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考点专题01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精选考点专项突破题集

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家们在讨论文学观念时提出过“天文”、“人文”之分,并主张从“观乎天文”和“观乎人文”的联系中去寻找中国古代文学的要义和精髓,这是符合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发生实际的。他们对上古“天文”之学的描述,也得到了现代考古学和文献学的支持。无论是占卜还是祭祀,殷商时期传留的文献和考古资料无不说明,它们都是为统治者所垄断的一种进行天地人神沟通的文化,亦即“通天”的文化。这种以“通天”为核心的“天文”之学有着漫长的积累过程,体现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阶段。

中国古代文学观念虽发端于“观乎天文”,但周灭殷之后,在总结殷所以亡和周所以兴的历史经验中,统治者们认识到“天不可信”,只有“敬德”、“保民”,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从而为社会文化的转型奠定了思想基础。而周公制礼作乐,将“以史为鉴”和“以民为鉴”作为制度文化建设的主要视点,实现了从“观乎天文”到“观乎人文”的视角转换。周初统治者们已经不再将国家的命运完全寄托于天命,而是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才是造成结果的原因。他们已经开始用“集体行为史观”代替“集体神权史观”。为了让周之子孙世世代代记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周公主持制定了用于宴飨、朝会、宗庙的乐歌,即今所见《诗经》中的部分《雅》、《颂》,来强化史鉴意识。周人的“民鉴”制度主要有“献诗听政”。这一制度不仅促使统治者关心国计民生,注意民意民情,同时也自觉不自觉地创造着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例如诗、曲、书、箴、赋、诵、传语等等,都在不断地丰富着,发展着。《诗经》的《小雅》尤其是《国风》正是这一制度衍生的产品。

春秋时期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文学观念也发生着急剧变化。西周末春秋初,文学的社会功用正悄然转变。春秋中叶士人登上了历史舞台,在批评天命观和天道观的基础上出现的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不朽”的价值观,将“集体行为史观”改换成了“个体行为观”,使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个体的现实行为上来。人们可以通过“立言”来实现自身的不朽,文学不再只是维护氏族国结的纽带,或是礼乐教化的附庸,而且是一项个人的独立实践活动,也是一条个体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到了春秋后期,士在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凸显,“立德、立功、立言”成为他们抗衡“世卿世禄”的法宝,传统礼乐思想被弱化。以“诗”为代表的文学俨然成为具有全方位社会功能的价值实体,成为士人们借以安身立命的重要场域,

于是,一个真正属于个人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活动从此拉开了序幕。

(摘编自王齐洲《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史》)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文”之学的核心就是“通天”,占卜和祭祀则是天地人神沟通的重要方式。

B. 周朝统治者在对国家兴亡的原因认识上,相较于殷商时期,有其历史进步性。

C. 当人们可以通过“立言”来实现自身的不朽时,文学观念也就开始发生变化。

D. 从“天文”至“人文”,文学观念的变化体现的是人的个体价值的不断凸显。

【答案】C

【解析】C 项,“当人们可以通过“立言”来实现自身的不朽时,文学观念也就开始发生变化”表述错误,依据原文内容,“中国古代文学观念虽发端于‘观乎天文’在西周初年,“实现了从‘观乎天文’到‘观乎人文’的视角转换”,而后在春秋时期。“文学观念也发生着急剧变化”,综合上述信息,文学观念在西周初年就开始发生变化。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层次清晰,论述了“天文”“人文”两个文学观念的

发展以及变化过程。

B. 文章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展的分析论述,对中国古代文明进行了反思。

C. 文章在论述相关文学观念时,特别注意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

D. 文章在论述吋援引史例,表述清晰、逻辑性强,体现了学术性论文的科学性。

【答案】B

【解析】B 项,“文章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展的分析论述,对中国古代文明进行了反思”表述错误。根据原文内容,文章并没有对中国古代文明进行反思,文章的重点是客观论述“天文”、“人文”两个文学观念的发展、变化过程。(即使文中涉及到“中国古代文明”,也是站在“文学观念”的角度看“文学观念”的发展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中的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现代考古学和文献学对上古“天文”之学的描述,印证了“天文”之学的存在。

B. 史鉴意识和“民鉴”制度丰富了中国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一批作品应运而生。

C. 殷商时期和西周初年,文学的社会功用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服务于国家统治。

D. 春秋后期,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活动随着“诗”的产生才开始发展起来。

【答案】C 【解析】A 项,对上古“天文”之学进行描述的并非是现代考古学和文献学,而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家们。

B项中,根据原文内容,“例如诗、曲、书、箴、赋、诵、传语等等,都在不断地丰富着,发展着。”丰富了中国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的应是“民鉴”制度,而史鉴意识从原文看,是“周公主持制定了用于宴飨、朝会、宗庙的乐歌”,是否起到了丰富文学艺术表现形式的作用,文中无法判断。D项中,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活动在“诗”这种文学形式产生前已存在并发展,例如周公就主持制定了用于宴飨、朝会、宗庙的乐歌,同时,“诗”这种文学形式并非春秋后期才产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人类社会充满希望。同时,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挑战、迈向美好未来。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大国关系事关全球战略稳定,努力推动大国间的文明对话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世界各大国均拥有丰富多彩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兼收并蓄,融合了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在历史进程中不断与其他各种文明碰撞、交流、融会,为推动世界文明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欧洲文明同样极富历史文化底蕴,无论是希腊的雕塑、罗马的万神庙、拜占庭的镶嵌画,还是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望远镜,莫不是欧洲文明的奇丽瑰宝。

中国与欧洲各国文明对话源远流长,其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不同文明之间能够实现互容互鉴互通。自2014 年启动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以来,中法两国在教育、科技、文化、艺术、社会等领域的交流发展迅速,而以此为依托的双边政府交流、民间交往、经贸往来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近年来,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的台阶,陆续建立了高级别财金对话、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等机制,为各领域合作持续推进提供了动力和保障。中俄两国民众相知相亲的历史举世公认,已经成为了两国关系发展的不竭动力,两国文化在彼此国家的影响力、亲和力和感召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了当今大国之间文明对话的典范。

源于欧洲文明的美国文明,与美洲文明结合,发展成为一种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文明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基于多元文化的价值观。然而 4 月 29 日,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事务主任基伦·斯金纳就中美关系发表谈话,将中美关系界定为“文明较量”,宣称美国正在制定基于“文明冲突”的对华关系框架,从而将中美关系渲染至所谓“文明冲突”的层面。在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的 21 世纪,这种“文明冲突论”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人类文明的悲哀。

文明的生存和进步离不开交流互鉴,文明只有在交流互鉴中才能不断前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一个充满自信的文明,其前提是要拥有对其他文明包容欣赏、乐于交流的心态。只有交流互鉴,尊重、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