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和留观、入院、出院、转科、转院服务流程.doc (3)
医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
医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临床输血工作,确保输血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临床输血工作的全过程,包括输血前的评估、输血申请、交叉配血、输血操作、输血后观察及不良反应处理等环节。
第三条医院输血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临床输血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二、组织管理第四条医院应当设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临床输血工作的管理。
输血管理委员会由医务部门、输血科、临床科室等相关人员组成。
第五条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输血技术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监督输血工作的实施,并对输血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六条输血科(血库)是医院临床用血的技术实施部门,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血液制品的储存、配送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三、输血评估与申请第七条临床医师在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当根据患者病情、输血适应症和输血风险等因素,综合评估是否需要输血。
第八条临床医师在为患者申请输血时,应当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并附上患者的病历、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相关资料,提交给输血科。
第九条输血科应当对临床医师提交的输血申请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进行交叉配血。
四、交叉配血与输血第十条交叉配血是指将受血者的血清与供血者的红细胞进行配合试验,以检测受血者体内是否存在针对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
第十一条输血科应当根据交叉配血结果,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供血者。
在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
第十二条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五、输血后观察与不良反应处理第十三条输血后,医护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管理安全制度和处理流程
输血管理安全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一)输血安全制度1. 接到输血医嘱后,两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XX、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 由医院专门人员将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3. 接到输血科通知可以取血后,有医务人员携带专用容器到输血科取血,执行《输血核对核查制度》中发血环节。
4. 血液取回到病房后,经两名医护人员进行再次查对。
5.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共同核对:①血型检验报告单上的病人床号、、住院号、血型;②供血者和受血者的交叉配血结果;③血袋采血日期、有效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封口是否严密,有无破损;④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的受、供血者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
核对无误后,由两人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全名。
6. 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再次对上述项目进行核对,同时让病人自诉XX及血型(包括Rh因子),有疑问时应再次查对。
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7.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用盐水。
不得自行储血。
不得长时间放在温室中或置于无温度监控的冰箱中。
血液发出后原则上不能退回,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血液离开冰箱超过30分钟,由迹象表明血袋已被打开或有任何现象应当报废。
8.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连续输血时,输血器12小时更换一次。
9.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重新核对病历、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实验记录;(3)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输血科值班人员。
临床输血作业流程及管理工作细则
临床输血作业流程及管理工作细则一、引言临床输血是救治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确保输血安全,提高医疗质量,规范输血操作流程,加强输血管理工作,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法规,制定本细则。
二、临床输血作业流程1. 输血申请(1)经治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和输血指征,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
(2)申请输血患者应进行输血前的检查,包括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和输血前检查4项指标。
(3)首次输血患者或曾输过血的患者(超过3天)应进行抗体筛检。
(4)门诊病人每3个月进行1次输血前检查。
2. 输血科(血库)操作(1)血库工作人员接收输血申请单和患者血样,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2)血库工作人员根据配血结果,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准备输血用血。
(3)血库工作人员核对输血用血相关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血液成分、血量等。
(4)血库工作人员将输血用血及输血申请单交予取血护士。
3. 输血操作(1)取血护士与患者核对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
(2)取血护士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3)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4)输血结束后,取血护士填写输血记录,并将输血用血标签贴于病历上。
三、临床输血管理工作细则1. 输血科(血库)管理(1)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
(2)输血科(血库)应严格执行输血相关法规和操作规程,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3)输血科(血库)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输血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2. 临床医师管理(1)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
(2)临床医师在决定输血治疗前,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
友善医院执行留观、入院、出院,转院服务流程
友善医院执行留观、入院、出院,转院服务流程XXX留观、入院、出院、转院、转科的制度和服务流程一、入院制度和服务流程:(一)各有关部门(医务科、护理科、住院部、门诊部及各临床科室等)医务人员应通力合作,保证符合收治标准的患者能够尽快入院治疗。
(二)各临床科室应根据各专业疾病的特点收治患者入院。
在患者入院、转科或转院前,需有与病史和体格检查所提示的辅助于诊断的各类化验和影像学检查。
(三)对符合本科室收治标准的患者,具有本院执业医师执照的医师才能签发入院证明。
入院证明应注明初步诊断,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初步的诊治计划、治疗结果等信息,帮助患者及家属做出住院与否的决定。
(四)普通患者入院可采取直接住院、预约住院方式,医师并提前告知患者住院的方式。
(五)对急诊或有紧急需求的患者,优先诊治,优先入院。
任何科室不得拒收此类病人。
(六)患者入院前需要交纳预交款,对病情不稳定需要抢救的患者,必须先进行抢救,后补款。
(七)医院员工应关注那些在就医过程中存在困难的患者,如年老体弱者、残疾人、XXX交流障碍和听力受损的患者,提供轮椅、翻译等帮助。
(八)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后,应尽快到相应病区入住;如未入XXX住,在院外发生的切意外,由患者及家属承担责任。
二、转科效劳制度和流程:(一)住院患者所患疾病,涉及其他专业科室范围,应当邀请有关科室会诊。
被邀科室前来会诊引同意转科后,主管医师应向科主任汇报,同意前方可办理转科手续。
(二)主管医师应向转入科室联系床位及确定转出时间。
(三)主管医师要细致检查,美满患者在本科住院阶段中的所有诊疗工作,规范书写转出记录,开具转科医嘱。
(四)主管医师应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将本科的诊断以及治疗情况概要地说明,并着重说明转科的原因、目的和必要。
解除患者的顾虑,使其能安心地转入新的科室,接受治疗。
(五)转出病区时,由本病区工作人员陪送到转入科室病区,并向转入科室病区值班医护人员交接,保证治疗的延续性。
输血管理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
输血管理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
输血管理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
一、制度介绍
为了保障患者的用血安全,完善医院的输血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输血管理制度,使医院输血工作得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降低输血风险,确保患者用血
的安全,保证医院正常的储备和使用安全有效的血液及血制品,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
命安全。
二、操作程序
1. 科室医生诊断并判定患者是否需要输血;
2. 护士或医生在安静独立的输血室内为患者配置血液或血制品;
3. 护士或医生核对患者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姓名、病历号、年龄等基本信息,并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确定输血的血型、RH血型、临床诊断、 transfusion reaction tests .etc;
4. 系统进行血液或血制品信息记录;
5. 对血液或血制品进行核对,核对人员需与开包封闭的备血单上的信息一致;
6. 开包人员将袋装血液或血制品送至输液护士,并在备血单上加盖鲜红色“验收合格”的章;
7. 输液前核对各项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输液,并进行输液观察和记录。
三、处理流程
1. 输血反应发生时,立即停止输液,上述记录名字、输血日期、时间和输液量,根据其症状及时处理及严密观察,随时给医生汇报病人的情况。
2. 输血后24小时内,患者出现任何异常症状,病人家属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对其症状进行详细的记录。
3. 输血后定期复查血常规、生化、凝血等指标,根据血液学指标及实际情况停止或续输,制定科学的输血计划。
四、总结
输血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非常重要。
本文档默认货源充裕的情况下,将专业人员通过各种操作程序和处理流程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并最终实现保障患者用血的安全。
输血管理安全制度和处理流程
输血管理安全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一)输血安全制度1.接到输血医嘱后,两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与贴好标签得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与诊断,采集血样、2。
由医院专门人员将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3。
接到输血科通知可以取血后,有医务人员携带专用容器到输血科取血,执行《输血核对核查制度》中发血环节。
4。
血液取回到病房后,经两名医护人员进行再次查对、5。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共同核对:①血型检验报告单上得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②供血者与受血者得交叉配血结果;③血袋采血日期、有效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封口就是否严密,有无破损;④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得受、供血者血型、血袋号及血量就是否相符。
核对无误后,由两人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全名、6. 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再次对上述项目进行核对,同时让病人自诉姓名及血型(包括Rh因子),有疑问时应再次查对。
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
用符合标准得输血器进行输血。
7。
取回得血应尽快输用,输用前将血袋内得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用盐水。
不得自行储血。
不得长时间放在温室中或置于无温度监控得冰箱中。
血液发出后原则上不能退回,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血液离开冰箱超过30分钟,由迹象表明血袋已被打开或有任何现象应当报废、8、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得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连续输血时,输血器12小时更换一次。
9。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与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重新核对病历、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实验记录;(3)立即通知值班医生与输血科值班人员、(4)医护人员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并返还输血科保存、10。
临床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目的为了加强临床输血管理,确保输血安全,预防和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临床输血活动。
三、职责1. 医疗机构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本制度,并监督实施。
2. 临床医师负责输血申请、患者评估、输血治疗及输血后的观察与处理。
3. 输血科(血库)负责血液采集、检验、制备、储存、分发及输血治疗。
4. 护理人员负责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的护理工作。
5. 医疗机构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临床输血管理工作。
四、制度及流程1. 输血申请(1)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判断是否需要输血,并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血的风险和必要性。
(2)患者或家属同意后,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3)临床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描述、血型、输血品种、输血量等。
2. 输血科(血库)核对(1)输血科(血库)接到《输血申请单》后,核对患者信息、血型、输血品种、输血量等。
(2)采集患者血标本,进行血型、交叉配血等检验。
3. 输血前准备(1)输血科(血库)将检验合格的血液,按照输血品种、血型、输血量等要求,准备输血。
(2)护理人员核对血液信息,确认无误后,将血液贴上标签,送至患者床旁。
4. 输血中护理(1)护理人员核对患者信息、血型、输血品种、输血量等。
(2)严格按照输血技术规范进行输血操作,观察患者输血反应。
(3)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医师。
5. 输血后观察(1)输血结束后,护理人员观察患者输血反应,记录相关情况。
(2)输血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
6. 输血后随访(1)输血后3天、1周、1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2)如有输血相关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报告上级医师。
医院临床输血全程管理制度
浓缩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立即30分钟以内20分钟以内20分钟以内临床输血全程管理制度一、临床护士输血严格遵守医嘱执行,医生开具医嘱后,护士双人核对无误,打印信息并粘贴采血试管。
二、护士采集标本时必须床边严格查对,查腕带,采血试管标签、申请单上的姓名、年龄、住院号。
三项信息完全相符。
采血后再次询问患者姓名,确认无误,两人以上配血时要做到一人一次一单一管。
三、由专人将受血者血样和输血申请单送输血科。
四、取血时,护士与输血科人员共同进行三查十一对(查血液质量、输血装置完整、有效期,血液有效期;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袋号、血型鉴定单、血液成分、血量、交叉配血结果),确认无误后,取血者和发血者均签字,用专用输血箱运送,取多人血液制品时分袋放置,拿取平稳避免碰撞,剧烈震动,以免溶血。
一旦血液从输血科发出后不再退回输血科。
五、取回的血液制品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输注。
表血液成分输注时间限制表项目开始结束全血/红细胞离开冰箱后30分钟以4小时以内(室温过高内则需要在更短时间内结束)六、输血时,需要用标准输血器,输血前后需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输血前在治疗室双人交叉核对(三查十一对)确认无误在配血单上双人签字。
七、双人携带病历,配血单,到达患者床边,再次确认患者身份,询问患者姓名与血型,确保无误。
手术室输血时需与医生双人核对无误,方可执行,八、输注前将血袋中血液轻轻摇匀,避免震荡,严禁加温。
输血过程中,先慢后快,输血前15分钟要慢,2m1./min,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病情、年龄,调整输注速度,一般情况为5~10m1.∕min,年老体弱、婴幼儿及有心肺功能障碍者,1.~2m1.∕min,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血液中不得加入任何药物。
连续输注不同献血者血液时需用生理盐水冲洗输液器并每12h更换一次。
九、如输注过程中,出现寒战、发热、呼吸急促等异常,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保持静脉通路,同时报告医生,积极处理。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引言输血是现代医疗中常见的治疗手段,但在输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血液传播疾病、输血反应等。
为确保输血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及流程。
二、输血安全管理制度1. 输血前评估(1)经治医生在决定输血治疗前,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及/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将同意书存入病历。
(2)对无自主意识患者,在紧急情况下需输血时,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2. 输血申请与采血(1)护士接到输血医嘱时,两人认真核对主治医师填写好的《输血申请单》,填写好病人的信息并将粘贴于配血管上。
(2)采集血标本时,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及贴有病人信息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和诊断,准确无误后方可采血,采血后两人在《输血申请单》下面签字。
(3)操作要求:一人一次一管。
采集血液标本时,不得在输入大分子溶液通道中取血,应在另侧肢体血管取血,以防影响血型、交叉配血和抗体筛查结果。
3. 输血科与血库核对(1)采血后,由医护人员或专人将血样和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双方逐项核对。
(2)取血时,取血护士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受血者的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血液成分、血量;核对血袋标签:献血员条码编码、血型、血液的有效期;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液,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
4. 输血查对制度(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型化验单,按输血查对制度执行,三查八对(三查:血制品有效期、血制品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整;八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剂量)。
(2)如有疑问立即与血库联系,准确无误方可进行输血。
5. 输血过程管理(1)输血前应将血袋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含钙药品、酸性及碱性药品等),如需稀释只能用生理盐水。
执行留观、入院、出院、转科、转院制度,相应的服务流程
执行留观、入院、出院、转科、转院制度,相应的服务流程执行留观、入院、出院、转科、转院制度的服务流程如下:1. 留观:a. 患者到达医疗机构后,接待员会带领患者到留观区域,进行初步的检查和评估。
b. 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状况,决定是否需要留观观察病情。
c. 如果需要留观,患者将被安排到留观区域,医护人员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和观察。
2. 入院:a. 如果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和治疗需求,向患者提供入院建议。
b. 患者同意入院后,医生或护士会向患者提供入院手续,包括填写入院申请表和签署相关文件。
c. 患者将被安排到适当的病房,并接受入院体检和必要的检查。
3. 出院:a.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决定是否可以出院。
b. 如果患者可以出院,医生会向患者解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并提供出院医嘱和药物。
c. 患者完成出院手续后,可以离开医院并回到家中。
4. 转科:a.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决定是否需要转到其他科别进行进一步治疗。
b. 如果需要转科,医生会向患者解释转科的原因和计划,并为患者安排转科手续。
c. 患者将被转至相应的科别,接受进一步的医疗和治疗。
5. 转院:a.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决定是否需要转院治疗。
b. 如果需要转院,医生会向患者解释转院的原因和目的,并向患者提供转院申请和必要的医疗报告。
c. 医疗机构会联系接收医院,安排转院手续和转运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医疗机构和地区可能会有稍微不同的实施细节和具体流程。
以上流程仅为一般参考,具体情况应以当地医院的规定和流程为准。
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
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一、引言输血是一项复杂而又高风险的医疗技术,它在救治危重患者、手术、产科、创伤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输血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输血反应、传染病传播等问题,因此,严格的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是确保输血安全的关键。
二、输血管理制度1.输血管理的指导思想(1)以保证输血安全为中心(2)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3)以科学管理和规范操作为基础(4)以风险评估和控制为前提(5)以培训和监督为保障(6)以全程追溯和绩效评价为监督2.输血管理的法规要求(1)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输血管理制度,并依法依规进行输血活动(2)医疗机构应当有专门的输血管理人员,并进行相应的培训(3)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输血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4)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输血质量保证制度3.输血管理的组织结构(1)医院应当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输血管理制度及规范操作流程(2)医院应当设立输血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输血管理工作(3)医院应当配备专职的输血管理人员,具体负责输血相关的工作三、输血操作流程1.输血前准备(1)患者需提供血型、Rh抗体检查结果及用血需求(2)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输血指征(3)确定用血种类及数量,核对患者姓名、身份证号、输血记录号等信息2.输血环境准备(1)输血室应当保持清洁、通风,无异味(2)输血室内应当设置有进口、出口,以及紧急退出通道(3)输血设备应当合格,并进行定期维护及消毒3.输血操作(1)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及输血指征(2)核对献血者信息和献血袋标签信息(3)检查输血袋的外观、过期日期及血浆透明度(4)进行输血前的血样比对及血袋签字确认4.输血后监护(1)输血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及输血反应(2)输血完成后进行输血记录,并观察患者24小时内的输血反应情况(3)输血后及时清理输血相关设备、废弃物及文书资料四、输血管理的监督评价1.定期组织输血质量安全检查,确保输血设备、库存和准备工作的合格2.建立输血质量安全档案,对每一次输血的相关文件及联系单进行记录保存3.建立输血不良事件报告及调查制度,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要及时报告和处理4.对输血人员的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对输血操作的熟练度和安全意识综上所述,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对于确保输血安全至关重要,医疗机构应不断加强输血管理工作,提高输血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制度及流程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制度及流程输血管理制度(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查对交叉配血汇报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与否正常。
精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汇报相符,再次查对血液后,用符合原则旳输血器进行输血。
(3)取回旳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储血。
输血前将血袋内旳成分轻轻混匀,防止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持续输用不一样供血者旳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5)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测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状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立即告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急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6)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汇报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急救旳同步,做如下查对检查:1)查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入;2)查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
用保留于冰箱中旳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测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有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深入鉴定;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查;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和留观、入院、出院、转科、转院服务流程.doc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和留观、入院、出院、转科、转院服务流程.doc第一篇: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和留观、入院、出院、转科、转院服务流程.doc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和留观、入院、出院、转科、转院服务流程【一】填空1、病人输血前应做()、()、()检查。
报告单贴在病历上,作为重要的法律依据。
2、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病人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出现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病人或家属的同意,并在()上签字。
3、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病人的()、()、()、()、()、()、()和(),采集血样。
输血前由医师填写合血单,连同病人的血标本由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4、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冰箱,至少()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5、根据病情需要,必须急诊观察的病人,可在观察室进行观察,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小时。
【二】大题1、凡遇有下例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作抗体筛选试验?2、输血时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如何处理?3、在何种情况下可选择急诊留观?4、请简要描述一下转科服务流程?第二篇:留观、入院、出院、转科、转院制度及流程大通县人民医院留观、入院、出院、转科、转院制度及流程一、留观制度及流程1、根据病情需要,必须留院观察的病人,可在观察室进行观察,观察时间不超过72小时。
2、有下例病情可选择急诊留观:(一)暂不能确诊,病情又不允许返回者。
(二)诊断明确短期内可治愈者。
(三)符合入院条件病区暂无床者。
(四)其他需要留观者。
3、凡留观病人,应由经诊医师开具留观通知单,办理收住手续后,4、需留观的患者,医生应向值班护士交待病情、观察项目、观察要求、注意事项,按规范下达医嘱,完成病历书写。
护士应随时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治疗、护理工作,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准确完成护理记录。
对危重患者,护士应做到“六掌握”:姓名、病情、诊断、治疗及各种检查告指标和心理状态。
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范文
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范文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一、制度介绍输血管理制度是医院输血工作的重要部分,旨在规范和管理医院的输血工作,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本文将对输血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并给出相应的流程。
二、制度内容1. 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1)输血适应症:包括贫血、失血、凝血功能异常等病情。
(2)输血禁忌症:包括过敏体质、感染性疾病、严重免疫系统疾病等病情。
2. 输血前准备(1)患者评估: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血型、凝血功能、过敏史等。
(2)血液预约:根据患者的需求,提前预约相应的血制品。
(3)检查和评估:对输血前患者的血常规、生化指标等进行检查和评估。
(4)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或其家属需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解输血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3. 输血过程(1)输血前准备工作:包括开展血型鉴定、血液复核、记录患者基本信息等。
(2)输血过程监测:对输血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包括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的观察。
(3)输血速度控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血需求,控制输血速度,避免出现输血反应。
(4)输血结束处理:输血结束后,对输血管路进行处理,记录输血结束时间及输血量。
4. 不良事件处理(1)输血反应:如出现输血反应症状,及时停止输血,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感染风险:做好输血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工作,减少感染的风险。
5. 输血记录和统计(1)输血记录:记录输血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包括血液制品批号、血型、血型鉴定结果等。
(2)输血统计:定期统计输血情况,包括输血人数、输血量等,为后续的输血管理提供依据。
三、流程示例1. 输血准备流程(1)患者评估:对患者进行血型鉴定、凝血功能检查等评估工作。
(2)血液预约:根据患者的需求,向血库预约相应的血制品。
(3)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或其家属需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解输血可能的风险。
(4)预检登记: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住院号等。
(5)开展血型鉴定:进行患者和供血者的血型鉴定,确保血型匹配。
输血管理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
输血管理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一)输血安全制度1.接到输血医嘱后,两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由医院专门人员将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3.接到血库通知可以取血后,先测量患者体温,体温正常者通知血库送血;高热者通知医生。
4.运送中心送血到病房后,经两名医护人员进行三查后签收。
5.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共同核对:①血型检验报告单上的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②供血者和受血者的交叉配血结果;③血袋采血日期、有效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封口是否严密,有无破损;④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的受、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
核对无误后,由两人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全名.6.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再次对上述项目进行核对,同时让病人自诉姓名及血型(包括Rh因子),有疑问时应再次查对.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7.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用盐水。
不得自行储血。
不得长时间放在温室中或置于无温度监控的冰箱中.血液发出后原则上不能退回,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血液离开冰箱超过30分钟,由迹象表明血袋已被打开或有任何现象应当报废。
8.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连续输血时,输血器12小时更换一次。
9.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重新核对病历、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实验记录;(3)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血库值班人员。
输血管理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
输血管理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一)输血安全制度1.接到输血医嘱后,两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由医院专门人员将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检验科。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3.接到检验科通知可以取血后,先测量患者体温,体温正常者通知检验科送血;高热者通知医生。
4.检验科送血到病房后,经两名医护人员进行三查后签收。
5.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共同核对:①血型检验报告单上的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②供血者和受血者的交叉配血结果;③血袋采血日期、有效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封口是否严密,有无破损;④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的受、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
核对无误后,由两人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全名。
6.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再次对上述项目进行核对,同时让病人自诉姓名及血型(包括Rh因子),有疑问时应再次查对。
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7.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用盐水。
不得自行储血。
不得长时间放在温室中或置于无温度监控的冰箱中。
血液发出后原则上不能退回,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血液离开冰箱超过30分钟,由迹象表明血袋已被打开或有任何现象应当报废。
8.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连续输血时,输血器12小时更换一次。
9.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重新核对病历、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实验记录;(3)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血库值班人员。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一、输血原则1、临床输血应当遵照合理、科学的原则,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2、检验科必须优先、重点保证每次输血量在600ml以上的大型手术用血或急救治疗用血。
3、对一般性输血,可输可不输的一般不输,非输不可的要通过患者自体输血或动员家属、亲友互助献血或输血液代用品。
4、对血红蛋白在9克以上或手术用量在400ml以下者,除家属亲友互助献血外,原则上不得申请用血。
5、晚期肿瘤、脑死亡患者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濒临死亡的患者,如家属要求输血,原则上由家属或亲友供血。
6、治疗性用血,80﹪以上应输成分血。
二、用血申请、审批1、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家属说明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无家属的无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务科或带班院长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2、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用血申请单》,由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把关并签字,报医务科审核、签字、登记后连同授血者血样送交检验科备血。
3、急诊急救输血,临床医师可先申请400ml以下的用血,由上级医师签字(或补签字)后直接交检验科供血;500ml—1600ml的急救用血,要经科主任审批签字,大于1600ml经医务科批准;大于4000ml时,报医院领导审核签字。
4、对择期手术者,应大力推行自体输血,如自体输血有困难者,可动员家属或亲友献血,不论是自体或家属亲友供血,同样要填写《临床输血通知单》,经科主任签字,医务科审批后施行。
5、治疗用血,对慢性病人血红蛋白在9克以下,应采用成份输血,缺什么补什么,由临床医师申请,科主任签字,由医务科审批方可供血。
三、输血登记凡临床输血(包括成份血),都要上报医务科登记(急诊患者输血可不登记),半年公布一次,并向分管领导汇报。
四、输血反馈临床输血要填写《用血申请单》,输血后要对输血(包括成份输血)后的有关情况认真填写《输血反应记录》送检验科,检验科每月将反馈意见、分析结果上报医务科、分管院长。
输血临床使用管理制度
输血临床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输血临床使用工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利益,提高医疗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有关规定,订立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使用输血产品的科室和人员,包含但不限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
第三条输血临床使用应遵从以下原则:1.慎重使用:输血应仅限于临床确实需要的情况下进行,避开滥用和过度使用。
2.确保质量:输血产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质量可靠,不得使用过期或不符合要求的产品。
3.严格操作:输血操作必需严格遵从规范操作流程,确保输血安全和有效。
第二章输血临床使用流程第四条输血临床使用的流程依次包含以下步骤:1.输血申请:医生依据患者病情推断输血需求,并提交输血申请。
2.患者评估:护士依据患者个体情况和输血指征进行患者评估,包含血型、体重、过敏史等。
3.签署知情同意书:医生应向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解释输血的风险和效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确保知情同意。
4.检查相关化验指标:护士依照规定对患者进行相关化验指标的检查,包含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传染病标志物等,确保输血安全。
5.输血血品配送:依据申请,医疗机构的输血科或相关科室供应合格的输血血品,并进行密封、贴签和配送。
6.输血前准备:护士应依照标准操作程序检查输血血品、核对患者信息、准备输血设备,并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7.输血操作:护士应严格依照规定操作步骤进行输血,在输血过程中随时监测患者情形,确保输血安全。
8.输血结束:输血完成后,护士应及时记录输血情况,评估患者情形,并妥当处理输血废弃物。
第三章输血临床使用的管理要求第五条医院对输血临床使用的管理要求如下:1.质量管理:医院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输血相关知识和操作的培训,确保护理人员娴熟掌握操作规程,提升输血操作质量。
2.设备管理:医院应定期对输血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资源管理:医院应合理规划输血血品的库存量,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确保质量和有效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和留观、入院、出院、转科、转院
服务流程
【一】填空
1、病人输血前应做()、()、()检查。
报告单贴在病历上,
作为重要的法律依据。
2、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病人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出现不良反应和经血
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病人或家属的同意,并在()上签字。
3、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病人的()、
()、()、()、()、()、()和(),采集血样。
输血前由医师填写合血单,连同病人的血标本由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4、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冰箱,至少()天,以便
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5、根据病情需要,必须急诊观察的病人,可在观察室进行观察,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
()小时。
【二】大题
1、凡遇有下例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作抗体筛选试验?
2、输血时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如何处理?
3、在何种情况下可选择急诊留观?
4、请简要描述一下转科服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