命世界的奥秘。
《寻找生命》教学设计
实践中锻炼能力,合作中实现高效———《寻找生命》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广东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课《寻找生命》。
【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讨论有生命物体的特征等活动,建立起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使学生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生物)和无生命的(生物),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能够繁殖、长大、呼吸、需要营养,有反应等几个基本特征。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将对“什么是有生命的物体”建立起清晰地概念。
【学情分析】这一节课就是要让学生到校园去发现有生命的东西,从而参与到课本里面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之中。
学生将通过细致的观察,分辨出哪些是有生命的东西,哪些是没有生命的东西,从而建立初步的“生物”与“非生物”概念。
学生对于他们所观察的东西会有一种不可思议的专注能力,让学生经历与周围环境融合的亲身体验,会比告诉他这些事实有更深的感悟。
因此,教学本课内容时安排学生进行室外调查的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寻找生命》这一课则是本单元让学生探索生命体的开始,我们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等多种形式记录、表达、描述交流所观察到生物体,从中培养学生学生研究生物的兴趣和认真仔细、事实求是的态度;同时还能提高他们认识周围事物的能力,唤起学生对自然奥秘的探究欲望,增进学生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研究能力。
但学生第一次到课外进行探究也有可能在实地寻找生物中会有恐惧感和盲目感,老师要在巡视的过程中及时给孩子们指引。
【设计理念】《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一位名人曾讲过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记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记住了。
”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做”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的“做中学”的科学观念。
基于这些考虑,本节课我让各种探究“活动”来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思考中去感受,理解科学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在轻松的交流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出结论
生物体都能生长,能繁殖后代, 有生命。我们把这样的物体称为 生物。 没有生命的物体称为非生物。 生物有植物和动物两大类。
巩固练习 有生命
有生命
无生命
二、判断
1、 会动的物体都是有生命的。(×) 2、人、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 )
3、冬天,有的树落光了叶子光突突的,这
时就没有生命了。(×)
4. 机器 课桌是用树木做成的,树木是有生命的,
所以课桌也是有生命的。( ×)
三、选择题
1、植物的一生要经历( )等几个生长阶段。
A、发芽、 B、种子、幼苗、开 开花、结果 花、结果
恭喜你答对了
C、种子、发芽、 幼苗、开花、 结果
瀑布、云朵,这些物体 有生命吗?为什么?
临朐上庄联小 吕军玲
你找到了什么?
树木 鸟
你找到了什么?
树木 小船 湖水
你找到了什么?
彩虹
你找到了什么?
各种动物
校园里(小花)、(小草)、 (树木)、(小鸟)、(蝴 蝶)、(毛毛虫)、(蚂蚁)、 (蜻蜓)、(蜜蜂)等都是有 生命的。
自
有生命的物体 (生物) (树木、鸟、大象、狮子、长颈鹿等)
下列物体哪些是有生命的?哪些是没有生命的? 简单说明理由。
然 无生命的物体
界
(小船、彩虹、湖水等)
(非生物)
得出结论
有生命的物体都能生长,能繁殖 后代,有生命。我们把这样的物 体称为生物。
没有生命的物体称为非生物。
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几点特征
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 有:(能长大)、(会繁 殖)、(会死亡)(要呼 吸)、(要吃东西)、 (都对刺激有反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