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度法测分子量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https://img.taocdn.com/s3/m/fe84757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f.png)
实验 3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利用高聚物溶液的粘度与高聚物分子量的相互关系。
测定粘度可以计算分子量,这种方法称为粘度法,它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
2.学习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数据处理方法。
二、原理高分子溶液粘度的大小与其分子量,分子形状,溶液浓度溶剂性质。
温度等因素有关。
由于影响高聚物溶液粘度的因素较多,因此到目前为止,粘度与分子量的关系式还不能由理论式来计算,而是从经验而得。
在一定温度下,高分子溶液的特性粘度。
][η与高分子的分子量M 之间的经验公式:a KM =][η (1)在一定温度时,对某一高聚物—溶剂体系,公式中k 、α是常数,一般可查手册,如本体聚合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苯溶剂中,测得温度C ︒±125时,71.01034.12=⨯=-αK ,从实验测得特性粘度][η就可以求出高聚物的分子量。
特性粘度的定义为溶液浓度无限稀的情况下比浓粘度(/)sp c η或比浓对数粘度(1/r n c η)ln ()limlimsp rc c ccηηη→→== (2)式(2)中)(00ηηηηη⋅=x 分别为溶液和纯溶剂在同一温度下的粘度称为相对粘度。
)(00t t t t x ⋅=η分别为稀溶液及纯溶液用同一粘度设计在同一温度下测得的流出时间)单位秒。
而01sp x ηηηηη-==-称之增比粘度。
高聚物溶液的粘度和浓度之间依赖关系。
有下列公式。
2()()spK C cηηη'=+ (3)C cl rn 2)()(ηβηη-=……(4) 从式(3)和(4)可看出比浓粘度spcη和比浓对数粘度cl rn η与浓度c 成线性关系。
因此可以sp c η对c 或c l r n η对c 作图可得出两条直线。
以浓度c 外推射。
两条直线在c =0处。
即纵轴上相交一点。
此点的截距即是特性粘度[η]然后根据(1)求出高聚物的分子量。
由上法求出的高聚物分子量是高聚物的平均分子量ηM 称为粘均分子量。
01-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
![01-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https://img.taocdn.com/s3/m/3e36238171fe910ef12df867.png)
实验一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粘度法是一种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相对方法,但因为其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子量适用范围大,实验精度也较高,所以粘度法是聚合物分子量测定方法中最为常用的一种。
粘度法除了主要用来测定粘均分子量外,还可用于测定溶液中的大分子尺寸,测定聚合物的溶度参数等。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熟练掌握测定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实验技术及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在高分子溶液中,我们所感兴趣的不是溶液的绝对粘度,而是当高分子进入溶液后所引起的溶液粘度的变化。
如果用η0表示纯溶剂的粘度,η表示高分子溶液的粘度,则有:相对粘度 ηr : 0r ηηη=(1.1)增比粘度 ηsp : 01sp r ηηηηη-==- (1.2) 特性粘数 [η ]: 00ln []limlimsprc c c cηηη→→== (1.3)其中,spcη称为比浓粘度,表示浓度为c 的情况下,单位浓度增加对溶液增比粘度的贡献。
ln rcη称为比浓对数粘度,表示在浓度为c 的情况下,单位浓度增加对溶液相对粘度自然对数值的贡献。
它们都随溶液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特性粘数[η]表示高分子溶液浓度c →0时,单位浓度的增加对溶液增比粘度或相对粘度对数的贡献,其数值不随溶液浓度大小而变化,但随浓度的表示方法而异。
特性粘数的单位是浓度单位的倒数,即dl/g 或ml/g 。
高分子溶液的粘度与其分子量有关,同时对溶液的浓度也有很大的依赖性。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就需要消除浓度对粘度的影响,因此,实验中主要是测量高分子溶液的特性粘数[η]。
表达溶液粘度与浓度关系的经验方程式很多,应用较为广泛的有如下两个:2[]'[]spk c cηηη=+ (1.4)2ln [][]rc cηηβη=- (1.5) 式中,'k 和β都是常数。
由此可以看出,只要配制几个不同浓度的高分子溶液,分别测定溶液及纯溶剂的粘度,然后计算出sp cη和ln r c η,在同一张图中分别作sp c c η 、ln r c c η的图可以得到两条直线,将两条直线外推至0c →,其共同的截距即为特性粘数[η],如下图所示。
粘度法测量高聚物相对分子量
![粘度法测量高聚物相对分子量](https://img.taocdn.com/s3/m/fce4a48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5.png)
粘度法测量高聚物相对分子量粘度法是一种测量高聚物相对分子量的常用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测量聚合物在溶液中的流动性质,确定其相对分子量的一种间接方法。
粘度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聚合物溶液的黏度与其相对分子量之间的关系来推导出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
粘度是指流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流动的阻力大小。
在高分子聚合物溶液中,由于聚合物链的存在,会使得溶液的粘度增大。
聚合物链的长度越大,粘度的增加越明显。
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来间接评估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
粘度的测量通常是通过粘度计来实现的,其中常用的有几种类型的粘度计可供选择。
在应用粘度法进行高聚物相对分子量测量时,首先需要制备一系列浓度不同的聚合物溶液。
浓度的不同可以通过改变溶液中聚合物的含量来实现。
随后,用粘度计测量这些溶液的粘度。
根据粘度的测量结果,可以利用经验关系或者标准曲线来计算出相对分子量。
粘度法测量高聚物相对分子量的一个常用模型是马尔科夫振荡器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聚合物链的运动可以类比为马尔科夫链的过程。
马尔科夫链是指一个随机过程,其中当前状态的概率分布只与前一个状态有关。
在聚合物链的振荡器模型中,该模型可以用于描述聚合物的剪切流动。
根据马尔科夫振荡器模型,聚合物链的振荡渐进地趋于平衡态,且其运动最终收敛到一种稳定的分布。
通过测量不同浓度的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可以得到聚合物链的运动过程。
根据这个模型,可以计算出不同浓度下的聚合物溶液粘度与溶质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
然而,粘度法测量高聚物相对分子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该方法需要制备多个浓度不同的溶液来进行测量,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验工作。
此外,对于一些分子量较大的高聚物,粘度的测量结果可能会遇到困难。
对于这些聚合物,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能会有所降低。
总而言之,粘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高聚物相对分子量的方法。
通过测量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可以间接评估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
粘度法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https://img.taocdn.com/s3/m/0d34c12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b.png)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高聚物分子量是评价高聚物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粘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粘度法的原理、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原理高聚物在溶液中的流动特性与其分子量有关。
分子量较大的高聚物在溶液中会形成较高浓度的聚合体,聚合体之间的热运动会受到阻碍,导致溶液的粘度增加。
因此,溶液的粘度与高聚物分子量成正比。
利用该原理,可以通过测定高聚物在溶液中的粘度来确定其分子量。
常用的粘度测量方法有旋转粘度计法、滴定粘度计法和玻璃密封管法等。
二、旋转粘度计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在旋转粘度计法中,测量高聚物溶液在不同转速下的粘度,并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对高聚物分子做标准化处理,从而计算出高聚物的分子量。
具体测量步骤如下:1. 准备高聚物的溶液,其中高聚物的质量浓度应在0.1-1.0g/L之间,一般用异丙醇或二甲基亚砜作为溶剂,同时应注意避免产生泡沫;2. 将旋转粘度计置于稳定的温度下,启动仪器并调整转速至稳定状态;3. 将高聚物溶液倒入粘度计测试杯中,并调整温度至与旋转粘度计相同;4. 测量高聚物在不同转速下的粘度,通常用10rpm和100rpm两种转速测量,每种转速测量三次;5. 将测量数据带入标准化计算公式得到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w)和粘度平均分子量(Mn)。
四、玻璃密封管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玻璃密封管法是一种直接测定高聚物溶液粘度的方法,需要在室温下严格控制高聚物溶液的密封性。
具体测量步骤如下:1. 准备高聚物的溶液,将溶液倒入玻璃密封管中,同时保证密封严密;2. 将密封管悬置于水槽中,并与相邻秤盘连接,以便测量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3. 测量高聚物溶液的密度,并记录所用的温度;4. 使用标准计算公式计算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w)和粘度平均分子量(Mn)。
五、注意事项1. 在高聚物的溶液制备过程中要避免产生泡沫,以免干扰粘度测定的准确性;2. 在粘度测定过程中要对仪器有所了解,并遵循测量操作规程,以免造成误差;3. 对于粘度计的使用要注意仪器的清洁,以保证测量精度;4. 不同的粘度测量方法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测量精度,应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进行选择。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量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量](https://img.taocdn.com/s3/m/40de07e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5.png)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量高聚物是指由许多分子单元组成的聚合物,由于其分子量较大,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测定其相对分子量。
粘度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测定高聚物在溶液中的流动性质,来间接计算高聚物的相对分子量。
一、粘度法原理粘度是液体流动阻力的度量,表示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在溶液中,高聚物分子通过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静电层和水合层,从而增加了流体的阻力。
因此,粘度可以被用来估算高聚物分子量,通过测量高聚物溶液和溶剂的比粘度,计算高聚物的相对分子量。
比粘度定义为:其中,η为溶液的粘度,Ω为摩尔质量,V为体积,c为摩尔浓度。
当固定温度、溶剂和浓度时,高聚物的比粘度随着相对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
在一定浓度下,可以通过测量溶液的粘度和溶剂的粘度来计算比粘度。
因此,根据下式计算高聚物的相对分子量:其中,是比粘度,K为马尔可夫常数,可以计算为:其中,ρ为溶液密度,η0为溶剂的粘度,V为溶液的体积,C为高聚物的浓度,M为高聚物的相对分子量。
二、实验操作1、实验原料和仪器甲基苯、亚甲基蓝、二甲亚砜、甲基纤维素、萘酚指示剂、比色皿、粘度计、pH计、洗涤瓶、加热板等。
2、实验步骤(1)制备高聚物溶液取一定量的甲基纤维素粉末,加入甲基苯中,并加入少量的亚甲基蓝。
将溶液充分搅拌,直到甲基纤维素完全溶解,然后用萘酚指示剂调节pH值在6-8之间。
(2)制备溶剂将二甲亚砜加入甲基苯中,并用萘酚指示剂调节pH值在6-8之间即可制备好溶剂。
(3)测定溶液和溶剂的粘度在两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一定体积的高聚物溶液和甲基苯溶剂,再加入一定量的萘酚指示剂。
用粘度计测量两种溶液的粘度,并记录相关数据。
根据比粘度公式和马尔可夫常数公式,计算高聚物的相对分子量。
三、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需要在室温下进行,避免大幅度的温度变化。
2、粘度计的使用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3、萘酚指示剂需要加入适量的量才能达到理想的pH值。
粘度法测分子量
![粘度法测分子量](https://img.taocdn.com/s3/m/e4021a11770bf78a64295415.png)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线型聚合物溶液的基本特性之一,是粘度比较大,并且其粘度值与分子量有关,因此可利用这一特性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
粘度法尽管是一种相对的方法,但因其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子量适用范围大,又有相当好的实验精确度,所以成为人们最常用的实验技术,在生产和科研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掌握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原理及实验技术。
二、基本原理聚合物溶液与小分子溶液不同,甚至在极稀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大的粘度。
粘度是分子运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因溶液浓度增加,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增加,运动时阻力就增大。
表示聚合物溶液粘度和浓度关系的经验公式很多,最常用的是哈金斯(Huggins)公式--------------------------------------- (1)在给定的体系中k是一个常数,它表征溶液中高分子间和高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另一个常用的式子是-------------------------------------- (2)图1-1式中k与β均为常数,其中k称为哈金斯参数。
对于柔性链聚合物良溶剂体系,k =1/3,k+β= l/2。
如果溶剂变劣,k 变大;如果聚合物有支化,随支化度增高而显著增加。
从(1)式和(2)式看出,如果用或对c作图并外推到c→0(即无限稀释),两条直线会在纵坐标上交于一点,其共同截距即为特性粘度[η],如图1-1所示----------------------------------------(3)通常式(1)和式(2)只是在了=1.2~2.0范围内为直线关系。
当溶液浓度太高或分子量太大均得不到直线,如图1-2所示。
此时只能降低浓度再做一次。
特性粘度[η]的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1)分子量:线型或轻度交联的聚合物分子量增大,[η]增大。
(2)分子形状:分子量相同时,支化分子的形状趋于球形,[η]较线型分子的小。
(3)溶剂特性:聚合物在良溶剂中,大分子较伸展,[η]较大,而在不良溶剂中,大分子较卷曲,[η]较小。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https://img.taocdn.com/s3/m/004751a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8.png)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粘度法是一种常见的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方法。
它是通过测量聚合物溶液的流动性质,从而间接地推断出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
粘度法有多种变种,包括楔形管粘度法、圆柱粘度法和柱塞式粘度法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楔形管粘度法和圆柱粘度法。
楔形管粘度法是一种常用的粘度测定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溶液在楔形管中的流动阻力与溶液粘度成正比的关系。
聚合物分子量增大,溶液的粘度也会增加。
具体测定步骤如下:1.准备样品溶液:将待测聚合物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配制得一定浓度的溶液。
2.装置测试装置:将样品溶液注入楔形管中,确保楔形管内部和外部都被充分润湿。
3.测量压降:在一定温度下,施加压力使溶液从上方流经楔形管,测量上下两端的压降。
4.计算粘度:根据斯托克斯定律,通过测定的压降和流量,计算出溶液的粘度。
5.绘制扩张流动图:将测得的多组数据绘制在扩张流动图上,通过与已知相对分子量的标准聚合物的比较,推断出待测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
圆柱粘度法是另一种常见的粘度测定方法,其测量原理与楔形管粘度法类似,不同之处在于采用圆柱形试样。
1.准备样品溶液:将待测聚合物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配制得一定浓度的溶液。
2.装置测试装置:将样品溶液注入圆柱形试样中,确保试样内部和外部都被充分润湿。
3.测量压力:上下两端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溶液通过圆柱形试样,测量上下两端的压力差。
4.计算粘度:根据斯托克斯定律,通过测定的压力差和流量,计算出溶液的粘度。
5.绘制流动曲线:将测得的多组数据绘制在流动曲线上,通过与已知相对分子量的标准聚合物的比较,推断出待测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
在实际应用中,粘度法通常与其他测量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测定精度和可靠性。
在测定聚合物分子量时,还可以使用光散射法、凝胶渗透色谱法等进行验证和互相印证,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粘度法在聚合物领域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深入了解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粘度法测分子量
![粘度法测分子量](https://img.taocdn.com/s3/m/f8af7387f78a6529647d53e5.png)
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粘度法测定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量的原理。
2、用乌氏粘度计测定聚乙烯醇溶液的特性粘度,计算其粘均相对分子量。
二、实验原理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量对于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性能影响很大,是个重要的基本参数。
一般高分子化合物是相对分子量大小不同的大分子的混合物,相对分子量常在103~107之间,所以通常所测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量是平均相对分子量。
测定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量的方法很多,不同方法所测得的平均相对分子量有所不同。
粘度法是常用的测定相对分子量的方法之一,粘度法测得的平均相对分子量称为粘均相对分子量。
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粘度比一般较纯溶剂的粘度大得多,其粘度增加的分数称为增比粘度,其定义为:式中,称为相对粘度。
增比粘度随粘液中高分子化合物的浓度c增加而增加。
为了便于比较,定义单位浓度的增比粘度/c为比浓粘度,它随溶液浓度c改变而改变。
当浓度c趋于零时,比浓粘度的极限值为[],[]称为特性粘度,即:式中溶液浓度c习惯上取质量浓度(单位为或)。
特性粘度[η]可以作为高分子化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量的度量。
根据实验结果证明,任意浓度下比浓粘度与浓度的关系可以用经验公式表示如下:因此,利用/c对c作图,用外推法可求出[η]。
当c趋近于0时,(ln)/ c的极限值也等于[η],可以证明如下:当溶液浓度c很小时,忽略高次项,则得:当溶液浓度较小时,(ln)/c对c作图,也得一条直线,其截距也等于[η],见图S3-1。
[η]单位和数值,随溶液浓度的表示法不同而异,[η]的单位为浓度单位的倒数。
在一定温度和溶剂条件下,特性粘度[]与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间关系通常用下列经验方程式表达:式中K和α 是与温度、溶剂及高聚物本性有关的常数。
通常对于每种高聚物溶液,要用已知平均相对分子量的高聚物求得K、α值。
然后,用此K、α值及同种待测高聚物溶液的特性粘度实验值,可求得此待测高聚物的粘均相对分子量。
在确定K、α值时,已知的平均相对分子量是用其他方法测得的。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https://img.taocdn.com/s3/m/9c94cf716edb6f1afe001f0f.png)
粘度法测高聚物分子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平均分子量的原理。
2.用乌氏(Ubbelohde)粘度计测定聚乙烯醇的特性粘度,计算聚乙烯醇的粘均分子量。
二、实验原理粘度是液体对流动所表现的阻力。
根据牛顿粘度定律,在流速梯度为dv/ds 时,单位面积液体的粘滞阻力⎪⎭⎫⎝⎛=ds dv f η (2-1)式中的比例常数η称为粘度系数,简称粘度,SI 单位为s Pa ⋅,c.g.s 制单位是泊(P ,1P = 1dyn ⋅s ⋅cm -2),1P =0.1Pa ⋅s 。
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方法很多,其中以粘度法最常用。
因为粘度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有相当好的精确度。
但是粘度法不是测定分子量的绝对值方法,因为在此法中所用计算分子量的经验方程中的参数,要用其它方法来确定。
因高聚物、溶剂、分子量范围、温度等不同,就有不同的经验方程式。
高聚物溶液的粘度η一般要比纯溶剂的粘度η0大得多,粘度增加的分数叫增比粘度ηsp 按定义式1r 0-=-=ηηηηηSP (2-2) 式中0r /ηηη=,叫相对粘度。
增比粘度随溶液中高聚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为了便于比较,通常取单位浓度的增比粘度作为高聚物分子量的量度,可以写成cSPη,叫做比浓粘度。
显然比浓粘度随溶液的浓度c 而变。
当c →0时,比浓粘度趋于一固定的极限值[η],即 []ηη=→cSPc lim(2-3)[]η称为特性粘度,其值可利用c sp /η~c 图用外推法求得,因为根据实验测定[][]c k cSP2'ηηη+= (2-4)因此在)/(c sp η~c 图上的截距即为[]η。
另外,当c →0时,crηln 的极限值也是[]η,因为在浓度趋近于零的极限条件下 ⋅⋅⋅-+-=+=323121)1ln(ln sp sp sp sp r ηηηηη当浓度不大时,可以忽略高次项,即 []ηηη==→→c csp c rc 00lim ln lim(2-5)()c r /ln η与浓度c 之间的经验公式为[][]c cr 2ln ηβηη-= (2-6) 因此,以)/(c sp η和()c r /ln η对c 作图可以得到两条直线,它们在纵轴上交于一点,截距均为[]η。
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粘度法
![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粘度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7785b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d.png)
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粘度法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是高分子科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对于聚合物的性能、应用和合成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粘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溶液中聚合物分子量对溶液粘度的影响来测定分子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一、基本原理粘度法的基本原理是聚合物溶液的粘度与其分子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溶液的粘度随着聚合物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
因此,通过测量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可以推测出聚合物的分子量。
根据Stokes-Einstein方程,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可表示为:η = kT/(R0[η])其中,η为溶液粘度,k为常数,T为绝对温度,R0为聚合物分子在溶液中的均方根旋转半径,[η]为溶液粘度。
R0与聚合物分子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可以通过聚合物化学结构和构象进行计算或通过实验测定。
因此,通过测量溶液的粘度和温度,可以求得聚合物分子量。
二、实验步骤1.样品准备首先,需要制备一定浓度的聚合物溶液。
通常采用溶剂溶解法,将聚合物溶于适当的溶剂中。
常用的溶剂包括苯、氯仿、二氯甲烷等。
制备溶液时需要注意聚合物完全溶解,并保持恒温。
2.粘度测量将制备好的聚合物溶液放入粘度计中,选择适当的转子,以得到最佳测量范围。
测量时需要注意保持恒温,并等待溶液充分搅拌后进行测量。
一般采用降扭法或升降法来测量溶液粘度。
3.温度控制在测量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对于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恒温水浴或恒温控制装置来保持溶液温度恒定。
4.数据记录与处理记录测量得到的溶液粘度和温度数据。
根据Stokes-Einstein方程,结合聚合物化学结构和构象计算或通过实验测定R0值,进一步计算聚合物分子量。
三、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是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关键步骤。
通常采用最小二乘法或Origin 等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拟合,得到聚合物分子量与溶液粘度的关系曲线。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https://img.taocdn.com/s3/m/fa0db79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3.png)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一、粘度法原理粘度法是通过测量高聚物溶液的粘度来确定其分子量的一种方法。
高聚物在溶液中的粘度与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而分子量与这些相互作用力有直接关系。
根据斯托克斯公式,高聚物溶液的粘度与聚合物分子量成正比,关系式为:η=kMα其中,η为溶液的粘度,k为比例常数,M为高聚物的分子量,α为斯托克斯常数,与高聚物的几何形状和溶媒性质有关。
二、粘度法测量步骤1.准备样品:将高聚物样品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制备浓度在0.1~1g/dL之间的溶液。
2.定标:使用已知分子量的聚合物标样,测量其溶液的粘度,并计算其分子量。
根据已知标样的分子量和粘度,可以得到α的值。
3.测量样品:使用粘度计测量高聚物溶液的粘度。
将样品注入测量槽中,控制温度和剪切速率,测量样品的粘度。
4.计算分子量:根据已知标样的分子量和粘度,计算出比例常数k。
将样品的粘度代入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出样品的分子量。
三、数据处理方法1.统计数据:进行多次测量,并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校正:使用标定曲线校正测量结果,以消除仪器误差和操作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分析结果:根据测量结果,对高聚物样品的分子量进行分析和评价。
可以比较不同样品的分子量,或者跟踪同一样品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分子量变化。
四、粘度法测量的优缺点1.优点:(1)粘度法测量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
(2)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精度较高。
(3)可以测量大分子量的高聚物,范围广泛。
2.缺点:(1)粘度法的测试精度受到温度、剪切速率、溶液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2)测量时需要保持样品的稳定温度和剪切速率,操作过程较为繁琐。
(3)有些高聚物在溶剂中可能发生聚合或降解反应,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粘度法可以准确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具有测量简单、准确可靠等优点,但也存在受干扰因素影响较大、操作繁琐等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并结合其他分析手段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量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量](https://img.taocdn.com/s3/m/b1266d5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c.png)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量粘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高聚物相对分子量的方法之一、它利用高聚物的溶液在流体中的阻力大小与高聚物的分子量成正比的原理,通过测定高聚物溶液的粘度来确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量。
本文将从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实验原理:高聚物的相对分子量可以通过测定其溶液的粘度来确定。
粘度是液体流动时所表现出的黏滞阻力,它的大小与高聚物分子量的大小成正比。
测量粘度时,通常使用粘度计来测量高聚物溶液在流体中的阻力大小。
根据牛顿黏滞定律,流体的黏滞阻力与流体的剪切速率成正比。
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a.准备一定浓度的高聚物溶液。
b.准备测量粘度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包括粘度计、搅拌器等。
c.温度控制在恒定的数值,一般为25℃或者其他设定的温度。
2.测量粘度:a.将测量粘度所需的高聚物溶液倒入粘度计中,确保液面平稳。
b.开始测量前,先将粘度计调节到恒定的转速,并等待粘度计的读数稳定。
c.记录下粘度计的读数,该读数表示了高聚物溶液的粘度。
3.重复测量:a.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可以进行多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粘度值。
数据处理:根据Stokes定律,粘度与溶液中高聚物相对分子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下面的公式:η=K·Mα其中,η为粘度,K和α为实验常数,M为高聚物的相对分子量。
由于粘度与高聚物相对分子量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在实际操作中,经常采用Mark-Houwink方程来描述这种关系:[η]=K'·Mα其中,[η]为粘度平均值,K'和α为常数。
通过测定不同浓度高聚物溶液的粘度,可以绘制出[η]随高聚物浓度的变化曲线。
从该曲线上可以得到α的值,从而计算出高聚物的相对分子量。
总结:粘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高聚物相对分子量的方法,它通过测量高聚物溶液的粘度来确定相对分子量。
在实验中,需要准备高聚物溶液和测量粘度的仪器设备,并控制温度的恒定性。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https://img.taocdn.com/s3/m/8f90003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72.png)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粘度法是一种常见的测定聚合物粘均分子量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粘度法的原理、实验步骤以及误差分析。
一、原理粘度法通过测量溶液的粘度来推测其中分子的大小,进而求得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
粘度与聚合物溶液中聚合物链的长度、空间构型以及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一般情况下,溶液的粘度与其浓度有关,由于聚合物浓度一般较低,可以近似认为单位体积溶液中分子的平均数为常数。
因此,可以根据下式推导粘度和粘均分子量的关系:η=K·M^a其中,η代表溶液的粘度,M代表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K和a都是常数。
二、实验步骤1.准备样品:选取适当溶剂,将所需浓度的聚合物加入容器中制备溶液。
2.测量粘度:将粘度计完全浸入溶液中,使其在溶液中达到平衡。
根据粘度计读数和设备常数计算得到溶液的粘度。
3.测量溶液密度:使用密度计或其他方法测量溶液的密度。
4.计算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根据实验数据,利用上述的粘度和粘均分子量关系公式计算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
三、误差分析1.溶剂的选择:溶剂的选择对溶液的粘度测定有重要影响。
溶剂选择不当会影响粘度的测量结果。
2.温度的影响:温度对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有很大影响。
由于粘度和粘均分子量的关系式中包含温度参数,所以温度的误差会直接影响粘度和粘均分子量的计算结果。
3.实验仪器的误差:实验仪器的不准确性和使用方法的不当也会引入误差。
4.聚合物的结构和特性:聚合物的结构和特性也会影响粘度和粘均分子量的计算结果。
综上所述,粘度法是一种测定聚合物粘均分子量的常用方法,通过测量溶液的粘度来推断溶液中聚合物分子的大小,并据此计算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
在实验过程中需注意溶剂的选择和温度控制,并考虑实验仪器的误差以及聚合物的结构和特性对结果的影响。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https://img.taocdn.com/s3/m/1070a25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6c.png)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粘度法是一种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常用方法,它基于高聚物溶液的黏度与聚合物分子量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详细介绍粘度法的原理、实验步骤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1.原理:管式粘度法通过测量液体在两个不同的黏度计毛细管中流动所花费的时间来计算黏度。
旋转式粘度法则通过测量旋转式粘度计在聚合物溶液中旋转的速度和所需要的扭矩来计算黏度。
粘度与分子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通过马尔斯科尔方程来表示:η=K×[η]+B其中,η表示黏度,[η]表示流体的比流速,K和B为实验常数。
2.实验步骤:(1)准备溶液:将精确称量的聚合物样品按需求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
(2)操作黏度计:按照黏度计的说明书进行仪器的安装和调试,并校正黏度计的读数。
(3)测量黏度:将调整好浓度的聚合物溶液注入黏度计中,记录黏度计指针的初始位置。
(4)测量时间:测量溶液在黏度计中流动所需的时间,通常是由液体通过黏度计的两个刻度的时间差。
(5)重复测量:对同一浓度的溶液进行多次测量,计算其平均值。
(6)数据分析:根据测量结果和马尔斯科尔方程,计算出每个溶液的黏度和比流速。
(7)绘制图表:绘制黏度与浓度的图表,根据线性关系确定直线的斜率和截距。
(8)计算聚合物分子量:利用已知浓度和黏度的数据,带入马尔斯科尔方程,根据计算出的斜率和截距,计算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
3.注意事项:(1)选取适当的溶剂:溶液的黏度受到溶剂类型和浓度的影响,因此应选择适当的溶剂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2)稳定性:在进行测量之前应确保溶液的稳定性,以免溶液的流动受到影响。
(3)温度控制:粘度与温度密切相关,应控制好实验过程中的温度,保持稳定。
(4)重复测量:重复测量可以减小测量误差,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5)仪器校准:在每次实验之前应对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粘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方法,通过测量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来推测聚合物的分子量。
粘度法测分子量
![粘度法测分子量](https://img.taocdn.com/s3/m/0d8c5e2c482fb4daa58d4be3.png)
实验二十九 粘度法测水溶性高聚物分子量Ⅰ.目的要求一、测定聚乙二醇的相对分子量二、掌握乌氏粘度计测高聚物分子量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Ⅱ.基本原理 1、粘度粘度液体对流动所表现的阻力(称粘滞力),也可看作是物质的内摩擦力。
粘度大,物体流动的慢;粘度小,物体流动的快,粘度与物体流动速度梯度dsd ν、物体流动截面积A 成正比:η 比例系数,也称粘度系数或粘度,上式为牛顿粘度定律。
2、粘度的表示方法 (1)相对粘度(ηr ) : ηr =η/ηoη——溶液粘度; ηo ——纯溶剂粘度;ηr ——相对粘度,溶液粘度相当于纯溶剂粘度的倍数,是一个无因次量。
(2)增比粘度(ηsp ): ηsp =(η-ηo )/ηo =ηr -1表示溶液的粘度比纯溶剂的粘度增加的分数,也一个无因次量。
(3)比浓粘度(ηsp /c):浓度为c 的情况下,单位浓度的增加对溶液增比粘度的贡献。
其数值随溶液浓度c 的表示方法而异,也随浓度大小而变更,其单位为浓度单位的倒数。
(4)比浓对数粘度(ln ηr /c):浓度为c 的情况下,单位浓度的增加对溶液相对粘度自然对数的贡献。
其值也是浓度的函数,单位与比浓粘度相同。
(5)特性粘度([η])表示高分子浓度趋近于零时、单位浓度增加对溶液增比粘度或相对粘度对数的贡献,其数值不随溶液浓度c 的大小而变化。
[η]的单位是浓度单位的倒数,即dL/g 或mL/g 。
或 作图求得[η] [][]cK cSp 2`ηηη+=[][]c cr 2ln ηβηη+=ccSp ---ηc c r ---ηln dsd Af νη=`dsd f νη=3、特性粘度和相对摩尔质量的关系高分子溶液理论表明,在溶液中的高分子线团若卷曲紧密,流动时线团内的溶剂分子随高分子一起流动,[η]∝M1/2;若高分子线团松懈,流动时线团内的溶剂分子是完全自由的,即高分子线团可为溶剂分子自由穿透,那么[η]∝M,实验结果也表明,当聚合物、溶剂和温度确定后,[η]的数值仅由试样的相对摩尔质量M决定,[η]=KMηαMark-Houwink方程经验公式,只要知道参数K和α,即可根据所测得的值[η]计算试样的粘均相对摩尔质量Mη。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粘均分子量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粘均分子量](https://img.taocdn.com/s3/m/1a185b4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2.png)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粘均分子量粘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高聚物粘均分子量的方法,它基于高聚物分子链的流动性和粘度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粘度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在高聚物领域中的应用。
一、粘度法的基本原理粘度是一种描述流体流动阻力大小的物理量,高聚物分子链的流动性和粘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根据牛顿定律,通过其中一点的液体流体在单位横截面积上的切变速度与单位切变力成正比。
可以用下式表示:η=σ/γ其中,η表示粘度,σ表示切变力,γ表示切变速率。
对于一根长为L、半径为r的柱状体,其受到的切变力可以表示为:F=ηA(∂v/∂z)其中,F表示切变力,A表示横截面积,v表示速度,z表示流体的流动方向。
将公式进行整理后可以得到:η=(F/A)(L/(∂v/∂z))根据流体动力学理论,当高聚物溶液粘度η足够高时,高聚物分子链在流动过程中作用于流体的内摩擦力远大于流体分子的相互作用力,通过一定速度下的流动满足牛顿性质。
根据牛顿定律,可得出以下关系:η=k(Ma/V)其中,η表示粘度,k表示比例常数,M表示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a表示高聚物溶液的摩尔浓度,V表示溶液的摩尔体积。
将上述两个公式进行整理和联立,可以得到:M=k(a/η)从上式可以看出,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摩尔浓度和粘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二、粘度法的实验步骤1.样品的准备:将待测高聚物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高聚物溶液。
浓度范围应该足够宽,以便得到精确的分子量测定结果。
2.样品的测定:将所制备的高聚物溶液分别加入粘度计的注射器或测量池中,注意溶液的温度和粘度计的温度应该相同。
粘度计通常有三种类型:玻璃管式粘度计、滚球粘度计和旋转粘度计。
根据粘度计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进行测定。
3.数据的处理:根据测得的粘度值和浓度值,可以利用上述原理中的公式计算出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通过绘制浓度与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曲线,可以得到线性关系,进而得到高聚物的平均分子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线型聚合物溶液的基本特性之一,是粘度比较大,并且其粘度值与分子量有关,因此可利用这一特性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
粘度法尽管是一种相对的方法,但因其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子量适用范围大,又有相当好的实验精确度,所以成为人们最常用的实验技术,在生产和科研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 实验目的掌握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原理及实验技术。
二、基本原理聚合物溶液与小分子溶液不同,甚至在极稀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大的粘度。
粘度是分子运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因溶液浓度增加,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增加,运动时阻力就增大。
表示聚合物溶液粘度和浓度关系的经验公式很多,最常用的是哈金斯(Huggins )公式2[][]spk c cηηη=+ --------------------------------------- (1)在给定的体系中k 是一个常数,它表征溶液中高分子间和高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另一个常用的式子是2[][]ln rc cηβηη=--------------------------------------- (2)式中k 与β均为常数,其中k 称为哈金斯参数。
对于柔性链聚合物良溶剂体系,k =1/3,k+β= l/2。
如果溶剂变劣,k 变大;如果聚合物有支化,随支化度增高而显著增加。
从(1)式和(2)式看出,如果用sp cη或ln r cη对c 作图并外推到c →0(即无限稀释),两条直线会在纵坐标上交于一点,其共同截距即为特性粘度[η],如图1-1所示0ln limlim[]sprc c ccηηη→→== ----------------------------------------(3)图1-1通常式(1)和式(2)只是在了r η=1.2~2.0范围内为直线关系。
当溶液浓度太高或分子量太大均得不到直线,如图1-2所示。
此时只能降低浓度再做一次。
特性粘度[η]的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 (1)分子量:线型或轻度交联的聚合物分子量增大,[η]增大。
(2)分子形状:分子量相同时,支化分子的形状趋于球形,[η]较线型分子的小。
(3)溶剂特性:聚合物在良溶剂中,大分子较伸展,[η]较大,而在不良溶剂中,大分子较卷曲,[η]较小。
(4)温度:在良溶剂中,温度升高,对[η]影响不大,而在不良溶剂中,若温度升高使溶剂变为良好,则[η]增大。
当聚合物的化学组成、溶剂、温度确定以后,[η]值只与聚合物的分子量有关。
常用两参数的马克-豪温(Mark-Houwink )经验公式表示:[]KM αη= ----------------------------------------- (4)式中K 、α需经绝对分子量测定方法订定后才可使用。
对于大多数聚合物来说,α值一般在0.5~1.0之间,在良溶剂中α值较大,接近0.8。
溶剂能力减弱时,α值降低。
在θ溶液中,α = 0.5。
这个经验公式已有大量的实验结果验证,许多人想从理论上来解释粘度与分子量大小的关系。
他们假定了两种极端的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认为溶液内的聚合物分子线团卷得很紧,在流动时线团内的溶剂分子随着高分子一起流动,包含在线团内的溶剂就像是聚合物分子的组成部分,可以近似地看作实心圆球,由于是在稀溶液内线团与线团之间相距较远,可以认为这些球之间近似无相互作用。
根据悬浮体理论,实心圆球粒子在溶液中的特性粘度公式是[] 2.5Vmη=⨯--------------------------------------- (5) 设含有溶剂的线团的半径为R ,质量m 为M N,其中M 是分子量,N 是阿佛加德罗常数。
因为视为刚性圆球,故343V R π=可近似用均方根末端距的三次方()3220h 来表示,(20h 是分子链头尾距离的平方的平均值,均方根就是其开方的值。
)把V 与m 值代入式(5)中得图1-2()33221222[]hh M MM η⎛⎫=Φ=Φ⋅ ⎪⎝⎭------------------------------------ (6)式中Φ是普适常数;20h 是均方末端距。
由于20h 是在线团卷得很紧的情况下的均方末端距,在一定温度下,20h M是一个常数,式(6)可写成12[]KM η= ----------------------------------------------- (7)这说明在线团卷得很紧的情况下,聚合物溶液的特性粘度与分子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第二种情况是假定线团是松懈的,在流动时线团内溶剂是自由的。
在实际上,这第二种假设较接近反映大多数聚合物溶液的情况。
因为聚合物分子链在流动时,分子链段与溶剂间不断互换位置,而且由于溶剂化作用分子链扩张,使得聚合物分子在溶液中不像实心圆球,而更像一个卷曲珠链(图1-3)。
这种假定称为珠链模型。
当珠链很疏松,溶剂可以自由从珠链的空隙中流过。
这种情况下可以推导出[]KM η=-------------------------------------------- (8)上述两种是极端的情况,即当线团很紧时,12[]M η∝,当线团很松时[]M η∝。
这说明聚合物溶液的特性粘度与分子量的关系要视聚合物分子在溶液里的形态而定。
聚合物分子在溶液里的形态是分子链段间和分子与溶剂间相互作用的反映。
一般说,聚合物溶液体系是处于两极端情况之间的,即分子链不很紧,也不很松,这种情况下就得到较常用的式(4)。
测定条件如使用的温度、溶剂、分子量范围都相同时,K 和α是两个常数,其数值可以从有关手册中或本书附录中查到。
由以上的讨论可见,高分子链的伸展或卷曲与溶剂、温度有关,用扩张因子表示高分子的卷曲形态:1___22___2h x h θ⎛⎫ ⎪= ⎪ ⎪⎝⎭高分子的θ溶液有许多特性:第二维利系数A 2=0;扩张因子x =1;特性粘度 [η]θ最小;12[]K M θθη=由于图1-33___22hK M θθφ⎛⎫ ⎪= ⎪ ⎪⎝⎭所以3___22[]h Mθθηφ⎛⎫ ⎪⎝⎭=可得[]11___322M h θθηφ⎧⎫⎛⎫⎪⎪=⎨⎬ ⎪⎪⎪⎝⎭⎩⎭其中Flory 常数φ=2.86×1023(mol -1) 因此,{}1___12231.518[]h M θθη⎛⎫= ⎪⎝⎭(A )︒ {}11______12222310.620[]6S h M θθθη⎛⎫⎛⎫== ⎪ ⎪⎝⎭⎝⎭ (A )︒ 所以用已知分子量的高聚物在θ溶液中测定特性粘度[]θη,就可以计算高分子链的无扰尺寸。
三、仪器与样品乌氏粘度计一支;计时用的停表一块;25ml 容量瓶2个;分析天平一台;恒温槽装置一套(玻璃缸、电动搅拌器、调压器、加热器、继电器、接点温度计一支,50℃十分之一刻度的温度计一支等);3#玻璃砂芯漏斗一个;加压过滤器一套;50ml 针筒。
聚苯乙烯样品;环己烷。
四、实验步骤1.装配恒温槽及调节温度温度的控制对实验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要求准确到±0.05℃。
水槽温度调节到35℃±0.05℃,为有效地控制温度,应尽量将搅拌器、加热器放在一起,而粘度计要放在较远的地方。
2.聚合物溶液的配制用粘度法测聚合物分子量,选择高分子-溶剂体系时,常数K、α值必须是已知的而且所用溶剂应该具有稳定、易得、易于纯化、挥发性小、毒性小等特点。
为控在1.2~2.0之间,浓度一般为0.001g/ml~0.01g/ml。
于测定前制测定过程中r数天,用25 ml容量瓶把试样溶解好。
3.把配制好的溶液用干燥的3#玻璃砂芯漏斗加压过滤到25 ml容量瓶中。
4.溶液流出时间的测定把预先经严格洗净,检查过的洁净粘度计的B、C管,分别套上清洁的医用胶管,垂直夹持于恒温槽中,然后用移液管吸取10ml溶液自A管注入,恒温15min后,用一只手捏住C上的胶管,用针筒从B管把液体缓慢地抽至G球,停止抽气,把连接B、C管的胶管同时放开,让空气进入D球,B管溶液就会慢慢下降,至弯月面降到刻度a时,按停表开始计时,弯月面到刻度为b时,再按停表,记下流经a、b间的时间t1,如此重复,取流出时间相差不超过0.2s的连续3次平均之。
但有时相邻两次之差虽不超过0.2s,而连续所得的数据是递增或递减(表明溶液体系未达到平衡状态),这时应认为所得的数据不可靠的,可能是温度不恒定,或浓度不均匀,应继续测。
5.稀释法测一系列溶液的流出时间因液柱高度与A管内液面的高低无关。
因而流出时间与A管内试液的体积没有关系,可以直接在粘度计内对溶液进行一系列的稀释。
用移液管加入溶剂5ml,此时粘度计中溶液的浓度为起始浓度的2/3。
加溶剂后,必须用针筒鼓泡并抽上G球三次,使其浓度均匀,抽的时候一定要慢,图1-4不能有气泡抽上去,待温度恒定才进行测定。
同样方法依次再加入溶剂5,10,15ml,使溶液浓度变为起始浓度的1/2,1/3,1/4。
分别进行测定6.纯溶剂的流经时间测定倒出全部溶液,用溶剂洗涤数遍,粘度计的毛细管要用针筒抽洗。
洗净后加入溶剂,如上操作测定溶剂的流出时间,记作t0。
五、数据处理1.记录数据实验恒温温度______;纯溶剂________;纯溶剂密度ρ0_________;溶剂流出时间t 0______;试样名称______________;试样浓度c 0____________;查阅聚合物手册,聚合物在该溶剂中的K 、α值________、________。
把溶剂的加入量、测定的流出时间列成表格:2.用~sp c η及ln ~r c c η作图外推至c →0求[η]用浓度c 为横坐标,sp c η和ln r c η分别为纵坐标;根据上表数据作图,截距即为特性粘度[η]。
3.求出特性粘数[η]之后,代入方程式[]KM αη=,就可以算出聚合物的分子量M η,此分子量称为粘均分子量。
4.无扰尺寸的计算。
思考题1.用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依据是什么? 2.从手册上查K 、α值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 3.外推求[η]时两条直线的张角与什么有关?参考文献[1] 钱人元等,高聚物的分子量测定,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2] 复旦大学高分子化学教研组,高聚物的分子量测定,上海,上海科技编译馆,1965。
[3] Philip, E. Slade, Polymer Molecular Weights, Part Ⅱ, chapter 7, (379-490), (1975)。
[4] 程镕时,高分子通讯,(3),163(1960)。
邓毓芳,物理化学学报,(2),350(1986)。
[5]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塑料标准R(628-70)。
附录1 溶液粘度名称对照附录2 粘度计的动能校正和仪器常数测定液体在流动时,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阻碍运动的内摩擦力,粘度就是这种内摩擦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