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系列课程(1.5.3)--现代小说(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案例
1.关于卡夫卡:
英国大诗人奥登说:“就作家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1
有“文学百科全书”之誉的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将卡夫卡列入《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中26位文学大师之中,认为他身上体现了“经典性忍耐和‘不可摧毁性’”。
中国作家张炜则认为:“他是一个不灭的、特别的灵魂。这个灵魂永远训诫和启示着人类。”2
与后面要讲到的海明威的传奇生涯相比,卡夫卡的生平经历平淡无奇。他1883年出生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一生几乎都是围绕这座城市打转,就像他自己说的,“我在这里读中学,对面的大楼就是我所上的大学,左边一点儿就是我的办公室……我的一生就是在这个小圈内度过的”3。从1908年起,一直到1922年因健康原因而退休,他供职于一家保险公司。作家经历的丰富对他的创作自然大有裨益,但也并非成为优秀作家的先决条件;卡夫卡无疑代表了现代主义作家中的另一类典型,即:他们的日常生活或许乏善可陈,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异常丰富,想象和幻想能力特别强大。
1 转引自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2页。
2 张炜:《十一家小札》,《世界文学》1999年第6期。
3H·萨菲纳:《弗朗兹·卡夫卡和布拉格》,见《卡夫卡:迷途的羔羊》,张振、刘洵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2. 卡夫卡谈写作:
“我身上的一切都为文学创作而准备着,这么一种工作不啻是一种神仙般的消解和一种真正的生命活力;而在这办公室里,我却为这么一件讨厌的公文,不得不从有能力获此幸福的躯体上割下一块肉来。”1
3.卡夫卡论自我分裂:
“两个时钟走得不一致。内心的那个时钟发疯似的,或者说着魔似的或者说无论如何以一种非人的方式猛跑着,外部的那个则慢吞吞地以平常的速度走着。除了两个不同世界的互相分裂以外,还能有什么呢?而这两个世界是以一种可怕的方式分裂着,或者至少在互相撕裂着。”2
4. 卡夫卡谈家庭:
“我生活在我的家庭里,在最好的、最温柔体贴的人们中间,我比一个陌生人还要陌生。……对于家庭来说,我同任何人都没有共同语言。”3
5. 卡夫卡谈写作:
“从我心里把我整个惶恐不安的情状全部写出来,并且像它从我的内心深处出来那样,把它写进纸的深处去,或者把它这样写下来:把所写的东西不折不扣地引进我的内心里去。这不是艺术上的要求。”4
1 《卡夫卡书信日记选》,叶廷芳、黎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2页。
2 《卡夫卡书信日记选》,叶廷芳、黎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61页。
3《致卡尔·鲍威尔》,见《卡夫卡书信日记选》,叶廷芳、黎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28页。
4 《卡夫卡书信日记选》,叶廷芳、黎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2页。
“写作维持着我,但这样说不是更正确些吗:写作维持着这一种生活?”5
7. 艾布拉姆斯论寓言:
“无论是以散文还是诗歌形式出现,寓言都是一种叙事文体,作者通过构造人物、情节,有时还包括场景的描写,构成完整的‘字面’意义,即第一层意义,同时借此喻表现另一层相关的意义。”2
8. 关于以细节支撑想象的空间:
我们来看描写格里高尔艰难打开门锁的这一段:
格里高尔慢慢地把椅子推向门边,接着便放开椅子,抓住了门来支撑自己——他那些细腿的脚底上倒是颇有粘性的——他在门上靠了一会儿,喘过一口气来。接着他开始用嘴巴来转动插在锁孔里的钥匙。不幸的是,他并没有什么牙齿——他得用什么来咬住钥匙呢?——不过他的下颚倒好像非常结实;靠着这下颚总算转动了钥匙,他准是不小心弄伤了什么地方,因为有一股棕色的液体从他嘴里流出来,淌过钥匙,滴到地上。……他相信他们都在全神贯注地关心自己的努力,就集中全力死命咬住钥匙。钥匙需要转动时,他便用嘴巴衔着它,自己也绕着锁孔转了一圈,好把钥匙扭过去,或者不如说,用全身的重量使它转动。终于屈服的锁发出响亮的卡嗒一声…
…
这里,整个场景自然是想象的、虚拟的,但对于如何打开门锁的过程描写却极具写实风格,其中包含着诸多的细节刻画(如“有一股棕色的液体从他嘴里流出来,淌过钥匙,滴到地上”,“用嘴巴衔着它,自己也绕着锁孔转了一圈”等),给人以历历在目之感。换句话说,卡夫卡正是以他出色的观察能力和深厚的写实功力,使得想象的场景清晰地浮现出来;而这又进一步强化了读者对其想象力的奇异程度的感知。
5《致马克斯》,见《卡夫卡书信日记选》,叶廷芳、黎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69页。
2M.H.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词典》(第7版),吴松江等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9. 关于以想象的细节对应生活的感受:
我们来看小说中叙述父亲要狠狠教训格里高尔的一段:
他大概自己也不清楚要干什么;但是他却把脚举得老高,格里高尔一看到他那大得惊人的鞋后跟简直吓呆了。不过格里高尔不敢冒险听任父亲摆弄,他知道从自己新生活的第一天起,父亲就是主张对他采取严厉措施的。
因此他就在父亲的前头跑了起来,父亲停住他也停住,父亲稍稍一动他又急急地奔跑。就这样,他们绕着房间转了好几圈,并没有真出什么事;事实上这简直都不太像是追逐,因为他们都走得很慢。所以格里高尔也没有离开地板,生怕父亲把他的爬墙和上天花板看成是一种特别恶劣的行为。可是,即使就这样跑他也支持不了多久,因为他父亲迈一步,他就得动好多下。他已经感到气喘不过来了,他从前做人的时候肺也不太强。他跌跌撞撞地向前冲,因为要把精力全部集中在奔走上,连眼睛都几乎不睁开来;在昏乱的状态中,除了向前冲以外,他根本没有想到还有别的出路……
在家人中,父亲是对变形的他最为严厉的一位,而且付诸行动——正是他随后用苹果“轰炸”儿子,给了他致命一击,直接导致他的死亡。
从叙述上看,这一段想象的成分多于写实;不过,这种绘声绘色的想象的场景,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实中卡夫卡与父亲的紧张对峙,因此它被看作是父/子斗争的再现。但这种影射或象征意义上的再现,又是通过想象中的一个一个追逐的步骤来实现的:格里高尔眼中的父亲“那大得惊人的鞋后跟”,影射着卡夫卡生活中对父亲的仰视和敬畏;格里高尔与父亲之间的追逐与被追逐,象征着生活中的卡夫卡与之进行的冒险的人生游戏;格里高尔既要躲避伤害,又要担心自己的行为是否会给父亲带来“特别恶劣”的印象,活脱脱是卡夫卡个人心理的真实写照;“父亲迈一步,他就得动好多下”,“在昏乱的状态中,除了向前冲以外,他根本没有想到还有别的出路”等等这些叙说,也几乎是现实世界中的卡夫卡在父亲的鞭挞、管制之下疲于奔命的形象的暗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